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轉型的冰與火之歌:數位化與用戶運營

2020-12-18 HD汽車商業周刊

如果數據成為運營的核心,而用戶只是服務對象的話,或許是一種本末倒置。

文|東籬

數位化的基因正在深度滲透並改造車企。

12月12日,一汽-大眾宣布潘佔福接替劉亦功擔任公司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郭永鋒則接替董修惠任公司副總經理(商務)及銷售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在數據創造競爭優勢的時代,一汽-大眾將銷售公司總經理的權柄交給了在一汽集團負責數位化轉型的郭永鋒——這位從去年4月開始在中國一汽數位化部(信息化數位化辦公室)主持工作的高管還兼任著汽車數位化服務提供商啟明信息的董事長。

可預見的是,汽車業未來將進入「數據定義汽車「的時代,數據定義硬體、定義軟體、定義服務、定義生態,所有玩家都有機會,傳統車企需要加速數位化轉型。

數位化轉型需要依靠數據,但公司很難只依靠收集用戶數據打造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如何使用數據才是重中之重,而這個關鍵在於人,之於車企內部是人才,在外則是用戶,數位化用戶運營是下一個戰場。

數據的孤島

過去汽車產業的經典流程是從產品策劃開始,終點是交付到消費者手上,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和AIOT時代,整個汽車行業正在由通用化服務轉向個性化服務,間接服務轉向直接服務,汽車產品的交付只是一個開始,車企需要不斷改善體驗,進行用戶運營。

現在越來越多的新車可以實現聯網化,系統和軟體也不斷智能化,在這個基礎上,OTA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車企所採用。

然而很多車主購買新車的時候願意激活車聯網系統,但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很多車載軟體系統及其功能並沒有被頻繁的使用,如果遇上變動很大的系統升級,需要用戶主動操作,很多人也並不願意。

此前,某家國內知名車聯網公司給HD汽車商業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重大版本更新後,用戶留存只有70%,換句話說,30%的車主將不會成為最新版本系統的用戶。隨著版本更新的增加,留存量越來越少,活躍用戶的規模難以擴大。

因此,企業需要在打造一個符合用戶使用需求的作業系統的基礎上,建立起強大的數據平臺和運營平臺,做到既有用戶觸點來大量且快速收集用戶反饋,又能賦能和放權員工,讓他們能敏捷地獲得足夠多的信息,對功能和服務進行快速迭代。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增加,用戶所使用的服務和體驗反饋的持續增長,傳統車企所獲取的數據將爆炸式增長,車企要實現數位化轉型,基礎之一就是實現數據的自由流通。

然而公司內部一個一個的部門就像一個個孤島,彼此之間被海水阻隔,無法讓數據和信息進行自由的流動,目前許多汽車公司的高管面對複雜的流程和堅硬的部門牆無計可施。

很多時候,當全新的技術、商業模式或者業務到來,他們不得不選擇增加專門的條線或者部門,使得原本龐大的組織架構更加複雜。

當然有雄心的車企們開始打造自己的軟體和系統團隊。大眾汽車計劃成立5000人的數位化團隊,長城汽車設立了數位化中心,上汽集團軟體中心以「零束」之名亮相,豐田的軟體公司woven近期面世。

一家跨國車企的內部人士也對HD汽車商業周刊表示,他們也在努力嘗試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和堅冰,只是目前效果並不明顯。

打破堅冰的嘗試

無論是新的部門還是很多新的公司,大多都根植於錯綜複雜的母體之上,這些新生事物難以獲得充分的成長空間,原本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創新業務被逐漸同化,進而失去活力,走向失敗。

新的公司是否能夠和母公司實現數據的互通有無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此前就有車聯網公司的高管對HD汽車商業周刊表示,數據接口打通這件事上,哪怕是一家母公司內部都很難完成,很多公司的技術負責人曾抱怨,自己內部推都推不動相關工作。

要打破部門牆等阻礙數據流動的堅冰,自上而下的推動並不容易,觸及太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還得從新產品或者新業務出發,充分放權和賦能,讓項目負責人可以跨部門自由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等各類資源,打造新的利潤來源,形成示範效應,用龍頭產品帶動公司管理體系和治理架構的變革。

