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 熬白菜也有講究

2021-02-26 節能在線

一到冬季菜就少了、價兒也齁兒貴,隨說是天子腳下,但也都不富裕。所以一個冬天吃的蔬菜,都得在入冬前存上,心裡才塌實。存菜當然以大白菜為主,因為這白菜棵大、便宜、摟吃,額外再存點便蘿蔔、倭瓜、土豆、大蔥、海帶,外加上粉絲、粉條、水疙瘩、醬疙瘩、白薯、酸菜。大白菜每家兒少則存上幾百斤,人口兒多的照著千來斤存,免得到了第二年春上一家老小吃不上菜。即便是這些菜,熱愛生活的 北京人,也能做出個七葷八素,熱氣騰騰。

俗話說"蘿蔔白菜保平安"。我們就先打白菜說起,這是家家戶戶最常吃的。清水熬白菜、粉絲熬白菜、蝦皮熬白菜、土豆熬白菜,還有就是爐肉丸子熬白菜,燉肉熬白菜或白菜汆丸子,肉絲炒白菜絲兒、醃白菜幫兒、涼拌白菜絲,還有的家兒,上頓吃了燉肉,把湯留下,下頓就用肉湯熬白菜。雖是了哦北京人到冬天兒哪白菜咋法子,但誰都沒吃傷過。

就拿爐肉丸子熬白菜來說,丸子嚼起來有韌勁兒,在鍋裡熬多久都不會散。做的時候白菜切塊兒,放在鐵鍋,但最好是沙鍋裡煮。丸子或整個或改刀切四瓣,和白菜一起熬,丸子的肉香與白菜的清香混在一起,與蒸米飯搭配,簡直就是冬季裡絕配。

除了熬白菜,還有白肉汆酸菜或酸菜粉絲、"撥魚兒"或"片兒湯",醋溜土豆絲、炒土豆片、炒白菜、黃豆炒鹹菜絲兒等等。

直到改革開放前,大白菜還是北京的平民百姓吃的主要蔬菜。特別是每年冬季開始前,北京的大街小巷居民開始排隊購買冬儲大白菜。有一段時間,冬儲大白菜每個人還是按定量供應的。如果一般平民百姓在冬季沒有經濟條件購買其他蔬菜,那麼整個冬季的夥食的蔬菜基本以吃白菜為主。什麼熬白菜、醋熘白菜、炒白菜絲兒、白菜餡餃子等,所以有些人曾戲稱北京的平民百姓是「大白菜腦袋」。但是那時候,生活條件有限而又知足常樂的北京人倒也順其自然地生活著。

別看用大白菜做菜,這裡面也有不少講究。就拿老北京人平時,特別是冬季常吃的熬白菜來講,要真正熬好白菜還真不容易。嚴寒的冬季,如果喝上可口的熱乎乎熬白菜湯,驅寒順氣也算一種享受吧。既然白菜是平民百姓常食之菜,民間普通家庭中就不乏烹製白菜的高手。說到熬白菜,不少人首先對白菜品種先挑剔,什麼「白口菜」、「青口菜」等,因為不同白菜品種熬熟的白菜湯滋味兒是不同的。既然在口味上愛好不一,所以就各取所需吧。

就我個人來講,由於自童年起經歷了30多年與大白菜「相依為伴」的日子,所以至今對大白菜還是深有感情。我家餐桌上經常有醋熘白菜、豆製品炒白菜等;也經常吃肉絲兒炒白菜絲兒拌麵條兒;豬肉白菜餡餃子等。熬白菜,那更是家常便飯。

別看清湯如水兒的熬白菜,你要是熬不出老北京人愛吃愛喝的那種味美宜人的白菜湯來,人們就覺得不夠味兒。從老北京的文人墨客到勞動人民家庭的人們,在吃喝熬白菜上還都有個「窮講究」。別的家庭如何熬白菜我不知道,但是從我小時候開始吃熬白菜始,就認準了我母親做的熬白菜。

她老人家熬的白菜有時雖不見肉多(曾有一段相當長時間,每人每月按極少量定量供肉),但卻聞濃濃的肉味兒;待肉量供應充足時,不管是肉片兒熬白菜,還是汆丸子熬白菜,更是具有獨特的風味兒,不僅我們這些做子女的愛吃,就是我們的子女都愛吃奶奶做的熬白菜。在我母親去世後,我的女兒曾遺憾地說:「再也吃不著我奶奶做的熬白菜了!」尤其是我母親在熬白菜時的汆丸子,她攪拌肉餡和配料上似乎有自己訣竅,那熬熟的丸子吃在嘴裡口感和香味兒都使你感到一個「爽」字。

