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到底有什麼誘惑力,為何總是被日本「青睞有加」

2020-12-23 博博侃歷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過,拋開先前的歷史時期不談,現代社會的局部動蕩和不安定因素似乎都在幾個半島國家上,比如朝鮮半島、巴爾幹半島和索馬利亞半島。另外一個規律就是,除了印度之外,幾乎也很少有完全統一的位於半島上的國家。

下文為大家講述的則是東北亞地緣格局下的熱點地區——朝鮮半島。

1、局部熱點

古代時期,受益於中原王朝的「福澤」,半島上除了明朝萬曆年間抵抗日本的侵略戰外,總體來說一直是保持穩定的趨勢。不過到了近代日本發動朝鮮侵略戰後,再到後來的韓戰,再到現在,半島總是扮演著東北亞的熱點角色。

這塊地區總共才22萬平方公裡,而且大部分又都是不利於大規模農業種植的山地和丘陵地形,不利於農業也就罷了,偏偏又是一個資源匱乏之地。不過從地理來看,半島北部的朝鮮與中、俄交界;南邊的韓國隔對馬海峽與日本相望,重要的地理區位也使得先天條件一般的半島總能得到外界的「青睞」。

有些人可能會疑惑,為何古代幾個強盛的中原王朝都沒有佔據此地。古代時期,歷朝歷代都是以農為本,而半島不適農業,自然沒必要派大軍徵服,至於納貢也主要是為了面子,畢竟也不可能指望一個小小的朝鮮發家致富。但是對於俄國來說,這可是一個能南下謀取不凍港的地方,對日本來說,這又是其大陸計劃的落腳之地。

2、古時半島和日本的交流

根據歷史考證,朝、日兩國之間的往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

16世紀,待豐臣秀吉結束日本戰國時代後,為了消化國內的利益衝突和實現自己徵服大陸的野心,豐臣秀吉便將朝鮮視為自己徵服明朝的第一步。一對一單挑的話,朝鮮完全不是對手,不過本著唇亡齒寒的關係,明萬曆先後兩次出兵粉碎了豐臣秀吉之野心。

第二次明韓戰期間,豐臣秀吉突然病逝,而日、朝兩國的關係在此後也逐漸得到緩和,尤其是江戶時代期間,日本每每更換將軍,都會與朝鮮方面互相通信慶賀。另外,除了宗主國以外,朝鮮的第二個貿易對象就是日本。

明治政府時期,日本新政府向朝鮮提出的擴大貿易往來的請求遭到拒絕。一方面是朝鮮當時也是鎖國政策,只希望將貿易往來放到固定的通商口岸;第二就是朝鮮始終無法忘懷當年豐臣秀吉的侵略野心,尤其是明治政府此前剛剛推翻與自己友好了二百多年的江戶時代。

3、刺向日本腹部的利劍——朝鮮

德川幕府時期,日本國內就總有北侵朝鮮的意見,不過最後卻都不了了之,直到「江華島事件」後,朝鮮國門才算是被徹底打開。

江華島屬於現在的韓國仁川,是漢江在黃海的出海口,同時也是韓國第五大島。由於此地的重要戰略位置,近來也是屢有大事發生。比如1866年的「丙寅洋擾」,法國因為朝鮮方面的禁止傳教而出動800士兵進攻;1871年的「辛未洋擾」,美國軍艦攻下江華島並佔領一個月後主動撤兵。

表面來看,朝鮮兩次打退當時的世界大國似乎很了不起,但是從法、美的軍事規模來看也知道,二者根本就沒想徹底入侵,畢竟再往西不遠就是腐敗的清政府治下的「肥美」土地。

但是,做夢都想有片大陸土地的日本可就不管這麼多了,尤其是《田中奏摺》中那條著名的朝鮮——滿蒙——中國大陸的徵服路線,更是堅定了日本首先滅亡朝鮮的決心。

正如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所說:「朝鮮就是一把刺向日本腹部的利劍」,欲想走向世界,首先要有朝鮮。

