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詩人楊牧的詩歌《雪止》《黑衣人》《水之湄》賞析

2020-12-15 賞詩品文論世集

詩人駕鶴西去,白雲悠悠,遺留詩情在人間。

鄙人孤陋寡聞,因為詩人去世,才從媒體上知道臺灣有這麼一位詩人,於是百度詩人的作品,品讀一番。

粗覽其作品,覺得楊牧深受中國古典詩歌影響,講究詩歌意境美,其語言溫柔優美輕緩,情感含蓄細膩深沉。

《雪止》

四處一片寒涼

我自樹林中回來

不忍踏過院子裡的

神話與詩 兀自猶豫

在沉默的橋頭站立

屋裡有燈 彷佛也有

飄零的歌在緩緩遊走

一盆臘梅低頭凝視

凝視自己的疏影

我聽見像臘梅的香氣的聲音

我聽見翻書的聲音

你的夢讓我來解析

我自異鄉回來

為你印證 晨昏氣溫的差距

若是 你還覺得冷 你不如把我

放進壁爐 為今年

楊牧《雪止》描述的梅花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詩意流淌,一下將讀者帶入優美的意境之中。詩人以梅喻人,通過「屋裡有燈」「像臘梅的香氣的聲音」「翻書的聲音」,從側面烘託出屋中人美好的形象。與「屋中人」相對的是則是「四處一片寒涼」,既說明外在環境惡劣,又更加凸顯「屋中人」如梅花一般高潔的品格。詩歌的最後「若是 你還覺得冷」則重申外在環境「寒冷」,批判意味濃重。

《黑衣人》

飄去,飄去。在我眼睫之間

小立門外,憶憶濤聲

黑衣人是雲啊!暴雨之前

我把掛在窗前的雨景取下

把蒼老的梧桐樹取下

把你取下

這首《黑衣人》同樣有古典詩詞中意象的痕跡,比如「梧桐」「雨」,讀完全詩,頓生「疏雨滴梧桐」之蕭然,使人從一首詩跳入到另一首詩中,枝葉相接,層層疊疊,意境貫通,文意沛然。善於化用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是楊牧詩歌中的一大特色。《黑衣人》從文意來看,當是懷人之作。雲朵飄去,人已遠去。而當詩人相憶時,往事浮動,詩人內心如濤聲澎湃。「把蒼老的梧桐樹取下/把你取下」,詩人無限感傷,只能強忍悲痛,強拆「疏雨滴梧桐」之悲涼,實則詩人內心早已悲涼透了。

《水之湄》

我已在這兒坐了四個下午了

沒有人打這兒走過——別談足音了

(寂寞裡——)

鳳尾草從我褲下長到肩頭了

不為什麼地掩住我

說淙淙的水聲是一項難遣的記憶

我只能讓它寫在駐足的雲朵上了

南去二十公尺,一棵愛笑的蒲公英

風媒把花粉飄到我的鬥笠上

我的鬥笠能給你什麼啊

我的臥姿之影能給你什麼啊

四個下午的水聲比做四個下午的足音吧

倘若它們都是些急躁的少女

無止的爭執著

——那麼,誰也不能來,我只要個午寐

哪,誰也不能來

這篇《水之湄》寫的非常優美!詩人將一片靜謐的水湄寫得十分富有情韻、醉人的嫻靜!它是靜謐之水湄,沒有足音,卻有自己淙淙的水聲;它很美,鳳尾草在水邊茂密生長,雲朵在水面駐足;南去的近旁,有愛笑的蒲公英,風兒不時將花粉飄起……有意思的是詩人將這片靜謐的水域擬人化「我」,物我合一,將詩人內心的情感含蓄道出,溫馨柔和,如水一般,很形象。《水之湄》也容易使人想起《詩經》中的「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所以,善於化用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是楊牧詩歌中的一大特色,使得楊牧詩歌具有古典的唯美效果,也加深了詩歌的意境。但是,這也造成了楊牧詩歌意象的創新性不強,顯得有點老套。

