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以為瀘州嗷卵犟多,現在發覺錯了,是瞧不起家鄉的自卑

2020-12-18 江陽沽酒客

大概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由由呂其明、楊庶正、肖培珩作詞作曲 ,歌曲取材於膠東民歌《王二小趕集》 的《誰不說俺家鄉好》成為一首膾炙人口的民歌。

當時代進入了21世紀,流行元素多元化,這些土得掉渣的東西,已經被人淡忘,不是不重視,壓根就看不起了。但是誰不說俺家鄉好,雖然一句帶有濃厚北方屬地方言的話語,卻曾經在全國流行。

鄉土情結是大多數人都會具備的東西,不愛家鄉的人沒有過錯也不犯法,但是愛家鄉的人也是自己真摯的情感,同樣沒有問題。

本文並不是批判愛與不愛。而是想探討一些其他的問題。關於沽酒客自己的家鄉的問題。或許未必引起共鳴,但是這還真是一個不應該忽視的問題。

1983年之前,瀘州還是縣級市,這個時間有多長呢?得從1960年說起,到1983年劃為省轄市時,所謂「瀘州縣」23年沒有怎麼動過。

在這23年裡,瀘州不僅僅級別低下,區域範圍也是前所未有的小,瀘州(83年升地級市)是在1960年降級併入宜賓地區(不是當時宜賓縣)的,作為一個繁華千年的川南道駐地和建國初期的川南行署駐地,瀘州為什麼會寄居宜賓門下達20年之久?作為年輕一代的瀘州人,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段歷史,甚至根本不了解曾經有過這段歷史。

有必要簡單地說一下。距今61年前,當時瀘州的地委書記鄧(自力)先生,過於前衛了。1959年2月,這個瀘州當時的地委書記提出,春節公共食堂放假,社員回家煮飯吃,從此,食堂陸續解散。

鄧先生還做了什麼呢?在瀘州地區解散公共食堂,把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小隊,給社員分自留地,實行生豬私有私養等,解萬民於倒懸,被瀘州老百姓呼之為「鄧青天」。

但是時不與他也不與瀘州,當時川內第一把手李(某泉)則是對此非常不滿,意思違背了時代的潮流指導。鄧先生等人最終被徹底收拾了,於是在距今60年前的7月14日撤銷瀘州地委、專署,所轄縣、市併入宜賓地區。(至今宜賓一些部分不懷好意,或者歷史文盲之輩,總愛拿這個來挑起瀘州的憤怒,我個人覺得毫無意義,這裡我說的比較簡略,宜賓人有沒有興趣深入了解這段歷史沽酒客無所謂,我覺得瀘州本地人應該知道這段歷史。有什麼可以自卑的。有什麼資格看不起自己家鄉的。)

不過,因為這一下讓瀘州進入了一個漫長的蟄伏期。也是瀘州一部分人自卑的開始。

1983年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了,但是當時老一輩的瀘州人,不管是官方還是老學者前輩,尤其是土生土長的那些熱愛家鄉的老人們(大多數都不在了),深刻地意識到,23年的時間,磨掉了好多瀘州人銳氣,同時也失去了對瀘州的信心。

於是他們開始大量搜集、整理瀘州的歷史,並且經過十年之久申請下來歷史文化名城。

恢復和保護都不容易,而自信這個東西更不是說說就可以有了的,他們的努力其實並沒有白費。

很長一段時間,貧窮和落後讓人底氣不足。但到了今天,瀘州雖然也有很多不足,但是發展今非昔比了,要說瀘州是一個貧困落後地區,顯然是胡說八道。當然別人愛怎麼說,是他們自己的事情。瀘州不會少一塊肉。

但是總有一部分本鄉本土的人,吃肉罵娘,就很無恥了。以前我覺得他們是嗷卵犟,後來我覺得我高估了他們,他們哪裡是嗷卵犟哦,是自卑者,是可憐蟲。

因為這類人,一切都是悲觀的,對自己家鄉和人都是鄙視和偏見的,對外人,就像見了老爺一樣,屈膝跪拜。反正外面什麼都好,本土一切都不好。除了瞧不起,他們啥都幹不了。

江陽沽酒客也很普通,也對地方不足著急,但是這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大家不斷努力,而不是跳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角度,報以輕蔑的眼神以後,正做不做,豆瓣放錯。本文過後,再不回復那些瞧不起的人了,沒意思。

