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施工項目成本包含施工項目施工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的總和,包括:直接費、間接費兩大部分。直接費是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構成,其中材料費在一般工程中所佔比例在60%以上。可以看出,建築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材料管理直接影響到施工項目利潤,是影響施工成本的最重要的因素。下面我們具體探討一下,如何有效對建築工程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管控。
我們知道,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有: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合同措施。現場的材料管理同樣離不開這四大措施。
作為材料管控的核心措施,組織措施是材料管控的關鍵。受傳統管理觀念的束縛,一些施工項目領導對成本管理重視不夠,往往口頭講得多,實際落實少,重進度輕成本,重事後輕事前,材料管理規章制度現場落實不到位,管理混亂。比如說:材料採購無預算、無計劃,造成材料在數量、質量、規格上與實際需求不符,增加管理成本,甚至浪費;沒有形成或不遵守採購組織和流程,導致時間延誤、採購價格偏高,超出預算和計劃,這樣就失去了對材料成本控制的最大優勢;材料進場沒人管控或流於形式,就失去了對材料進場的時間、數量、質量的控制,可能會影響施工工期、給建築質量留下隱患;特別是施工管理人員因各種原因,對工程施工現場的材料浪費、材料亂堆、亂放等現象熟視無睹,導致材料二次採購或直接的經濟損失。
建築施工項目要有合理的組織和流程,並按組織和流程去執行採購計劃。採購部門要有材料的詢價機制、材料的採購機制(比如說材料招標採購)、供應商的管理機制(一般來說按合同管理)、供應商的考核機制等。(特別要提一下的是一些企業集中採購的,要合理將一些數量少、價值不大、能夠在項目就近採購的材料,讓項目部去採購,避免人力、物力和交通運輸費用的浪費。)要以項目經理為領導核心,制定切實可行的材料成本管理責任制,並帶頭實施材料管控、監督材料管控的落實工作,發揮材料管控的核心作用。
其次,施工前做好詳細的採購預算和採購計劃;特別是技術總工,要根據圖紙,選擇合理的技術方案、制定合理的技術流程,合理減少輔材、周轉等材料的使用量,從而達到節約材料成本的目的。
第三,加強建築工程項目施工材料進場、材料碼放、材料領用的管理。材料管理員應根據材料計劃落實材料進場的驗收程序,包括材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收集整理材料證明資料(出廠證、合格證、材質報告、檢測報告等)並交於技術部門或資料部門,需做檢測的做好現場取樣工作並做好記錄,做好臺帳,登記入冊。技術部門根據就近使用原則,避免二次搬運、重複搬運,做好現場材料布置示意圖。材料管理員根據平面布置圖按類型、規格整齊碼放,並做好標示牌。項目施工管理人員根據材料領用制度,按需領取材料,材料管理員應做好記錄並登入臺帳。
第四,建築工程管理人員要監督現場項目施工現場的使用情況,避免人為的浪費,多餘的材料要整理歸庫。對於浪費材料的要堅決阻止,並保留影像資料,用於核算、評定、獎懲工作。
第五、落實材料材料成本核算、材料成本分析、材料成本考核制度。材料成本分析能總結經驗教訓,有利於找出問題,進行改進提高,有利於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材料成本考核制度,節約獎勵、浪費的處罰,有利於提高項目管理人員的材料管理意識,提高項目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總的說來,建築工程項目施工材料成本的四大管理措施: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合同措施,以組織措施為核心,四大措施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建築工程項目材料的管理。
你們對建築工程項目施工材料管理有哪些經驗和建議呢,希望能在評論區留言,供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