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大嶺山中學將舉行「和美教育」品牌學校教學開放日交流活動,所有班級、所有學科均對外開放(分為推薦課和自選課),展示學校貫徹「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品牌學校辦學理念教育教學成果。
大嶺山中學是一所鎮屬公辦完全中學,創建於1968年11月,地處大嶺山鎮中心區,毗鄰風光秀麗的松山湖工業園區。50多年的辦學歷程,學校積累了一定的文化底蘊,取得了可喜的辦學成效,獲得了多項殊榮。現為大嶺山中學教育集團龍頭學校,全面做好新風中學、第二小學的各項託管工作,深透「和美教育」的辦學理念,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辦學理念,回答了「如何辦學」與「辦怎樣的學校」的問題,闡述了"和美教育"的辦學策略與辦學願景。2019年8月,大嶺山中學成為東莞市「和美教育」品牌培育對象。學校秉持「和美教育」的價值追求,培育「和美學子」。「和美教育」的教育觀包含人與「天」之「和美」、人與「地」之「和美」、人與「人」之「和美」、人與「己」之「和美」四個方面,培養「循道理、會創造;樂傳承、勇擔當;懂禮規、善合作;強身心、興雅趣」的和美學子。課程是品牌建設的核心,是培養和美學子的重要抓手,學校在「和美教育」的引領下,構建「和美」課程體系,為學生鋪設生命成長的「跑道」。
/相關連結/
一、學校概況
大嶺山中學是一所鎮屬公辦完全中學,創建於1968年11月,佔地面積83457.6㎡,建築面積42630.16㎡,地處大嶺山鎮中心區,毗鄰風光秀麗的松山湖工業園區。
在鎮委鎮政府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下,教育的經費投入不斷增加,學校不斷發展壯大,校園環境不斷優化,育人設施持續完善,日趨先進,師資隊伍日益龐大。現有教職工250人,專任教師189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8人,研究生學歷29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現有50個教學班,在校生2513人,其中初中24個教學班,1249人,普通高中26個教學班,1264人。校園分初、高中校區,進行相對獨立管理。兩個學區由一條長達300多米的文化長廊連為一體。
二、學校榮譽
先後獲得首批國家級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巾幗文明崗、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東莞市文明標兵單位、東莞市文化先進學校、東莞市科普特色學校、東莞市體育特色學校、東莞市初中教育綜合考核優秀單位、市大課間比賽一等獎、東莞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等榮譽稱號。
三、品牌培育措施及初步成果
1.充實培育設施,優化校園環境
學校在原有設施基礎上添加了硬體設施,包括器樂類課程的樂器(如古箏、管樂、鋼琴、笛子)、攝影設備(如專業攝像機)、課程教學資源包、校本讀本、拓寬學生視野用的各類文學經典書籍、自然科學書籍等。
校園內環境幽雅,景色宜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充分體現了學校「以美育人」的教育教學思想,學校的建築外形和園林景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成為美學教育的第二課堂。
2.完善培育制度,促進培育開展
學校成立和美教育品牌培育小組,和美教育的品牌培育工作由校長親自牽頭,各中層幹部及學科組團隊分項負責,明確責任,賦予項目領導小組高度的責任感,確保全校教師都積極參與進來,建立項目責任機制,以推動品牌培育工作順利開展。先後制定《和美班級·家文化》建設評比制度、「和美少年」評比制度、和美星級班級評比制度,為品牌學校的培育奠定了基礎。
3. 夯實隊伍建設,提升育人水平
(1)堅持師德師風建設。學校推行全員德育,開展師德師風專題活動,制定師德考核清單,全體教師參與師德師風全員網絡培訓,籤訂師德承諾書,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形勢下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初高中德育分別集中管理,增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與時效性。我校李偉明校長被評為2019年東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曾錦勝、丘小芳、許志梅老師被評為2019年東莞市優秀教師。
(2)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在學校的統籌下,2019年、2020年教導處連續制定了《大嶺山中學「青藍工程」實施方案》和《大嶺山中學英才教師培育計劃實施方案》。2019年11月11日,我校舉行首批英才教師培育項目暨2019年「青藍工程」啟動儀式;2020年10月14日,我校舉行2020-2021學年「青藍工程」啟動儀式。這兩大工程力圖科學幹預和系統培育,有效縮短青年教師到優秀教師的專業成長周期,給學校的教師搭建互幫互學的平臺,實現老中青骨幹教師的階梯式發展,促進我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5.抓實教育科研工作開展。學校以打造「慧科研」為契機,立足校園實際情況,老師以科組為平臺,大力開展和美教育的教研實驗,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2019年至今,我校共有6個市級立項課題,邀請市教研室的專家學者參與,以研促教、以教促學,研教並舉,致力提升我校教學教研水平。陳倚媚老師被聘為東莞市第五批高中音樂學科帶頭人,鍾偉紅、殷家樂、陳淑儀、鍾輝珍、張全超、梁欣榆等6位老師獲市級教學能手稱號,教師論文在省市獲獎17人次,何青霞、周月媚兩位老師雙融雙創兩項作品上報市教育局。湛廣遠、黃慧珊、葉偉英等老師參加2020年廣東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論文、教學設計活動獲一等獎和三等獎。湛廣遠老師獲2017-2019年東莞市優秀科技輔導員,2019年東莞市計算機教育軟體評審活動6人獲獎。
4.優化課程體系,豐富育人路徑。學校對照《品牌培育實施方案》,在高質量完成國家基礎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圍繞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培養,精心優化課程設置,大力推進校本課程建設,初中開設64門校本課程,高中開設51門校本課程,以獨特的教育教學模式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形成突顯學校品牌、發展學生特長的和美校本課程體系。12月5日,我校初中部舉行教學開放日,開設23節「和美課堂」教學示範課,40多個和美校本教學示範課,全面展示品牌培育的初步成果,吸引松山湖中學、松山湖實驗中學、寮步中學、虎門四中、莞美學校、橋頭中學等19所學校250多人到校參觀、聽課、評課。
學校深度挖掘和美教育的思想內涵,藉助大嶺山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藝術、體育學科為突破口,將藝術教育和體育教育融匯到和美教育的特色創建之中,培養「循道理、會創造;樂傳承、勇擔當;懂禮規、善合作;強身心、興雅趣」的和美學子。學校共開設了包括籃球、足球、書法、繪畫、古箏、舞蹈、管樂團等60多個校本課程,實現了基礎年級第二課堂的全覆蓋,指導老師除了學校的老師兼任以外,還聘請了校外的專業老師,為學生打造了良好的校園活動平臺,充分展現了嶺中學子的優秀風採和良好素養,發揮了學生個性特長,豐富和繁榮了校園文化生活。2019年以來,我校學生在國家、省、市獲獎44人次,其中國家級5人次,省級14人次,市級25人次。黎俊希同學獲第二十一屆「飛向北京--飛向太空」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活動總決賽遙控電動直升機障礙飛行中學男子組二等獎,2019年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我校4人獲獎,2019年廣東省航空航天模型公開賽「輕騎士」橡筋動力滑翔機競時賽我校10人獲獎。
文字/劉召
攝影/學校供圖 視頻/無
編輯/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