相關焦點

  • 北朝鮮人民軍為何稱韓國陸軍為「朝奸」部隊?這與日本有何關係?
    北朝鮮人民軍為何稱韓國陸軍為「朝奸」部隊?這確實和日本有關係!說起朝鮮半島和日本的關係,我還是從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說起。高麗王朝建立於公元918年,當時的中國為五代十國時期。高麗王朝先後向中國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遼、金、蒙古(元朝)稱臣。
  • 朝鮮半島分治現狀,竟然源自一個年輕人的筆,他之前從未到過朝鮮
    如今的朝鮮半島存在兩個國家,北邊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和南部的大韓民國。我們對七十多年前那段抗美援朝戰爭也並不陌生,但是朝鮮半島為何要一分為二,最開始的源頭在哪裡?恐怕好多人說不清楚。讓大家想不到的是,這一切竟然來源於一位年輕人的筆,他的筆輕輕一划,朝鮮半島從此開始了分裂的命運,而且,這位年輕人在此之前卻從未到過朝鮮。
  • 同樣都是被美國入侵,為何越南半島與朝鮮半島歷史結局完全不同?
    而韓戰結局未能解決朝鮮半島南北統一問題,直到60年後的今天,朝鮮半島依然是分裂的兩個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美國、蘇聯與中國等在越戰和韓戰中扮演的角色有多大影響力?地理環境又如何影響兩場戰爭的不同命運?從天時、地利與人和的角度分析為什麼韓國能延續下來,而「北越」最終能取得勝利,實現越南半島的統一。
  • 日本防相辦公室掛朝鮮半島地圖,韓國人怒了
    那就是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張照片,是朝鮮半島的地圖。韓國人看到之後不淡定了,韓國網友們在網上宣洩著自己的不滿。日本防衛大臣辦公室照片引爭議,韓國人怒了據韓國媒體「韓聯社」報導,有一張照片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那就是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在和印度尼西亞的國防部長通話的照片。
  • 與山東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歷史上到底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中國與朝鮮半島是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就有著密切的交往。山東半島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在中國與朝鮮半島歷代國家交往的歷史上,幾乎每一次重大事件都與山東半島有關聯,歷代山東人為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文化交流和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的友好關係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明代抗倭援朝,日軍初期為何橫掃朝鮮半島,4點原因很重要!
    明朝萬曆年間,朝鮮半島爆發了一場抗擊侵略的戰爭,戰爭一方是豐臣秀吉率領的日軍,另一方是中、朝聯軍。戰爭初期,日軍所向披靡,橫掃朝鮮半島,僅用時二十餘日就攻下漢城,不到三個月,朝鮮幾乎全境淪陷。當朝鮮國王李昖苦苦哀求明朝出兵時,豐臣秀吉已經在研議qian都北京了。那麼,日軍在戰爭初期為何如此強勢呢?我認為有以下4個方面的原因。
  • 朝鮮半島南北對立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第一季第二集解析S0102 朝鮮半島南北對立問朝鮮半島南北對立是中國參加抗美援朝導致的嗎?6不是。南北對立的根源在於「三八線」的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在德黑蘭會議上同意將日本殖民地——朝鮮半島在「適當的時候」應實現獨立。
  • 解密朝鮮半島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
    解密朝鮮半島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朝鮮半島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說來話長,在歷史上,朝鮮多數時間是一個國家!光陰荏苒歲月如梭,當時光的列車走到1945年的時候,二戰快要結束了,日本快要投降了,本來1945年2月,根據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共同託管但是6個月後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鮮半島獲得解放,蘇聯打敗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後,開始湧進朝鮮,這個消息被美國得到,於是美國開始召開緊急會議,但是美軍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
  • 箕子朝鮮、三國時代、王李朝鮮、南北分治——朝鮮半島5000年簡史
    朝鮮半島三面臨海,北面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南面為朝鮮海峽,與日本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圖如下:朝鮮半島的歷史,主要分為幾個階段:檀君朝鮮上古時期,跟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這片土地上住著很多個朝鮮族部落,相傳公元前2333年,太陽神之子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變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為圖騰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後代檀君王儉在平壤建立王儉城,創立古朝鮮國,直到公元前七八百年
