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鎧譯
爾時,鬱伽長者與五百眷屬出舍衛大城,詣祇陀林。到已,頂禮佛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欲有所問,願垂聽許。世尊告曰:恣汝所問。長者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護諸眾生,安慰撫喻。我要當度於未度者,無安慰者,當安慰之。荷擔一切,作大橋船。世尊,惟願演說在家菩薩戒德行處。云何在家菩薩住在家地,如來所勑隨順修行?
佛言:長者,在家菩薩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複次,長者,在家菩薩見如來已,修於念佛,是名皈依
佛。聞於法已,修於念法,是名皈依法。見於聲聞僧,而不忘失菩提之心,是名皈依僧。
複次,長者,在家菩薩如法集聚錢財,非不如法。平直正求,給事父母、妻子,給施親友眷屬知識,然後施法。複次,長者,在家菩薩荷負重擔,發大精進。教化眾生而無疲倦。自舍己樂,為眾生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而不傾動。財富無量而無驕逸。失利名稱,無有憂戚。守護正行,除去輕躁。助成他務,無所希望。有所為作,而不中舍。知恩念恩,施貧封祿而慰諭之,除他憂箭。修善無足,多聞無厭,怨親同等,等心眾生。於諸欲樂,生無常想。觀命如露,觀於財物,如幻雲想,增現善根。長者,是名在家菩薩修習善行。
複次,長者,在家菩薩應受善戒。所謂五戒。彼應不殺,放舍刀杖。不殺一切諸眾生等。不惱一切,常行慈心。彼應不盜,自財知足,於他財物,不生希望,乃至草葉,不與不取。離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應離妄語,如說如作。不誑於他,先思而行。隨所見聞,如實而說。寧捨身命,終不妄語。彼應離酒,不醉不亂,不自輕躁,亦不嘲譁。長者,若在家菩薩以此受持五戒功德,回向菩提,善護五戒。又倍應離於兩舌,若有諍訟,應當和合。離於惡言,出愛軟語。先語問訊,不毀辱他,利益他語、法語、時語。不生貪痴,常修忍力。常應正見,不禮餘天,令當供佛。
複次,長者,在家菩薩若在村落、城邑、郡縣,人眾中住,隨所住處,為眾說法。不信眾生,勸導令信。不孝眾生,勸令孝順。若少聞者,勸令多聞。慳者勸施。毀禁勸戒。瞋者勸忍。懶怠勸進。亂念勸定。無慧勸慧。貧者給財,病者施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彼人應隨如是諸處,念行是法,不令一人墮於惡道。長者,如是菩薩一一勸導,乃至第七,欲令眾生住於德行。如不能令住,而是菩薩於此眾生,應生大悲。作如是言,我若不調是惡眾生,我終不成無上正真道。
長者,若菩薩在如是城邑村落中住,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諸佛所呵。
長者,是故菩薩應當如是莊嚴:我今應當修行是行,住在城邑村落郡縣,不令一人墮於惡道。長者,猶如城邑有善明醫,令一眾生病毒而死,多眾呵責。如是,長者,若是菩薩隨所住處,不教眾生,令墮惡道,而是菩薩則為諸佛之所呵責。長者,在家菩薩住在家地,如佛教行,得增勝法。
佛告阿難:是經名鬱伽長者所問。若有菩薩得聞是經,是大精進。是故欲自住於一切功德,欲勸他住,應聽此經。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說修行。阿難,我以是法,付囑於汝,受持讀誦。何以故?阿難,此法具足一切功德。若有菩薩與是法相應,則與如來相應。阿難,若有菩薩離於是法,則為離佛。說是語已,大德阿難,鬱伽長者,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節錄鬱伽長者會)
