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縮水1000億,公募社保也拋售!半導體風雲再起,能否再續雄風?

2020-12-21 證券時報網

在半導體晶片概念全線反彈之際,匯頂科技披露,大基金的年內減持已實施完畢。

匯頂科技10月12日晚公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8月3日至10月9日累計減持1%的公司股份,合計約456萬股。截至公告披露日,大基金減持數量已完成,此次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按匯頂科技8月3日至10月9日期間的均價計算,大基金此次通過減持,套現約9億元。

因在今年牛市行情展開之前,公募、社保、大基金就已賺的盆滿缽滿,在機構接連減持兌現的刺激下,匯頂科技在今年A股「牛市」中市值縮水1000億,期間股價下跌高達54%。在連續上漲十二個月後,匯頂科技在2020年2月25日股價觸及高位,彼時市值超過1770億,而截至2020年10月12日收盤,匯頂科技市值為779億。

大牛市腰斬股價,大基金年內套現9億

大基金對匯頂科技的減持終於告一段落。匯頂科技10月12日晚公告,大基金8月3日至10月9日累計減持1%的公司股份,合計約456萬股。截至公告披露日,大基金減持數量已完成,此次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按匯頂科技8月3日至10月9日期間的均價計算,大基金此次通過減持,套現約9億元。

在晶片半導體成為中美貿易戰的核心領域開始,自2019年初A股市場開始逐步關注半導體概念,匯頂科技在這波大行情中顯著受益。自2019年2月開始,匯頂科技股價累計上漲了12個月,重倉匯頂科技的公募基金在2020年牛市到來之前,就已賺得盆滿缽滿。

在2020年2月25日觸及股價高點後,匯頂科技成為年內股價表現最差的股票之一,儘管A股在2020年上半年走出了大牛行情,但匯頂科技卻成為資金嫌疑的對象,自2020年2月25日開始至2020年10月12日,匯頂科技在「牛市」中股價累計下跌了54%。

當股價日漸新高后,不僅公募基金在減持,社保基金也在股價拉到高位後,溜之大吉。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12月底,社保基金503組合持有匯頂科技480萬股,為匯頂科技的第九大股東,而在今年6月底,社保基金503組合已從匯頂科技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淡出。

由於大基金是在今年8月3日開始減持匯頂科技的,此時匯頂科技早已經歷近六個月的下跌,可以說,公募和社保基金相對於大基金,對股價、估值、趨勢以及性價比等因素更為敏感。

與三星等晶片半導體巨頭在疫情中的表現完全不同的是,儘管巨頭們也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三星等公司淨利潤依然同比大幅增長,而身披晶片半導體概念的匯頂科技卻顯示出抗風險能力不足的一面,業績受到疫情較大影響。

在今年疫情期間,公司承認受到較大影響。匯頂科技在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綜合毛利率51.63%,同比降低10.10個百分點,淨利潤率為19.55%,同比降低 15.68 個百分點,其中研發費用8.35億元,同比增長82.30%,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5.97億元,同比下降 41.26%。

雖然大基金此番賣的較晚,但考慮到大基金是在2017年11月入股匯頂科技的,拉長時間看,大基金投資收益已極為豐厚。

2017年11月22日晚間,匯頂科技披露,為支持公司成為國際領先的觸控晶片和指紋識別晶片設計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斥資28.3億元獲得公司6.65%股權,這是大基金投資的第17家A股公司。自公告日起,匯頂科技股價累計上漲65%。

匯頂科技當時表示,大基金收購公司股份,是為了發揮其支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提升公司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推動公司產品的產業化應用,支持公司成為國際領先的觸控晶片和指紋識別晶片設計公司,帶動國家晶片設計產業的整體發展。

半導體風雲再起,高估值是硬傷

就在匯頂科技公告大基金年內減持完畢之際,當日A股市場半導體概念再掀風雲,晶片板塊以4.59%的漲幅領漲A股。截至收盤,科創板思瑞浦大漲20%,國民技術、滬矽產業、派瑞股份、芯海科技、中芯國際等跟漲,漲幅皆超12%。北方華創,新潔能,立昂微等漲10%。

中信證券認為,大基金一期投向製造、設計、封測、設備材料等產業鏈各環節投資比重分別是63%、20% 、10%、7%。大基金二期2000億元規模,自2020年開始投資,上半年已有中芯國際、紫光展銳等重點項目開展。這可能暗示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大基金在A股市場或繼續展開項目合作,入股大基金所關注的半導體與晶片產業上市公司。

