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羅薩行動專講:布羅迪坦克戰
1941年6月下旬
德國對蘇聯的入侵才剛剛拉開序幕,南方集團軍群正在向烏克蘭方向挺進,紅軍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蘇軍由米哈伊爾·彼德羅維奇·基爾波諾斯上將指揮的第4、8、9、15、19、22機械化軍團和德軍保羅·路德維希·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元帥指揮的第1、3裝甲師團、第48摩託化軍團在烏克蘭的布羅迪以及周圍村莊進行了蘇德第一次大規模的坦克會戰。在此之前蘇軍可謂是節節敗退,雖然擁有著相比與德軍4倍的兵力,但是從未正面擊敗過德軍,失敗的陰影一直在蘇軍中蔓延,他們迫切的希望用一次正面戰場的勝利來提高軍隊的士氣。
蘇軍為此次戰役集結了近3500輛坦克,反觀德軍只有750坦克。講到這裡不免就提起一個小插曲,蘇軍在戰前對外界宣稱自己有超過1萬輛坦克,我到處翻閱資料,最終證實了這件事,確確實實的有1萬輛,而且還要多,但是大多數只能稱為戰車,因為這1萬輛裡大多數是T-26和BT-7的輕型戰車。勉勉強強稱得上是坦克的BT-7正面裝甲僅有22毫米,更坑人的是T-26坦克的裝甲僅僅15毫米,這個T-26坦克就是號稱連日本子的九七式都打不過的坦克,且不說粗製濫造的炮彈,一輛坦克能分到一箱彈藥就已經燒高香了。再看看德軍這邊,幾乎全是三號戰車和C型及E型四號戰車,還有少量的LT-38戰車。別看德軍這個叫戰車,就拿四號為例全重為18t、最大速度可達35km/h,且裝有75mm主炮。咱絲毫不吹的說,打蘇聯坦克那就跟打紙糊的似的。其他的條件什麼空軍啦、補給啦就先不多解釋了,後面的文章我會一一提到。
但是即使是這種情況,蘇軍還是選擇和德軍正面硬碰。
整場戰鬥很簡單,也很粗暴蘇聯的反攻行動
第4、8及第15摩託化兵團旗下3個到達定位的蘇聯戰車師立即將最新的T-34戰車與KV坦克投入作戰。他們部署了717輛這兩種坦克,佔整個蘇軍當時T-34及KV-1共約1,600輛總產量的幾乎一半。整場戰役中,不僅反攻規模與當初計劃的相差甚遠,每支部隊及兵團在計劃中所被賦予的任務不是完全沒有執行,就是因為糟糕的通訊系統造成部隊之間無法協調作戰。裡雅畢謝夫後來表示:「兵團的作戰指令中只包含了自己的戰鬥目標(兵團之間並不知道彼此的任務是什麼)」。每個兵團之間只有很少甚至沒有聯絡,因此協調作戰相當困難。
第10戰車師
蘇聯第10戰車師隸屬於第15摩託化兵團。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作戰開始時,該師的前導營以損失兩輛戰車的代價,從德軍手中奪得拉傑霍夫。翌日,該師便在那與德軍第11裝甲師發生戰鬥。該師摧毀德軍20輛坦克,並損失6輛T-34與20輛BT-7戰車,後來因為缺乏彈藥,被迫撤退。1941年6月26日,該師又在拉傑霍夫摧毀23輛德軍坦克,同時殲滅了一整個德軍步兵營,並在該次戰鬥中損失了13輛KV-1與12輛BT-7戰車。
第15摩託化兵團
該兵團由伊格內提·卡爾佩佐少將指揮。
第15摩託化兵團滿編時擁有749輛戰車,其中包括136輛T-34及KV-1坦克。由於一連串不明確的指令,該兵團在戰役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拉傑霍夫-布羅迪-布斯克三角地帶中混亂地移動。除了兩場與第10戰車師一同參與的戰鬥外,該兵團沒有與德軍發生任何戰鬥。1941年7月1日,該兵團回報它的位置在別列佐夫卡(距離原蘇德邊界約300公裡),並只剩下原數量9%的戰車(約67輛)。
第22摩託化兵團
該兵團由塞姆揚·康德魯謝夫少將指揮。
1941年6月24日第22摩託化兵團攻擊文尼察。到了6月29日時,該兵團報告只剩下19%的可用戰車。7月1日,該兵團的1個團試圖向杜布諾發動攻擊,但以失敗收場。到了1941年7月15日時,第22摩託化兵團只剩下原數量4%的戰車。
