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交通的發展,郵電的傳遞是非常迅速便利了。我們要和遠地的親友交際,可以應用通信(電話)的方式來聯絡感情。
得著親友的饋贈,應當隨即寫信(電話)致謝。收到別人的匯款、包裹或其他物件,也應當隨即通知寄件人,免他掛念。聽到親友遭遇災難、疾病等,要寫信勸慰他,並乘機勸導他信佛。
信札的措詞要簡明謙敬。不應用艱深的字句和古典,要使收信的人容易了解。上下款稱呼要合行輩的身份。
上下款的稱呼
和非親屬的人通信,倘關係較深、交誼較近的,老年人可用「伯父」、「伯母」。
倘對於沒有很深交誼的老年人,可用「某老先生」、「某老太太」。
倘對於關係較深、交誼較近、年齡相差不多的人,可用「某某兄」、「某某嫂」、「某某姐」、「某某弟」、「某某妹」等。
對於沒有很深交誼的人,可用「某某先生」「某某女士」。倘是佛教徒,不拘男女,可稱「某某居士」。年長有德的,稱「某某大德」。
稱出家僧尼,任住持(即一寺之主)的稱「某某大和尚」。能講經的稱「某某法師」,或「某某老法師」。參禪的稱「某某禪師」,或「某某老禪師」。對年長的僧尼,可稱「某某長老」或稱「某某大德」。
少年人對老年人可自稱:「晚」或「晚生」。年齡相差不甚多的,男人對男人彼此都可自稱作「弟」。女人對女人,彼此可以自稱作「妹」。
男女間若不是交誼較深的,彼此通信稱弟稱妹不甚適宜,應從自己名字取下一字相稱呼,較為合宜。例如述者號海量,取「量」字。信末署名可以不必加稱呼,只寫自己的姓名就是了。
對同教的前輩,信末署名上可加「後學」。倘親受教誨的,應稱「弟子」。對於出家僧尼,不論對方年齡大小,應一律自稱「弟子」。因為我們在家佛教徒對於一切僧尼,不論他是持戒的或是毀戒的,我們都要尊他為僧寶,所以一律自稱「弟子」。
信末署名下,不論對於在家和出家的人,都可用「上」、「敬上」、「謹白」、「謹啟」等字樣。
寄信須知
信封上必須寫明寄信人地址姓名。一則無法投遞時,郵局可按址退還。二則倘收信人遺忘寄信人的地址,當他看見信封上的地址,就易於答覆。
信札寫完後,要從頭至尾細閱一遍。以防錯誤。
交郵局遞寄的信有過重的,要貼足郵票,以免收信人加倍受罰。
郵票要貼在信封正面的左上角,便於郵局打戳。信內不可封寄鈔票。
娛樂篇
(一)音樂
終日工作而沒有娛樂的人,不獨生活枯澀無味,而且精神上難免有不愉快的感覺。不愉快的人,對於事業和健康有很大的障礙。固然,刻苦耐勞的精神是可佩服的,但是超過相當的限度,對於身心兩方的健康卻是極大的危害。
《佛說四十二章經》裡有一段故事,戒人為道不宜操之過急,很可以借來作工作不能太緊張的補充說明:「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緩急得中如何?」對曰:「諸音偕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
我們既然需要休息,就不能沒有消遣,無可消遣當然就流於苦悶。但消遣有正當和不正當的區別。不正當消遣如抽菸、打牌、喝酒、逛妓院等,這是有害無益,徒增煩惱的。譬如小兒舐刀頭的蜜,不曉得有割舌之患一般。
正當的娛樂最普通的,要算音樂了。《百緣經》載「:昔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諸人,各自莊嚴,作唱伎樂。見佛入城,便作供養。以此功德,一百劫不墮惡趣。」用音樂來
讚美三寶,演說十善,這些所唱的歌音,是菩薩行的事業之一。
音樂的種類分為管樂和弦樂兩種。管樂易學而難精。弦樂難學難精。倘要達到精通的地步,那管樂並不較弦樂易於成功,甚至較弦樂更難。
管樂
由金屬或竹製管做成。簫、笛、笙、喇叭、口琴、風琴,都屬於管樂一類。這是簡易的樂器,每一個家庭都能夠置備的。管樂的發音以空氣柱長短為準。空氣柱愈長,音愈低。簫笛有孔,用手指按捺不同的孔,便發出不同的聲音。笙的管數很多,長短不同,發音的高低因竹管的長短而定。只要手法純熟,便見技巧了。
弦樂
由弦或金屬線製成。胡琴、琵琶、月琴、七弦琴、鋼琴、銅絲琴、小提琴都屬於弦樂一類。弦樂的奏法比管樂複雜,弦樂中如胡琴、琵琶之類,不獨需要手法純熟,更須有辨音的能力,辨音精細,然後可以調配弦的鬆緊,使它發音準確。鋼琴的金屬弦是固定的,奏法較胡琴等稍有不同。
(二)藝花
在庭院中倘有餘地,宜築一所花壇,栽種各種花草,假使地方狹窄,那麼栽些盆景,也很幽雅的。奼紫嫣紅,鮮豔奪目,芬芳馥鬱,香氣襲人,可以供佛,可以賞心,朝夕臨對,豈不怡然快樂麼?