國海證券也指出,考慮到華為禁令、中芯國際被列出口限制等影響,國內半導體產業鏈不確定性大幅度增加將不可避免。過去數十年全球半導體行業一直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規律,重大技術變革是推動行業持續增長的內在動力,我們認為華為禁令、中芯事件並不會改變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發展趨勢,半導體仍是未來3-5年科技投資主線。當前時間點我們重點推薦受華為禁令、中芯事件影響相對較小的功率半導體和部分和部分模擬晶片領域。

東吳證券認為,上半年電子行業景氣度回升,消費電子、半導體龍頭延續高速增長。半導體板塊增速依舊領先,電子製造、光學元件實現快速增長。細分領域領軍企業的業績增速領先:具體到個股來看,半導體板塊的韋爾股份、晶方科技、睿創微納、電子製造板塊的藍思科技、創世紀、聞泰科技、光學元件板塊的歐菲光、森霸傳感、激智科技的歸母淨利潤增幅位居行業前列。展望三季度,得潤電子、大立科技、高德紅外、天津普林、三利譜、長盈精密、漫步者、歌爾股份、雅克科技等公司預計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實現較大增長。

不過,A股半導體與晶片產業的估值問題也飽受爭議,此舉也導致重倉半導體與晶片的公募基金在今年的A股市場中出現較大的淨值回撤。根據券商披露的信息,中美半導體產業對比:中美上市公司市值相差6.6倍,營收相差13.8倍,淨利潤相差51.9倍。在選取的標的範圍內,A股市場半導體公司過去四年平均70倍PE(當年PE),美股半導體公司平均約20倍。

