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路漫漫的買房路上,選樓層這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誰都繞不開,因為不同樓層的房屋採光通風條件、舒適度及價格不盡相同,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
現在樓層少到七八層多到三十幾層都是很普遍的了,不少人覺得有電梯了住哪層都行,其實不然。為啥開發商要把樓層在價格上分出個三六九等?就是因為有「黃金樓層」!
那麼到底哪一層才是黃金樓層呢
房小幫今天就來和你嘮一嘮
我們要明白的一個前提
其實,哪一層是最好的樓層的,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一般的情況下,根據樓體高度,樓棟一般分為多層、小高層和高層。這三種不同高度的樓體都有屬於自己的「黃金樓層。」並不能一概而論。
例如,多層的話選擇5-6層就有點高了,但是對於小高層來說,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因此我們在選擇「黃金樓層」的時候要清楚,自己選擇的樓棟,到底是屬於多層、小高層、還是高層。這是一個大前提。
多層通常是指6層(含)以下的樓房,小高層通常是指6-12層(有的地方是6-15層)的樓房,高層一般是指層高大於12的的樓盤。(這些說法並沒有嚴格規定,只是行業內默認的說法)
緊扣五個指標
其次,在選擇樓層的時候通常有五個較為重要的指標:採光、視野、噪音、家庭成員(生活便利)、逃生難易。
「黃金樓層」之所以被冠以黃金之名,正是因為那些不招人喜歡的底層、頂層、設備層,有著採光通風差、潮溼滲水、噪音大等缺點。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對比,才凸顯出黃金樓層的特點。
1、採光
從光線的角度考慮,樓層自然不適宜於太低,低層單位的陽光會被周圍的建築物遮擋。但樓層過高,角度不對,也會影響陽光的照射。當然,樓間距和周邊樓層遮擋等因素也會影響採光,實際情況還是需要去現場考察一下,可以在不同時段到房間內查看採光情況。
2、視野
樓層越高視野越好,但同時頂層樓房太陽直射樓頂,夏天會很熱。
3、噪音
樓層低的噪音要大,高了噪音要小,從減少噪音影響的角度,樓層越高越好,但是這個高度也要適當,因為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
4、家庭成員
如果是和老人和小孩同住,在買房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他們的需求,比如要考慮到小孩攀爬危險、老人乘電梯不方便等問題,儘可能選擇較低一點的樓層。
如果是年輕人自己住,或者小孩已經長大,沒有老人同住的情況下,選擇範圍就廣了,可以選擇高一點的樓層。
5、逃生難易
逃生難易指遇到災難時逃生難易的程度。尤其在發生火災或強烈地震時,人能夠很快的逃出建築物,避免火勢蔓延或樓房坍塌危及生命安全。當然,樓層越低,逃生係數就越高。
說到底,哪一層是黃金樓層呢?
1、選擇多層時
客觀情況下,多層住宅的最佳樓層為3、4層,在樓體的中間位置,通風採光都不錯,又避免了一樓的潮溼和頂樓的炎熱等缺點。
2、選擇小高層時
客觀情況下,小高層的最佳樓層為6—7層。
1-3層:視野最差,樓下出入汽車噪音大。低層客氣循環減緩、陰影和溼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汙染也比較嚴重。住在一樓的人蟲子和蚊子比較多,晚上小區停車,各種尾氣和噪音,比較吵鬧。
4-5層: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
6-7層:視野開闊、空氣品質較好,採光時間可高達7-8小時。
8至11層:雖然高層的空氣好,但一到夏天就是棧板上的烤肉,熱!另外頂樓很容易漏水。
3、選擇高層時
現在的高層大多都超過了15層,高層住宅具有視野好,私密性好等優點,是不少購房者的選擇。
高層住宅樓層雖然總數不同,但一般來說,「黃金樓層」是樓層總數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處。以30層為例,黃金樓層便是11-20層,這些樓層從居住舒度來看,基本都是既擁有底層和頂層的優點,又避免了底層和頂層的缺點。
房小幫建議
雖然每做樓棟都有屬於自己的「黃金樓層」,但這也不是肯定的,因為不管購房者選哪個樓層,總之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樓層!即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做選擇。
比如,家裡有老人小孩,能選低層就選低層,畢竟有行動不便及恐高的因素,想要視野開闊又不恐高的,當然也可以選高層,買房選樓層只是一個方面,還要根據房子的位置、環境來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