現在,別看老北京傳統吃食沒幾個人繼承,但是以「創新」和養生為名的出歪點子的人卻不少!你創新也好,養生也好,既然單搞一套就別用人家的原名啦,不成,她們還非要用「熬白菜」這個名稱來咋呼!守著那些整天胡琢磨的人們,誰也難免不受點兒影響。有一次我下班到家,我太太興衝衝地對我說:「今天你嘗嘗我做的熬白菜,和同事學的,你準保愛吃!」我太太純粹是出於好心,可是我端起碗來喝了一口,好嗎,差點兒沒吐了!那真是新式「熬白菜」,白菜湯裡不僅有白菜,而且有口蘑、木耳、玉蘭片兒、海米等各種菜料,配料倒是不少,可是把熬白菜整個做成一個「雜燴湯」,反正我喝著非常不舒服。

見我不感興趣,我太太有點兒掃興,於是我一邊鼓勵她,一邊建議還是按傳統做法來熬白菜。我從小吃的熬白菜有汆丸子熬白菜、海米熬白菜等,但是我最愛吃喝的就是用肥肉片兒熬白菜。做這種方法的熬白菜,也是有技巧的。我不會做飯,但是由於看母親熬白菜看了幾十年,所以看出點兒門道來。在我的「指導」下,我太太照著做,結果還真熬出與我母親熬的味道相似的熬白菜!最近一段日子,我太太就這樣按照此法熬白菜,我每次都要喝幾碗,而她的熬白菜也越熬越好喝。

我認為我不是保守,我也不是頑固,我認為既然按照那些傳統食品的名稱做,就應該名副其實。如果你從原料到做法全變了,那麼你該叫什麼名稱就叫什麼,你為什麼還非要用人家的名稱行騙呢?就如我在一個南方人打著經營老北京傳統食品旗號開的店裡就餐時的感受一樣,你賣給我的是「茶湯」,可是卻全沒有茶湯的做法和特徵,而是用一碗棒子麵兒粥上面撒些糖來矇事兒,純粹是打著老北京的旗號糊弄人!

還是回到熬白菜做法上吧,我最愛吃的那種熬白菜的做法記得是,現在鍋底放底油,待油熱後便把切得大小薄厚基本均勻的肥肉片兒放進鍋裡煸。待肥肉裡煸出的油與炒菜所用油融為一體後,便放進鹽和蔥花,再放進切好的白菜,用鏟子炒幾個個兒然後放進清水。這樣的熬白菜熟後,清湯微呈乳白色,湯裡散發濃濃的肉味兒。當然,還有白菜熬得口感滋味兒,這又是掌握火候問題了。

一個老北京人,主要是平民百姓常食的熬白菜你還真不能小看,它所以百年來流傳至今,充分說明它的存在價值。我看見現在廣告上宣稱的某「君」或某「店」發明的「名菜」經託兒烘託後,也引得不少群眾,其中也包括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去品嘗。但是不少人食後,說去此處吃飯僅此一回!足見做菜和做人一樣,也要實實在在!

以上圖文來源:原載網際網路,節能君想說:一滴水可以蕩漾整個湖面,一篇文章分享可以觸動整個心靈,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將即時刪除!