相關焦點

  • 臺灣著名詩人楊牧去世,曾一度被認為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力競爭者
    楊牧,本名為「王靖獻」,1940年9月6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花蓮市。此時臺灣還處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控制之下,幼年時代的楊牧就展示了語言天賦,很小就認識臺語、日語和部分阿美語。1946年秋,6歲的楊牧考入了花蓮市國民明義學校,正式學習國語,接觸到了《血滴子》等漢語作品。高中時以後以「葉珊」為筆名,向詩歌雜誌投稿。1972年,將筆名從「葉珊」改為「楊牧」。後來他的詩集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包括英、法、德、日、捷克文等。
  • 臺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病逝 享年80歲
    來源:新浪娛樂楊牧資料圖新浪娛樂訊 據臺媒報導,2020年3月13日,臺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楊牧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終年80歲。臺灣媒體稱,楊牧近年來身體不佳,呼吸系統與心臟皆有狀況,前幾天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而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須文蔚向臺灣媒體透露,楊牧上禮拜送進加護病房就昏迷,沒有清醒過來,過世時十分安詳。另據臺媒《聯合報》報導,楊牧遺孀已向友人發簡訊告知。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享年80歲
    據楊牧大陸出版方理想國確認,臺灣詩人楊牧於3月13日午後於臺北國泰醫院病逝。楊牧本名王靖獻,在1950年代的臺灣,15歲的他以葉珊為筆名,寫下了第一首詩,從此以後,他就成為了各報紙副刊和詩刊的作者。《在花蓮聽楊牧講詩》一文作者郭玉潔看到,那時候,國民黨宣導」反共文學」,文壇肅殺,詩歌最早出現新氣象。紀弦發起」現代詩」運動,主張學習西方;余光中則提出」新古典主義」,幾大流派論戰迭起,創作旺盛,成為臺灣現代詩的高峰。楊牧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一位少年詩人,並且同瘂弦等詩人結識。
  • 逝者|詩人楊牧:星子在西天輝煌地合唱
    據楊牧作品出品方「理想國」消息,臺灣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正如詩歌《星問》中所寫,在這個春天,他隨著星光、雨水,沉沒塵土,悄然離開人世。對不少大陸讀者來說,楊牧這名字,可能比較陌生。
  • 傳薪者楊牧:他締造了1980年代臺灣文學出版與閱讀的高峰紀錄
    正是與本地鄉土在文字和現實裡的聯繫,使得楊牧成為深受幾代臺灣青年喜愛的詩人。 1982年,向陽主持的《陽光小集》詩歌雜誌發信給44位戰後一代青年詩人,票選心目中的十大詩人。最為年輕的楊牧在28張有效票中獲得23票,僅次於余光中(26票)、白荻(24票),而在具體小項上,他在「結構」和「語言駕馭」上獨佔鰲頭。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他是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出入自如的「詩騎士」
    據多家臺媒報導,臺灣著名詩人楊牧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年80歲。 臺灣「中央社」稱,楊牧近年身體不佳,呼吸系統與心臟皆有狀況,前幾天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須文蔚表示,楊牧上禮拜送進加護病房就昏迷,沒有清醒過來,過世時十分安詳。
  • 雨水飄打過我的墓志銘/春天悄悄地逝去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
    我沉沒塵土,簪花的大地一出無謂的悲劇就此完成了完成了,星子在西天輝煌地合唱雨水飄打過我的墓志銘春天悄悄地逝去——楊牧《星問》今日有消息稱,中國臺灣地區著名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
  • 詩人楊牧去世:他的語言,始終讓人感到新鮮
    據楊牧作品出品方「理想國」消息,詩人楊牧於3月13日下午在臺北市國泰醫院去世,享年80歲。詩人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9月6日出生於臺灣省花蓮市。彼時臺灣尚處於日本管制下,童年時代的楊牧也只認識臺語、日語和部分阿美語。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曾告訴北大陳平原:院長要代表教授對付校長
    3月13日,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享年80歲。楊牧自少年就活躍詩壇,還創辦了洪範書店,在文學翻譯上也有建樹。漢學家馬悅然曾評價楊牧為「有中文血液的詩人中寫得最好的。」它們有關詩歌,有關教學,有關立世,有關做人↓↓:把字和文講得清清楚楚才是真學問!北大教授陳平原曾提出了「詩歌如何教育」的問題,因為即使在北大,目前教授詩歌的傳統也面臨挫折,怎樣才叫進入詩歌的意境,又怎樣才能把詩歌講得有學問?楊牧認為,讓學生了解詩、欣賞詩,需要追溯中文本源,基本的文學史觀念是基礎。
  • 詩人楊牧去世怎麼回事?詩人楊牧個人簡歷照片去世原因曝光
    詩人楊牧去世怎麼回事?詩人楊牧個人簡歷照片去世原因曝光時間:2020-03-13 2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人楊牧去世怎麼回事?詩人楊牧個人簡歷照片去世原因曝光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
