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目前,電壓力鍋頗受消費者青睞 董芳忠/攝
自電壓力鍋上市以來,企業便以安全作為產品宣傳的主基調,但是不斷爆出的電壓力鍋爆鍋傷人事件卻讓人們對於此類產品的使用安全心生疑慮。日前,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產品評測中心對目前市售電壓力鍋非自復位壓力釋放裝置進行了產品評測,結果顯示:由於在設計上有缺陷,部分產品存在安全隱患。
◆爆鍋事件動搖消費者信心
傳統壓力鍋以烹飪快速、省時節能等特點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但自誕生之日起,不時發生的產品爆炸事件讓消費者膽戰心驚。由此,集電飯鍋、壓力鍋和燜燒鍋三種功能於一身的電壓力鍋在上市伊始便將安全作為產品的最大賣點。
本報記者在北京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看到,各品牌的電壓力鍋都打出了不同的安全牌。大中北京中塔店尚朋堂電器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電壓力鍋除了需要精密的電腦程式控制外,各種安全意外防範措施更是必不可少,比如開鍋蓋即斷電、壓力大於0.05個大氣壓時打不開蓋子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此外,美的推出了「平板結構專利」,稱保證10萬次壓力不衰減;奔騰電壓力鍋則宣稱具有限壓保護、開合蓋保護、可拆卸內蓋板保護、密封圈保護等多重保護,從而達到防堵、放洩、保溫的效果。蘇泊爾則重點介紹其「專利鍋蓋到位保護」可以保證鍋蓋不蓋到位,電源不接通,不加熱,不上壓,「專利洩壓窗口」則可以保證產品正常的工作壓力。
但是,隨著電壓力鍋的普及,相關負面新聞也是屢見不鮮。網友「淡紫晶藍」在網絡論壇裡發帖稱,他今年初在當地的電器城購買了一臺知名品牌的電壓力鍋,結果7月份就發生了爆鍋,鍋裡的東西像噴泉一樣噴了出來,濺得天花板和地板上到處都是,自己也被噴濺出來的灼熱液體輕微燙傷。網友「納紋」在煮綠豆粥的時候也發生了爆鍋事件,在論壇裡,她還曬出了「恐怖的現場」照片。
記者在百度上以「電壓力鍋隱患」、「電壓力鍋爆炸」、「電壓力鍋事故」等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結果有30多萬條。「我老媽以前煮綠豆粥也有過一次爆炸,不過是舊的壓力鍋。我從那時起就對壓力鍋有陰影……以為電壓力鍋會比較安全,結果還是爆炸了,看來這也不安全。」一位網友如是表示。不斷發生的爆鍋事件,動搖了人們對於電壓力鍋剛剛建立起來的信心。
對此,中國家電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亞晨表示,現代電壓力鍋技術和產品標準都比較成熟,並持續得到了完善。尤其是目前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的彈性結構電壓力鍋,採用了具有自主專利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彈性壓力控制技術,能夠更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電壓力鍋的安全隱患。但受到行業發展不均衡、市場競爭不規範等因素的影響,一些企業的電壓力鍋在產品技術、工藝技術、執行標準等方面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瑕疵,這雖不是電壓力鍋行業的主流,但也會給消費者帶來困惑。
◆產品評測為電壓力鍋探傷
為了儘可能消除消費者的困惑和擔憂,給消費者選購產品提供參考,同時發現缺陷和瑕疵,提醒相關企業關注和改進,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近日組織了電壓力鍋非自復位壓力釋放裝置專項評測。
什麼是非自復位壓力釋放裝置