《六度集經》節錄
昔者菩薩為清信士,所處之國,其王(實)行真(道),勸導臣民,令知三寶。黎庶巨細,見王尚賢,多偽善而潛行邪。王以佛戒,察觀民操。有外善內穢,違佛清化。即權令而勅曰:敢有奉佛道者,罪至棄市。訛善之徒,靡不釋真,恣心從其本邪。
菩薩年耆,懷正真弘景之明。聞令驚曰:「(若欲吾)釋真從邪,(即使)獲為帝王,壽齊二儀,富貴無外,六樂由心,吾終不為也。
「雖一餐之命,得睹三寶至真之化,吾欣奉之。「懷俗記籍,萬億之卷。身處天宮,極天之壽。而暗
於三寶,不聞佛經,吾不願也。「稟佛之言,即有戮死之患,吾甘心焉。「眾生自投三塗,獲人道難,生有道國難,與菩薩親
難,睹經信之難,貫奧解微難。吾宿功著,今睹佛經,獲奉三寶,若值無道,俎醢之酷,湯火之厄,終不釋正從彼妖蠱也。」
王命有司,廉察違命者,戮之市朝。廉人見菩薩志固不轉,奉事三寶,至意不虧,即執之以聞、王曰:「戮之於市。」陰使人尋聽,察其(所)雲。
菩薩就死,誡其子曰:「乾坤始興,有人以來,眾生處世,以六情亂行,甚於狂醉,鮮睹三寶導清明化也。爾幸知法,慎無釋之。夫舍佛法之行,而為鬼妖之偽者,國喪必矣。吾寧捨身,不去真也。王今悖誤,爾無從焉。」
廉者以聞。王知行真,即欣而請之。執手升殿曰:「卿真可謂佛弟子者矣。」拜為國相,委任治政。於是國境莫不尚善。
佛告諸沙門:清信士者,吾身是也。菩薩執志持戒如是。
佛說阿彌陀經
原譯者鳩摩羅什,語體衍譯者胡寄塵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裡開一個說法大會。到會的有出家人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羅漢。他們高尚的德行,是眾人都知道的。
這許多人,就是: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等佛的大弟子;還有文殊師利菩薩、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等許多大菩薩;更有天、人、神等一切眾生都在場聽佛說法。
在這時候,佛告訴長老舍利弗道:在這世界的西面,經過十萬億佛土,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那個世界裡有一尊佛,名叫阿彌陀,他現在正在那裡說法。
舍利弗,你知道那地方為什麼叫極樂嗎?因為那地方的人只有快樂,沒有痛苦,所以叫做極樂。
舍利弗,我再告訴你,極樂國地方的周圍有七重欄楯,空中有七重羅網,地上有七重行樹;四面八方都是珍寶圍繞,所以叫做極樂。
舍利弗,我再告訴你,極樂國裡有七寶池。七寶池裡有八功德水。這水是澄潔甘美,和別處的水不同。池底下滿鋪著金沙,金光燦然。池四邊的階道,都是用金銀、琉璃、玻璃和各種寶物砌合而成。這上面還有樓閣,也都是金瓦銀楣,玉階瓊壁,琉璃硨磲,赤珠瑪瑙,寶殿瑤宮,有說不盡的莊嚴華麗。池中的荷花開得同車輪一般大,也有青的,也有黃的,也有紅的,也有白的。花光、水光、日光相互蕩漾,五色繽紛。更有微妙的清香,一陣陣隨風四散。舍利弗啊,極樂國這地方豈不是十分莊嚴麼?這莊嚴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所成功的。
舍利弗,我再告訴你,在極樂國裡,空中時常發出天樂的聲音,地上都是黃金鋪飾的。不論晝夜,沒有間斷的,有一種極芬芳美麗的曼陀羅花,從天上落下來,繽紛滿地。那國裡的人每天早晨起來,用他們的衣襟,承著天花,送到十方,供養諸佛。到吃飯的時候,就回來。心裡想到飯,飯便來了,用不著烹飪之勞。舍利弗啊,極樂國這地方,不是十分莊嚴麼?
