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十之九」,現代人,為了生活,經常不規律的飲食、暴飲暴食等,胃病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胃病越來越呈現年輕化趨勢。
胃不好的人,只要胃病不影響生活,就不會做檢查,吃胃藥,沒有養胃治胃意識。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增胃癌病例約120萬例,中國病例約佔40%左右。中國每年大約有50萬胃癌新發病例。
胃不適會有胃脹、胃痛、胃酸等表現,而常見的胃疾病與胃癌的早期症狀相似,很容易被忽視。
案例:
27歲的小李是一名銷售公司的員工。前幾日,在上班的過程中,突然胃疼倒地不起,在同事的幫扶下去到醫院,經過檢查,最終確診小李患有胃癌,雖說還是早期,但也足以讓人吃驚。
為何小李不到30歲的年紀,也會患癌?
在醫生與小李的談話中發現,小李常年高強度的工作,經常熬夜加班做業務,給腸胃造成了一定的負荷,加上小李為了每個月成為銷冠,十分拼命,每天吃飯的狀態都是:急忙巴拉幾口飯,狼吞虎咽的吃起來,然後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很長時間,小李心思全撲在工作上,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一直沒有很在意。出現這樣的結果後,小李在病床上放聲痛苦起來:我拼命工作怎麼換來這樣的結果!
提醒「」胃不好的人,飯後會有4種異常,要引起重視
1. 飯後發生腹脹、噁心
胃不好的人,如飯後出現明顯的腹脹,或伴有噁心、嘔吐、打嗝等症狀。
有胃病史的人,假如最近這種情況加重,最好查一下,可能是胃炎,假如伴有貧血、消瘦、厭食,要警惕胃部發生病變。
2. 飯後短時間腹瀉
除了吃了不潔的食物,或辛辣的食物,引起腹瀉外,如果吃完飯後,短時間內腹瀉,甚至大便發黑,或大便焦油,要警惕,可能是早期胃病變,儘量去檢查大便裡的血。
3. 飯後胃痛
胃痛的人,飯前或飯後都可能出現胃痛,假如經常出現飯後2小時左右的胃痛,甚至半夜胃痛都會疼醒,也要引起重視。
4. 飯後打嗝
胃不好的人,可能會出現飯後打嗝。如果最近體重減輕,面色略有蒼白,或發灰,可能患有慢性胃炎,也可能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腸胃健康離不開飲食習慣,吃飯時,三種習慣易傷胃,最好不要有。
習慣一:吃東西時狼吞虎咽
通常,胃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食物。如果吃東西狼吞虎咽,吃得很快,食物沒有充分咀嚼,就會進入胃裡,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吃得快,食物不能完全被唾液澱粉酶包裹,進入胃裡,會增加胃的負擔。
習慣二:喜歡湯泡飯
將湯倒入米飯裡,直接吃,非常方便。
但這種飲食方式並不健康,不利於腸胃消化,湯飯一起吃,食物容易咀嚼不細,直接進入腸胃,容易增加胃腸道負擔,引起胃脹氣,消化不良等表現。
另外,湯進入胃內,會稀釋胃酸,會進一步增加胃的消化負擔。
習慣三:邊吃邊抽菸
對於吸菸者來說,邊吃飯邊吸菸可能是常態。
但這樣會使菸草中的有害物質,以食物進入胃中,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痙攣,或增加潰瘍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1件事若常做,對胃有助益!
1. 養胃第一事,:多喝水
腸胃不好的人,平時多喝些水,有利於腸胃,促進消化。
火麻籽油是一種植物油,含有豐富的亞麻酸、亞油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對腸胃健康頗有助益。
現代研究發現,亞麻酸以及亞油酸成分能抑制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表面癒合,止痛。
卵磷脂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滋補消化系統,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幫助。
胃不好時,可以早起衝泡一杯飲用,滋養腸胃,促進腸胃健康。
胃不好的人,避免食用的3種食物:
①醃製食品
醃製食品在醃製中容易形成致癌物,給腸胃造成損傷,儘量避免食用。
②油炸食品
食物油炸後,不易消化,也容易增加胃反酸。
③汽水
碳酸飲料含有不利於人體吸收的果糖,容易造成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