相關焦點

  • 瀘州兒歌童謠快要失傳了,這事你先不要犟,看沽酒客怎麼說?
    沽酒客的家鄉瀘州,地方童謠一直以來豐富多少,都是隔代傳,但是代代不散,為什麼隔代傳呢?因為一般瀘州人的習慣是小時候十歲之前,孩子公婆(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帶得多,今天八零後的父母基本文化水平高一些,而八零後甚至九零後的祖輩就差一點,但是並不影響他們給我們啟蒙,而最好的啟蒙就是各種兒歌童謠的普及,朗朗上口還非常有趣。
  • 來之不易的瀘州歷史文化名城,告訴你為什麼要重視本土文化
    瀘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但是這個歷史文化來自不易,我估計大部分瀘州人壓根不曉得。因為有一天我聽到有人說這個世界上都是「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又不能當飯吃。有文化不一定有飯吃,沒文化你這碗飯肯定吃不好,吃不香,不信你放眼望去,歷朝歷代那個地方,最終的繁榮不是因為重視文化,才能綜合維度提高。鼠目寸光沒有問題,但是不要因此而錯誤地認為這些沒有用。
  • 在川渝「咬卵匠」是指脾氣犟的人,其實最早其指的一種職業
    北魏《齊民要術》不過到了現在「咬卵匠」的意思完全完變了。在川渝方言中「咬卵匠」是指腦殼一條筋的人,不讓為之,偏要為之,一條道走到黑,是對倔強最極端的形容。川渝人罵人時,喜歡把生殖器掛嘴上,如卵人,關你卵事、有卵用等。這個「卵」等同於「屁」。這裡的卵也可指要害,當你不得不得不和咬卵匠糾纏時,一定要小心地守護好自己的要害。一旦你說漏嘴,他們會直中要害,說得你啞口無言,毛焦火辣。
  • 請收下這份關於瀘州各轄區來歷簡史,看完你也能成為老瀘州
    當然,90後和零零後瀘州人對家鄉歷史文化感興趣,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雖然沽酒客不是專家,也不敢稱為老師,但是我也是一個地道的瀘州人,年紀比你們大個十來歲,平時也花了一些經歷去了解本土文化歷史,我也不會藏而不露,自己嗨,挺願意給大家分享,可能未必精準,但是做一個普及相信問題不大。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聊聊瀘州各轄區來歷的簡史。
  • 古龍小說中多處寫到了瀘州大麯酒,那古龍先生喝過瀘州大麯酒嗎?
    古龍小說中多處寫到了瀘州大麯酒,那古龍先生喝過瀘州大麯酒嗎?古龍,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四大宗師之一,代表有《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傳奇》,《武林外史》。他拍著酒罈子:「這一壇是三十年的女兒紅,這一壇是最好的瀘州大麯。」再比如說《繡花大盜》裡面的:這地方都是公孫大娘的人,他根本就連一滴酒都不能喝。可是現在桌上卻擺著六壇酒。六壇瀘州大麯。除此之外,再《絕代雙驕》、《英雄無淚》等小說,都有提到瀘州大麯。
  • ...瀘州市敘永縣敘永鎮紅巖村支部書記韋思華 - -四川新聞網瀘州頻道
    1994年,21歲的他離開軍營,退伍回到家鄉,經歷了在外做工地的辛酸,自己創業養殖鴨子的慘敗,改行做屠夫起草貪黑的艱辛,日曬雨淋跑摩的寒酸,最終還是沒有壓垮這信念堅定的退役軍人,一心謀劃發展壯大家鄉茶葉。一諾千金,讓茶葉變「金」葉「咬卵犟」不服輸。紅巖村自清代中期開始一直就有種茶的習慣,產出的茶質量上佳。
  • 相隔22年,瀘州卻身影難尋
    可是對於瀘州來說,我不知道各位怎麼看哈,反正江陽沽酒客,對此非常懊惱和遺憾,因為兩部與長江相關的紀錄片,似乎都跟瀘州不相關。 小時候看《話說長江》覺得很有意思,慢慢大了以後,研究瀘州的人文歷史,發覺瀘州川江文化底蘊深厚,值得大書特書,可是呢?苦於各種資料匱乏。
  • 32封情書,記得說愛我嗷~
    我要從現在開始多穿衣服,不是怕冷,而是為了積攢體溫,在下次相遇給你一個最溫暖的擁抱!嘿嘿,晚安寶貝 mua!(雖然有時候只發一個呲牙 摳鼻 或者 哈哈哈,但這不代表我的敷衍嗷)最後,我坦白,我變心了,我也說不出來為什麼,可能是在一起太久了吧,人都是會變的,唉,想了好久好久,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可能是我的問題,其實很早就這樣了,一天比一天變得奇怪,和剛在一起的時候不太一樣的感覺,不像以前那麼喜歡了。再這樣下去,每天都變得更喜歡你,遲早有一天愛都要溢出來了啊!嘿嘿嘿,被騙到了嗎,我的傻豬!
  • 自卑讓人缺乏自信,如何掙脫陷入自卑的泥潭?看看過來人怎麼做