舍利弗,我再告訴你,那邊還有種種不同顏色的奇異的禽鳥:有白鶴,有孔雀,有鸚鵡,有春鶯,有歌聲清妙的迦陵頻伽,有一身兩首的共命鳥。這些禽鳥整日整夜地唱著和雅的歌聲。從它們的鳴聲中,演出種種微妙的道理來,使人聽了,都會不期然而然的發起念佛的心。
舍利弗,你不要以為這些禽鳥是惡人轉世的。為什麼不是呢?因為極樂國裡是從來沒有惡人的,更沒有三種惡道,並且連惡道的名稱也沒有的。所以這些禽鳥並不是惡人轉世,而是阿彌陀佛化身為鳥,日夜歌唱,用歌聲來感化眾人的。
舍利弗,極樂國中,除了鳥聲之外,還有一種清妙的聲音。這聲音是微風過處,吹動許多寶樹和許多寶羅網所發出來的;叮叮噹噹的,敲金振玉般的,好像是千百種音樂在同時並作,使人聽了,也會不期然而然的發出念佛之心的。舍利弗,極樂國這個地方,豈不是十分莊嚴麼?
舍利弗,你可知道那尊佛為什麼叫做阿彌陀佛嗎?我告訴你:那是因為他的光明無量,照遍十方毫無阻礙,所以叫阿彌陀;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壽命和極樂國裡人民的壽命都是無量的永久,所以名叫阿彌陀。舍利弗啊,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到現在已經過十劫了。
舍利弗啊,阿彌陀佛有無量無邊的弟子,都是阿羅漢和菩薩。你看,極樂國的地方,豈不是十分莊嚴麼?
舍利弗啊,生到極樂國的人,可以一直修上去,以至成佛,不會中途退轉來的。在那面修成佛道的,多得不能用數字來計算,只能用無量無邊的大數目來說明了。
舍利弗,你們聽到了以後,應該發願到那裡去。為什麼呢?因為到了那邊,可以和許多的善人同居一處啊!
舍利弗啊,但是到極樂國去,也不是要去便能去的,必須要有善根和福德的因緣。假使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懇切地,無間斷地在執持著念他,這樣的:或一天,或二天,……或七天,一心不亂地念,等到壽命終了時,阿彌陀佛就會同其他聖眾,現身在他們面前,帶他們到極樂國去的。
舍利弗啊,我因為看見那地方的快樂,所以把它告訴你們。假使有人聽到我所說的話,就應該發願到極樂國去。舍利弗啊,不只我在讚嘆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呢!此外東方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等,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等,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等,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等,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等,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等,各方面像恆河的沙一般多的佛,各在各的國裡,也在真誠地告訴他們國裡的人,要誠心相信極樂世界種種微妙莊嚴的功德,和一切佛所護念的這部經哩。
舍利弗啊,你的意思以為怎樣?為什麼叫做一切諸佛所護念的經呢?我告訴你:若是善男子善女人們一聽到這部經而去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聽到上面六方許多佛的名號的,就能得到一切佛的保護,而能不生退心,決定能得到無上的正覺。所以你們都應當聽我和其他許多佛所說的話。
舍利弗啊,假使有人已經發過願,或是正在發願,或是將要發願,想生到極樂國去的,那人一定能得到無上的正覺。已發願的必已到了極樂國,正發願的今生必到極樂國;將來發願的,那麼將來可以生到極樂國。舍利弗啊,善男子善女人們相信有極樂國的,就應當發願到極樂國去,不要遲疑啊!
舍利弗啊,我現在在這裡稱讚這許多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他們——這許多佛也各在那裡稱讚我不可思議的功德呢。他們說:釋迦牟尼佛能做別人所不容易做的事情:在五濁世界中,得到無上的正覺;並且對眾人宣說這種不容易相信的微妙的道理。
舍利弗啊,你要知道我在這五濁世界之中,做這種不容易做的事,得到無上的正覺,並且對眾人說這種微妙的道理,這事真難啊!
釋迦牟尼佛說法完了以後,聽法的都很快樂。舍利弗以及一切天、人、神、鬼等,聽了佛的話,都很歡喜,很相信,感謝佛指示他們往生極樂國的路徑,對佛行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