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探索城市精細化管理新路子 杭州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9時26分35秒,企業點擊「提交」;9時26分37秒,500元補貼匯入了員工帳戶。

這張「秒兌現」的截圖,是浙江杭州一家汽車銷售公司申請企業員工租房補貼的時間記錄。

企業員工租房補貼,是杭州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的一項惠企政策。企業和群眾看得見的,是政策紅包「秒速」直達;看不見的,則是在後臺發揮作用的杭州城市大腦——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在城市治理中的創新運用。

依託城市大腦,企業在線申請這項補貼,只需填基本信息,不用交證明材料,由大資料庫自動比對、審核,實現「即報即核秒到帳」。如果按照傳統方式,企業至少得提交7項證明,政府部門環環審核、資金層層撥付,前後約需10個工作日。

今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考察時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習近平總書記希望杭州在建設城市大腦方面繼續探索創新,進一步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為全國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

最近兩個多月來,杭州城市大腦建設持續攻堅。「城市大腦是這些年來我們一以貫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探索運用數位化手段治理城市的實踐成果。」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表示,杭州將不斷完善城市治理現代化數字系統解決方案,奮力打造全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窗口。

從「數字治堵」到「數字治城」再到「數字治疫」

2016年,杭州市率先謀劃建設城市大腦,探索運用數位化手段治理城市。

城市大腦的誕生,源自城市治理中的堵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紅綠燈跟交通監控攝像頭的距離。它們都在一根杆子上,但從沒通過數據被連接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腦總架構師王堅舉例說,數據不通則交通不暢,既加大城市運營成本,也影響群眾生活品質。

正是從「數字治堵」入手,杭州先行試點城市大腦,探索智慧城市建設。創新推出的「延誤指數」,通過車輛全樣本分析、數據全流程監管,讓交通信號燈的控制算法越來越「聰明」。最近3年,杭州淨增約120萬人口、40萬輛汽車,總路面通行面積則因地鐵施工等因素減少了20%,而道路平均通行速度反倒提升了15%。

城市治理最需要解決什麼、群眾最盼什麼,就謀劃、推出什麼。「治堵」顯身手之後,城市大腦繼續向「數字治城」延伸,其創新成果相繼應用於城市街區治理、文化旅遊、衛生健康等民生領域。

位於杭州雲棲小鎮的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是這個「數字大腦」的中樞。王堅指著現場幾塊大型顯示屏說:「它們不只是『屏』,還是『數字駕駛艙』。」有了城市大腦,數據資源就能輔助城市治理部門操作「駕駛端」,將資源配置得更高效。

比如,商業數據與政府部門數據多維融合,可以讓遊客「20秒進入公園、30秒入住酒店」,已分別覆蓋163個景點和文化場館、414家酒店。杭州已有60.3萬個停車位實現「先離場後付費」,免去排隊交費;全市254家醫療機構接入「舒心就醫」應用場景,累計服務3200多萬人次,履約金額超過15億元。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城市大腦迅速轉戰「數字治疫」,首創的三色健康碼、企業復工復產數字平臺、政商「親清在線」平臺等,都以數位化賦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杭州各大醫院的發燒門診人數,如今都能在城市大腦平臺即時、準確顯示,這些數據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了重要參考作用。通過城市大腦,也能清晰看到杭州全城用電量的變化曲線,在疫情之後如何逐漸從負數轉為正數。

從數位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

「前後才3天,我們公司一對夫妻、一個年輕小夥子就租到了房,面積、朝向都不錯。」在杭州市江幹區,濱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助理餘金柱很滿意,通過城市大腦「親清在線」平臺,為外地員工找到了既廉價又寬敞的出租房。

租房的滿意度、匹配度高,是因為「聰明」的城市大腦事先做足了功課:在哪裡規劃建設藍領公寓、匹配何種類型企業員工的租房需求,城市大腦已進行數據配比,分屬5個市級部門的數據都拿出來共享了。

