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針之使用時機
諸位看《針灸大成》,書上可以看到九針的圖。現在回到剛開始,這個九針的原圖樣就在牆壁上,針是原來的模形,書上畫的是把它縮小了。原來尺寸的模形,就是牆壁上的圖,諸位下課可以看看那個針。我們簡單解釋一下,第一個是鑱針,看起來頭像劍一樣,專門刺熱用的。所謂刺熱就是放血的意思,點刺放血的意思。現在諸位就了解了。舉例給你聽,有人眼睛紅腫、很痛,醫生說角膜炎,那怎麼辦?熱 嘛!在攢竹、絲竹空、瞳子髎就是太陽穴、耳尖放血。放血的時候,我們就用這個鑱針,像個劍頭一樣。現在拿放血針就很好用,刺破擠一點點血出來就好了。這是刺熱,刺熱只是放血,你千萬不能把那麼粗的針留在那邊二十分鍾,這就痛死啦。這是不對的。第二個針是圓針,為什麼叫措摩分肉用?這是說,我們用這個圓針呢,不是扎進去,在肌肉中間、筋骨中間。我現在舉例,這個手腕橫紋及兩個筋的中間,上二寸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內關穴。如果在兩個筋的中間,我們用這個圓的針,不是扎進去,而是在兩個筋的中間,去消導它,順著經來搓它的時候,順著經就是補,逆著經就是瀉。那為什麼會有這個針產生呢,第一個是遇到怕針的人。第二個是病人已經元氣虛的時候,已經虛的時候,已經沒有力氣了,這時候我們下針是用氣來治病,病人沒有氣了,我們就用這個針來導氣。因為你指頭比較大,在兩個筋你按不進去,所以才會有這針出現。所以我現在介紹這九針的使用方法還有時機。這個鍉針呢?針非常的長。一般是透針用的。透穴的時候,比如說養老透間使、太陽透率谷,陰陵泉透陽陵泉,絕骨透三陰交,有很多的透法。透針的時候,一般是氣足的時候才透,氣虛的人我們不透,透也沒有用啊。裡面沒有氣在那。除了你「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沒有氣外,同時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氣穴,合谷凸出來,氣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氣就不夠了。再來就是蜂針。蜂針,就是所謂的三稜針。三稜針也是放血、放膿用的。所以,鑱針跟蜂針不一樣的是我們用在頭面上,因為頭面上怕一針就刺到骨頭了。所以用劍頭,這個針頭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這個三稜針,就很銳利,非常的銳利,我們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後上放血。蜂針像個扁鑽一樣,三角形的。諸位下課可以看看那個針。再來是鈹針。鈹針呢,扁平的像刀子一樣。這是我們治療膿皰的時候用的。再來諸位看這圓利針,我們最常用的就是這個圓利針,還有毫針。圓利針,一般來說,是治療痛及酸痛時用的。這個毫針也是長針,針很細的,像毫毛一樣。一般是治內科,用在病比較深的時候,我們用長針。比如說陰陵泉透陽陵泉,病人的腿比較大。其實針差不多,只是用的部位、深淺,而有不同的名稱。最長的是長針,長七寸。比如說,我們有一種透法,當下半身麻痺,我們從脊椎骨旁邊透。這長針呢,沒有說一定要七寸。過去我們針刺的手法,頭在這,這是背後,這是脊椎骨,我們在脊椎骨旁下針,這針下去,這是腰部,從這刺,七寸的話才到膈俞,這是治療下半身癱瘓用的。但第一個因為不好刺,第二個非常不實用。