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2型糖尿病帶來的這些病變!丨臨床科研

2020-12-16 西安格物

關鍵詞: 2型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mtDNA、miR-499a、基因多態性

臨床與科研並行是當前對臨床醫生的總體要求,可時間匱乏、條件及資金的短缺已使大多數人寸步難行。而且,臨床科研既需要經歷課題申請的繁雜過程,又需要長期的資料積累,如此的大費周折,令人望而卻步。但是,具備紮實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優秀的臨床經驗技能的你,真的甘心在科研這條路上止步不前嗎?

當然「不」!

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決定成敗」!

一個好的精準的研究點在最開始已然決定了此項研究的成敗,同時也限定了研究成功的速度。所以做好選擇,尋找研究點是在臨床之中做好科研的重中之重。

接下來小編將以這篇3分SCI文章為例,一同探討好的研究點是如何決定成敗的?

背景

糖尿病神經病變(DN)是2型糖尿病(T2D)患者常見的併發症,其常見形式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和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CAN)。線粒體功能障礙是糖尿病及其血管併發症(糖尿病神經病變--DN)的發病機制核心。而高血糖是DN的主要危險因素,會引起機體氧化應激增加,產生線粒體功能障礙,引起線粒體DNA(mtDNA)拷貝數異常減少,導致細胞死亡。多數研究表明,T2D患者mtDNA含量的下降,但目前尚未有研究表明DN患者mtDNA拷貝數的變化。

miR-499A在心臟、肌肉和中樞神經系統中大量表達,通過抑制磷酸酶和肌腱蛋白同源蛋白(PTEN)胰島素信號傳導rs374644單核苷酸多態性位於miR-499A-3p成熟體上,變異的等位基因可影響線粒體的分裂能力。作者之前已發現,rs3746444的變異等位基因中,GG基因型攜帶者患DPN和CAN的風險更高。那麼在T2D患者中,miR-499A基因的rs3746444多態性與mtDNA拷貝數之間又有什麼的關係。

策略及結果

1、研究策略

2、結果

(1)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徵

DPN患者63例(50.4%),早期CAN患者38例(30.9%),確診CAN的患者15例(12.2%)。

(2)T2D患者與健康者外周血mtDNA拷貝數差異

T2D患者mtDNA拷貝數的平均值低於健康者。

(3)T2D患者(DPNCAN)外周血mtDNA拷貝數分析

DPN患者的mtDNA拷貝數比非DPN患者顯著減少;健康者、T2D無DPN組患者和T2D合併DPN組患者的mtDNA拷貝數呈線性下降趨勢。

(4)miR-499A基因rs3746444的多態性與mtDNA拷貝數的關係

此研究分析了T2D患者組及健康者組中miR-499A基因rs3746444的不同基因型類別中mtDNA拷貝數的分布。與野生型和雜合基因型組相比,miR-499A基因rs3746444的變異純合基因型與mtDNA拷貝數減少相關(p = 0.028),並且這種現象在T2D患者組表現得更為明顯(p = 0.009)。

(5)mtDNA拷貝數臨床或代謝參數的相關性分析

T2D患者mtDNA含量與年齡、性別無相關性,但與血脂異常有關((p = 0.004)。

總結

DPN患者中,mtDNA拷貝數的減少尤為明顯,但在CAN患者中卻無此趨勢。而且在T2D患者中,miR-499A基因rs3746444的純合變異基因型mtDNA拷貝數的減少有關。因此,結合研究結果可推測,在氧化應激狀態下,miR-499A基因rs3746444的多態性可能是影響線粒體的拷貝數的因素之一,但這需要進一步的功能研究證實。

作者利用積累的臨床資料,通過簡簡單單的實驗及細緻的數據分析,順利地完成了此項研究。這均源於作者好的精準的「研究選擇」,以此帶出的「多、快、好、省」科研。所以,作為科研人,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及現存臨床樣本,結合前沿文獻分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去駕馭選擇,才可贏得科研成果。西安格物致力於「輕鬆專業科研」,以專業的水準幫你尋找「心儀且精準」的研究點,攻克研究中的重重困難,迎接那份本屬於你,卻「遲遲未來的成功」。

參考文獻:

Latini A, Borgiani P, De Benedittis G, D'Amato C, Greco C, Lauro D, Novelli G, Spallone V, Ciccacci C. 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 in Peripheral Blood Is Reduced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Polyneuropathy and Associated with a MIR499AGene Polymorphism. DNA Cell Biol. 2020 Aug;39(8):1467-1472. doi: 10.1089/dna.2019.5326.

