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法引氣法
我們回到《針灸大成》,我們要開始介紹針剌手法。針刺手法很多,我們講究的是什麼?我們古老相傳的是注重什麼東西?我們在介紹很多補瀉之前,先要有一個觀念,什麼叫引氣?我們下針以後,要等氣到了,再去做補瀉。什麼叫氣到了,這就是師徒相傳下來的經驗。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知道氣到。針下去以後,還沒有補瀉,你僅是平補平瀉,就是捻捻針放在那邊,過幾分鐘。你就會看到下針的地方,有一圈粉紅色,就表示氣來了。如果看到一圈青色,你根本就是扎到血管了。你沒有看到粉紅色,就是氣沒到。一定要把氣引到才有效果。引氣就要有引氣的手法。下針時,若病人氣沒有到,就要用自己的氣把病人的氣引出來。這是用在病人嚴重虛弱的情形之下。施氣的人要把氣打到對方的身上。當我們握到針時,要輕輕握著,不要重握,重握氣就不傳。我們的氣在身上,不知要通過多少關節,才能到身上去。所以,關節要放鬆,丹田慢慢的吸氣,然後吐氣。當你吐氣的時後,就是灌氣的時候。吐氣的時候,心裏面要想,氣從針那穿過去到病人身上。為什麼我們要用金屬的針,因為肺是金。五行裡面肺是金,所以金可以導氣。你用塑料針就引不到氣了。一定要金屬的針。這是我們施針者,把氣導到對方身上去的情形。還有,我們在下針時,如果碰到動脈血管。比如說,有時太陽透率谷,碰到情敵,一拔後太陽穴腫起來、腫成很大一個包,那怎麼辦呢?我們用手掌,輕輕的按著那個包。因你的陽氣在手上面,陽氣一行,血就跟著行。大概六呼,慢慢的整個都平掉了。就是那麼快,下次我找個比較倒黴的 DEMO 給你們看。引對方的氣,要怎麼引?最常用的方法,是針左、右捻轉,左右捻轉一下,病人覺得好酸,病人有針感,感覺到酸、麻,脹,就是。有一種人,他天生的體質,沒有酸、麻、脹,你怎麼引氣他都是痛。其實是他不了解什麼叫酸、麻,他形容不出來嘛。雖然他在痛,可是你看到了粉紅色,就是氣來了。當病人有酸麻脹的時候,你知道氣到了,一定要等氣到了,你再開始做補瀉。如果你捻轉了,氣還是不到,就表示這個人氣脈很弱。比如說,復溜穴,大家都知道復溜穴是腎經的母穴。我要去補腎,就針下復溜穴,去固先天。所以,灸復溜很舒服。我們用生薑在那灸,這是養生的。若針一下去以後,卻引不到氣。病人沒有氣了,所以引不到氣,整個白白的,沒有粉紅色,那你就針上下戳二下,這個針會有被吸入的感覺。氣到了以後,你會感到針很沉,會有吸入的感覺。待會示範給你看。若捻轉法也引不到氣,那怎麼辦?你在上下的穴道,用手去戳它,稍微推它一下,慢慢推,一推它,你的氣會跟他的氣感應到,因為氣在表,所以你不用去按摩得很重,皮膚上戳它一下,氣就來了。氣來了以後,再開始捻轉,這樣氣就到了。所以,用你身上的氣去導引他的氣,這就是引氣的方法。如果引了半天。氣還是沒到,就表示這個人太虛,那我們就用呼吸法。用呼吸法來引氣,我們叫呼吸引氣。讓病人吸氣,就拔針,拔出來,他吸氣的時候你拔針,就好像讓氣就到復溜。一把氣引到這。吐氣,慢慢進針。你的進針、出針都跟著他的呼氣定。吸的時候入針,吐氣的時候,出針很慢,當然很緩哦。但是,是在皮層裡面,你不要整個拔出來,在皮層裡面做。用這個病人的呼和吸,來做引氣的動作。病人會「哇,好酸!」就是氣就到了。如果病人還是沒有氣,那你不用針了。針把他收好,用灸比較方便,因病人元氣大傷,重病的時候,就引不到氣。先要學到引氣。有十二法,像什麼脫針,這幾個先不用看,我後面會再講,先把它舍掉。我們讀古書很麻煩,它寫的很多,實際上,後面都是重複的,因為我們有這個經驗。
燒山火與透天涼