平常是兩邊刺,平常最長可以用到這個。我們用七寸針,扎到他的膈俞,這是治療下半身癱瘓用。若從督脈,比如說大椎旁開五分,一路刺下去,兩針行平的,是專門治療脊椎骨用的。我們最常用的就是毫針和圓利針,因為它比較細。三稜針就是放血用的。最後是火針,火針就是剛剛跟諸位講的用來治痞的。火針比較粗一點,平常我們用一寸的針,燒兩下這個金屬就疲乏掉了。你用 28 號針比較粗,雖然扎一次也不行了,但 28 號針至少不會疲乏那麼快,它的針比較粗,下進去的速度也快,也不會扭曲。九針現在用的人不多,這九針法,買這些針也不方便。市面上最常買到毫針,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等都有,還有放血的三稜針。現在三稜針也不用了,因為三稜針用了要消毒,不想那麼麻煩,現在都用放血片了。下堂課要講子午流注跟靈龜八法,按照節氣來開穴,可以買個一般的萬年曆。我選的這本手冊比較方便,你一打開就可以查到今天是什麼日子,然後你們還有一個靈龜八法盤,它的反面是子午流注。我們需要這個工具,加上這個萬年曆,你有了這兩個工具在身邊,就不用去算什麼開穴啊等等。直接用盤子,就扎完了。許多書局有售,有的人做塑料的,有人用鐵片,這都沒關係。只要有這工具就很快。當我們介紹到針灸靈龜八法和子午流注的時候,靈龜八法就是用八卦。到此以後,我們就要開始介紹案例和臨床。我們是從頭開始介紹一路到腳趾頭尖。從皮膚的指甲到筋骨,一直到肝心脾肺腎。什麼時候用針,什麼時候用灸,遇到各種病的時候該怎樣做,務求立竿見影。後面那段時間,我們就開始講臨症,有些手法是怎樣的?針灸的急救,我們是怎麼做? 過去還有些人用溫針。什麼叫溫針呢?就是針放到嘴巴裡面,等到溫度夠了再下針。現在不要這樣做了,不然病人都跑走了,會嚇死人的,沒有消毒的觀念。以前是因為天氣寒冷,人在冬天,像東北那邊,你在路邊的電線桿舔一下,舌頭都被黏到了。所以,那個時候會有溫針的現象出現。現在你不要去想溫針。所以,我也要去蕪存菁。你們看《針灸大成》要去思考,不然我一篇篇教你們,三個月也講不完,只要針灸的精神捉到,其它只是錦上添花。所以,像後面的玉龍歌訣啊、十三鬼穴、經外奇穴、這些是給你錦上添花用的。你有個主流的針灸基礎後,不管走到那,若獲得一些海外善本,都是幫你錦上添花的。比如說,這個穴道只管這個,都是你的花,不是你的主流。比如說,我講闌尾,治療盲腸炎,若你就只會針闌尾,你就變成盲腸炎的專家,其它病就不會治了。你會失掉學針灸的目的,所以我教你的是主流,其它的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中醫太久了,失傳了很多東西,有主流醫學在那邊,遇到一個東西倒底有效沒效,也可能是後人亂寫的,但因你有主流的醫學觀念後,你就知道這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了。以後你面臨到的病,不見得是你看過的。但是原則原理是一樣的。所以,病雖在變化,你的原則並沒有改變。所以,我們常常會遇到被西醫診斷為不同的病。事實上,我們的治療法則仍是一樣的。在治療後,不同的病也都好了。同時,在治療這主要的病好後,旁邊附帶的病也治好了,這就是中醫。很多附帶的病,實際上是病根沒有去,而產生的副症。所以,中醫是立證再法則,而不是立病。所以不要看到病名再下針。要會法則,我們的法則就是依據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來決定下針及臨床辨證。後面我們在靈龜八法,子午流注講完後,我們還要講臨床治療。我們今天介紹到這裡。