國家標準GB4706.19-2008《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液體加熱器的特殊要求》第22.107條規定,電壓力鍋「應帶有一個非自復位壓力或溫度敏感的壓力釋放裝置」。看到這個名詞,記者心裡立即冒出一個詞——「暈」,文科出身的記者並不清楚這一專業名詞的含義。針對記者的疑問,張亞晨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電壓力鍋之所以更安全,是因為其能夠通過一系列電腦控制程序及相關裝置等將鍋內壓力控制在安全的範圍內。」他舉例說,當鍋內壓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壓力控制裝置發生作用,釋放壓力。比如鍋內壓力過大,排氣閥自動洩壓,當壓力下降後,排氣閥自動復位,鍋內繼續升溫加壓,如此往復,就是電壓力鍋的正常工作狀況,而發生作用的是電壓力鍋的自復位壓力釋放裝置,也就是能夠自動復位發生作用的裝置。
但是一旦自復位控制裝置失靈,鍋內壓力持續上升,就存在爆鍋的危險,這就屬於非正常工作狀態,非自復位壓力釋放裝置就應該在這個時候發生作用。顧名思義,非自復位,就是說這個裝置一旦被啟動,就必須用手動復位或更換部件的方法來恢復原有狀態,「說白了,就是必須鼓搗鼓搗它才能重新使用。」張亞晨解釋說,非自復位壓力釋放裝置其實就是一種在電壓力鍋出現壓力異常時,保證使用者和產品安全的一種防護裝置。
近半數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評測中心主任尚潔介紹說,本次評測是該中心進行的自主評測,被評測的8個終端品牌的9款產品是由工作人員在市場上(主流賣場、電商、三四級市場)自行購買的。而2個OEM品牌的3款產品則由企業送樣。
評測結果顯示,在壓力安全防護結構及效果上,蘇泊爾、九陽、艾美特、松下等4個終端品牌的樣品,表現出了與標準要求相吻合的結果;金廣、歐寧等兩個OEM品牌的樣品同樣表現出了與標準要求相吻合的結果,且所採用的「斷電法」的技術解決方案值得業內廣泛關注。而其餘樣品,存在與標準要求不吻合的嫌疑,同時所有樣品均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
尚潔指出,就電壓力鍋「非自復位壓力釋放裝置」來說,評測中發現的問題或許正是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電壓力鍋可能存在的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安全隱患因素。電壓力鍋企業應嚴肅對待這些問題,重新評估設計產品。
◆關於電壓力鍋的四大疑問
密封圈洩壓能讓人放心嗎?
中國家電研究院評測中心的評測結果表明,在非正常工作條件下,從密封圈處洩壓出現了三種現象:
現象一:產品在實驗過程中,密封圈徹底脫離原有位置,即使隨著內鍋壓力下降,密封圈也不會回復原位,所以鍋內壓力也不會再次上升。這種效果被認定為滿足了「非自復位」的標準要求。
現象二:密封圈處排氣洩壓,使鍋內壓力值迅速降低至較低值,甚至可以降低至零。但是隨後密封圈處的縫隙會因鍋內壓力的降低而消除,使得鍋內再次形成密閉狀態,出現了反覆升壓降壓的過程。也就是 「自復位」的過程。這顯然是不符合標準要求的。這一過程周而復始地循環,極端結果是將鍋內液體耗幹,極易造成危險事故。
現象三:在密封圈處排氣洩壓後雖然沒有出現壓力反覆變化的情況,但鍋內壓力一直維持在某一較高數值,甚至高出額定壓力的2倍以上。這也是不符合標準要求的。
排氣閥能當重任嗎?
和傳統的壓力鍋一樣,如今的電壓力鍋也都有一個重錘排氣閥裝置,只不過電壓力鍋的排氣閥不會像傳統壓力鍋一樣經常會令人恐怖地「突突突」地冒出灼熱的蒸氣而已,因為電壓力鍋裡的壓力一般會被自動調節到其可承受的壓力範圍之內。
當然,如果肚子裡憋的氣太多,排氣閥也會偶爾「突突」兩聲,不過這並不影響電壓力鍋繼續正常工作。於是,在專家的眼裡,排氣閥的作用就很值得懷疑了:因為如果這個排氣閥設計成參與在正常工作期間的排氣控壓,則不能被認為是能夠在非正常工作情況下起到保護作用的壓力釋放裝置;而如果其被設計成不參與正常工作期間的排氣控壓,它的排氣過程卻也是間歇式的,有排氣,有閉合,所以它又不符合標準中「非自復位」的要求。
所以,現有電壓力鍋如果指望這個排氣閥來滿足標準要求是不可能的。除非採取措施使之一旦發生排氣就不再能復位閉合。另外,這種排氣閥也存在一個極大的安全隱患,就是其在排氣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堵塞。而實驗結果也證實了這一危險發生的可能性極大。
壓力開關能通過檢驗嗎?