相關焦點

  • 糖尿病患者警惕視網膜病變
    原標題:糖尿病患者警惕視網膜病變   專家簡介姜彩輝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
  • 眼前常有小黑點飛過,警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如果伴有視野遮擋、視力下降,甚至出現閃光感、眼紅眼痛,那這些就是「壞的」飛蚊症。什麼原因會導致出現飛蚊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壞的」飛蚊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糖尿病是全身系統性疾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
  • 得了1型糖尿病就要不久人世了?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糖尿病除了分為1型、2型,還有其他特殊類型和妊娠糖尿病。除了少部分患者有明確原因外,大部分病因不是很清楚。目前臨床上遇到的主要還是1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朋友佔90%以上,甚至更多。診斷的2型糖尿病人中可能還包括一些特殊類型的糖尿病,但目前暫時臨床上是這樣分型的。1型、2型主要有什麼區別呢?
  • 貴州百靈發布2型糖尿病相關臨床試驗成果
    近日,貴州百靈(002424.SZ)發布項目進展公告,公司收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關於《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觀察糖寧通絡膠囊治療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臨床試驗總結報告》,試驗結果證實糖寧通絡膠囊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在次要終點中糖寧通絡膠囊治療12周C肽曲線下面積增加,提示對胰島β細胞功能恢復有一定作用,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 糖尿病患者並發神經系統病變時的臨床症狀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病變可累及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後者尤為常見。其中遠端感覺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病變,佔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其病理機制非常複雜,高血糖和微血管病變是其主要的發病機制。
  • 糖尿病還會導致失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又是什麼?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分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新的國際臨床分級標準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的患病率與糖尿病的持續時間和血糖有很大關聯。在患有糖尿病的人中,更容易發生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科疾病。除糖尿病持續時間外,增加視網膜病變風險的因素還包括腎病,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等。許多相關臨床研究顯示,控制自身血糖血壓和血脂水平可以預防或延遲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的發作和發展,特別是在非常輕度的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中。還有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的妊娠也可能加重視網膜病變並威脅視力,尤其是在受孕且血糖控制不佳時。
  • 關於2型糖尿病和心衰,這些問題你都能答對嗎?
    降低心臟結構和功能的亞臨床異常B. 明確可改善心衰風險的糖尿病治療方法C. 改善臨床和行為結局D.根據這些數據,確定一種具有協同作用的治療策略是治療這兩種疾病的首要目標。答案:B圖1 心衰02 以下哪項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衰風險的預測因素?A.
  • 北京眼科醫院丨怎樣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北京眼科醫院丨怎樣防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時間:2020-12-18 14:23 北京華爾醫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首先是患者控制好血糖。第二,確診糖尿病後到眼科全面檢查(眼前節及眼底檢查),以後每年重複檢查一次,若檢查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I--II期),在控制血糖好的情況下,服用改善視網膜微循環的藥物治療,同時每3--6個月檢查一次;此時視力可不受影響,視網膜病變可逆轉變好。
  • 【愛生視界】綠茶咖啡能明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
    2型糖尿病的根本。研究人員對來自日本4923名平均年齡為66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為期5年的跟蹤調查,這些參與者包括2790名男性和2133名女性;這是一項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研究人員旨在觀察藥物療法和生活方式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的影響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怎麼回事?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是指高血糖引起視網膜發生改變,從而造成一系列眼底損害。糖網是糖尿病常見併發症,是引起我國中青年人失明的第一位因素。據統計,病程在10年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有50%的可能會出現糖網;病程在20年以上者,發病概率高達80%。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現視力下降,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 1型、1.5 型、2 型、3c... 糖尿病分型最新盤點!
    這種形式的糖尿病通常被稱為「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使用「隱匿性」一詞的基本原理是為了將這些緩慢發病病例與經典成人 T1DM 區分開來。「緩慢進展的免疫介導成人糖尿病 LADA」其臨床特點介於 T1DM 和 T2DM 之間,故又稱為 1.5 型糖尿病。
  • 讀懂這些助你遠離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但胰島素的生理效用較差,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相應的降糖藥物,也可以通過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的病因遺傳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級親屬需要更多的關注自身身體血糖。
  • 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姜彩輝:血糖升高靜悄悄 糖尿病患者警惕視網膜...
    王先生看起來心情不錯,但誰能想到,在進入石家莊愛爾眼科醫院治療前,被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困擾的王先生整日愁眉不展。 內蒙古患者千裡尋醫,石家莊愛爾眼科悉心除眼疾 今年53歲的王先生是一位有著15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雖然多年來一直進行血糖控制,但還是患上了糖尿病併發症。
  • 警惕三大致盲眼病: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
    警惕三大致盲眼病: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14 星期三     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變已經成為造成失明的重要病因
  • 得了1型糖尿病就要不久人世了?
    糖尿病患者中大多數肯定是2型,這個毋庸置疑,但是到底1型還是2型嚴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只是用必須打胰島素來區別麼?這個問題恐怕能說的清的人就不多了,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2型糖尿病會變成1型嗎?為啥肥胖人群容易患糖尿病?醫生告訴您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1型糖尿病是一種比2型糖尿病較為嚴重的疾病,需要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而2型糖尿病可以不用胰島素,甚至不用吃藥也可能控制好血糖,只有轉變成了1型糖尿病,才會使用胰島素。那麼,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 糖尿病人腳麻、涼、痛,聊聊惱人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怎麼防治
    有30%~40% 的病人沒有神經病變的臨床症狀,但在檢查之後會發現他們有神經病變。神經病變不只發生在糖尿病人,也發生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約1/3 的糖尿病病人和1/4 的糖尿病前期者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 聯合國糖尿病日│何為1型糖尿病?
    ,12.8%的成年人有糖尿病,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視網膜、腎臟和神經病變等各種慢性併發症。小王今年24歲,2年前因「口乾、多飲、噁心、嘔吐」等表現,在內分泌科住院治療,檢查發現小王高血糖合併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脫水,醫生診斷為「1型糖尿病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儘管出院後一直胰島素治療,但近2年來小王多次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治療。那麼,大家就疑惑了,小王一直胰島素治療,怎麼病情還會反覆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他患的是1型糖尿病。
  • 拜耳Finerenone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2020年10月26日,拜耳公司在美國腎臟病學會2020年腎臟周期間召開全球媒體溝通會,介紹和2型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的危害,以及在研藥物Finerenone最新發布的FIDELIO-DKD III期臨床研究結果。
  • 糖尿病腎病新藥來襲!NEJM揭示Finerenone治療2型糖尿病慢性腎病...
    2型糖尿病是全球慢性腎病(CKD)的主要病因,相關指南中推薦伴有CKD的2型糖尿病患者對高血壓和高血糖的控制主要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以及最近新添加的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 (SGLT2)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