花草有益衛生
植物在日裡靠日光的力量,能夠吸收空中的炭酸氣,而放出氧氣。人類必需吸入氧氣而呼出炭酸氣,所以植物能夠變化濁氣,使人常得清氣的接濟,而獲呼吸舒暢、血液清潔的利益。所以家庭中宜栽種花草。市街路旁應該栽種櫻桃、楊柳、梧桐等樹木。市鎮上應該開闢公共的花園。
養花須知
養花的常識有八點,為我們必須知道的:
一、花草的種子大抵多纖細,它的成熟不成熟,不容易觀察。種子的採取,要選擇一種強健的花苞,沒有病而壯滿的,並須等到十分成熟後收取。皮薄水分少的,宜置通風處陰乾。皮厚而水分多的,宜置日中曝幹。然後用燥灰拌和,分貯小玻璃瓶中,要封固,杜絕外面的空氣。瓶上標明花名,藏在高燥的地方,不可受潮溼。
二、播種花草果樹各種子的地方,土要施肥,要松,越多鋤越容易使種子生長。當下種的時候,核要排上去,子要撒下去。都要先在日中曝幹。倘種子粗的,要放入土裡。細的勻撒土面,或用灰泥各半,把子雜拌,撒播下去也可以的。下種日須天晴。倘下雨,多不能出。但下種後三五天,又須得雨。倘旱,就不會抽芽,那時必須頻頻潑水。
三、插種的方法很多,芊插最佳,插一切的花果,沒有不活的。它的方法是:折斷嫩條一枝,先插在芋上,或蘿蔔、番薯上,然後埋在土中,培育灌溉,就可生根發芽。
四、發現花卉的葉面,有黃色的斑點,或有多數小孔的時候,其間必有害蟲寄生。當在每日太陽初上的時候,檢查葉的背面。若有一種形似小蠶的青蟲在損蝕莖葉,就應速為除去。否則日久,葉就要凋殘了。預防的方法,可在每日澆花的時候,噴筒裡放些硼砂,噴在葉面,不到一個星期,害蟲就走避了。
五、若是葉瓣下萎,以及莖上現出三種深黃色,而所植的泥土鬆動異常的。那麼,其間必有蟻穴。須速為重行換泥,或用糖質物引去蟻類。在冬天的時候,用稻草圍花草近土的部分。這樣就是雪壓霜侵,也不至於凍死了。
六、花卉種在盆裡的,要把盆陳列在架上,或置在庭石上,或移入溫室內逕供佛前。但不可放在泥土地面。因為降雨的時候,盆易被土所汙,且蚯蚓鑽入盆內,是會損害花卉的。還有一點,花盆最忌放在樹蔭之下。因為
花枝得不到太陽的照射就要枯萎了。
七、花卉枝幹柔嫩容易斷折。當它已斷成兩段的時候,可用一針把幹連接,外面用臘塗上,並用一竹杆綁緊附著,不久就可復原。花幹如穿成一穴,可用泥或臘塗補,以免膠汁流出不止。
八、瓶中供花,倘融化糖分少許在水裡,花可以經久不萎。但各種的花,所需的糖分多寡不等。如菊類以多為宜,玫瑰、薔薇,水中含糖約十分之一就夠了。也有不宜用糖的,如紫丁香、百合花、豆花等。
(三)詩詞
清逸澹遠的詩詞,能使讀者胸次灑落。衝穆澹泊的話,能使聞者志趣高曠。現在選錄意致澹遠的詩詞五十首,和幾則雋永幽致的語屑,以充法喜。
詩詞五十首晨詣超師禪院讀禪經柳宗元
深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遺言冀可冥,善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題農舍 邱為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閒。溝塍流水處,耒耜平蕪間。薄暮飯牛罷,歸來還閉關。