相關焦點

  • 再融資新規落地兩個月 3家公募「嘗鮮」定增|公募基金|上市公司|...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距離今年2月14日證監會公布並實施再融資新規2個月,近日,上市公司世紀華通公告非公開發行結果,國泰基金、廣發基金、華安基金旗下公募基金、職業年金、社保基金等多條產品線各有斬獲,嘗鮮再融資新規後的公募定增首單。
  • ...外資淨賣40億!這一板塊卻火了!十四五規劃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
    當天上午,北上資金延續拋售姿勢,半日狂賣40億。截至午盤,上證指數跌1.38%,創業板指跌1.69%。前期表現較好的白酒、食品飲料等消費白馬也集體「熄火」,市值半日蒸發超2400億,「醬油茅臺」海天味業開盤逼近跌停。而受蘋果和特斯拉大跌的影響,今日蘋果和特斯拉概念股也走低。立訊精密、比亞迪、藍思科技、歌爾股份、環旭電子、工業富聯普跌。
  • 基金必讀:廣發基金估值縮水30億?香江控股7.8折清倉
    本次轉讓15.76%的股權,目前轉讓方在標的企業擁有1個董事席位,轉讓底價為18.10億元,披露起止日期為2019年11月18日 至 2020年1月10日。據此測算廣發基金整體估值115億元,與康美藥業轉讓廣發基金股權時相比價格有所縮水,約為7.8折。回顧此前,康美藥業將所持有的廣發基金9.458%股權全部予以轉讓,轉讓價13.9億元。估算,廣發基金整體估值在146億元附近。
  • 新發基金步入3萬億時代:權益發力背後頻現規模縮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公募基金的新發規模在今年毫無懸念的創下了歷史新高。經濟觀察網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今年年初至12月17日,全市場已有不少於1347隻基金在2020年年內成立,合併發行份額已達3.03萬億份。
  • 李迅雷:公募基金超高業績能否持續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李迅雷據統計,年初至今,所有偏股型公募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數達到36.8%,這也是公募基金2010年以來的最高回報率了。公募基金最近兩年業績特別好,年初以來,所有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收益率中位數是36.8%,這是2010年至今的最高收益率水平,從超額收益(相對滬深300)來看,今年至今公募基金收益中位數跑贏滬深300指數15.2%,排名歷史第四,而其餘幾次分別是2008年、2013年和2015年,均是股票市場表現不好的階段。
  • 8家公司投資430億,第三代半導體項目井噴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已有8家半導體企業共計預投資大約430多億,可以看出第三代半導體項目在國內已處於井噴。 世紀金光 3月12日,合肥產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產投資本」)宣布,其管理的語音基金與北京世紀金光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世紀金光」)籤署投資協議並完成首期出資,這也標誌著合肥首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項目正式落地。據悉,下一步,世紀金光將與合肥產投資本合作,在合肥高新區投資建設6英寸碳化矽單晶生長及加工項目。
  • 公募基金成科創板打新最大受益者:已淨賺約200億 自身投研能力+...
    來源:財聯社【公募基金成科創板打新最大受益者:已淨賺約200億 自身投研能力+科創板制度優勢】財聯社9月28日訊,自7月22日科創板開板以來,已共有34家公司在科創板登陸。據Wind數據顯示,這34家公司的首發募集資金淨額總計450億元,截至9月26日收盤,科創板股票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5921億元。在A類投資者內部,可分為公募基金、社保基金與養老金這三類參與者。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成功發行的科創板股票中(共計33隻,晶豐明源的數據暫無),公募基金的獲配數量佔到了A類投資者獲配總量的75.74%,而養老金佔18.44%,社保基金則僅佔比5.81%。
  • 中日10月再減持941億美債!美國還抱有幻想,考慮1000年不還錢?
    中國已經連續5個月減持美債,總計拋售297億美元美債(折合約1942億元人民幣)。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今年10月,美國前2大海外債主——中國、日本繼續進行了拋售美債的行動,其中日本單月減持了67億美元(折合約438億元人民幣),中國則減持了77億美元(折合約503億元人民幣)。整體而言,截至10月份,海外投資者總計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減少了26億美元至7.07萬億美元。
  • 阿迪達斯證實出售Reebok傳聞 估值大幅縮水至8億歐元
    關於Reebok品牌的最終處理決定,Adidas會在明年3月10日時公布,而在那時,公司也會正式公布最新五年戰略規劃。  Reebok是出自美國本土的運動品牌,曾經在運動服飾領域也風靡過一時,在籃球鞋史上更是赫赫有名。在最鼎盛時,Reebok風頭甚至一度蓋過阿迪達斯和耐克。NBA的許多球星穿著Reebok球鞋演繹出籃球史上的經典投籃時刻。
  • 從40億到180000億,公募基金做對了哪些事?
    從40億到18萬億,公募基金22年間是如何壯大的?界面新聞採訪了多位從業者,聽他們講述基金故事。也正是看到了公募基金規範化的操作,韓茂華認為公募大有可為。2006年7月,他加入博時基金,至今已有14個年頭。韓茂華認為,如果用人的一生來做比喻,他覺得1998年是公募基金真正意義上的元年,2005-2007年是孩童階段,現在已經是有為青年。
  • 公募QDII額度突破440億美元 13家公募基金排隊申請資格
    為了有力支持境內居民境外投資的訴求,繼9月22日和11月4日批准QDII額度發放後,外匯管理局啟動了年內第三輪QDII額度的發放,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再進一步。為了有力支持境內居民境外投資的訴求,繼9月22日和11月4日批准QDII額度發放後,外匯管理局啟動了年內第三輪QDII額度的發放,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再進一步。
  • 建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迫在眉睫:公募養老投資成為主力軍
    大力發展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提高養老金投資運營能力是緩解財政支出壓力、促進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實踐和經驗一再證明,公募基金是養老金的天然同盟軍、命運共同體。」在10月30日召開的養老金融與資產配置論壇上,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煥南如是闡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的緊迫性和公募基金的責任。
  • 2個月蒸發900億、河南首富身家縮水468億 牧原股份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2個月蒸發900億、河南首富身家縮水468億 牧原股份發生了什麼?)
  • 中泰資管公募業務成雞肋,章飈卸任董事長
    上述這句話或許正好可以用來形容中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資管)當下公募業務的處境。作為中泰證券(600918.SH)旗下專注於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中泰資管成立於2014年8月13日,公司註冊資本為1.67億元。
  • 陳光明又有新動作:睿遠旗下新品又來 公司總規模已達1000億
    基金君從渠道了解到,睿遠基金即將在銀行渠道發售名為睿遠穩見系列的專戶產品,該專戶的債券倉位為0-100%,權益倉位上限30%,發行檔期初定12月中旬。今年以來,市場資金持續向頭部基金公司及績優基金經理集中,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包括公募及專戶在內,睿遠基金管理總規模已經約達1000億。
  • 聯電11月營收147億新臺幣
    晶圓代工廠聯電8日公告11月合併營收147.26億新臺幣,為歷年同期新高。 聯電第四季預估晶圓出貨量較上季增加1~2%,且部份晶圓代工價格調漲後,推升晶圓平均美元價格較上季增加1%,法人預期聯電12月營收將達155~160億新臺幣之間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第四季營收亦將同步創下新高紀錄。
  • 公募「牽手」科創板一周年 1561隻基金重倉101家公司
    統計數據顯示,在網下打新方面,共有2735隻基金產品成功獲配科創板新股,132家公募基金全程參與,獲配新股總金額高達418.72億元。在持倉方面,共有1561隻基金產品重倉101隻科創板個股,持倉數量合計約2.3億股,對應持倉市值達190.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