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委科學調度,三峽戰勝建庫以來最大洪水

2020-12-15 荊楚網

三峽入庫75000立方米每秒!這是三峽水庫成庫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

面對滾滾而來的長江第5號洪峰,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與各省市、各有關部門齊心協力、通力合作,成功戰勝三峽水庫成庫以來最大洪水。

考驗接踵而至

8月,長江3輪編號洪水的陰霾才剛散去,長江上遊又籠罩在暴雨之下。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寸灘水文站8月14日5時流量漲至50900立方米每秒,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在上遊形成。

僅過80小時,8月17日14時,長江第5號洪水又在長江上遊形成!

岷江超歷史!沱江超歷史!嘉陵江超保證!

上遊幹流瀘州至寸灘江段超保0.60—8.12米!

8月20日8時,三峽水庫出現75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庫洪峰!

三峽水庫成庫以來的最大洪水滾滾而來,防汛形勢嚴峻。

聞汛而動 精準調度

異常嚴峻的汛情,吹響了戰鬥的號角。

水利部高度重視,8月19日9時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科學調度,全力應對,派出多個工作組到重慶、四川防洪一線協助指導洪水防範應對。

水利部長江委在與長江1、2、3號洪水鏖戰一個多月後,繼續投入新的戰役中,及時將長江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滾動會商研判,緊盯水雨情變化,優化調整水庫調度方案,科學、精細調度三峽以及上遊水庫群,及時派員參加水利部工作組做好技術支撐。

四川、重慶兩省市及時響應,相繼啟動Ⅰ級防汛應急響應。

作為防洪「殺手鐧」的長江流域水工程聯合調度,再度發力。

關鍵時刻,長江委滾動會商,連續發布13道調度令,長江上遊16座控制性水庫聞令而動、聯合出擊——

金沙江下遊向家壩水庫、溪洛渡水庫,繼續攔洪24億立方米!

雅礱江錦屏一級水庫和二灘水庫,繼續攔洪5億立方米!

金沙江烏東德水庫結合初次蓄水,也攔洪6億立方米!

上遊水庫群在保證本流域防洪安全的同時,共攔蓄近60億立方米洪水,全力削減進入三峽水庫的流量,發揮了巨大作用。

面對75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庫洪峰,在水利部、長江委一次次精細調度下,國之重器——三峽工程,作為防禦長江上遊洪水的「總閥門」,控制下洩流量逐步增至49000立方米每秒,將三分之一的洪水攬入懷中,全力減輕下遊防洪壓力。

四省市並肩作戰

在應對此次洪水中,長江委和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四省市齊心協力,並肩抗洪。

四川省水利廳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科學調度骨幹水利工程,最大程度發揮攔洪削峰作用。

重慶市水利局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根據洪水風險劃定影響區域範圍,相關區縣積極應對,安全轉移受威脅區群眾約25萬人。

為應對此輪大洪水,三峽水庫最大下洩流量達到49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監利、蓮花塘水位復漲超過警戒水位,堤防必須再次上人值守。「請放心,大不了再上一次堤!」這是湖北、湖南兩省守堤幹群的莊嚴承諾,更是他們顧全大局的真實寫照。

多行業多部門跨區域協同御洪

在水利部的領導下,長江委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經過多年防洪實踐,長江流域逐步構建了一套責任清晰、溝通順暢、配合密切、落實有力的工作協調機制,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的原則,整合資源,匯集合力。

在應對此次洪水過程中,這一工作機制的優越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水利部門科學精細調度水工程,統籌上下遊,兼顧左右岸,因勢利導,趨利避害。

氣象部門密切關注降雨趨勢,精確預測預報,及時共享水雨情信息,為調度決策提供可靠的氣象服務。

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克服高溫、暴雨交替發生、用電負荷陡漲陡落等不利因素,在確保防洪和電網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組織三峽等電站按防洪要求及時調整發電出力。

三峽、溪洛渡、向家壩、亭子口、彭水、觀音巖等水庫第一時間嚴格執行調度指令,不折不扣落實執行。

交通航運部門積極響應防洪調度要求,及時調整通航計劃,優化航道維護計劃,保障航運安全。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行業、多部門、跨區域協同作戰,為人民構築起一道堅實的安瀾屏障。

(湖北日報通訊員朱俊君 劉霄)

