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街坊們都說,維他奶和麻辣火鍋是絕配;
夏天,特別愛喝的就是維他檸檬茶。
維他奶陪伴著我們成長的時光
不過它最近被點名了!
10月21日,海關總署發布了
《2020年9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公告,在被點名的218批次產品中看到了維他奶的名字,這讓喝了這麼多年維他奶的忠實粉絲有點受傷啊。
然而作為忠實粉絲,
對有著80多年歷史的維他奶,還是很信任的
果然在被媒體報導的新聞裡找到了官方的解釋
對此,維他奶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些產品並非通過公司官方渠道進口,
因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的標籤法規存在差異,
未授權的某些貿易公司自行將在
香港合規合格的產品擅自進口到中國內地,
導致該產品未獲準入境。"
維他奶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些涉事進口商(包括過往類似行為的進口商)
未獲該公司品牌授權許可,
其行為已涉嫌侵犯維他奶公司商標權、
損害公司品牌形象。
目前已委託代理律師發布嚴正律師函,
有數家進口商已回函道歉並承諾停止侵權行為。
這些被點名的港版維他奶
原來是因為未授權進口和兩地法規差異的問題被拒
然鵝
據說因為兩地法規差異問題的產品很常見
究竟是什麼原因會有兩地法規差異呢
在權威的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的平臺上,及國家級行業協會中國飲料行業協會的官微中,專家們對"進口食品為何不合格"進行了專門的解釋,其實這些並不屬於食品安全問題而是進口合規問題。
關於進口合規問題
我國對進口商、進口食品都有嚴格的要求,
不少的不合格食品是因為不符合進口食品準入流程,
比如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不合規。
產品標籤不合格是進口食品不合格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在最近海關公布的不合格信息中,標籤不合格佔到11.5%。
主要原因是各國、各地區法規有差異,
比如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食品應當標註簡體中文,用繁體字就算不合格,標籤大小、字體字號、英文字母大小寫之類的不合規都算不合格。
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使用不符合國內標準。
各國、各地區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批准食品添加劑,
但每家的經都念得不一樣。
比如香港和內地都允許使用泛酸鈣(補維生素的),
但使用範圍不同:內地可以用在碳酸飲料(如可樂)、茶飲料、風味飲料,
但尚未批准用於蛋白飲料(如豆奶)、果汁飲料、植物飲料和特殊飲料(如運動飲料),
這些產品如果用了就算不合格,
但在香港卻是合法的。
敲重點:原來被點名的維他奶港版產品所添加的泛酸鈣成分含量在香港是合法的
但在內地就不合規了
歸根究底
是兩地法規不一致的原因
平時一日一支的維他系列粉,
差點被嚇到啊…
看完以上信息,
各位街坊不用慌,
這次被點名的只是些非官方進口的產品,
只要認準官方渠道購買就沒問題啦!
維他奶80年的歷史
從沒有讓我們失望過
堅持這份初心不變
街坊們每天依然一支維他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