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
生死的問題
爺已經看開了
因為——
看不開也得死!
哈哈,玩笑走一個
但說到底,於每個人而言
生死才是真正平等的東西
所以你得認真對待不是?!
每個人出生時,會從自己的父母那裡帶了些東西(比如基因),同時,也必然會受到整體環境的影響。
人類圖理論中提到了一個科學概念——微中子(或中微子)。它是次原子層面的粒子,是和夸克並列的概念。可以簡單地理解成:夸克更接近陰性,是物質的構成,而微中子更接近陽性,是能量的構成,但微中子也具有微小的質量(有些小於電子的百萬分之一),能夠攜帶信息並且能夠不受阻礙地穿過任何原子屏障(每秒鐘會有1000萬億個來自太陽的微中子穿過每個人的身體)。
「這些微小的宇宙使者被稱為恆星的呼吸,也就是星體熔合所散發出的能量,而且它們在宇宙中是絕大多數,比其他的一切都來得多。三兆個微中子和它們所攜帶的重要信息,每一秒都穿透地球上的每一平方寸空間,也穿透我們。微中子可以看成是古人所謂氣(chi)或生命能量(prana)的現代說法。這些特別的粒子無時無刻不在帶著各種信息穿透我們。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和行動都身處於巨大、連續且無可避免的訊息場域之中。」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其實我們稱它為什麼並不重要。
我蠻喜歡用「場」來描述它,這跟現代物理學更接近——地球有磁場在影響我們,有重力場讓我們穩定地在地面行走,聲音有震動的能量場可以傳向周圍,熱可以輻射向四周,還有電場啥的,雖然有些場我們不能很切身地感覺到,但它們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在人類圖(Human design)的系統中,微中子(或者說我們周圍的天體)在我們的生命形成的關鍵時刻,對我們的生命有一些基本的「定位」,我們計算和記錄了兩個精確的時刻。
第一個時刻,是根據你出生的確切時間,記錄的是「個性」資料;第二個時刻,則是太陽弧的八十八度,大約你出生前的三個月,記錄的是「設計」資料。
《人類圖-區分的科學》
這樣的一套系統,既然被稱之為「區分的科學」,所以不能單純地理解為「算命」,我們也不去算命,因為的確也沒有什麼是確定會在未來發生的——除了死亡,這只是一套很厲害的工具,供我們了解自己之用,供我們認識在更深層上每個個體生命可以怎樣去活出真正的自己。
始終要記得,不是工具定義了我們如何(也許有更高的某種力量設計了我們的星球和所有生命的運轉,我不知道),而是我們想要活成怎樣,工具幫我們了解那個想要的答案,我們隨時都可以選擇另外一條路徑。
話說我既然要開展人類圖的業務,那麼還是要有實在點兒的東西展示一下,所以接下來詳細講講我自己的人類圖(當然只能是個概述,不然篇幅就太長了),好讓你們知道為什麼這玩意兒可以幫到我們。
這是我自己的圖
(1979.4.1 下午18:16 天津)
①
投射者的特質
——人類圖五大類人之一
首先,我是一個投射者,我的設計中有一股能夠整合他人力量的動力,這樣的力量源自強大的好奇心,想去了解這個世界和別人運作的狀況。好奇心是一種驅動力,讓投射者的能量場得以運作,有能力去看透別人的自我定位或特性。投射者強大的天賦就是「讀取」別人的能量,明白他人應該如何使用自己的能量。
但是,投射者要展現出自己強大的天賦,需要一個特定的途徑或者說實現方式——等待邀請。對投射者而言,別人的邀請很重要,只有真的得到邀請,感受到自己被賞識的時候,投射者的天賦才能獲得能量得以展現。所有投射者人生中重大的事情,都是透過邀請而來。
這個部分我感受特別深,以前我總結自己是一個所謂「逆商」很差的人:被認可時可以越做越好,可一旦覺得自己做得不好,沒人鼓勵表揚了,就變得無所謂了,就越來越差。從學生時代到工作時期,都是這樣。