相關焦點

  • 直擊現場:三峽樞紐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洪峰,開啟11孔洩洪
    (00:30)早前消息截至8月19日晚上8點,三峽大壩上遊來水73800立方米每秒。晚上7點50分,三峽樞紐開11孔,下洩流量49400立方米每秒,這是建庫以來最大出水量。三峽工程在長江綜合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體現在兩方面:所處位置關鍵:長江中下遊洪水主要由上遊的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和中下遊的洞庭湖水系、鄱陽湖水系組成。其中長江上遊洪水是長江中下遊洪水的主要來源。
  • 長江委繼續發布長江幹流九江至湖口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警
    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記者馮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中央氣象臺11日6時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預計11日8時至12日8時,四川南部、重慶、陝西南部、甘肅東部以及湖南西北部、湖北大部、河南中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蘇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南東南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
  • 長江3號洪水來襲 各地如何應對?三峽水庫怎樣發揮防洪作用?今日...
    三峽水庫防洪能力可淹到「脖子」,3號洪水只到「膝蓋」鮑正風:第3號洪水的洪峰流量60000立方米每秒,是三峽2003年建庫以來洪峰排名的第5位,最大的一場洪峰是2012年71200立方米每秒。3、三峽水庫如何發揮防洪作用?鮑正風:今年整個長江流域入汛以來的降雨,持續時間長,降雨強度大,覆蓋範圍廣,整個中下遊兩湖地區持續強降雨暴雨洪水,另外從7月開始整個上遊攔水量逐步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據統計三峽的攔水量入汛以來,是建庫以來的排名第一的攔水總量。
  • 長江流域24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庫群攔洪300餘億立方米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7月3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7月以來,長江流域內共有24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水利部門調度水庫群攔洪300餘億立方米,減輕了防洪風險和壓力。7月以來,長江流域共出現6次強降雨過程,流域累積面雨量27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成,列1961年以來第一位,其中上遊較常年同期偏多3成;中下遊較常年同期偏多1.2倍,列1961年以來第一位;漢江流域較常年同期偏多2成。受降雨影響,流域內共有24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82條發生超保洪水、35條發生超歷史洪水。
  • 如何打好水庫調蓄洪水這張王牌?長江流域41座水庫與三峽水庫協同作戰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昨日(17日)上午10點達到5萬立方米每秒。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此前,「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形成於半個月之前的7月2日。
  • 三峽大壩有沒有可能被超歷史大洪水衝垮?
    入庫流量2020年受強降水的影響,三峽遭受了建庫以來史上最大的入庫流量,達75000立方米/秒,同比去年增加了368.8%,三峽的出庫流量也超過了40000立方米/秒。此次洪水,三峽大壩開了11孔洩洪,而三峽是有23幾個洩洪深口的。
  • 水文部門升級發布長江洪水橙色預警
    新華社武漢7月9日電(記者李思遠、樂文婉)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9日18時升級發布長江中下遊幹流城陵磯至南京江段、洞庭湖湖區、鄱陽湖湖區、水陽江洪水橙色預警。水文部門提醒,有關單位和公眾務必注意防範日益嚴峻的汛情。
  • 洪水預警!今年長江第1號洪水在上遊形成,洞庭湖城陵磯站正接近警戒...
    本文轉自【嶽陽日報】;長江委水文局發布洪水藍色預警今年長江第1號洪水在上遊形成7月2日7時54分,長江委水文局發布烏江、長江上遊三峽庫區、城陵磯河段洪水藍色預警,預計三峽入庫洪峰今天下午將達50000m3/S,提請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沿岸有關單位和公眾注意防範。
  • 本輪過境洪水為何「來勢洶洶」?是否超過1981年大洪水?
    和此前的長江4次編號洪水、嘉陵江1次編號洪水相比,此輪洪水顯得「來勢洶洶」,洪峰還未到來前,我市多個區縣水文站點便出現了超警戒、超保證水位洪水。根據預報,磁器口、菜園壩等地將遭遇今年以來最大洪峰襲擊。此輪過境洪水為何格外「兇猛」?其規模是否超過了1981年7月的長江特大洪水?今年汛期還未結束,重慶大江大河是否還將迎來相似的「考驗」?
  • 三峽水庫還能存多少水?160米左右的水位意味著什麼?三峽集團相關...
    河湖在較短時間內發生的流量急劇增加、水位明顯上升,形成了洪水,防汛的最大考驗是應對單位時間的最大來水量,也就是洪峰的壓力,不要讓水位過快上漲,超過河湖的承載力。這就意味著,防汛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可以通過增高堤壩,提高河湖自身的承載能力;也可以洩洪、分洪,把洪水引到其他地方,緩解河湖壓力。
