新手寶媽產後控訴:生娃的疼還能忍受,但尊嚴掃地的感覺真不好受

2020-12-14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說起來容易,但沒有經歷過的人,是怎麼也體會不到「生孩子的不容易的」。生過孩子的女人才明白:分娩的疼痛不算什麼,而是生孩子過程中各種尊嚴的挑戰,讓自己不想再經歷一次了。

新手寶媽產後控訴:生娃的疼還能忍受,但尊嚴掃地的感覺真不好受

朋友小芳生完孩子,我第一時間去探望,看她的面色憔悴了不少,見了我之後,她連眼眶都直接紅了。

隨後病房裡就只剩下我和小芳兩個的時候,她才哇地一聲哭了出來:「你都不知道,我生孩子的時候經歷了什麼,再也不要生孩子,實在是太可怕了!」

我就有點懵了,按道理來說,我是生過兩個孩子的人,雖然是剖腹產,但應該見識過的場面都見識過了吧,但她接下來的話讓我都很詫異。

原來小芳是順產生娃,不僅遇到了男醫生接生,還看到旁邊站了一個實習的醫生,那位男醫生邊操作,還一邊向實習的醫生講解要怎麼接生。

如果僅僅是這樣,小芳為了寶寶的健康還是很忍的,但沒想到生孩子的過程中,自己還特別地想上「大號」,當時真想找個地方上廁所。可是醫生說這是正常現象,讓她當場「拉」出來,所以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她照做了,隨後她感覺自己瞬間面子掃地,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了。

小芳說:「疼,生孩子的時候確實是很疼,但疼真的無所謂,但那種沒尊嚴的感覺,真的讓人很崩潰,再也不想經歷過一次了!」

聽到小芳的話,其實我挺能理解的,雖然我沒有經歷過順產的這種尷尬,但我第一胎剖腹產的時候,給我打讓麻藥的是男醫生,而我連個睡裙都沒穿,那種感覺真是讓人特別沒尊嚴,確實不想再經歷一次。幸虧我生二胎的時候在大城市,比較人性化,給我穿了睡裙,這樣感覺好受多了。

在分娩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哪些「尷尬」,讓產婦臉紅的事情呢?

①備皮的尷尬

在分娩的過程當中,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要經歷「備皮」。所謂的「備皮」,剃光多餘的毛髮,也是為了保護產婦不受細菌的感染。

有很多產婦想讓家屬或丈夫代勞,但實際上,這個操作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稍有不慎,很有可能出現傷口甚至發生感染。

所以,即便是產婦再尷尬也不能拒絕醫生或者護士備皮。

「內檢」也超級尷尬。

產婦有了臨產徵兆,進入醫院後,醫生會要做「內檢」,以確定宮口的情況、以及孩子是不是快出生了。

像我當時快生第一胎的時候,是先見的紅,醫生給我做了「內檢」,說開了一指了,我當時還高興呢,還以為快有希望了,才知道基本上快生的孕婦都是一指,離開十指還遠著呢。

我見紅了一天一夜,但一直沒有規律的宮縮,胎頭也沒有入盆,最後沒辦法,怕孩子不安全,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剖腹產了,這期間還做了好幾次內檢,那滋味真的很難受。

③生理失禁的尷尬

在生產的過程當中,非常容易遇到生理失禁的尷尬,這是順產的產婦都會遇到的問題。

醫生和護士在接生,自己在使勁生娃,結果娃還沒出來,「排洩物」卻先出來了,就像我朋友小芳一樣,遇到後真的會終生難忘。

④遇到男醫生的尷尬

最後一個也是讓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一些人在分娩的過程當中遇到女醫生還好,還有一些運氣比較差的直接遇到男醫生接生。

本來無比尷尬的一件事情,由一個男士來完成,氛圍可就變得更為古怪,讓很多人心理上都難以接受。

所以,生孩子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不僅僅是生理上的疼痛,還有種種心理上過不去的坎,這也是讓很多女性十分恐懼生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卻也不得不說,這些狀況雖然尷尬,但卻是每個女人生孩子的必備步驟,想躲也躲不掉。既然如此,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吧!

