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除溼機成香餑餑 外賣訂單也增長15%

2020-12-23 騰訊網

6月、7月,進入昆明的雨季,打開天氣預報時經常整個周都在下雨。在各大商超,雨傘、雨衣、鞋套等商品銷量劇增;而在電商平臺,智能晾衣架、乾衣機、除溼機等智能家具也在走俏,淅淅瀝瀝的雨季帶動了「雨天經濟」。

雨具熱銷 一周銷量同比增長33%

昨日早晨,李女士在東風廣場站出地鐵口時,看到一位大叔手裡拿著好幾把格子傘,正在向路過的人兜售,售價為20元/把。大叔說,地鐵口賣雨傘的生意時好時壞,像這幾天連續下雨,人們出門基本都會帶傘。但要是遇上突然下大雨,一些從地鐵口出來的市民或遊客會選擇等待,一些則會選擇買傘,最多時自己一天能賣出10多把傘。

下午,記者在家樂福世紀廣場店遇到了正在買傘的小陳,她說,「這幾天有時候只有早上下雨,下午天陰。我經常把雨傘忘在計程車上或辦公室裡,一個星期內,我已經買了兩把傘了!」據家樂福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周,雨鞋、雨衣、雨傘等防護用品銷售增長大概20%,一些門店還把雨傘放到主通道邊上,方便顧客購買。昆明盒馬的數據也顯示,最近一周,晴雨兩用傘銷量同比增長33%。

除了雨傘,雨衣、雨鞋、鞋套也成為雨季的熱銷品。「這個防雨鞋套只用套在鞋子上,拉上拉鏈,拉緊鬆緊帶,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把鞋弄溼。」壹號廣場附近一家24小時營業的超市老闆告訴記者,7月以來,自己已經賣出了100多雙鞋套,光是線上通過外賣平臺送出的就有40多雙。套頭式一次性雨衣,騎電動車、摩託車的單人、雙人雨衣也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記者在外賣平臺搜索「雨衣」,一家小超市的連體雨衣顯示售出147單,好評率100%。

智能家電走俏 除溼機銷量增155%

「因為家裡有小寶寶,下雨的時候衣服不太好晾乾。6月中旬,我在網上購買了一臺除溼機、一臺烘乾機,使用下來覺得很不錯!」市民陳女士說,「雨季很潮溼,導致家人心情都不好了,使用智能家電可以提升下舒服感。」

京東大數據顯示,6月以來,全國雨傘等雨具成交額環比增長45%。更大與更小尺寸的雨傘都很受歡迎,加大雨傘6月以來成交額環比增長105%,體積小巧、便於攜帶的口袋雨傘成交額環比增長93%。帶除溼功能的空調成交額環比增長了118%;除溼機成交額環比增長了176%,其中,雲南成交額環比增長155%;使用更方便的除溼盒、除溼袋、乾燥劑成交額環比分別增長了113%、87%、61%;也有很多用戶選擇增加烘乾衣物的電器,烘乾機、乾衣機成交額環比增長165%、119%。

而據蘇寧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日,全國雨具銷量同比增長55.61%,兒童雨衣同比增長66.11%,小黃鴨成為兒童紅人。一次性雨具比例下降,從2019年3%的佔比降為2.1%。智能晾衣架、除溼機、乾衣機同比增長110%、34%和142%,吹風機同比增長204.23%,大風功能搜索量翻了一番。

外賣同城配送受歡迎 較平日增長兩三成

下雨天,省事的外賣成為不少市民解決吃飯問題的首選。據美團外賣昆明負責人介紹,連日來的降雨,讓市民對外賣的需求較平日增長了兩到三成。增長的訂單主要集中在11:30的午高峰、18:00的晚高峰。

餓了麼騎手何先生說,下雨時,他早上8:00開始送餐,除去下午2:30後吃飯的時間,一直到晚上10:00後才回家休息,一天可以送30單。「下雨天點外賣的人特別多,會出現爆單現象。以往的午高峰,每個外賣員的背單量是3-4單,但在雨天會上升到7-8單。」

