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乳品上市在即仍被三大依賴症困擾 如何破局?

2020-12-22 中華網

《投資者網》鄭小琳

8月4日,國內「煉乳大王」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熊貓乳品」)宣布首發過會,將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這家市場佔有率僅次於雀巢的煉乳品牌,始於1996年,是浙江的一家「老字號」。公司主營業務為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主要產品包括「熊貓」牌系列調製甜煉乳、全脂甜煉乳等。

除主業之外,自2018年來,熊貓乳品開始陸續推出新產品——奶酪和稀奶油。從公司經營模式來看,熊貓乳品仍存在高度依賴「產品」、「客戶、供應商」「地區」等問題。同時,在開拓新品市場上,公司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盈利難測。

對於如何解決上述,《投資者網》多次致函聯繫熊貓乳品,對方稱「已將函轉發至相關負責人,待領導審核」,但並無下文。

一波三折的IPO之路

熊貓乳品IPO首發過會並不容易。早在2015年6月16日,熊貓乳品掛牌新三板。一年多後,2016年10月11日,熊貓乳品向浙江證監局報送上市輔導備案材料,隨後與中信建投籤訂IPO合作協議,啟動上市進程。

2018年,熊貓乳品向證監會報送IPO申請文件,計劃衝刺上交所主板。但沒過多久,2019年1月,熊貓乳品又突然宣布IPO「撤單」決定暫緩上市。

2020年2月,重啟上市路的熊貓乳品再次向深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這一次不到半年時間,熊貓乳品獲得交易所首發過會。

值得一提的是,審核過程中,熊貓乳品曾被上市委提問。上市委要求「熊貓乳品結合自身經營情況,說明募投項目實施後是否會造成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等疑問。

招股書顯示,熊貓乳品擬募集5.5億元資金用於蒼南年產3萬噸濃縮乳製品生產項目、濟陽二期年產2萬噸濃縮乳製品項目和營銷中心項目。對此,該公司稱,「項目投產後預計新增煉乳產能1.6萬噸、奶酪產能5000噸、奶油5000噸。」

目前,熊貓乳品的產能利用率已經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整體產能利用率偏低。2017年至2019年,熊貓乳品煉乳和甜奶醬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8.99%、78.77%、72.81%;奶酪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77%、8.58%、42.94%。就此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致函熊貓乳品投資者關係部門,但未得到公司回應。

困擾公司的「三大依賴症」

有著「煉乳大王」稱號的熊貓乳品,其產品在國內一直名列前茅。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其煉乳產品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是國內市場上的第二大煉乳品牌。

仔細分析熊貓乳品的經營模式,可以發現,這家把煉乳業務做得風生水起的企業,存在「三大依賴症」:即高度依賴「產品」、高度依賴「人」——客戶及供應商、高度依賴「區域」。

產品端來看,熊貓乳品存在過分依賴煉乳產品帶來的銷售收入。2017年至2019年,其濃縮乳製品銷售收入佔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7.95%、75.15%及72.03%。可見,其主營產品對公司收入貢獻佔比仍居高不下,且這一比重超過了六成,甚至超七成。

其次是高度依賴供應商和客戶。作為採購端,熊貓乳品對供應商的依賴較大。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向前五名供應商的採購總額分別為3.5億元、2.67億元及2.88億元,佔公司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8.29%、65.25%和63.33%。

同時,上述同期,熊貓乳品向浙江省糧油食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採購的奶粉金額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就高達42.57%、44.69%和52.74%,接近五成。若上遊供應商一旦出現經營困難、無法供貨等情況,則對熊貓乳品的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客戶方面,2017年至2019年,其前五名客戶營業收入總額分別為1.94億元、1.86億元和1.59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6.29%、30.98%及26.31%。

其中,2018年至2019年,香飄飄憑藉7421萬、5387萬的採購總額晉升為熊貓乳品的第一大客戶,佔其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34%和8.92%,連續三年成熊貓乳品的重要客戶。但隨著近兩年,香飄飄向該公司採購額不斷削減,熊貓乳品過於依賴大客戶的問題也成為公司經營的一大隱患。

