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有沒有可能被超歷史大洪水衝垮?

2020-12-14 麥克斯韋妖妖靈

就這個問題的話,我們可以聊一下三峽大壩到底是有多堅固。一直以來三峽水利工程都存有很大的爭議,三峽一直被詬病的其實就是由於建設三峽所造成的移民問題和部分川東的生態問題,但是三峽在防洪、發電和航運上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峽大壩竣工距今已經11年,興衰利弊自有後人來評。

那麼三峽究竟是一個多偉大的項目呢?是怎樣體現基建狂魔的工匠精神的呢?

三峽的建設

三峽大壩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全部投資達3800多億人民幣。三峽大壩的長度是3335米,壩頂的高程是185米,高程可以理解為海拔高度,整整有60層樓高,看著三峽就像是看著一堵巨高無比的牆。從1994年開始建工,2006年修建成功,時隔12年。

三峽的蓄水總庫容是393億立方米,也就是水位在185.4米時的蓄水量。而從三峽的限制水位145米到達185.4米之間還有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十三五期間,全國每年的用水量大概是6700億,如果以13億人口來計算的話,三峽的防洪庫容就能滿足全國4000萬人的一年用水量。

入庫流量

2020年受強降水的影響,三峽遭受了建庫以來史上最大的入庫流量,達75000立方米/秒,同比去年增加了368.8%,三峽的出庫流量也超過了40000立方米/秒。此次洪水,三峽大壩開了11孔洩洪,而三峽是有23幾個洩洪深口的。

實際上,三峽水庫建設以來,入庫流量超過7萬級的洪水至今也只有兩場,分別在2010年和2012年。三峽即使遇到了今年的超強洪水,其實也是臨危不懼,所以三峽有可能被衝垮嗎?

三峽不可能被衝垮

三峽大壩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壩,就是說壩身是用混凝土澆築而成的,壩與地基的摩擦力有效地組阻止了水平的壩體移動。三峽大壩的壩身使用了近3000噸混凝土,連鋼筋也用了30多萬噸。

很多人對混凝土結構的建築會有疑惑,處理不好壩體是很容易出現裂縫的。尤其是當水泥遇到水的時候,會散發熱量,這會導致大壩的內部溫度高,但是外部溫度低,從而出現裂縫。

最早期,工程師是用幹掉的混凝土來進行組裝,但是我國在建築的過程中,則是先冷卻了骨粉、砂子等材料,之後才加進去水泥攪拌,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用冰塊降溫。以此確保內外水泥的溫度一致,建立起一座史上最強的大壩。

超強的洩洪能力,加上本身非常強大的抗擊打能力,洪水是不可能將三峽擊垮的。

後果

正是由於三峽的蓄水量非常之大,所以三峽一旦決堤,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不僅會遭遇洪水的襲擊,其實三峽還是一塊軍事必爭之地。很多外國人認為三峽只是一個蓄水量非常巨大的水庫,佔時攻擊三峽大壩是可行之策。其實他們是想多了。

三峽超強的防震和防洪能力不可動搖 ,即使是大規模武器基本上也動不到三峽什麼皮毛。而且在三峽的周圍布有嚴密的防禦系統,據說設立了三層密不透風的防護網。

據說三峽的建設是按戰時的因素考慮的,所以抗擊打能力特別強,鑽地飛彈穿不過,中遠程彈道飛彈也無用武之地,空射飛彈基本撓痒痒。

國之重器,我們應該為三峽感到驕傲。

小結:

三峽從建設以來一直毀譽參半,其實三峽不僅僅是一個水利工程,更是一個民生工程。作為基建狂魔的優秀代表作,三峽這個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三峽遭受了建庫以來史上最大的入庫流量,達75000立方米/秒,開了11孔洩洪,而三峽是有20幾個洩洪口。三峽大壩的壩身使用了近3000噸混凝土,連鋼筋也用了30多萬噸,採用了先進的建築技術,壩身非常堅固。據說是按戰時水平建設的,洪水猛獸、飛彈炸藥,都無法耐三峽何。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如果潰堤,三峽大壩會引發超大洪水嗎?專家經過10年試驗得出答案
    1955年中國就開始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劃和三峽工程勘測、科研與計劃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三峽大壩屬於混凝土重力壩,重力壩是由砼或漿砌石修築的大體積擋水建築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體是由若干壩段組成。
  • 洪水衝擊了十幾年,三峽大壩會變形潰壩嗎?專家:只會越衝越結實
    這份報告中提出了兩個壩址:一個是葛洲壩址;一個是三鬥坪,也就是如今三峽大壩的所在地。或許在三峽大壩正式修建時,或許有借鑑到這份報告。雖然勘探隊邁出了實現三峽夢想的第一步,但當時的國民政府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對付」紅軍上,他們對這份方案給出的批示是:「所呈計劃尚屬祥明,應予存案備查。」
  • 較真丨三峽大壩為什麼不設計成拱形?
    比如三峽的正常蓄水位為175米,防洪限制水位是145米,那麼「三峽庫區水位超防洪限制水位近2米」就是147米,距正常蓄水位都還有一段距離。 3「百年一遇」是一個統計出來的數據,不是真的間隔100年才來一次,也有可能連著兩年來的洪水都達到百年一遇的水平。
  • 一個三峽大壩不知道養活了臺灣多少的媒體節目
    不過,正是由於三峽大壩的知名度,總是有別有用心的人對三峽大壩進行抹黑,網上還不斷有謠言出現,甚至有境外人員叫囂在與中國發生戰爭時,直接炸毀三峽大壩。「我的科研工作主要和房屋建築相關,和三峽大壩等水利水電工程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發表過任何和三峽大壩相關的言論。」黃小坤表示。事實是——此「黃小坤」非彼「黃小坤」!
  • 榨菜吃完臺灣「榨菜哥」又造謠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 網友:想喝三峽...
    據臺媒報導,受近期持續降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沒想到島內名嘴「榨菜哥」黃世聰竟然拿此說事,在一檔節目中造謠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對此,網友們忍不住調侃,「這次是榨菜吃多了,想喝三峽水了吧!」據報導,黃世聰在一檔島內節目中造謠說,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五個小時之後宜昌市會泡在水面20公尺以下,還稱「一旦三峽大壩潰堤之後,水位會從高147公尺往下串流下去,用100公裡的時速往下衝,毀掉南京,會衝到上海。」
  • 他打臉: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大壩拍灰塵
    一個三峽大壩不知道養活了島內多少的媒體節目和名嘴:最近他們在討論三峽大壩「變形潰壩」之危的同時,又開始暢談他們視之為「臺灣之光」的雄風飛彈炸毀三峽大壩的可能性。不過,島內媒體人謝寒冰卻在一檔政論節目中表示:臺灣的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拍灰塵。
  • 蔡英文把雄風飛彈放出來了,「給三峽大壩拍灰塵」夠格嗎?
    作者:年負 近段時間,因為時節所造成的洪澇災害,三峽大壩屢被抹黑造謠。「潰堤、洩洪、變形」,「臺獨」和「反中」總樂於在這個大工程上做文章。在輿論氣氛渲染之下,有人異想天開,竟然提出了用「臺灣之光」雄風飛彈來炸毀三峽大壩。
  • 臺灣媒體人謝寒冰:「臺灣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大壩拍灰塵」
    :最近他們在討論三峽大壩「變形潰壩」之危的同時,又開始暢談他們視之為「臺灣之光」的雄風飛彈炸毀三峽大壩的可能性。不過,臺灣媒體人謝寒冰卻在一檔政論節目中表示:臺灣的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拍灰塵。6月24日晚播出的《新聞龍捲風》中,謝寒冰稱,有一位不具名的旅德專家日前分析認為,如果三峽大壩一旦潰壩的話,洪水將直接衝到南京和上海,整個出海口全部完蛋。
  • 三峽大壩修建多年,長江裡的魚有多大?有沒有什麼「大傢伙」?
    三峽大壩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舉全國之力,大型修建的一座世界超大型工程,三峽在防洪、發電以及航運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在當時,三峽大壩的電量足以提供全國近一半人口的用電量,儘管三峽大壩有一定弊端,比如淹沒一些名勝古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周圍生態環境,大量人口被迫疏散遷移等等,相比三峽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這些問題可以忽略不計。
  • 長江委科學調度,三峽戰勝建庫以來最大洪水