遊支硎寺 劉長卿
支公去已久,寂寞龍華會。古木閉空山,蒼然暮向對。林巒非一狀,水石有餘態。密竹藏晦暝,群峰爭向背。峰峰帶落日,步步入青靄。香氣空翠中,猿聲暮雲外。留戀南臺客,想像西方內。因逐溪水還,觀心兩無礙。
寒山詩 寒山子
高高峰頂上,四顧極無邊。獨坐無人知,孤月照寒泉。泉中且無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終不是禪。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鄂州南樓書事 黃庭堅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行香子 釋明本
短短橫牆,矮矮疏窗,一方兒小小池塘。高低疊嶂,曲水邊旁。也有些風,有些月,有些香。
日用家常,竹几藤床,盡眼前水色山光。客來無酒,清話何妨。但細烘茶,淨洗盞,滾燒湯。
憶佛軒詩 釋雪溪
多年逃逝鬢如絲,憶佛難忘十二時,咄咄自嗟為蕩子,幾番花落路傍枝。
擬寒山詩 張梅村
訪隱暮歸遲,柴門半開閉。踏葉微有聲,黃犬隔籬吠。屋角梅花橫,寒光月在地。仰止渴心生,瓦爐湯正沸。
雜詩 釋憨山
松下數椽茅屋,眼前四面青山。日月升沉不住,白雲來去常閒。一片寒心雪夜,數聲破夢霜鍾。爐內香消宿火,窗前月上孤峰。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飛落葉紅,石徑小橋人跡斷,一庵深鎖白雲中。
侵曉見閨人禮懺 袁中郎
殘月微微散曉星,窗風吹動畫幡鈴。衣中珠珞千條重,定後爐香一縷青。鸚鵡教來持口戒,蓮華繡出裹心經。梵音唱徹聲清遠,臥閣何人夢不醒。
擬作內詞 袁中郎
百子池頭九子萍,美人雙照月稜青。宮槐葉綠春如水,誦得蓮華兩卷經。
雜詩 釋履中
一、月明村店草蕭蕭,紅雨三春夜寂寥。
石壁殘燈花影國,虎溪一笑過山橋。二、苔痕踏破小橋西,芳徑無人過碧溪。
一樹松風花自落,夕陽影裡鳥空啼。三、眺望峰頭意若何,野田耕破白雲多。
牧童歸去斜陽裡,綠樹陰中未脫蓑。四、野花春暖滿山開,芳草無邊長綠苔。
流水聲中花自落,片雲影裡鳥飛來。五、白雲飛去一空青,手摺薔薇插小瓶。
攜向佛前聊作供,香風吹散動幡鈴。六、淡雲疏雨過江城,忽聽松頭落子聲。
添得竹爐茶自沸,閒消月白與風清。
過揚州 龔定庵
青燈如雪浸蘭舟,不載江南半點愁。誰信尋春此狂客,一茶一偈過揚州。
送莊子涵 李思曾
疏林紅葉響蕭蕭,孤艇衝寒趁晚潮,半夜烏啼霜正滿,一帆斜月過楓橋。
夕陽 釋呆翁
夕陽下寒山,刀鋤始安息。屈指自思量,常恐虧此日。
曉起作 張蕭亭
林光猶未曙,山鳥百種鳴。遙聞西隴上,已有叱牛聲。呼兒負耒出,南疇縱橫耕。藹藹朝氣佳,萬物皆有情。芳草含露潤,嬌花映旭明。村居宜早起,領茲山水清。
夏日田家 愈鴻漸
