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這些助你遠離2型糖尿病

2020-12-12 雲南中醫

11月14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共同發起的「世界糖尿病日」,後正式更名為「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頓時成為網際網路上的熱搜詞,我們今天就藉機聊一聊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多由於胰島素抵抗或者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血糖升高,多見於35~40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90%以上,晚期常合併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等各種代謝性的疾病。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但胰島素的生理效用較差,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相應的降糖藥物,也可以通過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的病因

遺傳

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級親屬需要更多的關注自身身體血糖。

超重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肥胖症、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不足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患病因素。超重、肥胖(BMI ≥24kg/m2),男性腰圍≥ 90cm,女性腰圍≥ 85cm的人群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30歲以上易發

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於30歲以後發病,在半數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病時年齡為55歲以上。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攝入高熱量食物或者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會導致肥胖,如果體重增加還缺乏體育運動,胰島素抵抗會進行性加重,進而導致胰島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發生。

精神因素

導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誘因除了肥胖、體力活動過少,還包括應激,也就是緊張、勞累、精神刺激、外傷、手術、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激素等等。

由於種種原因,患者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及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逐漸降低,血糖升高,導致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臨床表現

2型糖尿病多數起病隱匿,症狀相對較輕,僅有輕度乏力、口渴,半數以上無任何症狀;有些患者因慢性併發症、伴發病或體檢時發現。

糖尿病的檢查與診斷

2型糖尿病是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作用(與受體結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僅要檢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觀察餐後2小時血糖,特別應做胰島功能檢查。

具體數值如下:

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在7.8毫摩爾/升以下。

如空腹血糖≥7.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11.1毫摩爾/升,就可診斷糖尿病。

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毫摩爾/升之間為糖調節受損,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現。

尿糖檢查僅供參考,不能診斷糖尿病及作為用藥的依據。

糖尿病高血糖藥物治療分類

為了血糖儘早、平穩達標,糖尿病患者除了增加藥量以外,需要根據病情及個體情況選擇聯合用藥,儘量選擇不增加低血糖風險的藥物。

1、口服降糖藥

包括雙胍類(二甲雙胍),磺脲、格列奈類(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齊特和格列喹酮),TZDs類(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SGLT-2抑制劑類(坎格列淨、達格列淨、恩格列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DPP-4抑制劑(西格列汀、維格列汀)。

2、胰島素類藥物

若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藥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糖,或者服用藥物會帶來不良影響時,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合自身當前病情的胰島素類型。

3、中醫藥治療

我國是世界上認識糖尿病最早的國家,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消渴」的記載,漢代的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曾採用「腎氣丸」治療「消渴」。近10餘年來中醫藥在糖尿病的研究方面逐漸規範化、系統化,研究者分別針對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以及糖尿病併發症開展了系列循證研究,獲得了一些臨床證據,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更多選擇。

2型糖尿病患者從中醫辨證來看氣陰兩虛類型居多,大部分還夾雜有痰濁內停,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多表現為形體肥胖、倦怠乏力、口淡乏味、口乾口渴等症狀,都與脾虛痰溼內生有關。

在中成藥的治療方面,津力達顆粒廣受糖友認可,其方既有很強的益氣養陰、健脾運津的功效,具有降糖平穩的特點,還可以顯著改善口乾口渴便秘乏力等臨床症狀,延緩併發症發生發展。服用二甲雙胍療效不佳者加用津力達顆粒治療,對血糖控制較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療效更佳,可使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對併發症有潛在治療優勢,且安全性高,可長期服用。

2型糖尿病患者吃這些,別吃……

不宜食用以下食物——

易於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乾、蛋糕、甜麵包及糖制糕點等。

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豬油、黃油、奶油、肥肉,對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應該不用或少用,防止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生。

酒:少數服磺脲類降糖藥的患者,飲酒後易出現心慌、氣短、面頰紅燥等反應。另外使用胰島素的患者空腹飲酒易引起低血糖。

適宜食用的食物——

高纖維食物,如玉米、小麥、白菜、韭菜、豆類製品。

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蘆、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

含鈣的食物,如蝦皮、海帶、排骨、芝麻醬、黃豆、牛奶等。

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魚、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們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狀。

多吃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物,補足這兩種元素,有利於減緩糖尿病併發症的進程,如魚、奶、白菜、豆類以及青菜、芥菜、甘藍、青椒、鮮棗等。