    三峽入庫75000立方米每秒!這是三峽水庫成庫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面對滾滾而來的長江第5號洪峰,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與各省市、各有關部門齊心協力、通力合作,成功戰勝三峽水庫成庫以來最大洪水。考驗接踵而至8月,長江3輪編號洪水的陰霾才剛散去,長江上遊又籠罩在暴雨之下。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寸灘水文站8月14日5時流量漲至50900立方米每秒,長江2020年第4號洪水在上遊形成。僅過80小時,8月17日14時,長江第5號洪水又在長江上遊形成!岷江超歷史!沱江超歷史!嘉陵江超保證!
  • 三峽大壩儲水量393億立方米,如果把水全部放完,會有什麼後果?
    三峽大壩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在2018年,三峽的發電量就超過了1000億千瓦時,滿足了10億人一年的用電需求。根據相關數據資料資料顯示,三峽大壩的蓄水位高達175米,高181米,長2335米,總儲水量可達393億立方米,那麼如果把三峽水庫的水全部放完,需要多長時間?
  • 此國19架「轟炸機」猛攻,能否炸毀三峽大壩?這篇文章告訴你真相
    三峽大壩,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自建成後,關於三峽大壩的安全問題就一直備受關注,因為在二戰期間就曾有過大壩被炸的先例。作為生命之源,大壩水庫向來是是軍事對抗中的主要打擊目標,也是恐怖分子破壞和要挾的主要對象。
  • 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少力量在保護?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三峽大壩建在長江上的時候因為人的搬遷、環境等因素,爭議很大。最終,我國還是為完成這座宏偉的建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三峽工程是我國建國後最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這關係到我國的工業和民生,自然也一直是國人關注的問題。那麼既然三峽大壩這麼重要,那麼周圍有多少軍事力量在保護它呢?眾所周知山三峽它是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的。
  • 臺灣媒體人謝寒冰強勢發聲,臺灣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大壩拍灰塵
    有臺媒揚言「炮轟三峽大壩」有臺媒揚言:如果兩岸發生了武力衝突,那麼臺灣可以使用「臺灣之光」雄風飛彈來炸毀三峽大壩,這樣會給大陸造成巨大的損失。對此臺灣媒體人謝寒冰卻表示,臺灣的雄風飛彈並不能對三峽大壩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 當初修建三峽大壩,9個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現在是否後悔?
    但如此大的工程,誰又能敢保證一定能成功呢?為此研究討論了很久,才最終決定了三峽大壩是否修建。 三峽工程的利與弊 在1992年,國家正式決定開始修建三峽大壩。可是在籤署三峽大壩決議書時,原本預定的是負責考察、修建的專家組都要在上面籤字。可最終有9位專家沒有在上面留下名字,因為他們不同意修建這項工程。
  • 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
    ▲2020/7/9的三峽大壩 ,看上去好像正在洩洪……從上圖可以看到三峽大壩的全貌,BIGEMAP上顯示最新拍攝的日期是2020/7/9,日期算是比較新的了。除此之外,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發現有明顯的歪曲。
  • 百年後,三峽大壩沉澱的泥沙怎麼處理?專家:蓄清排渾,盛世豐碑
    途中有一個場景特別的感人。一位中年漢子把家中的物件全部搬上車後,突然對家人說自己忘了一件事,要回家一趟。這個中年人在搬家的過程中一直十分冷靜,甚至沒有顯出一點悲傷的表情,大家都信以為真。誰知他跑回自家門前,呆立了一會兒之後,竟對著山野「啊」的一聲大喊起來,淚水也隨之奔湧而出。
  • 戰爭打響,敵人攻擊三峽大壩使下遊洪水泛濫怎麼辦?金一南這麼說
    但如此勢力的聲勢在近期有了高漲的趨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和警惕。戰爭並不遙遠,甚至就在你我身邊。近年來,已經有不少心懷不軌的政客在叫囂和我們開展,並揚言,一開戰,先打我們的三峽大壩。對方這樣想,也有點道理,但還是過於紙上談兵,不過說一些反動勢力愛聽的話,讓他們高興高興罷了。
  • 午間要聞|長江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明年起禁用不可降解塑料...
    來源:經濟觀察報事件關注【「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7月19日20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4.6萬立方米/秒,較本輪洪水的峰值6.1萬立方米/秒下降了1.5萬立方米/秒。「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平穩通過三峽大壩。(新華社)【國務院辦公廳: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 三峽大壩擋水滴水不漏
    新華社宜昌5月13日電(記者施勇峰):5月1日破堰進水後的三峽大壩,已經成功地經受住洶湧江水的衝擊。三峽大壩廠房壩段、非溢流壩段和安裝有22孔閘門的洩洪壩段,在擋水過程中都達到了滴水不漏。  為確保三峽大壩修建期間不中斷長江航運,全長2309米的三峽大壩要分兩期修築。目前擋水的大壩長1600米,它是在三峽工程二期工程期間修建的,被稱之為「二期大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