荒村靜無人,炊煙透林杪。農夫終日勞,歸休不嫌早。
散步乘夕涼,月色抑何皎。微風涼隙至,炎蒸忽如掃。漠漠棗花香,離離瓜蔓繞。一枕傍南窗,高眠直到曉。昨夜微雨過,田中新水足。老農不愛閒,荷鋤出茅屋。路逢鄰舍兒,柳下牽黃犢。相共到東菑,踏破一畦綠。今年惡草繁,紛紛佔饒沃。我鋤子且犁,努力除非族。
禮佛詞 陳長生
刀尺齏鹽現在身,怕教羅綺昧前因。偷閒得傍慈雲座,願作西冷善女人。
偶步 凌玉垣
落日向空山,蕭嶺愜幽步。深林黃葉多,秋風日在樹。松雲隱危徑,蘿月照寒渡。一犬吠隔溪,茅茨容小住。
擬陶詩 張泉
結廬南山下,鄰曲人煙稀。
荷鋤月隨行,送我緩緩歸。稚子候衡宇,一見爭牽衣。力作雖雲苦,此願莫相違。
秋閨 駱綺蘭
蕉葉梧葉響蕭蕭,一卷金經伴寂寥。何必窗前有明月,秋燈自愛坐深宵。
夜課 汪綺鈴
燈怯寒威焰不青,忽聞急雪打窗欞。宵深未敢拋刀尺,為伴孤兒課一經。
題雪景 張錫爵
積雲埋孤村,空山靜寒夜。幽人應未眠,疏簾竹間下。隱隱壁留燈,經聲出茅舍。
即事 徐朗參
把卷臥疏雨,雨斷夢亦斷。不知簾外風,吹我卷帙亂。溼雲互明滅,庭柯夕陽半。屋角一帶山,晴翠落几案。忽聽幽鳥啼,餘花卷書幔。
晚晴 餘江
積雲散江皋,遠近轉明靜。虛窗凝寒翠,牆角淡霞影。窗林鳥聲絕,落日孤村冷。
住西湖白雲禪院 蘇曼殊
白雲深處擁雷峰,幾樹寒梅帶雪紅。齋罷垂垂渾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鍾。
題畫 蘇曼殊
海天空闊九泉深,飛下松陰聽鼓琴。明日飄然又何處,白雲與爾共無心。
禮佛 胡樸安
微陽淡窗戶,寒風振我衣。凍鳥宿枯木,斂翼不能飛。可憐空倉雀,終朝常苦飢。猛虎夜嘯月,搏人任爾肥。穢土不可住,彷徨無所依。塵海多風浪,微佛誰與歸。心香爇一瓣,頂禮仗神威。萬物皆平等,泯然忘是非。
禪絕 釋芝峰
春風漫爛雨初晴,最愛溪流蹙石聲。撫扣無弦琴一曲,遙看天際白雲生。
浪花雜詩 釋蘊光
一、春至百花開,園中紅一簇。野花得春風,也向階前綠。花香堪薰衣,草短不礙足。欣欣生意滿,園小不嫌促。
二、我愛寒石園,雖然小而促。園裡有杏梅,園外多松竹。鵲來叫幾聲,鶯來歌一曲。坐臥於其間,春意亦云足。
三、明月生東山,長嘯幽篁裡。昏鴉初棲定,忽被我驚起。明月漸以高,碧天淨如洗。促織何處鳴,聲在瓜棚底。
四、山中九十月,野菊有繁英。遍地顏色好,勝似布黃金。借問何因緣,此花香氣清。因耐霜風冷,不逐春風榮。
五、溪上梅花開,雪月常相擁。擬折一枝來,伴我幽窗夢。
折來損天真,我心良不安。何如橫斜影,留在水邊看。
六、前門種綠竹,宜疏不宜密。密則月不來,誰伴我吹笛。後門種綠竹,宜密不宜疏。疏則夏日至,何處結跏趺。
書寄家兄海量居士 陳立超
孤舟泊處本無常,夜渡清秋荻葉荒。為看一天好明月,振衣枯坐耐寒霜。
溫陵別慧田 陳海量
秋風吹我作蓬飄,潮去潮來自長消。珍重一聲歸去也,張帆已過洛陽橋。
贈月圓上人 陳海量
巉巖翠竹湯公洞,一坐蒲團歲月深。記名霜天從定起,盂溪浩月印禪心。
語屑