相關焦點

  • 熬炒咕嘟燉,北京人最愛的這一口兒,真饞人!
    北京人一聊到吃飯的事兒,常說:「嗨,熬炒咕嘟燉,一天到晚就這點兒營生」。
  • 百菜不如白菜,中國哪裡的人最愛吃白菜?
    白菜,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菜,北方管白菜叫大白菜,南方謂之黃芽菜(黃芽菜通常泛指白菜,有時也特指南方的一個白菜品種),從北到南,種類多樣,如北京的大青口,天津的青麻葉,山東的膠州大白菜,東北的大矮白菜,江浙的高腳白、黃芽菜以及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
  • 「家常」又「講究」的北京炸醬麵
    如果有人問地道的北京炸醬麵怎麼做?這還真不好說,因為,即便是普通百姓家中也有自己的「獨門秘方」。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炸醬麵無外乎三個步驟:制面、炸醬、備麵碼兒。真正「講究」的炸醬麵的「面」是擀出來的。現如今北京人吃的「面」多是「買」回來的「切面」。手擀麵對製作人的要求並不高,一要有力氣,二要有耐心,但擀麵卻是一門精細的手藝。首先和面要注意比例。
  • 北京人的一日三餐,原來這麼地道……
    北京人的一日三餐民以食為天,北京人愛吃也會吃,大到每個季節吃什麼,小到飯桌上的一碟鹹菜,都透著講究。
  • 中國哪裡的白菜最好吃?
    黃芽白菜最鮮嫩|pixabay黃白分明的白菜心切了,拿糖醋鹽生抽和辣椒油一拌,淋勺小磨香油,撒點蒜末香菜,就是一道簡單易做的涼拌菜。講究些的,還可以拌上海蜇皮,鮮上加鮮。白菜燒肥腸|nipic.com醃白菜,別樣風情以鹽、糖、醬、辣椒等調料醃漬,白菜宛如脫胎換骨重獲新生。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東北的酸菜和辣白菜,北京的醬白菜。在東北人家中,半人高的碩大酸菜缸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北京人一年到頭兒一天到晚,都在...
    ,都透著講究。也有講究吃的主兒,登上自行車,來天興居這樣的地方喝上碗炒肝,那可就更地道了!這都是北京人夏天的最愛。雖說北京人特愛吃麵條,但也不是頓頓都吃,我們講究換頓~就比如今天吃了麵條,明天就得來頓包子、餃子之類的了。
  • 又到了吃白菜的時候
    那麼,在中醫眼裡,白菜有什麼價值呢?「生活化地運用中醫。2-3人同食,兩菜一湯菜譜舉例:湯可以是白菜豆腐肉圓湯+蔥花,胡椒,降中有升」。白菜從北到南,有各種品種。東北人可以把白菜做的眼花繚亂,醋溜白菜、木耳炒白菜、白菜燉豆腐、白菜燉豬肉、汆白菜丸子湯、白菜包子、白菜餃子……剩下的一半則被醃成酸菜
  • 北京人解饞離不開這幾樣兒,看著都流口水!
    老北京人講究秋天要吃爆肚兒,一盤剛得的爆肚兒,再配上兩燒餅,您說解饞不解饞。這饞勁一上來,哪怕只是來上一盤爆白菜,都讓人覺得美滋滋的。上面說的這些都是硬貨,還有那不怎麼起眼的,甚至讓人有點退避三舍的王致和臭豆腐,也讓北京人「欲罷不能」。北京人只認王致和臭豆腐,把它抹在剛炸好的炸饅頭片兒、窩頭片兒上,吃一口沒人不說香。
  • 北京人的「窮吃食」
    6、窩頭窩頭以前可是過去北京人的「保命糧」,現在棒子麵兒的窩頭很少家庭做了,圓錐形狀的窩頭下面還有個孔~23.水疙瘩芥菜疙瘩醃起來最快兩天就能吃了,水疙瘩做著簡單吃起來更簡單,切絲兒、切片、夾著吃都成,便宜省事又好吃的水疙瘩是北京人的「看家菜」~
  • 熬小米粥有講究,小米不要直接下鍋,學會這個小技巧熬出來更香濃
    大家都在為更好的生活而不斷努力,雖然生活在慢慢改善,但許多人的身體多有問題,胃部不適變得很平常,當胃部不適時,只會對自己說慢慢好,也有人實在受不了,去吃藥,長期過去,身體會出現大問題,所以我們平常要懂得養胃,什麼最養胃,最經濟?胃舒服的人每天喝一碗小米粥,身體好!
  • 女子熬藥不足2小時中毒 熬中藥也有講究
    中藥湯劑是我們信賴的好藥,經過千百年的提煉靠中醫治好的病已經數不勝數,可是熬藥的方法決定著治療的效果,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需要熬多久才是正確的做法呢?我們怎樣才能擺脫熬藥的誤區呢。  不少中藥有毒 煎藥有講究  中藥中,除白附子,還有很多有毒,比較常用的有:草烏、川烏、馬錢子、雷公藤、萬年青根、夾竹桃、拳參、硃砂、全蠍、蠍毒、蜈蚣、川楝子、常山、藜蘆、瓜蒂等。
