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入庫75000立方米每秒!這是三峽水庫成庫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
面對滾滾而來的長江第5號洪峰,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與各省市、各有關部門齊心協力、通力合作,成功戰勝三峽水庫成庫以來最大洪水。
考驗接踵而至
8月,長江3輪編號洪水的陰霾才剛散去,長江上遊又籠罩在暴雨之下。
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寸灘水文站8月14日5時流量漲至50900立方米每秒,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在上遊形成。
僅過80小時,8月17日14時,長江第5號洪水又在長江上遊形成!
岷江超歷史!沱江超歷史!嘉陵江超保證!
上遊幹流瀘州至寸灘江段超保0.60—8.12米!
8月20日8時,三峽水庫出現75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庫洪峰!
三峽水庫成庫以來的最大洪水滾滾而來,防汛形勢嚴峻。
聞汛而動 精準調度
異常嚴峻的汛情,吹響了戰鬥的號角。
水利部高度重視,8月19日9時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科學調度,全力應對,派出多個工作組到重慶、四川防洪一線協助指導洪水防範應對。
水利部長江委在與長江1、2、3號洪水鏖戰一個多月後,繼續投入新的戰役中,及時將長江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滾動會商研判,緊盯水雨情變化,優化調整水庫調度方案,科學、精細調度三峽以及上遊水庫群,及時派員參加水利部工作組做好技術支撐。
四川、重慶兩省市及時響應,相繼啟動Ⅰ級防汛應急響應。
作為防洪「殺手鐧」的長江流域水工程聯合調度,再度發力。
關鍵時刻,長江委滾動會商,連續發布13道調度令,長江上遊16座控制性水庫聞令而動、聯合出擊——
金沙江下遊向家壩水庫、溪洛渡水庫,繼續攔洪24億立方米!
雅礱江錦屏一級水庫和二灘水庫,繼續攔洪5億立方米!
金沙江烏東德水庫結合初次蓄水,也攔洪6億立方米!
上遊水庫群在保證本流域防洪安全的同時,共攔蓄近60億立方米洪水,全力削減進入三峽水庫的流量,發揮了巨大作用。
面對75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庫洪峰,在水利部、長江委一次次精細調度下,國之重器——三峽工程,作為防禦長江上遊洪水的「總閥門」,控制下洩流量逐步增至49000立方米每秒,將三分之一的洪水攬入懷中,全力減輕下遊防洪壓力。
四省市並肩作戰
在應對此次洪水中,長江委和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四省市齊心協力,並肩抗洪。
四川省水利廳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科學調度骨幹水利工程,最大程度發揮攔洪削峰作用。
重慶市水利局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根據洪水風險劃定影響區域範圍,相關區縣積極應對,安全轉移受威脅區群眾約25萬人。
為應對此輪大洪水,三峽水庫最大下洩流量達到49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監利、蓮花塘水位復漲超過警戒水位,堤防必須再次上人值守。「請放心,大不了再上一次堤!」這是湖北、湖南兩省守堤幹群的莊嚴承諾,更是他們顧全大局的真實寫照。
多行業多部門跨區域協同御洪
在水利部的領導下,長江委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經過多年防洪實踐,長江流域逐步構建了一套責任清晰、溝通順暢、配合密切、落實有力的工作協調機制,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的原則,整合資源,匯集合力。
在應對此次洪水過程中,這一工作機制的優越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水利部門科學精細調度水工程,統籌上下遊,兼顧左右岸,因勢利導,趨利避害。
氣象部門密切關注降雨趨勢,精確預測預報,及時共享水雨情信息,為調度決策提供可靠的氣象服務。
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克服高溫、暴雨交替發生、用電負荷陡漲陡落等不利因素,在確保防洪和電網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組織三峽等電站按防洪要求及時調整發電出力。
三峽、溪洛渡、向家壩、亭子口、彭水、觀音巖等水庫第一時間嚴格執行調度指令,不折不扣落實執行。
交通航運部門積極響應防洪調度要求,及時調整通航計劃,優化航道維護計劃,保障航運安全。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行業、多部門、跨區域協同作戰,為人民構築起一道堅實的安瀾屏障。
(湖北日報通訊員朱俊君 劉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