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3個月,我們一直在周末聊寶寶學英語的話題。最近我常收到一些關於讀繪本的後臺留言。通過這些留言,我能感覺到,大家遇到了一些普遍的問題,總結下來,應該是大家沒找到合適的閱讀方法。今天,我把一些閱讀方法做個分享。希望能幫到大家。
聽不懂,很正常,不要翻譯
在給寶寶讀繪本的時候,很多爸媽想看到立竿見影的收穫。比如,他們想讓寶寶立刻懂得爸爸媽媽讀的每一個字。這是個錯位的期待,是在用成年人的學習習慣要求寶寶。
成年人學習新知識,最標準的方法是上課時聽講:老師講一個新名詞,然後用一個概念解釋它。翻譯很像這個動作。但對寶寶來說,學語言,最高效的方法是習得,不是聽講。我們之前的文章裡詳細地介紹過習得,這裡再做個簡單的解釋:
語言習得,既不需要背誦,也不需要講解(教)。簡單說,它是這麼起作用的:每次見到蘋果,你指著蘋果對寶寶說,「apple」。寶寶有能力把圓圓的蘋果和apple這個聲音聯繫在一起,聽多了apple之後,她就懂了apple代表蘋果。
同樣的,如果你常常指著東西說:"This is a ..." 久而久之,寶寶就知道,"This is a" 是一個固定的語法結構。
寶寶學會這些知識,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不需要人為幹預。在寶寶學會apple代表蘋果之前,在寶寶學會this is a是固定的語法結構之前,你不需要這麼告訴寶寶:「"this is a",是個固定的句型結構,寶寶你要記住哦」 或者「這個是"apple"」。你只要經常指著蘋果說:「apple」;經常使用「this is a」就夠了。
沒錯,就這麼簡單。其它的事,請交給寶寶的大腦吧。科學家發現,寶寶大腦對語言的分析和邏輯推理能力,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寶寶的這種能力,遠遠超過成年人。
在繪本閱讀時,我們只要用習得模式就好:不用背單詞,不用講語法,只要大量反覆地讓寶寶聽你讀,如果有條件再加上一些問答和互動。
只要反覆把繪本讀給寶寶,堅持一段時間,寶寶會慢慢聽懂你的朗讀。但在一開始,寶寶聽不懂,很正常。請不要強求寶寶,立刻聽懂新繪本。
如果我們沒有錯位的期待,接受寶寶還聽不懂,就不會急著給寶寶翻譯英文內容。
並且,翻譯還有個負面的影響:寶寶會更喜歡聽中文故事。因為寶寶會覺得,學英語要用母語去理解,等於是兜了個圈子,很累,所以寶寶會更喜歡母語的簡單直接。不翻譯,就是拒絕給寶寶簡單的選擇,讓她知道,學英語和學母語一樣。讀英文繪本時,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態度:英文就是母語,不必翻譯。
給1歲以下的寶寶讀
1歲前,寶寶的運動能力差,所以表現得很「聽話」。她能按著你的指引看繪本。所以,1歲前比1歲後更容易培養聽繪本的習慣。
但1歲前,寶寶喜歡用各種感覺認識事物,所以4個月以上的寶寶很可能用手撕書,用嘴巴咬書。這些行為都很正常。如果,寶寶的這些行為已經影響了你的朗讀,可以給她買硬一點的紙板書。
1歲前的寶寶,特別喜歡看臉和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比如:小朋友的臉,小動物的臉,小球,奶瓶。讀繪本時,可以順應寶寶的喜好,多給她將這些內容。
給1歲以上的寶寶讀
糾正「搗亂」式的翻書
1-2歲的寶寶很喜歡翻書。有時候,寶寶很快速地翻完整本書,然後放下書玩別的去了。這也是比較常見的行為,有種方法能改善這種情況:
等寶寶翻完一遍書,你把書拿在手裡,告訴寶寶現在開始講故事。如果寶寶還想搶書,你就溫柔堅定地阻攔她,不要發脾氣,也不要笑,更不用躲。然後,你用一隻手抓住書的右下角(平時翻書的那一角)。也就是說,既不給寶寶搶走書,也不讓她翻頁。之後,你照常講故事。等到要翻頁的時候,你用手拍一拍剛才抓住的頁腳,同時唱一聲:「turn page」。唱完,再慢慢地翻頁。(唱,指的是有韻律的說)
這是一個規則訓練。慢慢寶寶會懂得,你拍頁腳,唱「turn page」的時候,才可以翻書。(寶寶是不懂規則的。想讓寶寶遵守規則,必須先訓練她)
寶寶喜歡重複
習得的關鍵是重複輸入。讀繪本的重複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在繪本的同一頁,反覆讀給寶寶同一個詞語或句子;另一種是反覆多次讀同一個繪本。