相信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狀況,可僅從意志力或人們之間相互影響的角度去解釋,答案都不能讓我滿意。不管堅持做什麼事,都需要動力來源,就像有些人從事某個工作是因為喜歡那件事本身,所以無論怎樣,他都可以沉浸其中,但我不行,事情本身對我來說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賞識,這樣我就會從內在獲得一種動力,可以持續地推進。我嘗試的幾樣事情基本都是自己發起的,雖然開始的時候都還行,但最後的結果的確都不好。
我的內在權威是情緒中心(人類圖九大能量中心之一,生理上位於腹部左側區域,主題是感覺、情緒和感受力)。情緒本身是強有力的能量,驅動人生經驗的循環運轉,推動我們體驗各種感受。為了幫助理解,我們可以想像所有波的形態。情緒波有幾種表現形式,但大體都是「正常-高峰-低谷」這些狀態不同節奏、不同變化方式、不同時長的循環往復。
具體地說,我是屬於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對我這樣的人而言,做決定之前,必須靜待並經歷過情緒波的高峰與低谷。
說著簡單,做到並不容易:我們這樣的人很容易在情緒高點時莽撞地開始,又在低潮時隨意退出。可在這兩種情況下,情緒過於衝動,根本無法清晰。唯有等待,經歷完整的情緒波,清晰才會浮現。
在做重要的決定之前,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都需要給自己一個經歷完整情緒波的過程。可這和我們這個追求效率的當代社會是有矛盾的,別人也可能會催促你迅速地做決定,如果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運作模式是什麼,很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變成受制約的狀態。
情緒波的類型
《人類圖-區分的科學》
當然,情緒中心有定義也有優勢,他們能夠深入任何主題,當他們隨著情緒的波動起伏時,會經歷到許多不同的觀點,而獲得更為深刻的見解。
③
人生角色的兩副面孔
——內向外向都是自己
我是一個人生角色2/4的隱士/機會主義者,這是我此生所穿的戲服,隱士(二爻)是個性的顯意識部分,隱士總想獨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潛意識的設計部分——機會主義者(四爻)又想與人連接、向外顯化事物,這時,兩種特質之間就會有股緊繃的張力。隱士不想被看見,但他們的存在其實很明顯,別人能清楚地看到隱士內在的天賦才能,但他們自己看不到,唯有透過其他人的投射或反饋,隱士才得以看見自己。
我自己一直的感受也是這樣:隱約總會覺得什麼都擅長,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但別人給我的評價或對我的感受經常不是這樣,所以,人類圖能讓我知道應該怎樣去看待這樣的狀況,而不是停留在困惑中。
對隱士來說,待在安全的環境中,投入自己所喜歡的事情,樂在其中時最為開心。所以,有時候遠離人際網絡,讓自己有時間獨處,這非常重要,這也是我自己的感受,在人群中待的時間稍久些就會覺得很疲憊,需要回到自己的空間來恢復能量。然後,內在的隱士對環境會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喜歡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布置居家的環境,這和我最近十幾年不斷換居住空間的過程也很吻合,獨處的空間和時間,可以讓我放鬆地做想做的事,不被打擾。
還有一個明顯影響我的特質,在人類圖裡描述的特別到位:「不確定感是二爻人生中的一部分。活在一個所有人都要你解釋做了什麼,以及怎樣做的世界,讓你覺得很不舒服,有時甚至會讓你質疑起自己的能力。」我的確因為這個問題苦惱了好久,很多時候的確解釋不清楚,也並不知道如何或為什麼做、怎樣做和做得到。還有想法的變化也是非常自然地,隨機性很強,就不想得出一個確定的結論。
潛意識的四爻部分,天生友善,加上社交本能,會能夠吸引機會的到來,這是我在這個世界獲取成功與安全的最佳方式。之前試錯了好多事,都是我自己主動發起的,和投射者等待邀請的策略的確不符,所有的結果也無一例外不好。在這裡,我們也可以世俗地說嘗試得還不夠、方法不對,或堅持得不夠久,但自己明顯能感受到那種持續的能量不足,明明自己的開創性很好,但沒有辦法持續擁有很足的推動力,所以角色也會想要回歸到人生策略上面去,透過人生策略和內在權威去做決定。
