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被奉為「六經」之首,「事簡而意深」,包含著人生的大智慧。
通過讀《易經》,我們能夠認識到:靠譜的人,都有如下三種品格。
1
講信用
《易經》第六十一卦曰:「九一,虞吉,有它不燕。」
這其中,「虞」和「燕」都有「安」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說,能居安守信,必然能獲得吉祥,倘若別有他求,那就會失去安寧。
居安守信的人,往往是靠譜的人。
老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其實,並不是什麼朋友都值得交。
曾國藩也說:「擇友為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為人謹慎,方能居安守信。這樣的朋友,要麼不說,說到必然做到,處事有始有終,無論事情成與不成,都會給人一個交待。
靠譜的人,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吉祥」,也能贏得他人的信任,讓別人心裡踏實,是值得深交之人。
2
有定力
《易經》中孚卦曰:「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大意是:別人敲鼓,自己也跟著敲鼓,別人停止,自己也跟著停止;別人哭泣,自己也跟著哭泣,別人唱歌,自己也跟著唱歌。
這樣的人,顯然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缺乏定力,不能自主,讓人覺得靠不住。
靠譜的人,往往是有定力的人,能夠獨立於芸芸眾生,堅持自己的判斷,所謂「舉世皆濁我獨醒」。
英國作家王爾德有一句話:「做你自己,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
越優秀的人,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而獨立思考、獨自堅守,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也不會輕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所以,靠譜的人,一定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有主心骨,有獨立的判斷。
3
守中正
《易經》中孚卦第五爻曰:「九五,有孚攣如,無咎。」
意思是說:地位正當,所以不會有錯。這裡面,就包含了「中正」之意。
靠譜的人,信守中正之道,為人處事不偏不倚。
社會是一張大網,人和人互相關聯。一個人想要在紛繁複雜的關係網中,活得悠然自得、順風順水,保持中正就是一種大智慧
明代朱之瑜《答小宅生順書十九首》有句話,將「中正之道」說得十分通透:
「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
靠譜的人,行得正,坐得直,既不攀附,也不將就,面對強過自己的人不卑,面對不如自己的人不亢。這樣待人接物,最不容易得罪人,也是最有可能辦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