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越多的孩子越笨,越少的反而越聰明?答案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2021-01-09 爆炸母嬰課堂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家裡有條件的寶爸寶媽都喜歡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即使是家庭不富裕的普通家庭,也想著給孩子買大幾百塊錢的高大上玩具,如熱門的電玩類玩具,還有音樂類、建造類、創造類玩具等等,價格不一,花樣繁多。

於是,很多父母都曾感慨過「養孩子就是在燒錢」,我們小時候都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幸福,儘管如此依舊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玩過的玩具越多越聰明。

事實上,家長們不用每樣玩具都買,有時候孩子玩具多並不是一件好事,還有可能會「坑娃」。

孩子玩具越多越好?

很多家長給孩子買玩具的初衷,都是希望玩具能夠開發孩子智力,以及想要他有一個快樂意義非凡的童年生活。有的家庭,寶寶的玩具甚至能佔「半壁江山」,可你的目的真能達到嗎?

新晉寶媽小夏由於自己小時候沒能玩上高級玩具抱有遺憾,加上小夏老公在大公司當經理,家庭收入十分可觀,想著給寶寶創造更好的生活。每次到商場,孩子只要指出想要的玩具,小夏都會毫不猶豫給孩子買。

可買著買著小夏發現,孩子總是喜新厭舊,對新玩具很感興趣舊的玩具卻是三分鐘熱度,學習上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成績更是不理想。

所以,玩具多的孩子不一定聰明,反而會因為孩子不夠熱衷一種玩具,無法仔細鑽研而漸漸失去對玩具的欲望。那玩具少的孩子,又會不會影響智力開發呢?

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

詢問過很多家長,提到「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的話題, 多數家長反饋的結果,都更傾向於玩具多的孩子。實際上,研究結果卻和大家想像的不一樣。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孩子玩具的多少做過實驗,分別調查有5個玩具以上和以下的學齡前孩子,最終發現:玩具數量超過5個以上或者更多的孩子,反而限制了大腦的創造力,不容易集中注意力,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兒童發展學家克萊爾勒納,通過研究發現,孩子玩具越多越容易破壞他們的認知能力,無法達到玩具最大化的作用。

這些研究結果,其實都能夠充分證明,孩子不是玩具越多越聰明,反而玩具少更能激發他們的反覆鑽研、思考、創造等能力。

如何給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挑玩具?

研究證明:讓孩子玩玩具,更有利於他對陌生世界的探索,有助於發展大動作、精細運動、認知能力、開發智力等, 而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挑玩具也有講究。

比如0~3月齡的寶寶,正處於感知覺發展黃金期,媽媽們可以給寶寶選擇音樂類型玩具;4~12月齡寶寶是精細動作發展的關鍵期,這時候不妨選擇積木、布偶、推行車、色彩分明的球類;1~2歲幼兒是語言和大腦認知發育的階段,應練習簡易版的拼圖、建築類的積木、看繪本等;3~6歲兒童機體已經慢慢發育完善,媽媽們準備創造類型的玩具即可。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玩具有多少?不妨留言分享你給孩子買玩具的意義和初衷~