今年8月,尚未調任一汽-大眾的郭永鋒公開表示,「數位化技術對於車廠管理模式帶來的衝擊會越來越大,原來處於高度耦合的系統,不足以滿足或者支撐業務的敏捷變化。」

因此,一汽集團決定打掉ERP系統。ERP是一些企業內部管理的核心系統,周邊關聯關係也非常複雜,這個產品本身是一汽自己開發的,集團內企業都在用,一汽選擇將其解耦,也就是把系統開放、打散,嘗試構建新的系統。

現在郭永鋒赴任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變革這家體量巨大的合資公司將是這個一汽集團的數位化轉型先鋒需要解決的最大課題。

威馬汽車首席數據官梅松林認為,數位化轉型首先要整合人,「人沒整合在一起,就想著數據整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吉利旗下的領克汽車有自己的方法。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領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傑告訴HD汽車商業周刊,面對用戶的抱怨和提出的問題,通過APP或者用戶微信群,公司高管第一時間知曉後,就會建立一個新的微信群,直接把相關業務的負責人拉進群裡,不需要太複雜的流程,關鍵在於快速解決問題,

由此不難看出,有網際網路思維和用戶思維的核心高管統籌新公司或者新產品也是一個快速產生示範效應的方法。

領克汽車相關人士表示,如今在公司內部,一些項目由部長或者總監級別的員工牽頭,涉及多部門的合作,負責人同樣可以召集其他部門更高級別的人士參會。

不過,越是體系龐大的車企轉型越困難。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目前推進的轉型就不太順利。強行快速推進的結果是,迪斯卸任大眾品牌CEO,工會對他不滿,其延長合同的申請也還在博弈當中。

用戶不只是冰冷的數據

「企業的真正目的是創造和留住用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如此強調。

對於車企而言,數位化轉型的目的不是簡單地誘導客戶進行購車消費,而是有效改善其生活,進而幫助企業贏得客戶信任,未來在服務端打造更豐富的生態,打開更大的想像空間。

換句話說,用戶產生的數據和反饋並不是冰冷的數字和文字,車企如果只是想著生成用戶畫像、進行數位化營銷,銷售更多的車輛,這是數位化轉型的一環,但不是全貌。

在某種程度上,如果數據成為車企運營的核心,而用戶只是服務對象的話,或許是一種本末倒置。

數據、分析方法和AI能力的關鍵所在還是「以人為中心」,要讓數據賦能員工進而更好服務用戶,為用戶創造價值,才能夠留存用戶,最終實現價值變現。

以蔚來為例,用戶社群非常活躍,李斌、秦力洪等創始人在各種車主群裡和用戶互動,既會發紅包,也會回答車主的疑問。蔚來APP也是企業和用戶交流的平臺,用戶的反饋和抱怨不迴避地呈現出來,直面用戶,然後解決問題。

很多問題是數據反饋的,因此很多重視用戶運營的車企高管選擇「潛水」在車主群,聆聽車主真實的聲音,而不是只看數據統計。

同時,越來越多的車企尤其是新造車企業會主動邀請用戶提意見,線下面對面開展圓桌討論。據悉有些車企每年都會開幾場用戶線下圓桌討論,90%以上的問題最終都能落實解決。

「只是依靠數據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只有直面用戶,才能讓他們感受到企業和產品的溫度。」一家新造車勢力的高管對HD汽車商業周刊表示。

不僅如此,用戶的主觀能動性還在於用戶之間的互動也能創造價值。通過一些車企提供的APP等平臺,部分用戶希望將自己的店鋪「開到APP」上面,憑藉車鑰匙就可以去店裡打卡、享受車主的權益。

「我們沒有希望用戶給企業創造什麼,只是想要搭建好這個平臺,用戶和用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到一些有商業價值的合作夥伴。」某車企負責人透露,在某場線下活動,很多用戶之間已經開始談生意了。

未來的汽車商業運營生態將是用戶和車企共創的全新模式,軟體定義汽車,用戶共創定義價值。

華人運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丁磊直言,在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的車企一定是網際網路思維貫穿其中的,最核心的就是直達用戶,與用戶共創是打造品牌的唯一方式,共創這一理念將貫穿在產品與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當中。