再者,由於受到不同地域飲食習慣不同的影響,熊貓乳品對「區域」市場的依賴程度不盡相同。熊貓乳品坦言,公司的濃縮乳製品及乳品貿易的銷售地區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市場,主要為浙江、廣東、江蘇、上海等東南部省市。

在招股書中,熊貓乳品稱,「華東和華南市場目前是公司產品最重要的市場,2017年-2019年其在華東和華南地區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61%、70.37%以及67.83%,佔比仍超6成。」

顯然,如果華東和華南市場對公司的煉乳產品的需求量下降,或公司在華東和華南市場份額下降,或華東和華南以外市場的開拓效果未達到預期,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投資者網》表示,「熊貓乳品當下存在品類單一和過於依賴的問題,基於此,熊貓乳品需要去做多品牌、多品類、多渠道、多場景、多消費人群的矩陣布局,但收效沒有那麼快,市場需要給它一點時間。」

新品盈利空間難測

或許意識到產品單一且過於依賴的風險,不利於公司長遠發展。2018年伊始,熊貓乳品開始陸續推出新產品——奶酪和稀奶油。

早在今年3月,熊貓乳品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員曾向《投資者網》解釋,「未來,熊貓乳品將豐富產品體系,以煉乳為核心,以奶酪、奶油等產品為新的增長點,實現濃縮乳製品多元發展的產品結構。」

但由於公司目前的新品類產品仍處於起步階段,盈利空間難測。2019年熊貓乳品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降30%至6139.7萬元,對此,熊貓乳品表示,「由於2018年以來公司陸續推出新產品,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並持續擴大銷售團隊規模,生產成本和銷售費用上升所致。」

2020年上半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1126.88萬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7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869.83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3.77%。

縱觀行業,奶油和奶酪進口比例呈現下滑。據中國海關統計,2019年中國共進口奶酪11.49萬噸,同比增加6%,均價為4545美元/噸,同比下降4%。主要來自:紐西蘭(佔58.2%)、歐盟佔(17.9%)、澳大利亞(佔14.9%)。2019年中國共進口奶油8.55萬噸,同比減少24.5%,均價為5455美元/噸,同比下降11.3%。主要來自,紐西蘭(佔83%)、歐盟(佔14.1%)。

「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奶酪、奶油市場發展仍處於初期,市場規模較小,人均消費較低。目前我國市場主流奶酪、奶油品牌均為國際品牌,如『安佳』、『總統』、『百吉福』等,本土品牌市場佔有率較低。」熊貓乳品在招股書中提到。

「現在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奶酪和奶油大多都為進口品牌,國內品牌比較少。之前我自己也用過幾次熊貓乳品的奶油,感覺質量不如外國品牌來得好。所以現在的話,我還是會選擇品牌知名度較高的國際品牌,質量比較有保障,用起來也比較安心。」華南一位蛋糕從業經營者張女士告訴《投資者網》。


同時,朱丹蓬向《投資者網》稱,「熊貓乳品為了滿足和完善產品矩陣的布局,降低對大客戶的依賴程度,熊貓乳品推出了一些新產品,但由於新產品現在還屬於布局期,所以沒有那麼快就能看見成效。」

從1996年溫州蒼南發跡,到後來的國內「煉乳大王」,歷經24載磨礪,熊貓乳品成長為行業翹楚。面對三大依賴問題,公司未來能否不斷拓展新領域、滿足市場需求受到認可,無疑充滿挑戰。