澹遠的境界足以陶冶性情,挺拔氣魄。茲參酌先哲的話如下:
月影穿階,雲片飛簾,此光景不可不賞。
瓶花窈窕,盆石精瑩,此品物不可不畜。清晨誦經,昏夜念佛,此功夫不可不做。居士說法,高僧談禪,此儕侶不可不接。松徑巉巖,竹塢幽爽,此境界不可不遊。圓覺簡要,楞嚴精詳,此法味不可不嘗。
恬適的領取,如焚香、試茶、鼓琴、校書、候月、聽雨、澆花、賞雪、高臥、靜坐、緩行、負暄、對畫、漱泉、禮佛、翻經、看山、臨帖、支杖、倚竹,這些都是一人獨享的樂趣。
長松怪石,去墟落不下一二十裡,綠崖淡水於草樹間,左右兩三家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竹籬茅舍,燕處其中,蘭菊藝之,臨水多種梅花。霜月春風,日有餘思。兒童婢僕,皆布衣草履以給薪水。案無雜書,楞嚴圓覺數部而已。杖藜躡履,往來川谷。聽流水,看激湍,鑑澄潭,臨危嶠,探幽壑,升高峰,可謂樂矣。
宋虎居士
門內有徑,徑欲曲。徑轉有屏,屏欲小。屏進有階,階欲平。階畔有花,花欲鮮。花外有牆,牆欲低。牆內有松,松欲古。松底有石,石欲怪。石面有亭,亭欲樸。亭後有竹,竹欲疏。竹盡有室,室欲幽。室旁有路,路欲分。路合有橋,橋欲平。橋邊有樹,樹欲高。樹蔭有草,草欲青。草間有渠,渠欲細。渠引有泉,泉欲瀑。泉去有山,山欲深。山下有屋,屋欲方。屋角有圃,圃欲寬。
程程羽文居士
半間屋,六尺地,雖不莊嚴,卻也精緻。蒲作團,布作被,日間可坐,夜間可睡。燈一盞,香一炷,石磬數聲,木魚幾擊,不貪榮,不貪利,閒便來,忙便去,在家出家,在世出世。
林洪居士
香令人幽,石令人雋,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清,棋令人閒,杖令人輕,水令人澹,雪令人曠,劍令人壯,蒲團令人靜,花令人韻,金石鼎彝令人古。
陳陳眉公居士
湖山之佳無如清曉。常乘月至館,景生殘夜,水映岑樓。而翠黛臨階,吹流衣袂。鶯聲鳥韻,催起鬨然。披衣步林中,則曙光薄戶,明霞射幾,輕風微散,海旭乍來。見沿堤春草霏霏,明媚如織,遠岫朗潤如沐,嵐光晴氣,舒捲不一,大是奇觀。
鄭 瑄居士
讀作之暇,或心煩時,靜坐念佛,甚有利益。一念在佛,雜念退休,心境空寂,妙當如何。
近人
散步郊外,或遊覽公園。縱觀樹木蔥翠,靜聽流水潺湲。信步其中,默念佛號,心曠神怡,胸次豁然,人境兩忘,其樂無央。
最高尚之娛樂,其惟修習佛法?《華嚴經》云:「以法自娛,歡愛不舍」。良以尋常娛樂,若琴棋,若書畫,玩化久厭生。惟有佛法,愈能以此自娛,就愈覺其有味。所謂世味何如道味深。
要獲得佛法之真快樂,須念佛,或坐禪,或持咒。此皆佛教樂園之門。舍此而不進入遊玩,其擔麻棄金之謂乎?堪為太息!
夏日垂簾,坐對爐香,閒翻楞嚴,心身清涼。既而掩卷念佛,徐步簷下,偶翹首空際,看白雲聚散,悟此身無常,榮辱悲歡,過眼雲煙。一念回光,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