在這個浸淫行業幾十年的汽車人看來,「今天這個時代,(車企)已經沒有選擇。」

-END-

相關焦點

  • 威爾森首席產品創新營銷官:車企應該怎樣做數位化轉型?
    近年來,面對新造車企業的壓力、消費者的需求,傳統車企不得不做「數位化轉型」。但不少車企看不到數位化的商業價值、找不到轉型的方案,一邊心急如焚,一邊在疑惑中觀望。 近日,廣州威爾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爾森」)首席產品創新營銷官CMIO賴敏茹在36氪專訪中表示,汽車行業數位化轉型的本質在於車企應由「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轉變,挖掘車輛全生命周期的價值,在用戶買車、用車和增換購等環節不斷觸及用戶,提供其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增加用戶粘性。
  • 企業數位化轉型,運營人員如何構建數位化運營能力?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本質是為了順應消費者需求,重新進行資源配置,以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在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業務運營人員需要提高自己的數位化運營技能,做一個複合型的運營人才。那麼對於消費者的完全在線,企業本身是否需要進行數位化轉型呢?運營人員又該如何進行針對性的數位化運營能力提升呢?
  • 數位化轉型之風颳向汽車業,如何打好變革第一戰
    汽車市場的存量時代,行業需要新的刺激,但在近一兩年的實踐中,只靠傳統廣告投放、明星代言、線下車展等營銷策略都無法滿足用戶需求。這也正是汽車行業向電商、直播、短視頻等平臺尋求解法的重要原因。汽車作為一種重體驗、高客單價的產品,交易鏈路仍需要依賴線下場景,流量平臺對汽車行業的助力,正逐漸從營銷環節做突破,營銷的數位化轉型,成為車企數位化轉型的啟動器與破冰器。
  • 論汽車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
    這些服務平臺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都是通過錨定用戶需求,在思維模式上做出了巨大改變,這也是企業完成轉型後的蛻變,讓企業能長久生存下去。面對日益競爭的市場環境,客戶需求以及動態成本的不斷變化,給汽車製造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在過去汽車企業都是通過改善運營和財務來實現增長,這些偏重於增強企業核心業務,實現一定的盈利提升。
  • 耐克數位化轉型之道淺析,附2020最新數位化營銷專題報告PDF
    對於營銷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敏感程度,不同行業的需求度和緊迫感不同。與最終用戶越接近、與消費者產生互動體驗越頻繁的行業,往往對數字營銷的需求越高。其中,消費品、汽車、房地產等都是數字營銷轉型動力較強的典型行業。
  • 百度蘇坦:Apollo智能車聯如何助力車企實現數位化轉型
    9月6日,在以「5G+大數據」驅動汽車產業數位化轉型」為主題的第三會場中,百度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蘇坦發表了精彩演講。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汽車行業的夥伴們、媒體朋友們和屏幕前的網友們大家好。
  • ...玩家市值暴漲 「掉隊者」破產清算 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
    原標題:頭部玩家市值暴漲 「掉隊者」破產清算 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   隨著造車新勢力窗口期逐漸關閉,「冰火兩重天」的劇情正在加速上演。
  • 頭部玩家市值暴漲 掉隊者破產清算 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
    來源:中國經營報頭部玩家市值暴漲 「掉隊者」破產清算 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本報記者/劉媛媛/上海報導隨著造車新勢力窗口期逐漸關閉,「冰火兩重天」的劇情正在加速上演。近段時間,造車新勢力大軍消息不斷,一面是以蔚來為首的中概股「三巨頭」股價飆升、市值暴漲,大有趕超寶馬、通用等傳統車企之勢;一面是以長江汽車為代表的後列梯隊深陷資金困局、經營難續,不得不申請破產清算。
  • 汽車軟體定義後車企迎來新的轉機,4S店數位化升級線上收款4萬多
    傳統汽車核心技術是發動機、變速器、底盤等,智能汽車則是電池、電控、軟體等,所以未來車企能力都將發生變化。因此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提出軟體定義汽車的概念,未來汽車是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軟體技術,而不再是汽車的馬力大小,是否真皮沙發座椅,機械性能好壞。
  • 首次展現龍族全貌,《冰與火之歌》前傳《血與火》上線