第一個口訣,下針的口訣叫燒山火,第二個我們叫透天涼。這個燒山火,還有透天涼,是我們大補和大瀉的手法。顧名思義,燒山火是補,透天涼是熱症。病人大熱的時候,我們用透天涼的手法。病人裡寒很盛的時候我就用燒山火的手法。燒山火怎麼做?你針扎到皮層以後,因在皮層引不到氣,你就把針扎深一點,還引不到氣,你就再深一點。所以,第一個先引氣。氣一到,皮膚表面一圈會比較紅,或病人感覺酸麻脹。氣到了以後,開始把針提到皮膚表面。心想,底下差不多一寸的距離,針扎到這個點,這是一寸的距離,從這個一寸分三段。就是天、人、地。當你在天部的時候進針,我們數是九。什麼叫做補呢?補就是緊按慢提,這就是補。這就是醫書上寫的。怎麼樣去觀想,針下去以後,怎樣叫緊按慢提?就是很快速的下去,然後慢慢、慢慢的起來。你不要去記,假設腳踏車車胎沒氣了,我要把氣打起來。打氣的時候,你會很快的壓下打氣筒。若你很快又拔起來,氣也就回頭了。所以,要緊按慢提,這就是補。不要讓他回頭,所以你要快按下去,慢慢的拉回來。在天部這個部分,要做九次。九次做完了以後,再把針扎到人部,在人部又是三分之一寸的地方,再做九次。再到地部,在這個地部再做九次。這是燒山火。顧名思義,燒山火真的是燒山火,那火很大。比如說,胃家的寒症、胃痛、嘔酸。你怎麼知道是寒,臉色青,你一望就知道。問病人口渴不口,回答:「不渴」。就算喝也要喝熱水,因為裡面是冷的。那你在中脘上可以做燒山火。如果人很瘦,肚子是平的,中脘就不適當,你就在足三裡,胃經的本穴做,你要找肉多的地方做。足陽明胃經是屬土,按照井榮俞經合五俞穴的話,是金水木火土。所以足陽明的厲兌穴是它的井穴,井穴也是母穴,對不對。那你如果在厲兌上做燒山火,那這是拷問犯人用的刑罰。要找肉多的地方做,知道我的意思嗎。我們有很多穴道可以做,哪有跑到厲兌上做的,做完以後腳趾頭腫很大,病人是被嚇好的,不是真的好了。所以,要在足三裡上做,其它以此類推。若這個人腳是冰冷的,我們腳就有一票經,要在那個穴道呢,找三陰交!這是三條陰經的交匯,三陰交肉又很多。你不要在所有的井穴上做燒山火。你要靈活的運用!如果是腎家的寒症,腎本來是黑的,看病人臉都黑的,然後手腳冰冷,這是腎的寒。那我們在腎的母穴上,做燒山火。復溜那邊,有人很瘦,我所謂的一寸,並不是真正的一寸,是指你針下去從皮膚到骨頭的距離。所以,觀想這段距離。我們下針的人,一定要膽大心細。你不要怕,針要扎進去。有的人很怕,要進又不敢進,結果針下去一點點,反而更痛。所以,神經是在皮下五分的地方,趕快穿過去就不痛了。若這個人很怕,又不敢針,又不能不扎,結果就剛好扎在痛神經上。所以下針時,一定要膽大心細,不要怕。這是燒山火,這是強補,沒有比這更強了。燒山火完後,再給它灸,對身體很好。反過來呢?就是透天涼,這是大瀉。同樣的我們用下針,一定要先引到氣,不管是什麼補瀉。一定要先引到氣,沒引到氣,你補瀉個半天也沒效。燒山火如果在本穴上,例如是胃家的寒症,我們在足三裡上做,整個胃都會熱起來。病人會感覺到裡面好熱。如果是腎寒,你在復溜上做,病人會感到有人在按摩他的腎臟。你說我不要在復溜上,在腎俞上做可以不可以,當然可以啊!但找肉多的地方,你不要找湧泉做嘛,是有很多選擇的。我們在做瀉的時候,動作是相反的。一樣針先引到氣以後,先扎到底下。因為要把它瀉出去嘛,所以從底部開始做,先從地部開始做。數是六。用插提法。你假想你是要把輪胎的氣抽出來,所以是很快的拔,慢慢、慢慢放回去,不要再把氣又打回去了,對不對?瀉的手法就是緊提,很快的提起來,慢按,推針進去時是慢慢、慢慢的推,不要把氣打回去了。用觀想的想法,不要去硬記,這怎麼記啊!免得到時背了半天,做的時候還是錯的。要想如何把氣打到輪胎,又怎樣把氣放掉。像籃球怎麼把氣放掉,這是一樣的意思。在底部先做,從底下開始做。很快的提起來,慢慢、慢慢回去,讓氣往上走。那病氣、邪氣在底下,你把它從地部提到人部,到人部時,再做六次,做完以後,到天部,再做六次。所以,三六是十八次。在天部做時要小心,不要一提,針就出來了。如果不幸,提針出來了,那你就不要按針孔,先讓氣不斷的往外走,我們會有捫法。所謂捫法是什麼?就是針起來的時候,把針孔按到,不要讓氣跑掉。瀉的時候,不要去按它,讓它氣往外走。這是捫。這是地部先做,再到人部,再到天部。這個數是六,方法是緊提慢按。這是透天涼,壯熱的時候用的。比如說,這個人胃口非常的強,吃了一百碗飯還是餓,消渴,是中消對不對?就下中脘、下足三裡,反著做。你如果本來胃很強,心裡在想要做透天涼,結果做出來的是燒山火,那就會更強。那燥渴、大渴、病人發燒,都可用透天涼。這個發燒咳嗽是實症,那要在哪做呢?尺澤就是很好的穴道。這兩個是強補跟強瀉。原則是要找肉多的地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