  • 老北京人將近春節這一周全安排好了!「二十四,掃房日」也有講究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過完小年兒,還有一周就到春節了,這一周老北京人可是一天也不能閒著,全都給安排好了。
  • 北京人冬天家裡囤的白菜,這樣吃不知有多滋補
    北京人冬天家裡囤的白菜,這樣吃不知有多滋補 2020-12-12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人的年夜飯,那叫一講究
    北京人吃年夜飯,講究頗多,必須要備好「四四見底」!老北京除夕年夜飯講究四涼、四熱、四肉、四湯菜,這叫做「四四見底」席面。北京菜中最接近日料口味的一道,也是北京人過年的首席素菜,清爽又解膩,吃起來辣味躥鼻,恨不得眼淚都流出來,嘴裡卻爽脆甜香,叫人慾罷不能。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盆。做好了,盛在大盆裡,放在室外,外面天寒地凍,吃的時候,切一盤上桌,三兩分鐘。
  • 北京人秋冬忘不了的12樣美食,每一口都是回憶
    當四季如春的超市取代了冬儲菜的地窖,天兒一冷,還是想抱顆白菜、提一斤豆腐回家熬著吃。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很難理解這種情懷,但那個缺衣少穿年代帶給我們的美食記憶,卻是如今豐盈的物質難以比擬的。一到冬天,大白菜就成了北京人的餐桌常客,不過有一樣兒美食幾乎是北京人秋冬時節、家家餐桌上必備的一道美食——芥末墩兒!雖然它吃起來的味兒那叫一個竄,但好多人依然對它是愛不釋口,就喜歡芥末竄鼻子的那種感受,倍兒爽!大白菜,是北京人入冬開始的看家菜,就算到今天不用再冬儲了,但是它的地位在北京人心裡變不了,在飯桌上永遠有它的一席之地。
  • 想吃朝鮮辣白菜嗎?掌握技巧,教你在家做正宗辣白菜,開胃下飯
    如果太多,還會留一部分製作醃菜,而醃菜的製作最講究的還屬辣白菜,尤以東北朝鮮族的辣白菜為特色,可以說是他們的看家菜。辣白菜除了朝鮮族製作外,在韓國也有辣白菜(也稱韓國泡菜)。他們在製作上稍有區別,朝鮮族的做法比較精簡,配料少,韓國的做法比較精細講究,除了基本的配料外還搭配有水果和海鮮。但是做好的辣白菜都具備「鮮、辣、鹹、酸、香、甜「的口感。
  • 北京炸醬麵!北京人家裡吃的炸醬麵!
    等醬炸好了,得放上一會兒等它涼下來。大多數北京人都愛吃鍋挑兒的面。這樣的面出來吃著熱乎又順溜,冬天吃了暖和,夏天吃完了也舒坦。       北京人拌炸醬麵的時候也是有講究的,而這個講究就是面碼。面碼分為明碼跟暗碼兩種,說簡單點,明碼就是生的直接吃的,而暗碼是需要淖水的。
  • 北京人冬天家裡囤的白菜,這樣吃不知有多滋補!
    作家汪曾祺曾經寫過,北京人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麼高。一句話老話「白菜能抵百菜」,就概括了白菜在北方人心中的地位,它可是能治病的冬日良藥!白菜易儲藏,價格實惠,而且可跟多數菜餚搭配,是名副其實的「平民菜」和「百搭菜」。白菜燉豬肉能養胃生津、滋補脾胃,老少皆宜。
  • 風物 | 糊糊塗塗,甜甜膩膩的感覺……這不就是鍋裡熬的臘八粥嘛
    去年臘八節,廣濟寺舍粥現場在《喵王府的生活》一書中,對王府過臘八節也有描寫:清晨,佛堂、祠堂蘇拉用小碗臘八粥供佛堂和家廟。上午,由管家太太、奶奶指示,將臘八粥分贈宮中及各親友。每份粥均加四樣粥菜和四樣餑餑,再外送兩棵醃白菜。凡是承命者,都要在午前送到。
  • 臨沂人,你今年還在灌香腸,囤白菜嗎?趕緊看看…
    不知不覺冬至已過2017年也快過去了天氣也越來越冷不過也等   到了它掛滿臨沂人窗臺的時候了! 要論到如何灌香腸從選材、配料、手法、晾曬都是很有學問的要選擇好豬肉,七分瘦,三分肥肉要切塊,不要用絞肉機攪碎這樣雖然好灌但是容易缺失了口感醃製時的配料也是很有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