做為二胎寶媽,送給孕媽的幾點建議,要想順利生產,分娩時注意到這兩點很重要!

1、放平心態,不要太過於緊張,更不要鑽牛角尖

固然生孩子的過程比較尷尬,但還是希望每個產婦都能夠放平心態。在躺在床上分娩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千萬不能夠過分緊張,更不要因為遇到男醫生或者是遇到自己生理失禁,出現心裡彆扭的想法,即使有那麼一會兒也要很快平復過來,否則難為的只能是自己。

2、積極配合醫生,聽從醫生的指揮

無論接生的醫生是男是女,無論過程是難是易,既然進了產房,產婦就要無條件地相信醫生,聽從醫生和護士的指揮。越配合醫生,生孩子相對會順利一些。

「生孩子,就不需要尊嚴嗎?」這一句話,說到了多少寶媽的心坎當中。但是既然是生孩子,這道心理上的坎,自己就一定要挺過去!

產婦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地配合醫生,為了胎兒和自己的安全著想,暫時拋掉一切的尊嚴,相信一切都會順利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章子怡稱產後「石頭奶」比生娃還痛,坐月子的這些痛,你還記得嗎
    說自己產後53小時漲奶症狀開始出現,雙乳硬得像兩塊堅不可摧的巖石,感覺你用錘子鑿它都未必能成功,疼痛感覺不低於宮縮或生產。閨蜜俊傑前段時間剛剛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在臨近產房前,心態還是很好的,一直都覺得生孩子這種痛忍忍就過去了,後面的好日子就要來了。可她恰恰沒想到的是,生孩子才僅僅是第一關。
  • 坐月子對皮膚不好?產後皮膚護理4部曲走起,杜絕成為「黃臉婆」
    懷孕生子,幾乎是每個妻子一生當中的必須的經歷,很多新手寶媽認為熬過了"卸貨"苦日子就算到頭了,殊不知更"艱難"的日子還在後面。首先第一關就是坐月子。坐月子似乎是我國特有的產後習俗,和那些生完孩子就能滿街跑的歐美人不同,坐月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個月內好好休息。
  • 生完寶寶,寶媽為什麼會反感婆婆抱娃?以下原因說透了寶媽心聲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我一個朋友剛生了寶寶,我去看她時,發現她一臉不高興。問她怎麼回事,她說:「還不是因為婆婆,她說我產後身體虛弱,要好好靜養,所以除了給寶寶餵奶,其餘時間都是她在抱寶寶。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回事,每次見她抱寶寶,我都有想跟她搶回來的衝動……」其實,我朋友這種情況,我剛生完寶寶時也有過,身邊一些寶媽估計也有。那麼,生完寶寶,寶媽為什麼會反感婆婆抱娃?以下原因說透了寶媽心聲。
  • 苗苗產後脫髮,髮際線後移可見頭皮,生娃變「禿」如何是好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仔細看看周圍環境,你會發現女性朋友們產後總是髮際線後移,頭髮越變越稀,這可謂是新手媽媽的普遍困擾,就連明星媽媽也逃不開。02那些被「產後脫髮」困擾的明星:還有一些明星媽媽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比如張歆藝,大家都不陌生,雖然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但還是遇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愛情,產後也是面臨了脫髮的困擾。生娃後不久,張歆藝就在網上請教,是不是產後都會一把一把掉頭髮?
  • 「生娃後元氣大傷」?產後護理有技巧,寶媽要「重點保護」這幾處