    我出生在一個貧困山區,我的家鄉沒有一個大學生,有很多跟我同齡的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二十幾歲的他們,孩子都會打醬油了,然而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卻害怕極了家鄉的生活,那樣一眼能夠望到頭的生活。於是在我21歲的時候,我背起行囊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去了我夢寐以求的大城市。
  • 改變自卑?這是個有別於大多數的方法
    最近經常有人在知乎上問我,關於怎樣改變自卑的問題,索性就寫一篇關於自卑的短文章。有人問,怎麼克服自卑?首先說,這是方向性錯誤。這和西醫治病的方式類同——治標不治本。克服自卑只是暫時壓制住自卑,自卑的根源不除,永遠無法消除自卑。
  • 瀘州請來10多萬救兵祛除天牛
    瀘州園林科研中心工作人員說,假以時日,昆蟲就將破殼而出。 赤眼蜂蟲卵比芝麻還小,一張赤眼蜂蟲卵卡就有3000頭。有趣的是,有的赤眼蜂幼蟲已經孵化出來,雖然個子微小,但憑肉眼也能清楚地看到它們在爬行。不過,昆蟲病原線蟲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 【記憶】小時候饞到哭的瀘州美味,現在還有人在吃嗎?
    2012年3月,我還完最後一筆欠款,背在我身上整整12年的債務終於全部還清,我又大哭了一場,我一邊哭一邊腦袋裡就想:終於保住瀘州肥兒粉這個牌子了,因為他不是我一個人的肥兒粉,他是瀘州、四川乃至全國的肥兒粉,我拼盡全力保住了。2015年,瀘州肥兒粉獲「發明專利」稱號,2017年,瀘州肥兒粉開始從區域走向全國,目前,全國所有省份已布點完成。
  • 不要以為喝過老窖酒了解瀘州酒文化了,這些才是瀘州酒文化精髓
    一提起瀘州,難免第一個想到瀘州老窖,這個算是該企業巨大的成功,但是瀘州酒文化源遠流長,不是因為瀘州老窖問世成為品牌以後才有的,而且瀘州老窖都是建立在瀘州酒文化的基礎上的。(附錄不要問我為什麼沒寫麒麟溫酒器,哪個我打算單獨寫)瀘州酒文化源遠流長。出土文物證明,自秦漢以來,瀘州就有酒文化活動。
  • 從自卑到自信,終於告別以前的自己
    從自卑到自信,終於告別以前的自己之前臉上特別黑,而且都是豆豆,很自卑,出門都要帶著帽子和口罩,怕被別人看到,說話都會低著頭,現在終於自信起來了,哈哈哈哈,感謝大家看我的文章哦,最後我把之前買的美白去豆的課程分享給大家,可以知道是什麼皮膚,怎麼打理,很有作用的,不用些哦,關注我哦,簡介有獲取方式的!
  • 從前我錯了,現在我懂了
    312312312312213123123123122132221231231211111111131221312312312312213123123123122123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11111113333444444322111111111131123123131241324214141423412341234213412434123431231231313213231217757757575757552111
  • 這句瀘州川江黑話,暗含兩個曾經頗具影響的行業,老瀘州也未必懂
    而恰恰是這些社會最底層,演繹了多少年瀘州的悲歡離合。船夫和戲子,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行當,卻在瀘州的歷史上不斷的交集著。如今,川江已經航運已經漸漸淡出歷史舞臺,船夫這個職業,這裡談的是以前木船上的,不管掌舵的前後『領江』、喊號子的、還是縴夫水手,也在瀘州完全結束了,今天即便剩下的也多數過了耄耋之年,他們終究歸於黃土,也會把瀘州川江的歷史消失於時代的洪流中。
  • 再見,以前的我,你好,現在的我
    以前的我,很傻,以為心直口快就是率真,有什麼說什麼,以為掏心掏心就能換來真心,
  • 【〒▽〒 】「你以為我不敢打你啊!」——我從來都沒有以為你不敢打我啊......
    4.5、「你以為我不敢打你啊!」6、沒有一點點防備,沒有一絲絲顧慮,他們就這樣出現7、我媽打我,我覺得作為一個男子漢,應該強忍不讓淚水流出來。8、這他媽還需要開場白?父母都比較忙,能動手就不會多bb一句。
  • 是「犟骨頭」沒錯了!
    然鵝,自從去年起豬肉坐上火箭般,價格一翅沖天——這種排骨米飯帶來的原始快樂,就如同被吹到破碎的肥皂泡泡一般,幻滅了……品牌部同事跟我吐槽,前幾天還跟我吐槽:「花了四十塊錢,才買到三塊小排骨,害得我中午愣是沒吃飽。」結果沒過幾天,居然又在飯點開始招呼:「走哇,一起排骨米飯啊!」我嘲笑他:「你好了傷疤忘了疼,完全不長記性啊!」
  • 「點讚率超高的QQ空間甜喪句」,我以前以為秘密不能說,現在難過也...
    別在沒我的地方哭,我怕沒人給你擦眼淚。 曾經你是我紙上的陽光,而現在卻成了我提筆難書的遠方。 很久以後才知道,原來和有些人最好的結局,就是互相杳無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