第六章 針灸治症系列
梅花針(治皮膚病麻痺症)
等一下我們會從頭到腳介紹治症。但介紹之前呢,先介紹這個針,我們稱為梅花針。梅花針的前頭,有七支針在前面,使用的時機,第一個,皮膚病 ,就是說用梅花針來拍擊放血,因為區域很大,如果用三稜針,有時會扎的太深,有時又太淺,所以可用梅花針來拍擊。梅花針就像個榔頭一樣,諸位要買時買牛角的最好,另一種是鋼的,敲的很痛,所以牛角的比較好。拍擊的時候,輕的話它血出不來,所以要重一點,像皮膚癬,委中放血,然後再下針。比如說合谷、曲池、三陰交、血海、築賓,都可以。第二種情形是麻痺 ,所謂麻痺的時候,就是手腳沒有感覺。麻痺的時候,我們用梅花針放血。讓它能活血,梅花針的好處是它的針頭很短,不會傷到元氣,這是主要的使用時機。那今天呢,我們進入治症,中醫不叫治病,叫治症。所有,從古到今的醫書,後面都會有治症,那各種醫書,切入的角度不一樣,針灸,頭、面,五官。從頭到腳。
頭部與腦瘤治症
剛開始先講頭,以後呢,你們要做到,世界上任何的頭痛,你都可以治好,不然就是沒有學到精神。我治頭痛沒有治不好的,精神上的頭痛沒辦法,但生理上的頭痛一定有辦法,不管頭痛有多嚴重。我們看百會,人有一種頭痛 ,全頭痛,整個頭都痛。我們頭有手三陽,足三陽經過共六條陽經(依子母法)。病人來找你的時侯,不講那一條經,就說:「我整個頭痛」,因沒說那一經,子母補瀉搞不清楚,那百會穴,就成天應穴了,是非常好的穴道,百會穴下針,下去以後,就是近取穴。如果百會針下去,頭還痛,怎麼辦,扎湧泉,針一下去,頭痛馬上好,感覺會很清涼,那個病人在頭痛時,痛得已經受不了,隨便你扎,湧泉一下去,整個全頭痛馬上好。所以,整個頭痛,跟頭頂痛,眼睛痛,這頭頂有督脈經過,所以百會湧泉可以取。有的人撞到,如在很窄的空間,站起來,撞到頭頂上,或撞到百會這個地方,都可以用,先下百會,再下這個湧泉,那痛就會消失掉,幾乎頭頂痛、全頭痛,它是無所不治。那偏頭痛呢。一般來說,偏頭痛是在膽經上面,所以我們治症,一定在膽經上面治,首先呢,我們要下對側的合谷。對側的合谷,我痛右邊,你扎左邊合谷,痛左邊、扎右合谷,然後呢,同側,直接太陽透率谷,這是我們很有名的,偏頭痛的治症,這樣就夠了。如果,偏頭痛的人又有噁心、嘔吐,那你們扎中脘,內關、足三裡、公孫,這些都是你可以選擇的穴道。一般來說,病人噁心的話,比如你扎中脘,痛就已經去掉,就不用再紮下去了。有一種耳後痛,耳朵後面痛,我們只有這一條經過耳朵後面,就是三焦經,初痛,我們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經的中渚穴。若病人來,說我印堂這痛,額頭這裡痛,這個額頭痛怎麼扎,就扎中脘,中脘是很有名治前額痛的穴道,快到什麼程度,紮下去一感到酸,痛就去掉了。這些頭痛幾乎都是這樣子,針下去頭痛馬上去掉,沒有不會好的,除非扎錯穴。若遇到一個病人眉稜骨頭,在眉毛下方的骨頭痛,我們扎奇穴,在對側的陰陵泉下一寸的腎關穴。比如說痛在左邊,就下右邊。兩邊都痛,就扎兩邊。若後腦痛,頭痛在腦後面,或者是頸項的地方。就在天應穴下針,同側天柱的地方,這是近取穴,那如果是初痛,在背後膀胱經上,就扎束骨穴,久痛,我們針委中,委中是膀胱經的母穴。這樣子,你如果很了解穴性,就知道如何選擇穴道了。有一種是腦瘤 ,得腦瘤不見得會有痛。它呈現的症狀是全身抖動、顫動,眼睛往上吊。我們如果用處方的時候,跟《傷寒》《金匱》沒有關係,用兩種藥放在一起,一種叫全蠍,一種叫蜈蚣。兩種呢,一般我們用等量,打粉放在膠囊裡面。你不要去捉蠍子、蜈蚣給他吃,不是做成蠍子蜈蚣湯,不是這樣子哦,要烤乾打成粉,這是息風止痙。