相關焦點

  • 上市在即, 「煉乳老二」熊貓乳品能逆襲嗎?
    上市在即, 「煉乳老二」熊貓乳品能逆襲嗎?10月16日,熊貓乳品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這家以煉乳、奶酪、稀奶油等產品為主的乳製品企業,在國內的煉乳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熊貓乳品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登上黑榜。這也讓業內有所擔憂,登陸資本市場的熊貓乳品能否經得住市場檢驗?
  • 上市在即,「煉乳老二」熊貓乳品能逆襲嗎?
    歷經重重波折,熊貓乳品終於將如願上市。10月16日,熊貓乳品將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這家以煉乳、奶酪、稀奶油等產品為主的乳製品企業,在國內的煉乳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熊貓乳品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登上黑榜。這也讓業內有所擔憂,登陸資本市場的熊貓乳品能否經得住市場檢驗?
  • 熊貓乳品淨利逐季下滑,質量現隱憂,發力奶酪能否破局?
    今年10月,熊貓乳品在深交所A股上市,其在國內市場的煉乳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因此也被稱為「國內煉乳第一股」,然而上市僅僅兩月,熊貓乳品卻風波不斷,不僅業績下滑,股價滑坡,近日又遭遇食安危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熊貓乳品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採購自紐西蘭恆天然,因此在原料、生產、運輸三大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因此相對於同行業其他企業來講,熊貓乳品對於產品質量的把控難度更大,食安風險更高。另外,本次出現菌落總數超標的商品,系上海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魯班路分公司所銷售,已經及時召回。
  • 熊貓乳品靠煉乳上市,還會靠煉乳遠航嗎?
    上市之路坎坷不久前,熊貓乳品終於上市成功成為浙江省第500家境內上市企業。上市首日,熊貓乳品股價大漲,開盤價為44.4元/股,盤中最高衝到88元/股,收盤報62.15元/股,漲幅為476.53%,總市值達77.07億元。因以煉乳為主營產品的熊貓乳品被稱為「煉乳第一股」。回顧熊貓乳品上市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
  • 熊貓乳品二度衝擊IPO:煉乳毛利下降 押寶奶酪壓力大
    企業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熊貓乳品」)近日宣布,其IPO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已獲證監會正式受理   資本市場策略搖擺不定   熊貓乳品衝刺A股上市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其對資本市場的策略一度搖擺不定。   2018年11月,熊貓乳品首次向證監會報送A股IPO申請文件,但在2019年1月又宣布,基於經營發展戰略需要,決定暫緩上市。對此,熊貓乳品證券部相關人員曾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公司未來仍會考慮A股上市。
  • 熊貓乳品二度衝擊IPO:煉乳毛利下降,押寶奶酪壓力大
    新三板掛牌乳企、國內第二大煉乳企業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熊貓乳品」)近日宣布,其IPO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已獲證監會正式受理。而自2018年以來,熊貓乳品已陸續上演申請新三板摘牌又撤回,首次遞交IPO申請後又暫緩上市等「戲碼」,累計停牌一度超過20個月。而今二次遞交招股書,顯示出在資本市場策略上的搖擺不定。
  • 疫情後餐飲服務業下滑,熊貓乳品又添一層「不確定面紗」
    近日,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乳品」,832559.OC)繼兩次「撤回」之後再次重啟IPO之路。2020年2月28日,熊貓乳品向證監會報送了招股說明書。而自2018年以來,熊貓乳品已陸續上演申請新三板摘牌又撤回,首次遞交IPO申請後又暫緩上市等「戲碼」,累計停牌一度超過20個月。
  • 熊貓乳品上市不到兩月收到監管函 產品現質量問題1批次煉乳被查...
    中國網財經12月25日訊(記者 李靜) 被稱為「煉乳第一股」的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熊貓乳品」)上市不到2月就因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收到監管函,近日公司又因食品安全問題,被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通報,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研究| 熊貓乳品:乳品貿易縮水近3億元 煉乳開倒車跨界植物飲料大虧
    而自詡「國內煉乳領域的領軍企業」的熊貓乳品,此番上市能否乘風破浪?  而近幾年,熊貓乳品營收增速放緩,2019年淨利潤陷入負增長。在這背後,熊貓乳品曾歷經「改弦易轍」,昔日第一大業務如今營收縮水近3億元,變「輔助業務」。值得注意的是,其目前主要產品煉乳行業或面臨市場規模狹小僅30億元的「窘境」。「雪上加霜」的是,其近兩年新推產品市場份額已由國際品牌盤踞,其未來如何開拓市場?
  • 國內煉乳領域的領軍企業熊貓乳品
