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 2020年的防汛抗洪戰鬥打響後,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的「戰士」們,懷抱初心、勇擔使命,夜以繼日堅守陣地、全方位探查「敵情」、精準預報分析,及時提供決策支撐,為打贏防汛抗洪硬仗付出了艱辛努力,貢獻了非凡智慧,彰顯出忠誠與擔當。
精準預報,展戰時作為
長江流域自6月起暴雨連綿,多地降水量破歷史紀錄。異常偏多的降雨,讓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氣象室的預報員們,時刻繃緊著神經。
7月2日,「國家級」暴雨預警已經不間斷地發布了31天。烏江下遊和三峽區間連續多日暴雨,長江上遊水流湍急,水量猛增,洪水正在孕育。當天的降雨預報主班根據前一天的實況降雨、數值天氣預報模型預報大氣環流場和降雨要素等信息,結合實時衛星和雷達監測數據,形成對長江上遊未來一周的降雨發展變化的分析,得出「烏江下遊和三峽區間降雨量將達到40毫米」的強降雨預報結論。
氣象預報員們圍繞降雨預報展開會商討論並按校核、籤發規定走完程序後,預報成果報出。10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2020年長江1號洪水形成。隨後的實況觀測結果顯示,烏江下遊和三峽區間降雨量級,與報出的數據相差無幾。
雨一直下!7月4日12時,長江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預報中心全員上崗,24小時值守!
「城陵磯(蓮花塘)站不超保證水位34.40米」是防禦長江1號洪水的調度目標。然而,三峽大壩至城陵磯全長400多公裡的河道九曲迴腸,多水分匯流、江湖來水相互頂託,水情十分複雜。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提前5天預判漲水過程,為長江水利委員會開展科學精細調度提供有力支撐。
7月12日14時,城陵磯(蓮花塘)站的洪峰水位定格在34.34米,距離超保證水位只有0.06米!釐米級調度的實現,體現了長江水文預報員對精準預報的不懈追求,彰顯了他們在御洪關鍵戰中「預為先、精為重」的「硬核擔當」。
以作戰狀態,全力以赴
長江1號洪水餘波未平,2號洪水又洶湧而至,防汛抗洪戰鬥進入白熱化階段。長江水利委員會加密防汛會商頻次,緊要關頭一天滾動會商4次,水雨情預測預報任務超常繁重、時間異常緊迫。汛情就是命令,預報員們來不及喘息,再次咬緊牙關,保持昂揚狀態,繼續全身心投入到與洪水博弈的戰鬥中。
預報中心的辦公室裡,幾個「黨員示範崗」桌牌十分醒目。「這是最引人注目,卻也是最需要承擔壓力、責任最大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坐在「黨員示範崗」前,不僅是亮明黨員身份,還要肩扛起更多集體的責任和重任,是要衝鋒在最前端的。
防汛會商前的1個多小時,是預報中心最為忙碌的時候。與抗洪搶險前線長江轟鳴的聲響不同,沉著冷靜、屏氣凝神是這裡的日常工作底色。預報員們或在觀察降雨實況分布圖,或在查閱各站點的水文數據,或在利用防洪預報調度系統進行推演計算,或在編制會商所需的分析材料,各司其職,同時緊密配合。
一輪輪密集會商的開展,一道道調度令的發布,一波波洪峰的攔、錯、蓄、洩措施,抵禦了多輪洪水的連番攻擊。科學精細調度、統籌洪水蓄洩的背後,是預報員們對繁雜數據的錙銖必較、對各類模型的反覆演算、對調度方案的精心打磨。
戰鬥中的青春力量
7月14日,「長江水情」公眾號發布一則推送《過峰!洪峰已通過長江漢口至九江江段》,閱讀量高達1.5萬。「長江水情」是預報中心幾個90後預報員在汛期群策群力「力捧」的新媒體產品,用於及時發布洪水預警信息,分析洪水發展趨勢等。
日常的預報工作已經非常繁重,但年輕人們自發犧牲休息時間,「白天做預報,夜晚當小編」,策劃選題、整理材料、編寫文案、加工圖片,完成了20多期微信推送,引起了不俗反響。
「主動給自己壓擔子,善學習、肯吃苦」,正是秉持著成為優秀預報員的信念,再加上資深預報員的傾囊相授,讓預報中心的年輕人進步飛速,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人才。面對此次流域性大洪水的洗禮,預報中心黨員幹部始終保持忘我的精神狀態,發揮技術優勢,堅守崗位、全力而戰。而後輩們已經淬鍊成出類拔萃的預報精兵。
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已順利通過三峽水庫,汛情仍有可能發展,御洪戰鬥還遠未結束,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辦公室的燈依然亮著。長江水文預報員秉持護佑大江安瀾的赤誠之心,用跑贏洪峰的速度、搏擊驚濤的底氣,繼續嚴陣以待,持續發力,直到今年防汛抗洪戰鬥取得最後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