  •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水文情報預報中心紮實做好抗洪支撐
    烏江下遊和三峽區間連續多日暴雨,長江上遊水流湍急,水量猛增,洪水正在孕育。當天的降雨預報主班根據前一天的實況降雨、數值天氣預報模型預報大氣環流場和降雨要素等信息,結合實時衛星和雷達監測數據,形成對長江上遊未來一周的降雨發展變化的分析,得出「烏江下遊和三峽區間降雨量將達到40毫米」的強降雨預報結論。
  • 三峽工程上半年運行情況咋樣?美圖來匯報
    2020年上半年,三峽工程運行良好,航運、發電及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顯著,為長江中下遊地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發揮了積極作用。上半年,三峽水庫累計來水1499.47億立方米,較建庫以來均值偏多12.4%,較多年平均值偏豐14.3%。
  • 暴雨連襲,重慶地區洪水泛濫,道路房屋店鋪,喜來登酒店均被淹
    根據最新消息,預計長江三峽水庫於8月20日將迎來建造使用以來最大的洪水可能出現幾萬立方米,每秒入庫,洪峰水量現階段三峽樞紐已經開啟了深孔洩洪模式。最大的洪水可能出現幾萬立方米,每秒入庫,洪峰水量現階段三峽樞紐已經開啟了深孔洩洪模式。
  • 三峽水庫庫容量世界第幾?水裡的魚有多大?
    三峽水庫庫容量世界第幾?水裡的魚有多大?今年是長江流域的洪澇年,長江幹流上最重要的防洪工程三峽,也博得了相當大的關注。我們發現,三峽在汛期到來前,提前清空庫存,水位降低到了150米附近,留足了庫存。要知道,整個三峽水庫正常蓄水水位是175米,相對應的蓄水量高達393億立方米。8月18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已在長江上遊形成,三峽水利樞紐將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洪峰。三峽能否接住這一洪峰,為中下遊防洪工作作出貢獻,這是人民對三峽的期望,也是三峽應有的歷史貢獻。事實上,三峽水庫即便是放在全世界,都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大湖。
  • 參觀三峽工程,心情無比震撼,這真是一個千年大計
    防洪是三峽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三峽集團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最大的責任。三峽工程的建成,標誌著以三峽工程為骨幹、以荊江堤防為基礎、以荊江分蓄洪區為補充的長江中下遊防洪體系基本形成。三峽工程在初步設計的時候有三大效益。第一就是防洪效益。這是三大效益中最主要的效益,也是有著不可替代作用的效益。長江是一條雨洪河流,支流有7000多條,一些大的支流都在宜昌以上,而川江洪水恰恰是長江中下遊洪水的主要來源,三峽工程位於宜昌以上西陵峽中段,是扼制長江上遊洪水進入中下遊平原的咽喉。
  • 長江第5號洪水形成,多地區發布預警
    長江第5號洪水形成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發生超警洪水,涪江發生超保洪水。幹流寸灘站8月17日14時流量漲至50400立方米每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
  • 國家防總:長江三峽等30餘座水庫攔洪300億立方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介紹,堅持科學防控,強化會商研判和指揮調度。國家防總組織氣象、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不間斷聯合會商研判雨情汛情,針對江河洪水、堤防巡查防守、山洪地質災害、颱風登陸影響等具體安排部署。
  • 長江1號洪水形成,洞庭湖水位或超警
    當日,道縣水利局在廊洞水庫組織中型水庫防汛搶險應急演練,通過洪水調度、故障排除等環節模擬抗洪搶險過程,提升應對汛情和突發性事件的能力。新華社 圖受連日降雨影響,湘資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區部分支流水位出現較大漲幅。其中湖區南咀站、自治局站及沅水一級支流酉水石堤站出現了超警戒水位洪水。
  • 午間要聞|長江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
    來源:經濟觀察報事件關注【「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7月19日20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4.6萬立方米/秒,較本輪洪水的峰值6.1萬立方米/秒下降了1.5萬立方米/秒。「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新華社)【國務院辦公廳: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 洪水衝擊了十幾年,三峽大壩會變形潰壩嗎?專家:只會越衝越結實
    但是,當解放大軍南下路過湖北、湖南兩省時,看到的不是載歌載舞的歡慶場面,而是洪水肆虐後留下的一片狼藉。長江中下遊平原幾乎變成了汪洋,到處都是無處安身的災民。這一次,三峽夢的意義變得更加重大了!145 米到175米間的落差使得水庫空出221.5億立方米的容量調控洪水,相當於四個荊江分洪區的可蓄洪水量。一旦發生水患,有關部門可按程序調節水庫庫容,及時有效地調控洪水。這樣一來,就可以使長江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由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保護江漢平原1500萬人口和2300萬畝耕地免受洪水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