專家發現,現有產品上的壓力開關,大多是自復位型的,且是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控制鍋內壓力的,不能作為非正常條件下的壓力釋放裝置。
不過,在本次評測樣品中,OEM品牌的金廣和歐寧的樣品採用的是在原有壓力開關基礎上,增加一個壓力開關的解決方案。通過測試,其在電壓力鍋非正常工作情況下保護效果非常好,甚至優於排氣孔洩壓的方案,因為它在發生非正常故障時,徹底斷開了電源,切斷了壓力繼續升高的可能,使之在非正常條件下起作用,從而達到標準中「非自復位壓力釋放」的要求。
熱斷路器能被信賴嗎?
在電壓力鍋的各種控制裝置中,既有如密封圈、排氣閥、壓力開關這些通過感應壓力變化,從而直接控制壓力大小的壓力控制裝置,也有通過感應溫度的變化,通過控制溫度而將壓力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的溫度控制裝置,熱斷路器就是一種溫度控制裝置。
熱斷路器在電熱烹飪器具中都有,設置熱斷路器的目的是器具在非正常工作條件下及時斷開電路,保護器具或防止火災等事故的發生。熱熔體熔斷的條件通常有兩種:一是內鍋處於或接近「幹燒」狀態,導致電熱元件的熱量快速聚集,形成過熱,熔斷熔絲;二是因其周圍溫度過高而熔斷熔絲。
第一種情況存在的安全隱患是:高溫帶壓液體的不斷噴發,會造成次生燙傷和電器汙染等。在此過程中,如烹飪的是高纖維、多顆粒的食物,則在噴發時容易造成排氣通道的堵塞而存在「爆鍋」風險。
第二種情況存在的安全隱患是:在非正常工作條件下,為了不使熱熔體先於其他防護措施發生作用,設計者會將熱熔體的額定熔斷溫度設置得較高,使得達到這一熔斷溫度值時的內鍋壓力過高,同時也會使得電熱元件及其周圍溫度過高,在這一高溫情況下,其他電器部件、結構部件就可能受到威脅。
某品牌電壓力鍋在實驗過程中,其熱斷路器在達到130℃時熔斷,此時鍋內溫度超過300℃,靠近電熱盤最近處塑料製成件溫度達到150℃,內部導線絕緣層溫度達到120℃。在如此高溫環境下,產品的其他電器部件、結構部件很有可能受損。
綜上所述,如果器具上其他壓力安全防護措施達不到標準要求,而將熱斷路器作為滿足標準要求的措施,是不可靠的。
●安全提示
電壓力鍋使用有禁忌
專家指出,在電壓力鍋的日常使用中,有些潛在的安全隱患是可以自己注意避免的。
1.使用時,首先要認真檢查排氣孔是否暢通,安全閥的孔洞是否被殘留的飯粒或其他食物殘渣堵塞。若在使用過程中被食物堵塞,則應切斷電源,待冷卻後清潔氣孔,然後才能繼續使用,以免出現安全事故。
2.檢查橡膠密封墊圈是否老化。橡膠密封圈使用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老化,老化的墊圈易使壓力鍋漏氣,為此,需要及時更新。
3.鍋內壓力的大小是有嚴格的技術參數的,切忌擅自加壓。使用時有人擅自在加壓閥門上增加重量,為的是使鍋內的壓力加大,強行縮短製作的時間。殊不知,此舉容易引發鍋爆人傷的嚴重後果。
4.在使用時,如果鍋上的易熔金屬片(塞)脫落,絕不允許用其他金屬物堵塞代替,應更換同種新部件。
5.在未確認冷卻之前,不要取下重錘或調壓裝置,以免食物噴出傷人。應在自然冷卻或強制冷卻後才能開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