2型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起居

1、適度運動

儘量選擇運動量適中的鍛鍊方式,可在清晨或傍晚到戶外運動,如步行、做操、遊泳、打太極拳等,有利於降低血糖和保持穩定。為了預防低血糖,可隨身帶些水果糖或葡萄糖水。

2、注重心理保健

血糖水平的高低與情緒的好壞密切相關,煩躁不安,情緒不穩定,血糖水平可能會居高不下,甚至使病情惡化。糖尿病患者可多參加對弈、閒聊等文娛活動,保持情緒穩定有助於血糖平穩下降。

3、餐前服藥

進餐前20-30分鐘先服好降糖藥。

4、合理飲食

食物多樣化以獲得必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動物油脂、堅果、肥肉、奶類。限制高糖食物。多食用含高纖維的食物或粗糧。控制進食中的含鹽量,以控制血壓。

相關焦點

  • 地中海飲食能防失智,還助控血糖!減輕胰島素阻抗降低2型糖尿病
    由於地中海型飲食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特性,除了是預防失智症的推薦飲食模式,此種飲食的好處又再添一樁!最近有研究新發現,地中海飲食竟然也有助使胰島素抗性下降的效果,進而降低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什麼是地中海飲食呢?
  • 維生素D與2型糖尿病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由「美國國家糖尿病,消化和腎病,及其它協會」贊助,在2019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第381期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2型糖尿病維生素D補充劑和預防」也許會改變你的想法。不管這些人的血清中基礎25羥基維生素D的水平如何,他們每天都會補充4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或是安慰劑。在這個時間換結果的研究中,以結果為驅動,直到得到第508個糖尿病事件即結束研究。這個最後的糖尿病人出現時間是在2018年11月。在美國有大於八千四百萬的成人,其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紅蛋白高於正常範圍,被認為是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人群·。
  • 2型糖尿病會變成1型嗎?為啥肥胖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醫生告訴您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1型糖尿病是一種比2型糖尿病較為嚴重的疾病,需要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而2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島素,甚至不用吃藥也可能控制好血糖,只有轉變成了1型糖尿病,才會使用胰島素。那麼,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 一旦確診糖尿病,每天放開肚子吃4物,平穩血糖、或助你遠離糖尿病
    ,放開你的胃,每天吃四樣東西,穩定血糖,或者幫助你遠離糖尿病!     此外,紅豆富含可溶性纖維素,有助於延緩人體對葡萄糖的吸收,防止血糖過快上升,穩定血糖,或幫助你遠離糖尿病。讓整個內飾觸感細膩手感極佳。其中1.6T發動機最大功率170馬力。【搭配1】黃色吊帶背心。還配有發動機電子防盜。因為這種款式的裙子。仿佛回到了讀書時代。微微凸起的按鍵可以更加方便駕駛員操作。8英寸的觸屏中控屏。整合性很高。同時分體式的大燈也是目前最流行的設計。不過。
  • 關於2型糖尿病和心衰,這些問題你都能答對嗎?
    近年來,2型糖尿病伴心衰的患病率上升,從而凸顯了對共同管理這兩種疾病的最佳策略的需求。糖尿病與心衰通常會相伴發生,罹患一種疾病則可獨立增加另一種疾病的風險。鑑於這兩種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學,因此可同時治療患有這兩種疾病的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時,醫生應了解應用於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是如何影響另一種疾病的。
  • 郭德綱丨糖尿病13年,多少酸甜苦辣!|糖尿病|郭德綱|2型糖尿病|...
    其中,減重超過15公斤的患友,2型糖尿病緩解率可達86%!根據目前的研究估算,我國有15-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合理的個體化治療,變回「正常人」。如果只是處在二型糖尿病前期階段的話,若能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並配合適當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是可以實現逆轉的,從而避免自己正式跨入糖尿病患者的行列。
  • 糖尿病遺傳嗎?傳男不傳女?5方式讓你遠離糖尿病,不做糖二代
    根據現有資料顯示,當父母中有一個人患2型糖尿病的話,那么子女患病機率達到了4成左右,如果父母兩個人都患病,那么子女患病機率甚至可能達到7成。 糖尿病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疾病,同為糖尿病,因其類型大不相同,我們最常見的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較為陌生的還包括特殊類型糖尿病以及懷孕期間出現的妊娠糖尿病。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中,超九成患者屬於2型糖尿病,而醫學上普遍認為,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更為複雜,其遺傳性的可能性也更高。
  • 得了1型糖尿病就要不久人世了?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本文作者吉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 李可心副主任醫師)今天出診遇到個患者,看病過程中反覆問給他確診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因為他聽說1型糖尿病就必須打胰島素,而且併發症出現得早、一般不會活太久。所以非常在意自己是否為1型。
  • 兒童有糖尿病嗎?1型與2型糖尿病如何區別?兒科醫生告訴你