  • 韓國人為什麼恨日本:歷史上日本從沒有停止過對朝鮮半島的侵犯
    我們一直在吹噓大明的海船有多強大,能夠到達多遠的地方,甚至說如果沒有明朝的回頭,我們也將成為大航海的一員,成為海洋強國。但是,我們學歷史就知道,明朝一直在抗倭,甚至產生了戚繼光這樣的抗倭名將。其實,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海洋上的強大。
  • 三千裡錦繡河山,中國史書上的有據可查的朝鮮半島3000年正史
    中國史書中關於朝鮮半島史正史,始於商朝末年的箕子朝鮮。唐高宗時期派兵攻滅高句麗和百濟,這一時期日本還出兵幫助百濟,發生中日第一次戰爭,白江口之戰。而後朝鮮半島原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大唐領土,建安東都護府統治高句麗和百濟舊地。「先三國時代結束」,新羅仍舊獨自立國,並不斷蠶食唐朝疆域,逐漸佔據大同江以南地區,按時向中央朝貢。
  • 松商:朝鮮半島的開城商人
    我國東邊的朝鮮半島也有類似的商人群體,義州商人被稱為灣商,開城商人被稱為松商,東萊商人被稱為萊商,今天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松商。1.松商的起源松商指的就是朝鮮半島上的城市開城的商人,之所以稱為松商,源於開城的地名歷史。新羅時代的開城地區還叫叫松嶽。高麗王朝改稱開城,因「開闢京城」之意,常被稱為開京。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若不是美軍發起仁川登陸,朝軍還真有可能將美韓聯軍趕下大海,統一整個半島。 那麼,朝鮮人民軍為何會在戰爭初期爆發出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呢?除了朝軍官兵實戰經驗比韓軍多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朝鮮人民軍的武器裝備超過韓國軍隊。而且,朝鮮人民軍的武器對韓軍形成了壓倒性的態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際糾紛都可以牽扯到第2次世界大戰,朝鮮半島自然也不例外。迄今為止,依然分為朝鮮和韓國的朝鮮半島之所以仍保持著軍事對峙的局面,正是因為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和美國對於朝鮮半島的分割。
  • 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南朝鮮(韓國)還是北朝鮮?
    1945年8月8日晚, 蘇聯政府根據雅爾達會議精神,為了忠實履行二戰同盟國義務,向世界正式宣布:從明天開始,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次日,也就是8月9日,上百萬蘇聯紅軍在他們鋼鐵洪流——坦克集群的帶領下,如潮水般地越過蘇聯與中國以及外蒙古的邊界線,向駐紮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精銳——關東軍發動了全線進攻。
  • 朝鮮和韓國有沒有可能合併,如果統一了,世界會發生什麼變化?
    現在分治狀況的朝鮮吧半島,因為美蘇爭霸、日本殖民的歷史原因隔著38線對峙70多年,無論是南北的人都盼望著統一。這是一個假設,但是有望實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大,很多人抱著樂觀的心態,覺得這個同文同種的國家一旦統一就會爆發驚人的威懾力,朝鮮半島會迅速走向富強自由的道路。這種想當然的樂觀結果太過於不切實際。
  • 橫掃半島,勢如破竹!戰爭初期,人民軍為何能如此強悍?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一度瀰漫全世界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在東亞朝鮮半島上,卻似乎並沒有迎來自己的新生:日本人走了,但又來了蘇聯和美國,雖然當時名義上叫做 "託管"。最後到了1950年,雙方不再小打小鬧了,韓戰大規模爆發。至於到底是誰先開的第一槍,雙方一直是爭論不下,已經成為了一筆爛帳。因為這要面臨一個兩難辯證:如果無論戰鬥規模大小,誰先開火就是誰先動手!那就是南韓先動手。
  • 他們都位於朝鮮半島,為何韓國是旅遊目的地大熱,朝鮮則無人問津
    大家都知道韓國和朝鮮都位於亞洲的朝鮮半島上,其中朝鮮和我國吉林省接壤,和韓國位於朝鮮南部,兩國以北緯38度線分界,所以韓國也是和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總的來說從距離上兩國都和中國相距不遠,所以大家普遍對於韓國和朝鮮都不陌生。
  • 1950年,中國在朝鮮半島扼住美國,從此國運升騰
    自隋煬帝大敗於朝鮮半島以來,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唐王朝建立後,三韓問題依舊猶如一把達摩克裡斯之劍懸在李唐的頭上。半島上還是那三個國家,只不過實力弱小的新羅倒向了唐朝,而百濟倒向了新晉的日本。唐朝自不用說,讓我們把目光轉到日本。或許和許多人料想的不一樣,在大戰爆發之前日本並非一個敵對的國家。
  • 韓國和南朝鮮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現在人們不稱呼韓國為南朝鮮了
    現在東北亞的朝鮮有兩個國家,一個就是韓國,一個就是朝鮮,雖然在漢語中,名字是韓國和朝鮮的區分,但是在西方國家的語言中,這兩個國家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今天我們說說韓國和南朝鮮有什麼樣的不同。我們知道,歷史上朝鮮半島上的高麗是一個統一的王朝,這也是當時朝鮮半島統一的稱呼,高麗這個稱謂傳到西方,是阿拉伯人的功勞,他們來東方經商,將高麗這個既是國名又是地名的稱呼傳到了西方世界。洪武年間的時候,李成桂發動兵變,為了承認其政權的合法性,他上疏朱元璋,朱元璋給了他一個朝鮮的國名,而李成桂建立的明帝國的藩屬國也改名為了朝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