目前,江幹區600多套藍領公寓房源上線,90多家企業已提交租房訴求。區發改經信局副局長盧慧俏說,依託城市大腦,租房已從「跑多次」變為「跑零次」,原先要找多個部門,如今全程在線辦理,「審核制」變為「承諾制」,現在可以當天預訂房源、當天入住。

信息化時代,面對大城市這個「巨系統」,城市治理的難度係數前所未有。像杭州,實際管理人口1600多萬,有市場主體133.9萬個、高層建築1.4萬幢……依靠傳統手段,難以確保城市高效精準施策、安全有序運行。

為此,杭州凝聚了這樣的共識:加快建設與大城市功能定位相適應、與人民群眾期盼相符合的智慧城市,破解治理模式與城市系統不相適應的矛盾。

為讓惠企利民政策落地更快速、更精準,杭州市3月初成立工作專班,依託城市大腦,創新「直通車式」惠企服務。市經信局中小企業發展處負責人說,「目前已為全市61萬名員工發放3億多元租房補貼,這在過去可能花一年都不容易做到。」

為讓社會治理更高效、更精細,杭州還探索「大數據+網格化」,既要讓數據「多」起來、「準」起來,又要讓數據「動」起來、「跑」起來。

在上城區湖濱街道,東平巷社區79歲獨居老人孫新寶已感受到「智慧化」關愛。6月10日,一條信息提示,老人家裡用電數據異常,網格員李娟立刻上門查看,發現大門緊鎖。電話聯繫後了解到,原來老人和女兒外出度假了。

湖濱街道10736套房屋的信息都已納入統一地址資料庫,減輕了網格員日常上門排查的工作量。通過大數據分析,重點關注689位獨居老人的日常狀況,一旦有突發變化,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就會指示網格員上門。2593套出租房的用電數據也已統一建模,以利動態掌握信息,及時上門排摸。

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夜景

繼續探索創新,加快建設智慧城市

城市大腦迄今已接入杭州全市96個部門、317個信息化系統項目,每天平均協同數據1.2億多條。截至6月12日,城市大腦「親清在線」平臺共上線惠企政策108項,累計兌付金額16億多元,惠及16萬家企業66萬名員工。

城市大腦發揮作用,使杭州成為率先實施「就醫最多付一次」、率先實現「急救車不必闖紅燈」、率先出現「無杆停車場」的試驗田。下一步還將在哪些方面發力、提速?

「怎麼方便企業、方便群眾就怎麼來。」杭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馬駿說,城市大腦繼續探索創新,仍將圍繞這一理念,加強頂層設計,從「單兵突進、試點先行」轉向「縱深推進、全面提升」。

今年6月,功能不斷優化的杭州城市大腦發布「雙月攻堅」成果,持續提升城市數位化治理、精細化管理的「繡花」功夫。

前不久,乾元(杭州)科技創新有限公司負責人晚間在網上提交了企業營業執照申請,幾分鐘後,電子營業執照在線生成。在濱江區,已有12家企業通過這種「無人智慧審批」方式拿到了營業執照。對接城市大腦應用場景,智慧審批全天候在線,非工作時間也能快速完成審批。

依託「親清在線」平臺,杭州將重點推進工業項目在線許可,從企業需求出發,推動投資項目審批「小時制」辦理。今後,杭州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有望從原來所需的10個工作日,壓減到9個半小時。同時,加大數據協同,讓審批材料減量化,企業填報數據有望減少80%。預計6月底前,這項智能審批的新功能將上線試運行。

【浙江新聞+】

今日談丨城市會「思考」治理更高效

陳 凌

疫情防控過程中,杭州等城市紛紛按下智慧城市建設快進鍵,數位化技術成為防控疫情、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硬核力量,凸顯了智慧治理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城市會「思考」,治理更高效。城市治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協調各方利益、統籌多方力量。面對這一課題,數位化技術不僅能降低管理成本,還能提高治理效率。