先說第一種。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畫面上,一種東西出現了好多次,我們可以抓住寶寶的小手(或者用自己的手),按順序,一個一個指著這些東西讀出名字。比如:畫面上有很多隻鴨子,就一隻接一隻地和寶寶一起讀:「duck, duck, duck ....」 或者畫面上有很多寶寶的頭像,就一個一個地讀:「baby, baby, baby ....」
重複讀同一個繪本也很重要。比如,第一次讀新繪本,最好連著讀3次。
第一次讀,為的是熟悉繪本的圖畫部分,簡單地和寶寶翻一遍繪本就好。寶寶會從圖畫裡獲得一些信息。有了這些信息,接下去的閱讀裡,寶寶更容易在圖畫和你的語言間建立聯繫。其實,寶寶光是看圖就能懂得很多畫面的含義。
如果,寶寶不光看懂了,還興奮地用中文給你講故事情節,那麼你最好用簡單的英文回應她。比如說,寶寶看到一隻小貓說:「小貓,好可愛」,你可以回應:「Yes, it is a little cat.」 總之,儘量引導寶寶,少用中文。
第二次讀。結束第一次看圖之後,你可以和寶寶說:「Ok, let's read it from the beginning!」
這一次讀,為的是讓寶寶熟悉你的語言。所以,讀得要儘量流暢(提前多練幾次),並且語速要慢一點。之前有寶媽問,「不會英語的連讀怎麼辦?」 我的回答是,讀繪本不需要連讀,也不應該連讀,應該把每個單詞都讀清楚。
這一次是朗讀,也就是照著書上的「臺詞」讀,不需要太生動,也不需要有任何動作。
第三次讀,是精讀。在讀每個句子的時候,尤其是讀到了關鍵詞的時候,可以把手指向圖畫裡相應的元素。也就是指指點點、圈圈畫畫,用動作引導寶寶的注意力,同時在圖畫元素間建立聯繫。
手指的意義很重要。它能幫寶寶在圖畫細節和語言之間建立聯繫,方便寶寶理解語言的含義。
每讀一個句子,或者一小段話,可以留1秒鐘的停頓。停頓是為了給寶寶反應時間。寶寶可以用這個時間模仿你,把這句話說複述一遍,或者她會向你提一個小問題,或者她會告訴你她的注意力在哪裡。停頓,是幫寶寶加強理解,也是歡迎寶寶和你互動。
通過三次閱讀,寶寶會對故事有個整體的印象。接下去,每天都可以重複讀這本書。但每一遍,不必再連著讀三次,只要精讀就好。
像這樣,一本書反覆讀,大概十幾次,寶寶才能理解語言的細節。所以寶寶一開始聽不懂,特別正常,不要急著給寶寶翻譯,給她耐心,讓她去慢慢分析和理解。這個理解的過程就是習得,它是讀繪本最重要的意義。給寶寶翻譯,會破壞這個過程。
另外要注意,讀繪本是為了寶寶習得英語,不需要背單詞,學語法,更不需要複述故事。這類學習方法,會給寶寶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搞不好會降低寶寶聽故事的積極性,萬萬使不得。
上篇文章裡我推薦了一本書,《繪本123,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你還可以參照它,和寶寶做更深度的互動式閱讀。
寶寶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之前兩篇文章,我都在說有關注意力的話題。如果那兩篇文章的方法用過之後,寶寶的注意力仍然不在繪本上,也不用太擔心。因為,1-2歲的寶寶常常會一邊聽一邊玩。所以只要寶寶沒跑開很遠,你就可以繼續講。
最好的朗讀是表演
哪怕你的英語不太好,讀一段時間英文繪本後,英語水平也能有很大提高。等你對讀繪本有了信心,可以試試表演給寶寶看:
表演是聲音、動作、表情共用。比如:畫裡面有一隻小鴨子。你可以用手模仿鴨子的嘴巴。隨著「嘴巴」一張一合,你可以發出鴨子的叫聲。再比如:圖畫中有一隻企鵝。你可以把書暫時放下,把雙手背到身後,然後身體左右搖晃,就好像是企鵝在走路(其實學鴨子走路也是這個套路)。
表演,有助於寶寶了解事物的特性。比如,圖畫裡有隻鼓。你指著鼓說,」wow, drum!」 然後用手拍拍鼓,同時嘴裡發出敲鼓的聲音。寶寶會知道,這個東西是用來敲的,會發出聲音。再比如,見到一張小朋友踢球的畫面。你可以指著踢球的動作說:」kick」, 然後,你可以抓起寶寶的腿,幫他做踢腿的動作。
總結一下,習得英語需要大量重複的語言輸入。讀英文繪本給寶寶,需要根據年齡特點,耐心地反覆讀,儘量不要翻譯。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做個小預告:下周末開始,我會暫停英語學習的分享,講一個新話題:怎麼在家裡教寶寶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