    文/全能辣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 「生娃不易,養娃更難」,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成為母親的不易和艱辛,可只有每個真正當過孩子媽的人,才能夠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相比於其他生過孩子的人而言,小麗的狀態的確是比其他人好一些。不僅僅是體態和外形的區別,相比較其他人而言,就連體格和身體狀態,也會比一些人好很多,完全沒有臃腫的感覺,也沒有其他人遇到的一些產後後遺症。小麗這樣的人,也的確是讓大家非常的羨慕,生完孩子之後,不論是身材還是身體狀況都像沒生過一樣,還是原來的狀態。
  • 生孩子最沒尊嚴的5大「瞬間」,生娃專治各種「矯情」,立竿見影
    沒生孩子之前,婉婉一直覺得生孩子只是分娩那一刻才會讓人「印象深刻」,可真等自己懷孕後才發現,生孩子要「印象深刻」的可不止一點兩點。 生娃前不僅要脫光光檢查,還有產前備皮,最讓她尷尬的時她在生娃的時候尿了助產護士一身,那一瞬間婉婉恨不得馬上鑽進地縫
  • 有種疼叫「乳頭皸裂」,個中心酸只有過來人才懂,新手寶媽最難捱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但凡當母親的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給娃餵奶時一不留神就乳頭就被娃咬破了。在外人看來,乳頭被孩子咬破是件再正常不過的小事了,但只有過來人才知道,這種感受宛如「行刑」,根本不是常人能抗住的,尤其是新手寶媽,可能會更加敏感。這種情況被稱為乳頭皸裂,給寶媽帶來的影響很大,真不是什麼小事。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說說乳頭皸裂那些事。
  • 新手媽媽如何順利度過前幾個月
    好了傷疤忘了疼,說的就是媽媽,當懷胎十月的小寶貝呱呱墜地後,懷孕期間孕吐啊,妊娠紋發癢,順產的撕裂啊等都不那麼記憶深刻了,取而代之的是對角色轉變的焦慮和迷茫,因為不管你懷孕時候做了多少攻略,看了多少育兒書籍,等真的面對眼前這個柔軟的小生命的時候,你才會發現,「紙上得來終覺淺」,新手媽媽並不好當
  • 孕媽產後,如何避免產後漏尿的尷尬呢?新手媽媽趕緊看看吧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孕媽產後,如何避免產後漏尿的尷尬呢?新手媽媽趕緊看看吧十月懷胎是非常辛苦的,寶媽們都期待能夠早點卸貨,本以為卸貨後,就能自由了。但是產後如果不注意修養,那麼一些產後後遺症,可能就會找上門,比如說產後漏尿問題,超過3成的寶媽,都可能遭遇這樣的尷尬,你知道麼?
  • 產婦生娃時疼得「死去活來」,胎兒會有啥感覺?看完憋住別笑出聲
    除了危險外,絕大多數的女人生娃,最受不了疼。尤其是順產生娃時,真是疼得死去活來。但凡經歷過這種痛苦,都可能會「十年怕井繩」,不打算再生了。上綜藝節目時,林志穎曾自曝出生時的場景。他說媽媽在45年前,獨自一個人在客廳裡,生下了他。當天風雨交加,媽媽疼得要命,老公卻不在身邊,家裡的阿姨還沒睡醒。
  • 有些後遺症生二胎才知道,沒中的很幸運
    對此,很多人擔心,如果女性都剖腹產生娃,那么女性自然生產的能力是不是就會減弱,甚至消失呢?很多人會說,消失就消失,順產生孩子太疼了,而且沒有一點尊嚴。關鍵是,拼死拼活生了娃,抱怨幾句太疼了,還要被老公和其他家人說「矯情」、「不就生個孩子嗎?能有多疼」、「別的女人能忍,就你不能忍?」於是,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生孩子上更傾向於剖腹產了。
  • 「我不怕生娃,怕丟尊嚴!」新手寶媽痛斥經歷:脫褲子只是開始
    母親為了能夠將孩子健康順利的生下來,不僅需要忍受整整10個月的「難熬」時光,更是要承受生孩子「10級的疼痛」。但是對於產婦來說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些產婦在生產過程當中,還將會受到嚴重的心理創傷。「我不怕生娃,怕丟尊嚴!」