    03兒童1型與2型糖尿病區別1型糖尿病1、主要原因是兒童的胰島素缺乏,導致不能分別正常的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2、1型糖尿病兒童一般不肥胖,沒有體重肥胖病史。3、將近50%1型糖尿病的發病在10歲之前。4、也有一小部分兒童1型糖尿病通過生化檢查顯示胰島素抵抗,,所以不能完全絕對認為1型糖尿病就沒有胰島素抵抗。
  • 1型、1.5 型、2 型、3c... 糖尿病分型最新盤點!
    與既往的 4 個糖尿病分型相比,除了刪除  T1DM   和  T2DM   的亞型、更新了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特定遺傳缺陷單基因糖尿病、孕期糖尿病的命名方法外,亮點就是新增 2 個分型分別稱為混合型糖尿病和未分類糖尿病。WHO 1999 年與 2019 年糖尿病分型的不同
  • 有糖尿病的人,這5種食物要忌口,喝1茶,或能助血糖慢慢下降
    糖尿病是人們健康的健康「殺手」之一,也是三高中的一高,目前有疾病統計,我國10個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種以高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他對人體的危害特別大,對於糖尿病來說要早發現早治療。有糖尿病的人,這5種食物要忌口,喝1茶,或能助血糖慢慢下降。
  • 警惕2型糖尿病帶來的這些病變!丨臨床科研
    關鍵詞: 2型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mtDNA、miR-499a、基因多態性臨床與科研並行是當前對臨床醫生的總體要求,可時間匱乏、條件及資金的短缺已使大多數人寸步難行。而且,臨床科研既需要經歷課題申請的繁雜過程,又需要長期的資料積累,如此的大費周折,令人望而卻步。
  •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差別在這,別當一種病!
    唐叔結語雖然都叫糖尿病,但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病因、病情、診療上都有很大的區別。1型糖尿病多見於20歲以下的青少年,患者在發病的時候會經常口乾多尿多飲,而且體重下降明顯,這一類患者的胰島功能,常常是部分或完全損害,胰島素分泌能力不足,在維持血糖平穩上,更依賴於外源性胰島素。
  • 糖尿病遺傳嗎?傳男不傳女?5方式讓您遠離糖尿病,不做糖二代
    根據現有資料顯示,當父母中有一個人患2型糖尿病的話,那么子女患病機率達到了4成左右,如果父母兩個人都患病,那么子女患病機率甚至可能達到7成。而且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一家人有著共同的生活、飲食方式,而且,環境大多相同,因此,就容易出現一家幾口人同時患有糖尿病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傳染」。
  • 得了2型糖尿病感覺天都要塌了?本文:可能你還根本不懂糖尿病
    查出有2型糖尿病的問題,感覺天都要塌了?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害怕,之所以害怕,是因為對這種疾病你還不夠了解。2型糖尿病得了就好不了了?的確是,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絕大多數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終生都需要進行血糖的積極調控以及併發症發生風險的預防和幹預,但如果能夠儘早的做好血糖穩定控制,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選擇降糖藥用藥方案,糖尿病控制好血糖也是完全可以做到,也有很多嚴格管理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終其一生也沒有發生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糖尿病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可怕。
  • 患糖尿病的狗的主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患糖尿病的狗的主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2:45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Beatrice Kennedy團隊研究了貓狗和主人之間共患糖尿病的風險。
  • 什麼是2型糖尿病?如何正確診斷?如何預防併發症?
    來源:糖尿病之友作者:金文欣 吳莎翻譯整理2型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人體內的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作用,且2型糖尿病患者多出現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原名「成人發病型糖尿病」,中老年人易發病,但是兒童和青少年也會因肥胖患2型糖尿病。
  • 你的孩子需要警惕2型糖尿病嗎?
    想起繼7月份聊過成年人糖尿病篩查標準後(體重超過這個數,需要篩查糖尿病~(附贈減肥操一套)),一直沒有科普過兒童青少年的,那就及時補充給大家,萬一能幫助哪位讀者及時發現問題呢~以下內容,依舊來自美國糖尿病學會(ADA)2020版《糖尿病醫學診療標準》。
  • 那些關於2型糖尿病流行的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2型糖尿病從一個少見病變成流行病,據2013年中國2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就達到了10.4%。面對巨大的市場,也就出現了「民間神醫」、「民間學術」給出的五花八門的建議和民間偏方。
  • 糖尿病腎病新藥來襲!NEJM揭示Finerenone治療2型糖尿病慢性腎病...
    2型糖尿病是全球慢性腎病(CKD)的主要病因,相關指南中推薦伴有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對高血壓和高血糖的控制主要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以及最近新添加的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 (SGLT2)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