信息多跑路,百姓就能少跑腿。為城市治理插上科技的翅膀,既能讓城市「耳聰目明」,更能提高公共服務品質、管理精細化程度。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用信息技術賦能城市治理,讓數字紅利惠及每一個人,是民之所望,更是施政所向。

相關焦點

  • 精細化治理讓城市更有「溫度」
    「十三五」期間,南寧市「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緊緊圍繞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活品質、提升城市品位目標任務,持續深化「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持續開展2016年集中整治年、2017年鞏固提升年、2018年制度建設年、2019年城市精細化管理年、2020年城市治理提升年等「一年一主題」活動,著力解決當前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健全完善城市治理體制機制
  • 成都市新都區啟動實施香城細管行動 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
    4月12日,成都市新都區在芳華微馬公園召開實施香城細管助力公園城市建設大會,正式啟動實施香城細管行動,以「香城細管九大策略」,加快推進新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城市功能品質全面提升,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
  • 城市管理如何更精細化?環衛行業首個「城市大管家」品牌在廣州發布
    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參與者,面對城市服務萬億級市場,環衛公司要如何順應大勢,提供更有效的城市服務?12月22日,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僑銀環保」)在廣州正式發布「城市大管家」發展戰略,成為環衛行業內第一家推出「城市大管家」品牌的企業。
  • 天壤城市大腦總裁彭伊莎:AI助力城市運營智慧化、精細化
    天壤城市大腦總裁彭伊莎受邀發表《以城市大腦為支撐的城市智慧化運營》的主題演講。她認為:城市大腦是城市數位化基礎設施,是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何為城市大腦,彭伊莎表示:算力時代,城市大腦是城市數位化基礎設施,它實現的主要目標是數據的實時在線流動。如果數據不在線,數據不能流動起來,城市各部門之間的業務不能協同,那就很難達到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
  • 重慶市萬州區城市管理局一行赴江陰路參觀學習城市精細化管理項目
    9月18日,重慶市萬州區城市管理局一行人多人來到黃浦區江陰路學習城市精細化管理「三美聯動」微更新亮點項目。萬州區城市管理局一行走進江陰路72號一處庭院。這裡曾經違建林立,狹小的空間上密布著蛛網般的電線,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也是黃浦區兩元結構特點凸顯、人口密度大、生態環境髒亂差問題突出的癥結點。
  • 陝西省銅川市: 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顏值
    「城市之美,在於精緻;城市管理,在於精細。」在銅川街頭,一位城管執法隊員告訴記者,銅川市區環境面貌的改善,得益於精細化措施的落實。  整治「髒亂汙」  優化居民生活環境  城市容貌「髒亂汙」曾是困擾銅川市多年的頑疾。如何整治這些問題,還老百姓一個乾淨的家園,是擺在銅川市城管部門面前的首要任務。
  • 智慧城市:真正的「智慧」是讓人民更滿意,讓生活更美好
    近年來,隨著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設,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新業態、新模式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面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如何用「智慧」描繪城市的美好未來成為社會各界的努力方向。
  • 3800餘名「人民城管員」助推滄州城市精細化管理
    隨著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秉持「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的理念,不斷完善「智慧城管」系統,實行「反饋+獎勵」機制,健全「全業務移動辦公平臺」,提升市民對城市管理的關注度、參與度,城市管理發現問題的能力、處置問題的效率進一步提高。
  • 城博會上,松果智能的產品讓城市更「聰明」,讓生活更美好
    來源標題:城博會上,松果智能的產品讓城市更「聰明」,讓生活更美好 人類文明史上的每一次發明創造,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推動著人類社會進步。
  • ...城市管理網格員:打通城市管理的「神經末梢」,讓居民生活更幸福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和婷婷 通訊員 丁子琦 圖片/視頻通訊員 費美琳【解碼新職業】城市管理網格員運用現代城市網絡化管理技術,巡查、核實、上報、處置市政工程(公用)設施、市容環境、社會管理事務等方面的問題,並對相關信息進行採集
  • 智慧引領城市更新,打造城市感知網絡
    、實現精細化和動態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推進城市發展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變得更「聰明」,今年年初以來,上海、青島、杭州、長沙、成都等城市紛紛出臺智慧城市建設方案,聚焦城市治理、城市安全、城市建設、城市更新等內容,謀劃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建設智慧城市和如何更好發揮智慧城市作用。 智慧賦能社區治理,強化城市管理基礎 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更高階段,但其建設絕不僅僅是城市的智能化和新技術的覆蓋。