相關焦點

  • 玩具越少越聰明?這3樣東西要少而精,越多對孩子危害越大!
    換句話來說就是:太多的選擇,只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在選擇面前亂了分寸,得到之後也不懂得珍惜。這3種東西越少,孩子越聰明、專注、快樂!你佔了嗎?1、鞋子日本兒童心理學專家建議鞋架上孩子的鞋不要超過3雙。
  • 兩種玩具孩子越玩越聰明!清洗玩具時候,這些地方要注意!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越來越優秀,因此生活中想盡辦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比如請家教、上輔導班、買玩具等。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只知道給孩子買玩具,卻不知道如何區分玩具種類和作用。結果玩具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膩,反而變的貪得無厭,更別說變聰明了。
  • 事實上,越「笨」的女人,越好命
    笨是小落自保的一種方式,工作中她勤勤懇懇,一有問題就問,也不與人搶功。大家都覺得她笨,慢慢也就不再針對她了,反而還會暗中幫助她,讓她學到了很多本領。感情裡,小落也一直都笨笨的,她說這樣能突顯出男友的高大與聰慧。男友也說過,他就喜歡小落笨笨的樣子,不愛吵鬧,還總是一副崇拜的模樣,讓他覺得非常受用。
  • 家裡這三個地方越「凌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別瞎勤快
    過了一天,孩子很委屈地跟我說:「我真不是故意的」,聽到這句話,心裡酸酸的,我知道不應該和孩子發火,但我是控制不住才向孩子發火,跟孩子說了好幾次了,玩了玩具要歸位,但他還是哪裡玩了丟哪裡。有科學家表示:家裡亂也是有一定好處的,要是家裡亂中有序,這反而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這幾個地方越亂,代表孩子長大越聰明1、孩子的玩具房凌亂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家長為了讓滿屋孩子的需求,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
  • 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的這套玩具,唯一的缺點是這個…
    有沒有辦法讓孩子更輕鬆地理解呢?今天推薦的途道機器人玩具,涵蓋物理、工程、數學、藝術等多方面知識點,被稱為「5-12歲孩子的steam玩具專家」,幫助孩子培養科學精神,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找到答案。孩子在搭建積木過程中,要對整體的立體造型有所認知,在不斷動手、試錯中,提高自己的空間思維、抽象思維能力。孩子可以跳脫出「標準答案」,可以自由發揮與想像,這都是其他玩具無法帶給孩子的超能力,很多媽媽都訝異於孩子竟有如此前端的想法。每一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孩子的自我個性在搭建積木的過程中得到了釋放。
  • 年齡越大,朋友越少;通訊工具越多,能傾訴的地方越少
    昨天晚上朋友打電話讓我出去陪他喝會兒酒聊聊天,雖然免不了吹吹牛、侃侃大山,可到最後仍然逃脫不了對生活的吐槽。一個中年人的世界,尤其是臨近中年的男人,突然而來的各種壓力,有時候壓的人喘不過氣來,想找朋友聊聊天,卻發現能出現在身邊的已經沒有幾個人了,想在手機上發發牢騷,又怕父母親朋看到……年齡越大,朋友越少;通訊工具越多,能傾訴的地方越少。
  • 孩子玩具越多越好?兒童心理學家:玩具多真的會影響孩子性格
    但是孩子奶奶卻認為孩子玩具太多,容易產生喜新厭舊的想法。小劉姐卻不以為意,仍舊不停地給孩子買玩具,希望孩子能早早開發智力。漸漸地小劉姐發現玩具越買越多,孩子卻開始出現「喜新厭舊」的行為了。經常一個玩具玩兒三分鐘就丟在了一旁。這下小劉姐疑惑了,給孩子買玩具這事是不是做錯了,孩子的玩具太多好像也不是很好。
  • 孕吐越嚴重孩子越聰明?不孕吐孩子就不聰明了?
    較真要點:孕吐的劇烈程度因孕婦的體質等因素差異很大,這種反應對於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直接進行橫向比較,那麼說孕吐越嚴重,寶寶越聰明就缺乏關聯性了。 孕早期的嘔吐反應,80%~90%的孕媽都有,只是嚴重程度不一樣而已。
  • 這4類食物「越吃越笨」,想要寶寶變聰明,營養補充要跟上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雖然孩子的智力70%的遺傳自父母,但是後天的發育也同樣的重要,飲食就是寶寶大腦發育的基礎。如果飲食出現問題,原本很聰明的寶寶可能因此變得很笨;如果家長的餵養得當,一些小時候看似不聰明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反而變得很聰明。因此,家長在給孩子準備食物時,注意避免這幾種,小心寶寶越吃越笨。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每當幾個家長坐在一起,討論的無非是自家孩子有多淘氣,帶孩子有多難。孩子淘氣什麼都想碰什麼都想玩,根本不顧有什麼危險,家長只好跟著孩子後面時時刻刻圍著孩子轉。有的家長就想孩子要是乖點、老實點就好了。不過,你們知道嗎?這些越是難帶的孩子,往往長大後越聰明。
  • 開團|聰明玩具庫來啦!想讓娃越玩越聰明?這些益智玩具練手又練腦!