那下針呢,一樣下百會跟湧泉,百會跟湧泉,一個消導、一個導引,這兩個一導一引。百會是導,下在百會,百會是六陽交會的地方,百會管整個腦,百會穴下一針,就是導,就是標竿,然後湧泉再下一針的時候,就是讓它往下,引它下來,所以我們叫導引,所以會扎到湧泉,你扎然谷等穴都沒有用,沒有湧泉有效。那臨床上,診斷腦部有腦痿縮掉了,老人痴呆症,腦部長東西(裡面長腫瘤),我們在絕骨穴會找到壓痛點。絕骨又名懸鐘,在膽經上,在外踝骨上三寸,絕骨壓下去很痛,這是腦部有問題。當你腦痿縮時這是虛症,但腦裡面長東西,這是實症,這兩個症狀,在絕骨穴都會有壓痛。唯一的差異,實症的話,在身體後面,第十四椎命門穴會有壓痛點,命門旁邊是腎俞,腎主腦,第十四椎壓痛點,代表腦裡面長東西。那如果是腦部痿縮,在第十四椎找不到壓痛點。這是穴道上的診斷,我們現在講針灸,然後呢,如果你要再確定,這個命門上一個骨間,第十三椎外開三寸半,我們稱之為痞根。痞根穴也可以找到壓痛點。我們十二經絡的起源地,就是腎臟,腎臟像樹根的根莖一樣,到處散枝葉,腫瘤也有根。我們從痞根可以找得到壓痛點,我們有很多硬塊的診斷方式。那你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做,沒有頭痛治不好的,精神上的頭痛則要自己去克服。
治眼證及睛中法
再來眼睛呢,我們有兩種,一種是紅腫,這個赤紅腫痛,代表裡面是溼熱的,我們怎麼治,最常用的手法,在攢竹、絲竹空、耳尖、太陽,這個四個地方點刺放血,這個用三稜針,擠一兩滴血。不要拿梅花針,這就太過了,眉毛前面有一個洞,扎攢竹儘量扎在眉毛裡面,因為看不到。有一種是生翳膜,病人有白內障 ,針灸上怎麼治,第一個處理是用近取穴,睛明,膽經的陽白,眉毛上一寸,手腳上面的三間、養老穴、光明,這些都可以治翳,去它的翳。有一種很特殊的針法。這個是取睛中。我知道但沒做過,因為現在眼科很發達。這個睛中治法,也是師傅傳,這是眼睛,鼻子在這邊,我們過去拿三稜針,先用布把眼睛蓋住,用冷水淋它,讓血液循環差一點。二十分鐘以後,我們從旁邊,先用三稜針或放血針,刺個洞,刺下去以後呢,把針拿出來,很淺,穿過角膜,用細針、毫針,從這進去可以碰到一個脛骨,一個光片一樣,這個片呢,側面看這個樣子,這個片在這個中間,那你針從旁邊下進去以後,下到前面,慢慢刮除,瞳孔上面,就可以清除,清除出來,過去有種特別的針,針頭很小但翹起來一點。過去那樣刮刮刮,因用三稜針扎破過,所以出針很方便,拿出來後,確定都刮乾淨,裡面都是痰,翳膜拿出來的都是痰,再用溫水敷,這樣就做的很好。過去的中醫就是這樣做的。看我講很簡單,一共有十個動作,不同的名詞,過去的醫書有說,中文寫的比較厲害一點。寫左右搖搖就好了嘛,偏偏要寫青龍擺尾。一退三進,寫蒼龜探穴。去翳我們有這個十個動作的名稱,我們現在很少用,扎完後,再取它的近取穴和遠取穴恢復視力。那如果是近視眼可以下針,那臨床上,很好玩,這個我們有個病人呢,因為近視做眼睛雷射手術,做完後眼睛看不到,並不斷流眼淚,眼睛很乾,不斷點眼藥,所以儘量不要做雷射手術。怎麼辦呢,我也是用這種方法,並沒有生翳,並沒有紅赤腫痛,眼睛只是很乾澀,那一樣,我們用這下針的方法,因為並沒有發炎嘛。簡單就是這樣子,你如果要加強眼睛的效果,當然可以,肝開竅在眼,內科治症,要讓眼睛更好,扎肝俞,肝的募穴期門,眼科的大穴。那肝經的合穴,肝的俞穴,通通可以下,像太衝,虛實都可治,從這方向去想就不會錯,因為肝竅開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