    今天次新股我們一起梳理一下熊貓乳品,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按物理形態分類,乳製品包括液體乳、乳粉、其他乳製品三大類。 煉乳主要作為含乳食品的中間配料,主要用於餐飲、烘焙、飲品、食品工業等領域。根據智研諮詢統計,2017 年我國煉乳行業市場規模 30.52 億元,同比增長 5.42%。
  • 熊貓乳品獲政府補助 加速布局奶酪板塊
    經過兩年多積累沉澱,濃縮乳製品龍頭企業熊貓乳品在奶酪板塊的布局已悄然進入加速階段。熊貓乳品擁有65年歷史悠久的」熊貓」品牌,在國內乳製品行業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是國內煉乳領域知名度、客戶認可度最高的品牌之一。目前在煉乳市場,熊貓乳品僅位列國際品牌雀巢之後,成為當之無愧的國產煉乳品牌龍頭。
  • 熊貓乳品第三季度淨利下滑8%,也做奶酪了!
    近期,熊貓乳品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2020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收約為4.37億元,同比增長6.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0.38億元,同比下滑4.73%;其中單三季度實現營收約為2.01億元,同比增長3.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為0.27億元,同比下滑8.23%,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
  • 熊貓乳品頑疾待解:上市月餘即收監管函 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
    顯然,香飄飄對於熊貓乳品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香飄飄在2019年的採購金額較2018年出現大幅下降,而至於大客戶緣何削減採購金額,熊貓乳品並未在招股書中展開解釋。  今年上半年,作為熊貓乳品的最重要客戶,香飄飄的業績表現非常不佳,出現了明顯的業績頹勢。若大客戶入不敷出,採購額繼續削減,這很可能會影響到與之關聯緊密的熊貓乳品的同年業績。
  • 業績下滑又遇食安危機 熊貓乳品1批次煉乳菌落總數超標
    山東熊貓乳品有限公司系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規模較大的煉乳生產企業,專業從事乳製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誠信管理體系認證、出口食品衛生註冊。
  • 熊貓乳品第三季度淨利下滑8% 也做奶酪了
    根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熊貓乳品煉乳產品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是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  「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除,消費回暖,對於熊貓乳品此類的中小乳企來講即是機會也是挑戰,如何通過上市融資擴充產品品類,調整渠道布局,把握電商、直播等新零售營銷模式,進而擴大市場覆蓋面積,吸引更多消費群體,實現核心競爭力以及抗風險能力的提升,是其在後疫情時代所需解決的問題。」業內人士稱。
  • 熊貓乳品:注重研發創新,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熊貓乳品」)主營業務為濃縮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乳品貿易。公司於2020年10月16日在深交所A股上市,主要產品包括「熊貓」牌系列調製甜煉乳、全脂甜煉乳、調製淡煉乳、全脂淡煉乳、甜奶醬、馬蘇裡拉奶酪、兒童奶酪棒、稀奶油等。
  • 從煉乳到奶酪 熊貓乳品(300898.SZ)的歷劫之路不好走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煉乳業內僅次於雀巢的熊貓乳品(300898.SZ)即將上岸二級市場。9月21日,深交所披露了熊貓乳品的招股意向書,其上市之旅終有所獲。根據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熊貓乳品煉乳銷售規模僅次於雀巢,是國內市場第二大煉乳品牌。
  • 上海食品抽檢4批次不合格 山東熊貓乳品產煉乳登榜
    標稱由山東熊貓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調製加糖煉乳(原味)抽檢發現菌落總數項目不合格,檢驗結果為130000、150000、140000、120000、160000 CFU/g,標準值要求為n=5、c=2、m=30000、M=100000 CFU/g。
  • 熊貓乳品:實控人現身毒奶粉公司 自建奶源基地折戟產品質量存隱憂
    而作為濃縮乳製品企業,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乳品」)上遊與奶粉行業息息相關。反觀其背後,熊貓乳品的產品曾抽檢不合格;且熊貓乳品曾自建奶源基地卻「折戟」,該供應商曾在產品質量上「踩雷」,不僅如此,其他供應商也「劣跡斑斑」,與「問題」供應商合作,熊貓乳品產品質量或存隱憂。
  • 熊貓乳品:供應商奶粉曾含劇毒,疑隱瞞六成產能,IPO用意何在?
    來源:金色光老字號品牌「熊貓煉乳」的生產商熊貓乳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熊貓乳品,證券代碼:832559.OC)正在申請創業板上市。然而,公司最主要的奶粉供應商曾曝出奶粉含有劇毒物,導致公司的食品安全存在較高風險。另外,公司疑隱瞞近六成產能,產量下降與能源耗用量增長明顯不同步,募集資金居心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