    今天C媽推薦給大家的依舊是源自德國品牌Classic World(可來賽)的原生態益智木製玩具。不誇張地說,CC跟小表弟都是一路玩可來賽的玩具長大的。從幾個月大時的簡易積木:到1歲之後的切切樂、積木齒輪:
  • 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收拾的太勤快
    哈佛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多年研究表明:家裡越亂,就說明孩子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越高,而當今社會往往更需要這樣特質的孩子,將來也會更有前途。所以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媽媽們別收拾的太勤快。
  • 哈佛大學教授:家裡的房間越亂,孩子越聰明?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
    哈佛大學的教授曾經得出一個結論:家裡的房間越亂,說明孩子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越高,也就是說孩子越聰明。而在大人眼中,家裡亂是不能忍受的。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事實比你想的要複雜。房間凌亂指的是房間東西擺放,看似凌亂,實則有序,聰明的孩子能從凌亂的地方,準確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房間髒亂邋遢則不同,如果孩子出現隨地扔垃圾,打翻東西不清理等問題,寶媽要及時管教,因為這不是凌亂,而是「髒亂差」。
  • 這四個壞習慣導致孩子大腦變遲鈍,別等孩子變笨了才知道
    孩子聰不聰明有先天基因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通往聰明的道路只有一條,勤奮和自律,但讓孩子變笨的道路卻有千萬條。小明媽媽最常對他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咋這麼笨呢,你爸博士生,你媽本科生,怎麼到你,連考80分都難」。
  • 哈佛多年研究發現:父母生活中的這三種習慣,會使孩子越長越笨
    記得小時候,院子裡有一個比我大好幾歲的哥哥,他鬼點子超級多、膽子也比同齡人要大得多,每天像個「孩子王」一樣,帶著同院子裡的孩子們爬樹摘果子、下水遊泳摸魚。我和院子裡的其他小夥伴都非常喜歡他,因為只要有這個哥哥在,就有好多新鮮有趣的事兒發生。一般說,大人可能會不太喜歡這樣的調皮搗蛋鬼,可這個哥哥不一樣。
  • 哈佛研究發現:家裡這3個地方越亂,孩子長大越聰明,不用總收拾
    我認識的不少寶媽也都因為孩子總是將東西亂放發過脾氣,不過,家長們知道嗎?其實家裡有些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就越聰明,不用總收拾。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越是凌亂的環境,越有利於一個人考慮問題的清晰性,面對著雜亂,人們會努力簡化手頭上的事情。」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若有這3個「煩人」表現,你真該高興
    對我的孩子來說大約2歲。這個曾經可愛的孩子、聽話的孩子突然變成了"無敵破壞王",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沒有一個地方是乾淨的。連抽屜裡的東西都要拿出來,扔得到處都是。如果我不快點打掃乾淨,我的家會看起來像是剛剛被龍捲風襲擊過一樣。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很頭疼。但是家裡的老人對我說:「孩子越聰明越難帶。這是好事。」
  • 家中這三個地方越亂,代表孩子越聰明?終於知道收拾不完的原因了
    」終於也和我們一樣妥協了。 小傢伙剛剛兩歲半,就讓小楠頭痛不已,我們都笑她,怎麼這回不愛乾淨了?小楠苦笑著說:「就這樣吧,孩子拆起家來,和家裡那條「二哈」不相上下。」 哈佛大學研究證明:家庭環境凌亂與孩子智力有關 我們常說,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
  • 有一類零食毫無營養不說,還會偷走孩子「智商」,當心娃越吃越笨
    聽說甜甜的爺爺奶奶很寵孩子,每天都買好多零食給她吃,把甜甜養得渾身都是肉,還覺得這樣才健康。接回家之後,爸媽用盡了各種奇招,可她一時半會還戒不掉吃零食的壞習慣,每天在家裡還是以各種甜點和飲料為主,也不喜歡吃飯喝水。
  • 親悅讀丨閱讀和功課「一山不容二虎」?作業越多孩子可能越笨
    孩子上學前,很多家長都很注意親子閱讀,等到上了學,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的閱讀時間被作業一點點擠掉了。又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又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最後犧牲掉的只能是閱讀。閱讀和功課真的是「一山不容二虎」嗎?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大家知道,我們山東走出了一位知名的教育專家,就是兼任國家督學的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