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池州,長江南濱,九華山下。境內長江岸線162公裡,八百裡皖江,五分之二流徑池州。近年來,池州市委、市政府從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出發,在「水清」、「岸綠」上做文章,切實把長江池州段的水環境改善好、水資源保護好、水生態修復好。持續開展生態復綠、補綠、增綠、管綠,多管齊下提高含綠量和層次感,築牢長江沿線綠色生態屏障,讓長江池州段岸線綠起來、活起來、靚起來。
從嚴管理「三條船」一江清水向東流
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社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到2019年年底前,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區完成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到2020年底前,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水域要完成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池州市位於長江中下遊的南岸,有162公裡長江岸線,該市於去年12月1日開展長江池州段全面禁捕啟動儀式,宣告池州水生生物保護區和長江幹流全面禁捕工作提前實施。
「我家共有4條船,2019年11月份全部拆解了,當地政府補助了16萬元錢,準備用這個補助的錢做點其他事情。」今年51歲的胡松青從父輩開始,就在長江上以捕魚為生,一年到頭吃住全部在船上,生活枯燥且乏味。
記者了解到,本次水生生物保護區和長江幹流全面禁捕池州市共有707戶專業漁民提前退捕,減船2230艘,2019年12月底前已基本拆解完畢,網具、漁船拆解和無害化處理實施到位。
12月23日下午5時許,在長江航道池州市梅龍段,池州市長江採砂管理聯合執法隊的隊員們正在江面上巡邏。
「以前的非法採砂行為對長江防洪大堤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有些非法採砂人員知道長江岸邊附近的砂子比較好,就專門從大堤附近吸砂,在汛期來臨時,長江大堤就變得非常危險。」長江採砂聯合執法隊隊員何詞量介紹,目前該執法隊採取24小時巡查的方式,經過幾年來的嚴查整治,長江航道上的非法採砂情況得以遏制。
作為在全省率先啟動河道採砂管理條例地方立法的池州市,早在2018年5月就頒布實施了《池州市河道採砂管理條例》,將河道採砂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以法規形式明確了砂石資源公開出讓、採砂船舶集中停靠、違法行為糾正代履行等關鍵管理措施,實現對河道採砂全鏈條、無死角監管。
「以前江水渾濁的很,這兩年明顯清澈了很多。」從事貨物運輸20餘年的袁學德對近年來長江水質的改善有著深刻的感受,他說早些年,由於人們的環保意識普遍不高,船隻上產生的垃圾隨手丟入江中,時常能夠看到江邊上漂浮著的生活垃圾。「現在基本看不到了,大家的環保意識提高了,社會企業幫助我們清理垃圾,我們付點費用,也是應該的。」
「2019年,我們共接收了3961條船隻產生的4.2萬噸垃圾,目前我們公司有7個人,常年在江面上服務,全年無休。」池州市宇豪長江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裴學宇介紹。
「生活垃圾接收船將垃圾接收後,再轉運到岸邊,交由當地的環衛部門,這裡面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程序,都有相應的記錄,確保每個環節不出差錯、不遺漏。」池州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處港口管理科科長陸由松介紹,此外,他們還將防汙染風險及隱患排查和防治現場檢查等行動納入工作常態,定期和不定期的開展檢查行動。「一是對到港船舶防汙設備器材配備使用、汙染物排查處置、船舶燃油、清洗艙、涉汙作業報告等行為進行專項檢查;二是對轄區垃圾接收船進行檢查,督促提醒其切實按垃圾處理流程作業,規範申報,防止二次汙染。」
陸由松介紹說,目前,全市建成船舶汙染物固定接收設施472個,其中,生活垃圾分類接收設施386個、生活汙水儲存池(罐、櫃)44個、含油汙水儲存池(罐)42個,船舶汙染接收設施實現全覆蓋。
「保護長江,治理汙染,是好事。我們長期工作生活在江面上,保護長江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是一件對子孫後代具有長遠意義的事情。」袁學德說。
「復」「補」「增」「管」綠化提升打造最美長江岸線
仲冬時節,位於貴池區牛頭山海易物流園附近的廢渣堆積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260畝香樟桂花等綠化苗木,在春風中搖曳生姿。東至縣昆崗礦業老虎崗碼頭綠草如茵,步道涼亭點綴其間,宛如一個濱江小公園。
牛頭山鎮供圖
近年來,池州市深入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因地制宜,持續開展生態復綠、補綠、增綠、管綠,多管齊下提高含綠量和層次感,築牢長江沿線綠色生態屏障,讓長江池州段岸線綠起來、活起來、靚起來。
「對長江岸線退化林、碼頭、沙場、林地『天窗』、裸露地、工業園區、礦山等進行調查摸底,研究制定《池州市林業局落實省委省政府長江安徽段「三大一強」長江岸線生態修復綠化提升行動方案》,明確了造林樹種選擇、苗木規格、栽植模式及管護措施,針對成片造林、補植補種、退化林修復和撫育經營分別作出指導,為科學選擇樹種,有序推進長江岸線綠化提供技術保障。」池州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池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平天湖西部生態修復工程是長江池州段生態修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考慮「城、園、湖」之間的關係,形成了「三片三區」的功能結構。如今,生態溼地公園環境優美,亭橋水榭廣布,配套設施齊全,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紮實推進長江岸線綠化,致力打造最美長江岸線。各縣(區)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組織力量開展綠化工作。貴池區著力解決長江兩岸綠化缺株斷帶、森林生態功能脆弱等問題,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和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積極實施城市江邊道路綠化美化。東至縣經濟開發區建設有大小碼頭多座,「三大一強」綠化提升任務下達後,該縣依託香口林場技術優勢積極開展環境整治和造林綠化工作。
據了解,僅2020年春季造林期間,長江岸線池州段1公裡範圍內就已完成造林4699畝,
為了進一步提升長江岸線池州段生態修復和綠化工作,目前,該市已編制印發《池州市長江岸線生態修復綠化提升項目規劃及實施方案》,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的美麗長江(池州)經濟帶,確保中央決策及省委、省政府部署在池州落地落實,為永葆母親河生機活力作出池州貢獻。(記者袁江凱 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