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都認為在身上紋個紋身
特別的炫酷
福安一名剛高中畢業的18歲男孩
在這個暑假加入了紋身大軍
沒過多久
他就被父親拉進了洗紋身大軍
這下讓他感受到了
什麼叫做
紋身一時爽,祛除淚兩行
福安18歲男生吳天(化名)高中畢業,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吳天眼見周遭的很多同齡人手臂、腳踝等部位都有各種圖案的紋身,覺得很酷,就在這個高中畢業的暑假,他也加入到紋身青年隊伍中,在左前臂上紋了兩個「人頭」圖案的紋身。
當天晚上回到家,吳天的爸爸發現兒子左前臂多了個黑乎乎的東西,定睛一看,是一塊紋身,吳天還說花了好幾百塊錢才完成這個「作品」。
當下吳天爸爸急了,先不說會不會影響上大學,萬一以後要考公務員、要參軍怎麼辦?這些可是明令禁止紋身的呀!強烈要求兒子去洗掉紋身。
在遭到吳天拒絕後,父子倆幾乎每天都為此事爭吵不休。
最後,吳天妥協了,到寧德市閩東醫院就診,祛除紋身。
閩東醫院燒傷科、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李少峰接診後,為吳天制定了分次切除紋身的方案,即第一次切除一半,切口術後2周拆線,6個月後再切除另一半。目前,吳天的手臂一半紋身已祛除。
近日在門診中,李少峰接診了多名與吳天一樣一時衝動紋身又要祛紋身的青年,他說,紋身的危害對人體傷害挺大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年少輕狂,為當初的衝動付出了代價,因此,紋身需慎重,祛除很苦惱。
紋身「四宗罪」
紋身也叫文身,是用帶有墨的針,刺入皮膚真皮和皮下組織,從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並永久存在。目前小範圍的紋身可以直接切除縫合,稍大的需要分次切除或者埋置擴張器,後期皮瓣修復。
李少峰把紋身危害歸結為「四宗罪」:
傷害一
紋身破壞皮膚屏障,使人體抵禦各種刺激的能力下降,特別是容易招致細菌感染。
一部分紋身店如未使用一次性耗材,紋刺時大多消毒不嚴格或者根本不消毒,當針尖刺入皮膚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隨之帶入機體,引起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癤、癰、丹毒、膿皰瘡等,甚至會染上B肝、梅毒、愛滋病等傳染病。
傷害二
祛除紋身會留疤。
目前尚未研究出一種特效藥物能將其一點不留痕的修復,通過雷射祛除紋身後紋身色素會變淡,但是紋身的輪廓依然存在,甚至雷射處疤痕增生明顯,唯一有效的辦法是做整形手術,但整形手術也有手術切口。
傷害三
紋身用的顏料有許多種,不少是化學物質,體質差的人容易引起皮炎、過敏,至使局部發癢、疼痛,出現燒灼感、麻木感等。
容易造成常見的皮膚損傷,如:永久性過敏性、瘢痕疙瘩形成、肉芽腫、磁共振(MRI)併發症等。
傷害四
紋身墨水中的毒素被身體吸收後可能會致癌。
紋身墨水中的納米顆粒進入血管後會聚集在脾臟和腎臟,然後影響身體的排毒功用。
有些紋身墨水中富含鈷和汞,而現在市場上運用的有些紋身墨水商品沒有商品闡明和成分表,患者在紋身時,對潛在的危險一竅不通。
醫生提醒不要去紋身
很多紋身愛好者對紋身有這樣評價:「紋身是會上癮的痛」。
雖然目前的紋身技術先進,而且圖案也越來越個性化,紋身的時間也比以前快,疼痛少,加上很多運動員及明星都有紋身,讓很多追求個性的「熱血青年」心嚮往之,積極去嘗試。甚至誤以為紋身對人體沒有什麼影響。哪怕有一天後悔了,也可以到專門的紋身店裡進行清洗。
目前市面上很多機構推出的「洗紋身」項目,號稱採用紋身機器無痕清洗乾淨。
但在李少峰看來,這個原理與雷射消痕手法類似,都是將真皮層燒傷,待壞死組織溶解後肉芽組織形成,再把周圍皮膚移行覆蓋。
小範圍疤痕不那麼明顯,卻會遺留下原來紋身部位的雷射疤痕,而且洗完紋身後的創面會滲血,需要經歷痂皮溶解—長新皮—後期長疤痕,這個過程是比較痛的過程。
李少峰提醒,年輕人不要去紋身,如果覺得紋身圖案漂亮酷炫,可以使用紋身貼,可以隨時撕掉,不留下痕跡。
END
編輯:喬一
福建衛生報記者:張帥
通訊員: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