  • 95後全職媽媽陷入產後抑鬱,做了一項有魔力的兼職後,不治而愈
    文|好孕姐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23歲的95後寶媽因為獨自帶娃、老公又不在身邊而有了產後抑鬱。為了緩解抑鬱症狀,她選擇了一項十分有魔力的兼職,結果發現,做了兼職之後,自己的抑鬱竟然不治而愈。在常人眼裡,送外賣需要風吹日曬,還要遭受雨淋,要在交通最擁堵時一往直前,還要忍受客戶的抱怨和差評,絕對不是什麼美差。但在這位寶媽看來,能在外面「吹吹風、看看花,聽聽鳥鳴,還能跟人聊聊天,簡直太美好了!」有句話曾這樣說,如果你不曾生活在地獄,你不會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平淡就是天堂。
  • 當媽後,除了沒人疼,身上哪兒都疼!
    而且別以為卸貨就能活蹦亂跳了,產後身體上大大小小的疼痛,花樣百出、渾身上下哪哪兒都不放過!誰還記得姨媽痛這小角色啊!說起生娃前後身上的各種疼,誰都有一肚子苦水。告訴我,這些你是否也體驗過?說起媽媽經歷過的疼痛,最難忘的一定是生產時的痛!
  • 寶媽產後,想儘快恢復好身材,應該怎麼做?新手寶媽早知道不後悔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媽產後,想要儘快恢復好身材,應該怎麼做呢?新手寶媽早知道不後悔寶媽懷孕後,隨著胎兒的逐漸發育,孕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寶媽們就會變成大肚子。孕期為了胎兒能夠發育得更好,獲取更多的營養,孕媽可能也會各種補充營養,這樣孕媽的體重也會快速增加,寶媽身材走樣在所難免。
  • 產後按壓肚子的痛,和生孩子的宮縮痛,哪個更讓產婦難承受
    隨著時代的發達,人們得到信息的來源變得豐富了起來,尤其是現如今一些綜藝節目也播放出女明星生娃時的一些細節。導致人們對於女性生娃有多痛也有所了解,雖然說嚇得不少女性對生娃產生恐懼,但更多的其實是男人開始理解自己的老婆了。
  • 苗苗應採兒papi醬產後的煩惱:發量變少,生娃後脫髮為哪般
    所以孕期的時候我們的頭上有很多超期服役的頭髮,生娃之後,雌性激素下降,超期服役的頭髮就紛紛的爭先恐後的掉落,只有這些超期服役的頭髮掉落,我們才會長出新的頭髮。 大多數媽媽產後掉發增多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 看了生娃女明星產後照,發現當媽太太太太難了!
    生孩子就是女人人生的分水嶺,無論是30歲還是40歲,只要沒生娃,那你就還有可能是大家口中的女神、少女。
  • 「我突然就不那麼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娃心生厭倦,是有跡可循的
    "我突然不那麼愛自己孩子了",寶媽對娃心生厭倦,其實有跡可循的導語閨蜜樂樂是一個三歲孩子的媽媽,某天晚上突然打電話跟我說:"我突然不愛自己的孩子了"。"我突然不那麼愛自己的孩子了",家長對娃心生厭倦,其實有跡可循其實,家長的這種厭煩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了,而是在一些困境之下,覺得養育孩子這件事情越來越難:@清風明月:大兒子昨天忽然跟我說:媽媽,你怎麼這麼不愛笑呢?
  • 新手寶媽:產後20天,我真的不愛女兒,熱評揭開2億女性產後狼狽
    據了解,這位新手媽媽,經過剖腹產手術生下一名可愛的女兒,可她並不開心,面對自己產後嚴重走形的身體和滿是妊辰紋的肚子,她迷茫了,不知道應不應該愛這個辛苦懷胎十月生下的女兒。這完全和人們印象中的媽媽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