  • 臺灣著名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時間:2020-03-14 14:47   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 詩人詩人楊牧去世 他的代表作會歷久彌香值得細細品味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3月13日,詩人楊牧病逝,終年80歲。
  • 詩人楊牧去世,詩選曾被漢學家馬悅然譯成瑞典文
    3月13日晚,臺灣詩人楊牧的社交媒體主頁「楊牧書房」發出一張黑白照片,上書「再見,楊牧 1940-2020」,宣告了他去世的消息。據臺灣多家媒體報導,楊牧3月13日病逝於臺北國泰醫院。近年來,他身體狀況欠佳,幾日前病情惡化,被送進了加護病房。
  • 臺灣東華大學悼念詩人楊牧:東華因有大師而成為大學
    據島內媒體報導,臺灣詩人楊牧3月13日逝世,享年80歲。3月14日,與楊牧淵源深厚、校內設有「楊牧書房」、「楊牧文學研究中心」的臺灣東華大學發文悼念稱:大師讓東華成為大學。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東華大學校長趙涵說,楊牧是該校人文社會科學院首任院長,他曾在東華留下深刻印記,使得東華因有大師而成為大學,這些印記永存在東華師生的校園記憶中不滅。趙涵感嘆,楊牧教授是臺灣文學巨擘,他的過世象徵著臺灣文學天空彗星殞落,這不只是東華師生的一大損失,相信生活在臺灣的每一個人心中無不深感悲痛。
  • 楊牧詩選|據媒體報導,楊牧先生於2020年3月13日病逝,終年80歲
    楊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本名為王靖獻,出生於臺灣省花蓮市。高中時期,以「葉珊」為筆名,向詩歌雜誌投稿。1972年,將筆名從「葉珊」改為「楊牧」。據臺灣媒體報導,楊牧先生於2020年3月13日病逝,終年80歲。
  • 芳水之湄:菖蒲的種子(二零二零卷十一中部12首)
    芳水之湄 丨新疆詩塬詩派宣言        特別告示,為了進一步提升提高詩文化力量,之前的詩塬詩歌於2019年8月9正式改名為新疆詩塬詩派。新疆詩塬詩派崇尚短小精悍,以二十五行為載體,以全新的語言環境營造新詩氛圍  ,將自然融入詩句,以萬變不離其宗,以淨化人心為目的,以物及物及事及情,讓喻體更搭,讓詩歌內部呈現對稱,跳躍,音樂等特性。        詩派詩人群體有微信群:新疆詩塬詩派一群 ,二群,三群;有依託的微信公號《新疆詩塬詩派》;有不可預估的前景發展;我們秉承自己的宗旨,將打造一匹詩壇黑馬!
  • 《觀滄海》詩歌賞析、考點解答就這麼簡單
    《觀滄海》詩歌賞析、考點解答就這麼簡單一、詩歌的第一句表達方式和作用是什麼?答: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交代了詩人觀察的方位、地點和對象;「觀」作為詩眼,統領全詩。(「詩眼」即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二、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 臺灣詩人詩歌分享會在京舉行 向明與讀者交流
    臺灣人眼中的周夢蝶:具有堅卓的文人風骨(圖)周夢蝶臺灣詩人向明【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夏穎】4月11日和12日,由鳳凰網讀書會、中央編譯出版社舉辦的兩場「約會孤獨國——周夢蝶、向明詩歌分享會」分別在北京言幾又書店和庫布裡克書店舉行。
  • 詩壇又一閃亮之星駕鶴西去,臺灣詩人楊牧告別人間,享年80載
    《專欄A:每日熱點》·觀點犀利有態度,有理有據有深度〡男人幫:沐涵 撰寫〡男人幫: 拜仁陳巖石 大緊愛活塞 編審楊牧,1940年9月6日出生於臺灣花蓮市,其本名叫王靖獻在最早的時候,「楊牧」還不是王靖獻的筆名,以前他的筆名叫「葉珊「。他出生時臺灣還處於日本的管控之下。小時候的楊牧就認識臺語、日語和一些阿美語。在1966年遠赴美國攻讀博士學位,見證了60年代的美國平權運動,也將筆名改名楊牧。楊牧這個筆名改了之後,他嘗試以詩並立於社會。
  • 楊焄|詩人已逝,詩人不朽!
    楊牧詩人楊牧一個月前在臺北悄然病逝,相關報導大多聚焦於他在新詩創作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就,甚至稱許為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爭奪者,卻很少提及他同時還是一位傑出的古典文學和比較文學專家。楊牧曾嘲諷過「我們有許多看不懂艾略特原文又拼命崇拜艾略特的批評家」(《紀念朱橋》,收入《楊牧自選集》),他本人對這位二十世紀英語世界裡最重要的詩人和批評家當然不會陌生,早年還曾嘗試「寫了一首近兩百行的『輓歌』,大量使用李義山詩謎的技巧,拿來和艾略特等現代西方詩人的意象互相交織」(《動亂風雲,人文激蕩——敬悼徐復觀先生》)
  • 博鰲國際詩歌獎揭曉 韓慶成:00後詩人不如90後詩人活躍
    由博鰲國際詩歌節、世界詩歌運動、黃亞洲詩歌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博鰲國際詩歌獎」評選,19日揭曉獲獎名單。在各獎項中,中國詩人取得不錯的成績。中國詩人葉延濱獲得「傑出成就獎」;陳小曼、黃梵、陸健、王芳聞、衣米一獲得「年度詩人獎」;樹才《節奏練習》、馬累《內部的雪》、曹波《你是貓》獲得「年度詩集獎」;「年度新銳獎」則由詩人餘退、明柍、山月、唐舊獲得。中國詩人能在國際性詩歌獎項中脫穎而出的優勢是什麼?中國詩歌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如何?紅星新聞記者專訪了「博鰲國際詩歌獎」評委、世界詩歌網總編輯韓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