第19摩託化兵團
該兵團由尼古拉·費科連科中將指揮。
6月26日,該兵團自北方攻擊杜布諾,但卻在該城市僅數公裡外遭到阻截。到了6月29日,在該兵團原有的453輛戰車中,只有32輛倖存。
第8摩託化兵團
迪米崔·裡雅畢謝夫中將指揮的第8摩託化兵團終於在6月25日時到達戰場。到了6月26日,滿編的第8摩託化兵團成功地自布羅迪-柏斯臺奇可方向對德軍第11裝甲師的部分部隊發起攻擊。儘管有著許多雜亂的問題及諸多困難,該兵團依然順利突擊行進中且毫無準備的德軍,蘇聯戰車衝向驚慌的德軍戰防炮兵,這些炮兵是由第48裝甲團的摩託化步兵擔任的。接著第8摩託化兵團分兩路攻擊德軍,其中一部分後來被合併到帕普戰鬥群(由尼可萊·帕普裡,其餘部分則繼續由裡雅畢謝夫(指揮。
帕普戰鬥群
帕普戰鬥群擁有約300輛戰車,其中包括至少100輛T-34與KV-1坦克。6月27日時,帕普戰鬥群突擊並擊敗第11裝甲師的後方,並佔領了杜布諾一處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路口。這是蘇聯在整場戰役中所發動最成功的一次行動,它切斷了擔任德軍裝甲矛頭的第11裝甲師的補給線。然而與帕普戰鬥群失去聯繫且無法提供補給支援的蘇聯指揮所並不重視這次行動。該戰鬥群後來待在杜布諾準備進行防禦作戰,因此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當時的情況被國防軍最高統帥部認為是「相當嚴峻的」:
在南方集團軍的戰區中,激烈的戰鬥在第1裝甲集團軍的右翼展開。蘇軍的第8摩託化兵團已經穿越了我軍正面,現在已經到達第11裝甲師的後方了,而這嚴重影響了我軍在布羅迪及杜布諾之間的後方陣地。杜布諾的西南方受到敵軍的威脅…敵軍也有數個獨立的裝甲兵團在第1裝甲團的後方活動,他們已經推進了好一段距離。弗朗茲·哈爾德將軍的日記
到了6月28日時,德軍已經集結了數量相當龐大的部隊了。帕普戰鬥群遭受來自德軍第16摩託化師及第75步兵師的攻擊,同時還有另外兩個步兵師,和第16裝甲師。帕普戰鬥群在杜布諾被包圍,並堅守到7月1日才撤退。
裡雅畢謝夫戰鬥群
裡雅畢謝夫戰鬥群擁有303輛坦克,包含49輛T-34和46輛KV-1戰車。6月28日,該戰鬥群試圖與帕普戰鬥群會合,途中遭遇德軍第57及第75步兵師,還有第16裝甲師的少數部隊。該戰鬥群隨即展開攻擊,但是戰敗,戰鬥群於是迅速撤退。7月1日裡雅畢謝夫在捷爾諾波爾回報該戰鬥群僅存207輛戰車,包括31輛T-34及43輛KV-1戰車[b]。第8摩託化兵團接著往卡扎京移動,這次沒有遭遇任何戰鬥。到了7月7日時,第8摩託化兵團只剩下43輛戰車,這是戰前數量的5%。
第4摩託化兵團
由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指揮的第4摩託化兵團是當時被部署在烏克蘭的所有部隊中最強的一支。在該兵團擁有的979輛戰車中,有313輛是T-34戰車、101輛是KV-1戰車。然而,該兵團並未及時對進攻指令做出反應,集結的速度也相當緩慢。該兵團在戰役中獲得的最大成就是在6月28日時,當時該兵團負責掩護第15摩託化兵團的撤退,並阻斷追擊的德軍步兵。雖然沒有參與任何攻擊行動,該兵團依然承受了嚴重的損失,並在7月12日回報僅存6%的KV-1戰車(大約6輛)、12%的T-34戰車(大約37輛),及4%的輕型戰車。
除了以上所述外,蘇軍在該戰役中即無其他重要的反攻行動。
戰鬥也打完了,咱們也對這場史詩級的坦克大戰做一個小小的總結,這場戰鬥也不能說是蘇軍完全的失敗,德軍也在此次戰鬥中收到了重創,雖然德軍成功的守住了戰線,但是卻也因為蘇軍的反擊而拖慢了進度。縱觀蘇軍前期的所有戰鬥,幾乎都是以拖延為主,布羅迪坦克會戰算得上是少有的前期反擊戰了,也是蘇軍反抗巴巴羅薩行動的一個裡程碑,在此之後德軍的攻擊進程有明顯的減緩,並且蘇軍也為了後面的莫斯科保衛戰爭取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