  • ...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讓城市運轉更聰明...
    2020-10-14 11:40:20來源:FX168 【習近平:創新思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說,要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
  • 日照:打造「智慧大腦」 讓城市管理更智能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城市綜合治理的方向,12月4日,日照市網格化智能管理工作平臺正式上線。平臺由日照市委政法委會同日照市大數據發展局與日照移動公司聯合開發,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量身打造了以「網格全科化、數據共享化、應用智能化」為特點的社會治理網格化智能管理工作平臺。
  • 「強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今年以來,南寧市全面實施強首府戰略,將「強治理」作為一項關鍵工作,以「治水、建城、為民」為主線,高標準高水平推進綜合整治,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和文化軟實力,加快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一城之美,在於精緻;一城管理,在於精細。城市治理應該像繡花一樣,從細節著眼、從小事著手。
  • 以繡花之功精細化管理城市 寫在嵊州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
    自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嵊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嚴格對照「創城」的每一項環節、每一個步驟,以繡花針功夫推進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力以赴為嵊州爭當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增光添彩。
  • 推動社區治理精細化:超大城市需要「超級大腦」
    落實這一要求,必須對「城市體徵」有動態、全面的了解。上海在城市管理中致力於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持續推進「一網統管」平臺建設,數據歸集和應用不斷強化,類似獨居老人看護這樣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見。從市到區再到街鎮,三級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打造「治理要素一張圖」,空氣品質指數、交通客流量、水質達標率等各項指標的實時變化,都在一塊大屏幕上一覽無餘。
  • 智慧城市的時代擔當
    面向未來,城市化道路該怎麼走,如何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如何建設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成為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課題。如今,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又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探索新的城市治理之路,成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引領者。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創新思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再次被重點強調,智慧城市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重任、新使命。立足智慧城市的生動實踐,深圳在新時代書寫著智慧城市新的春天。
  • 數據,讓城市更溫暖丨創時代
    在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城鄉二元結構改革、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等領域,浦東始終擔負著探索與創新的使命。如今,在運用科技手段進行城市精細化運行和治理方面,浦東也當仁不讓地走在前列。《創時代》本周推出特別節目《數據,讓城市更溫暖》,看浦東如何用現代科技手段和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推進城市治理的智能化與精細化水平。
  • 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杭州社區智治在線下城平臺全市率先...
    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持續深化城市大腦應用讓社區治理更高效、服務更智慧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美好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杭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特別是關於
  • ...揭秘武漢交通「智慧大腦」 大數據賦能讓城市交通更「聰明」
    10月24日,「2020·指尖城市」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武漢市交管局,揭秘武漢交通「智慧大腦」,探秘武漢市交管局如何通過構建的系統化、精細化、智慧化的現代交通管理模式讓城市交通治理變得更聰明。系統實時預警異常交通警情,精準監測擁堵點位、擁堵裡程、擁堵時長,推進交警勤務快速化、精準化、智能化,全市2600名交警、600名漢警快騎、300名警保聯動、200臺應急救援車輛實現一鍵調度。完善信號配時優化工作模式,分時段精細化管理路口信號燈自適應控制,針對突發警情、異常情況,系統自動預警,後臺統一調整信號燈配時方案,打造「一鍵式」綠波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