④
壓力點:帶來成長的能量
——許多障礙只是假象
我是一個二分人。有定義的能量中心,區分成兩個區塊,中間並無連接。因為能量流因此被中斷,所以二分人難免會感覺某種失落感,為了要化解這種感覺,會試圖發起一些什麼,希望在人生中尋找某人和某物,結果容易變成讓頭腦來做決定。
為了追求完整,二分人總是在尋找能把兩個區塊連接起來的橋梁,所以那些可以連通不同區塊的閘門或通道,往往會成為所謂的「壓力點」,陷入困局的人容易不自覺地追求這些壓力點代表的特質,誤以為這是自己不完整或犯錯誤的地方,又或是自認為需要補足或修正的特質。
我自己的圖:淺藍色圈兒是兩個區塊,紅色1和2是兩個可以連通兩個區塊的閘門
於我而言,我的「壓力點」會表現在35號閘門——改變的閘門和12號閘門——謹慎的閘門。35號閘門可能帶來的影響是過於想改變,以至於為了改變而改變,而不是在改變中體驗和觀察、基於客觀的觀察進而分享,去觸發蛻變。12號閘門可能會使我謹小慎微,不敢突破。還有就是,我能明白自己的感受,但無法真正說出口,而沉默也會帶來緊張。
在人類圖裡面,我們的各個面向被對應於易經的64卦,稱之為64個閘門,相對應的兩個閘門連通可以產生三十六條通道,通道是能量流動的管道,通道被啟動所產生的生命動力,透過我們的能量場投射出來,與外界溝通,同時對身邊的人帶來影響與制約。要注意,這些通道並非孤立地存在,迴路會把所有的一切串聯起來,賦予整張人體圖堅實的基礎架構。
⑤
通道:天賦的禮物
——穩定的流動
我自己擁有的幾條通道:11-56;16-48;39-55;64-47。
只展開來講一條——11-56好奇的通道。好奇心會迫使擁有這條通道的人不斷追求刺激,探索新的想法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這種好奇心並非為了發現特定的事物,而是你看看我發現了什麼,這正是我所相信的真理。
「好奇的通道為我們帶來這些天賦異稟的人:說書人及野史學家。他們是真相的追尋者,他們把握機會教育大眾。」
「相對於在實質層面有所發現,56號閘門更著迷於形而上的追尋,為了滿足自己,他們不斷迎向各種刺激與體驗,但若要他們自行創造體驗,則感到興趣缺缺。」
當接觸類似佔星、阿卡西、塔羅牌、納迪葉、包括宗教和人類圖這些系統的時候,只有一部分很盲目的人會直接相信,大部分人還是需要通過頭腦或感受獲得一些驗證,才會開始想要更深入地了解。還有些就是湊熱鬧了,聽聽,然後放一邊兒了,這個東西跟他再沒有任何影響和關係。
真正會跟隨和相信的,肯定被這個東西的某個部分觸動了。於我而言,觸動就是人類圖裡這些描述,創始人Ra的一些關鍵詞總能跟我人生中的狀態相互印證,我感覺自己就特別符合上面那兩段的描述——我對很多東西感興趣,願意去研究、體驗,但不代表願意真的投入去從事那些事情。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獲取體驗,反思升華,再去講述……
擁有這條通道的人,對「人應當如何體驗人生「有自己獨到且充滿哲理的反思,由此信手拈來,交織成各式各樣的idea和story,化為獨有的創意與個人風格的展現。用說書或講故事的方式提供資訊、給別人帶來歡樂和啟發,的確是我內在感覺舒適的事情。這是我的天賦,是這條通道帶給我的禮物。
人類圖是我們的人生旅程可以參考的地圖或說明書,讓我們得以看見自己的一些「原廠設置」,驚訝於自己的一些模式與它驚人地符合後,更了解自己、更了解周圍的人,知道自己怎麼運作、別人怎麼運作之後,自然能更好地處理自己和別人的關係、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從而讓人生更愉悅地展開。
當然,還有很多的信息在上面沒有完全展示出來,比如輪迴交叉、行星、每個能量中心的狀態、重要的閘門(卦)的詳細內涵、兩個人的合盤等等。那是需要詳細聊的內容,後面慢慢展開。
我以後會致力於這個工具的持續學習,研究,並提供諮詢服務。
「從認識你的人類圖那一刻起,
就展開了這一生最神奇的旅程:
做自己,
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