不少人也會使用本地即時零售和配送平臺購買蔬菜、水果、雨具等。昆明盒馬數據顯示,最近一周,線上訂單同比增長15%左右。「昆明這幾天下雨,單量比平時多,有些路段淹了水,所以價格比平時高一些。很多顧客、商家會在訂單上加小費,給我們留言提醒注意安全。本地商超類的蔬菜肉類、餐飲訂單比較多,還有一些用戶買了傘或者雨衣,等我送到才出門。」達達-京東到家昆明騎士曾先生說。本報記者 朱婉琪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超長梅雨季,大傘、小傘齊暢銷,除溼機成交額增長1.8倍
    楚天都市報7月15日訊(記者朱澤)6月以來,南部省份進入梅雨季節。京東大數據顯示,6月以來,全國雨傘雨具成交額環比增長45%。更大與更小尺寸的雨傘都很受歡迎,加大雨傘6月以來成交額環比增長105%;同時,體積小巧、便於攜帶的口袋雨傘成交額環比增長93%。
  • 餓了麼雙11:多個三至五線城市外賣訂單同比增長超100%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餓了麼了解到,雙11已成為線下餐飲商家增長的新藍海,卡券、直播等數位化工具撬動了餐飲行業的突破性增長,多個3至5線城市外賣訂單同比增長超100%。餓了麼CEO王磊透露,今年雙11,餓了麼增長最快業務增速達到550%。
  • 「十一」長假海口旅行外賣訂單增長30% 海南雞飯等成下單最多的菜品
    與以往不同的是,除打卡拍照之外,點外賣已經成為「逛吃團」們的旅遊打卡新方式。  10月7日,美團發布的《十一外賣消費大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海口旅行外賣訂單漲幅迅猛,達到30%。顯然對於吃貨們來說,旅行不過就是換個地方繼續點外賣而已。 海口一用戶點一頓外賣一次竟「壕擲」三千多元。
  • 美團外賣發布小份菜數據報告:小份菜訂單同比增長69% 螺螄粉入選最...
    美團外賣大數據顯示,「小份菜「消費熱度持續走高,今年9月,小份菜訂單同比去年增長了69%。成都、廣州、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外賣小份菜訂單量前五。第40個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美團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攜手聯合倡議人鄧倫發起「外賣零浪費挑戰」,聯動百餘餐飲商家上線「零浪費套餐」,與用戶共建「零飢餓」世界。
  • 網紅餐廳帶火「跑腿代排隊」 美團外賣訂單同比增長419%
    假日出行打卡網紅餐廳、小吃成流行,與以往不同的是,除打卡拍照之外,「代排隊」似乎成了今年「吃喝團」們節約時間的新方式 。10月5日,美團外賣提供的數據顯示,10月1日到3日,跑腿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151%,其中,跑腿代排隊訂單同比增長419%。
  • 蓬萊米香糕點房裡的餑餑香
    餑餑是用當年磨的精白麵粉為原料,加入上好的金絲棗特製而成,成品美觀,棗香濃鬱,是膠東麵食的代表作品。大棗餑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麥子種植,歷史來源悠久,從有麥子開始,就開始有了祭祀。農民為了紀念軒轅,就開始有了餑餑,用做出來又香又大的餑餑來表達自己對軒轅的感激與崇敬。在明朝時餑餑已經在全國普及開來,家家戶戶都會做,都能做。膠東人的傳統習俗裡,每逢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蒸上一些餑餑,在蒸好的餑餑上裝飾龍鳳呈祥、石榴花開、蓮花寶座等花型,所有吉祥福願都凝聚其中。除了自家人吃,他們還會將花餑餑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寓意著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
  • 跑腿「代排隊」訂單同比增長419% 90後成使用主力軍
    與以往不同的是,除打卡拍照之外,「代排隊」似乎成了今年「吃喝團」們節約時間的新方式。根據美團外賣提供的數據顯示,10月1日到3日,跑腿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151%,其中,跑腿代排隊訂單同比增長419%。黃金周是全國各特色美食門店一年中最「火爆」時段,以長沙為例,想吃上口正宗地道的長沙美食,排隊2個小時就能吃上絕對算快的。
  • 一張外賣訂單,透視出「疫」期老廣生活的秘密
    外賣助力之下,老廣們如何繼續保持對美食孜孜不倦的追尋?南方+記者對各線上外賣平臺、美食平臺及餐飲業界的數據進行了分析解讀,透視藏在外賣訂單裡的老廣生活方式的秘密。 積極囤糧:果蔬不能缺,吃飽就是力量 往年的大年三十,不少家庭組團外出同享年夜飯、共度團圓年。
  • 冷凍元宵外賣訂單增長至60% 昆明人最愛點豆麵湯圓
    外賣騎手幫買幫送湯圓及果蔬生鮮 趙黎浩 攝雲南網訊(記者 趙黎浩)剛過去的元宵佳節,受疫情影響許多人無法團聚,一碗象徵團圓的熱元宵顯得尤為珍貴。餓了麼數據顯示,同比去年,昆明外賣元宵訂單量整體有所增長。在無法團聚的情況下,請外賣騎手幫買幫送湯圓及果蔬生鮮,在備註裡留下自己的佳節祝福,成為很多昆明市民表達心意、解決難題的共同選擇。市民在家吃上白酒湯圓 趙黎浩 攝2月8日中午,昆明市民王女士下單購買了湯圓、甜白酒等食材。