    閱文集團旗下QQ閱讀於近日引入《血與火:坦格利安王朝史(第一卷)》小說電子版,這部作品是美國著名奇幻小說作家喬治R.R.馬丁的最新力作,故事背景設定在史詩巨著《冰與火之歌》發生之前,首次展現了坦格利安家族史全貌以及龍族覆滅的原因,備受粉絲期待。
  • 李書福確認吉利正生產防冠狀病毒汽車 話題評論奏起冰與火之歌
    那麼,自主車企是否真的需要造出防冠狀病毒的汽車呢?自主車企的發展重點是否應在這一點上呢?《汽車專業網》編輯聯繫到了全國乘用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先生,崔東樹先生對此問題的看法是:自主車企的發展重點是產品力的提升,降低油耗,做好舒適感和安全性,生產防冠狀病毒也是提升安全性的體現。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二:數位化轉型的三大類價值效益
    企業可以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作用,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值體系優化、創新、重構,不斷提升存量業務,實現效率提升、成本降低、質量提高的同時,不斷獲取日益個性化、動態化的價值和新的增量空間,實現新的高質量發展。 價值效益是企業開展業務活動所創造且可度量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及效益的結果,它既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出發點,也是數位化轉型的落腳點。
  • 冰與火之歌雞尾酒
    冰與火之歌雞尾酒是來致敬基於系列小說《冰與火之歌》和《權力的遊戲》,由於製造這杯雞尾酒時需要用到火,所有想要嘗試的小夥伴,一定要格外小心
  • 數位化轉型「優等生」都做了哪些嘗試
    眼鏡零售直營連鎖品牌寶島眼鏡就是藉助數位化手段進行運營體系改造的實踐者,近年來通過建立以會員運營為中心(MOC)的全新組織架構,培養大眾點評、小紅書等平臺「聲量達人」等系列舉措,寶島眼鏡快速進行數位化轉型,徹底顛覆了從前的零售組織邏輯,已經實現網際網路用戶數的大幅攀升。
  • AI加持平臺,使能數位化轉型,讓運營更智慧
    AI加持的數位化平臺能夠讓電信運營商更快地響應市場、客戶和網絡的變化,使運營變得更加高效和智能。華為藉助「AI加持的平臺」和專業服務,幫助電信運營商實現轉型,提升運營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支撐數位化轉型的每一步。在四個典型場景中,數位化平臺的應用讓運營變得更智慧。
  • 《冰與火之歌》前傳《血與火》上線QQ閱讀 首次展現龍族全貌
    閱文集團旗艦閱讀產品QQ閱讀於近日引入《血與火:坦格利安王朝史(第一卷)》小說電子版,該部作品是美國著名奇幻小說作家喬治 R.R.馬丁的最新力作,故事背景設定在史詩巨著《冰與火之歌》發生之前,首次展現了坦格利安家族史全貌以及龍族覆滅的原因,還未出版便已備受粉絲期待。
  • 共享汽車的冰與火之歌,GoFun出行的平臺化野心
    汽車消費趨于謹慎,車企也紛紛裁員、轉產自救。一方面是供給端供大於求,另一方面是消費端有出行需求、卻趨于謹慎消費。對於車企而言,除了推出「直播賣車」、「無接觸買車」等新式玩法,整合產業鏈資源並變革消費模式,也是一種自救手段。成立於2015年的GoFun出行,過去一直以「分時租賃」作為主營業務,重資產、重運營。
  • 平安金管家沈瑋:深耕價值用戶 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
    對於傳統保險企業而言,數位化轉型意味著驅動著企業的整體架構轉型,因此數據化轉型框架並不能夠亦步亦趨地模仿。保險企業應如何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立足用戶需求,做到持續、精細化運營?這正是整個行業都在期待的「轉折點」。近年來,平安人壽著眼於數位化經營轉型戰略的長遠發展,率先推出了保險行業首個以「開放的專業管家平臺」為價值主張的「保險+網際網路」產品——平安金管家APP。
  • 企業數位化轉型之變:從上到下,從大到小
    編輯導語:企業數位化轉型已經是全行業都在推行的戰略之路,從過去兩年的「概念滿天飛」到現在的「有效果的數位化」,代表了企業對數位化轉型的冷靜和務實的認識轉變;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企業數位化轉型之變的理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2020年對實體企業老闆來說,最火爆的概念是什麼?
  • 新零售的冰與火之歌4—新零售的DNA雙螺旋
    可以想像,數位化的人(超級ID的人)X數位化的貨(有紀律的貨)X數位化的場(生生不息裂變的場),通過精準與智慧的融合在一起,就像E=mc²中的「C」,成為一切變化的引擎和動能。 從數據化數據活化數字流動,最終到數位化; 從在線化雲化個性化,最終到算法化; 從使用化服務化減物質化,最終實現非物質化。 而這一切都是加速「人貨場」三個要素的智能化,使其更加精準、敏捷,簡潔,完整,從而進一步豐富和豐滿用戶體驗的全面場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