  • 美團外賣、餓了麼外賣沒訂單怎麼辦?
    我們經常聽到的是商家抱怨外賣沒訂單,不論是新店還是老店、外賣方面沒訂單都是商家頭疼的問題。高昂的店租、有限的人流量、使得商家不得不再外賣上想多爭一些利潤。有些商家盲目進行推廣、結果一天花的推廣費用比營業額還高。增加的訂單寥寥無幾。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當初免費送盒飯 如今外賣訂單來了
    1月26日開始,每天有1000多份餐食,從潮粵香海鮮酒樓送出,在志願者的愛心接力下,分赴周邊十餘家醫院和社區衛生中心,帶著溫度和香氣,抵達上千位醫務人員的味蕾。持續一個多月,在這一日上千場愛心餐的旅程背後,方鍾欽每天要面對近2萬元的食材成本,數千元的房租,以及十位留守員工的工資。
  • 酒心巧克力成酒企眼中香餑餑
    原標題:酒心巧克力成酒企眼中香餑餑   酒與零食最經典的搭配,非「酒心巧克力」莫屬。
  • 20年以來的超長梅雨季,網上平臺的除溼機、除溼盒賣瘋了!
    20年以來的超長梅雨季,網上平臺的除溼機、除溼盒賣瘋了!根據今年的電商數據,有平臺的除溼機、除溼盒、帶除溼功能的空調銷量紛紛上漲了100%以上。持續40天以上的黃梅天,首先必備的是雨具。蘇寧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日,雨具銷量同比增長55.61%,兒童雨衣同比增長66.11%,小黃鴨圖案成為兒童雨衣紅人。京東大數據顯示,6月以來,全國雨傘雨具成交額環比增長45%。
  • 長沙餐飲國慶假期收穫滿滿 綿綿細雨拉升了外賣訂單
    長沙晚報10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文和友單日發放排隊號最高達3萬次,茶顏悅色關閉12家社區店抽調全部員工支援A級商圈門店,楊裕興坡子街總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5%……國慶長假8天,長沙餐飲行業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 奈雪的茶外賣訂單佔比增長127%新式茶飲下一賽程拼什麼
    奈雪部分門店業績恢復至此前7成在2月底因IPO傳言掀起行業各種解讀後,本周奈雪的茶又以一桶99元限量5L裝「霸氣桶裝寶藏奶茶」刷爆朋友圈。在宅家抗疫月餘後,這樣的豪橫一桶,精準戳中用戶痛點,引無數粉絲競求購。熱鬧之餘,內行看門道,這種限時產品,顯然是品牌在特殊時期喚醒用戶感知的小技巧,而要判斷品牌真正的回血速度還是要從常規產品的「大盤」著眼。
  • 20年以來的超長梅雨季,網上平臺的除溼機、除溼盒賣瘋了
    根據今年的電商數據,有平臺的除溼機、除溼盒、帶除溼功能的空調銷量紛紛上漲了100%以上。持續40天以上的黃梅天,首先必備的是雨具。蘇寧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日,雨具銷量同比增長55.61%,兒童雨衣同比增長66.11%,小黃鴨圖案成為兒童雨衣紅人。
  • 季節性利好:除溼機成韓國市場大爆品類
    隨著雨季的來臨,除溼機的銷售在韓國迎來了「春天。」多雨的季節裡,除溼成為了各個家庭要解決的「頭等大事」。據樂天百貨相關數據顯示,7月份,除溼品類的銷售額顯著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0%。 樂天百貨公司一分店的負責人說:「由於雨季漫長,(改善)室內潮溼環境的除溼機越來越受市場歡迎。」 樂天百貨商店大田店在地下1層的"西門子"賣場推出了保持適當溼度、創造舒適環境的除溼器(保國電子,15升)。 樂天hi-mart的除溼器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左右。尤其是在暴雨嚴重的上周末(8月1-2日),相關家電產品的銷售額大幅增加。
  • 5月較3月訂單激增68%,成都「外賣夜市」火了
    而除了直觀可見的線下消費,另一個線上的「夜市」,也在成都火爆了起來,那就是「外賣夜市」。近日,美團平臺將成都外賣訂單數據進行了細分統計和分析後,出爐了最新的成都《外賣夜市數據報告》。紅星新聞記者從該《報告》中看到,成都夜間時段的外賣訂單量從3月以來一直呈現增長趨勢,其中5月夜間訂單比3月增幅為68%,增長勢頭強勁。
  • 《田園中國》即墨龍泉邂逅香草花海 花餑餑成致富「金鑰匙」
    不僅如此,花餑餑、茶葉、草莓等農副產品也都成為了老百姓手中的致富「金鑰匙」。日子越過越好,即墨龍泉的村民們用勤勞和智慧親手澆灌了屬於自己的「幸福花」。本期節目,主持人王曉龍、吳思嘉,演員泰維、宋鈺盈將組成「田園推薦團」,與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健一起,走進美麗鄉村的代表即墨龍泉。在那裡,他們將依據線索找到不同的幸福人物,並拍攝短視頻記錄美好瞬間。
  • 遊戲主播PDD帶火的這家上海餐廳 雙12線上訂單同比增長275%
    原標題:遊戲主播PDD帶火的這家上海餐廳,雙12線上訂單同比增長275%   今年雙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