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峽大壩不知道養活了臺灣多少的媒體節目

2020-12-21 績效財稅管理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是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3335m,壩高185米,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

網絡配圖

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這個超級大壩的建成和良好運行代表中國的建設實力領先世界。不過,正是由於三峽大壩的知名度,總是有別有用心的人對三峽大壩進行抹黑,網上還不斷有謠言出現,甚至有境外人員叫囂在與中國發生戰爭時,直接炸毀三峽大壩。

網絡圖片

最近也是有臺灣媒體聲稱,三峽大壩已經變形的謠言,也是滿天飛,更是上了熱搜,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網絡圖片

最早從朋友處得知這一消息時,黃小坤感到很愕然。「我的科研工作主要和房屋建築相關,和三峽大壩等水利水電工程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發表過任何和三峽大壩相關的言論。」黃小坤表示。

事實是——

此「黃小坤」非彼「黃小坤」!

那張圖片上方是一張來源不明的朋友圈截圖,圖中有微博名為「黃小坤先生 福建寧德」發表的言論;下方是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黃小坤研究員的介紹資料截圖。這張合成的圖片會讓人以為兩張截圖中的「黃小坤」為同一人。

「那張朋友圈的截圖跟我沒有任何關係,也不知道那位福建寧德的『黃小坤先生』是誰,更不清楚我的個人信息為什麼會被貼上去!」 黃小坤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網絡配圖

臺灣媒體人謝寒冰:「臺灣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大壩拍灰塵」

臺灣媒體人謝寒冰卻在一檔政論節目中表示:臺灣的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拍灰塵。

6月24日晚播出的《新聞龍捲風》中,謝寒冰稱,有一位不具名的旅德專家日前分析認為,如果三峽大壩一旦潰壩的話,洪水將直接衝到南京和上海,整個出海口全部完蛋。

對於這套說法,謝寒冰表示,期望因為三峽大壩潰壩從而影響長三角,這是建立在洪水只會沿著河道向下遊衝去的理想狀態之上,「就算是真的潰壩,到了宜昌,實際上它到那邊還能維持65公裡/小時,你確定嗎?」

謝寒冰指出,即使如此,臺灣還是有聲音幻想著要利用雄風飛彈趁此機會炸毀三峽大壩。

謝寒冰告訴觀眾,「我說真的,不要鬧了,你那幾百公斤的彈頭去給人家拍灰塵用的」。他援引大陸科研人員通過實驗得到的數據稱,「他們用七個實體壩,直接拿炸藥去炸,然後用了幾十次的電腦模擬,他們認為說,如果是當量20-30萬噸的核子彈炸下去,大概會在表面上炸出一些裂縫」。

謝寒冰還說,如果真的要保證一定能炸毀,「得是沙皇氫彈,一顆就解決,那是5千萬噸當量。」

三峽大壩是一座堅固的混凝土重力壩,以花崗巖為基礎,一共澆築了2794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每一個壩塊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來保證穩定性,其堅固程度難以用言語形容。不僅如此,三峽大壩的周邊還部署了嚴密的防禦體系。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曾說過:一般的戰爭是不可能墜毀三峽大壩的。

不少專業人士也表示,除非是爆發核戰爭,不然根本不會對三峽大壩造成傷害。

為中國製造點讚,為中國的科研事業點讚。

相關焦點

  • 臺灣媒體人謝寒冰:「臺灣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大壩拍灰塵」
    來源:微信公眾號「觀察者網」(ID:guanchacn,作者:東八區北京時間)一個三峽大壩不知道養活了臺灣多少的媒體節目
  • 三峽大壩潰堤?臺灣綠色病毒假新聞
    近期,由於大陸重慶、四川等地因暴雨造成嚴重水患,又傳出三峽大壩「超過防洪限制水位」消息,好事者再次翻炒去年「大壩變形」的假新聞,煞有介事地預言「三峽 大壩將潰堤」。接著,這則謠言如同那首童謠一般登堂入室,在臺灣主流媒體、政論節目裡不斷出現相關討論,一時間蔚然成風。
  • 他打臉: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大壩拍灰塵
    一個三峽大壩不知道養活了島內多少的媒體節目和名嘴:最近他們在討論三峽大壩「變形潰壩」之危的同時,又開始暢談他們視之為「臺灣之光」的雄風飛彈炸毀三峽大壩的可能性。不過,島內媒體人謝寒冰卻在一檔政論節目中表示:臺灣的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拍灰塵。
  • 榨菜吃完臺灣「榨菜哥」又造謠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 網友:想喝三峽...
    據臺媒報導,受近期持續降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沒想到島內名嘴「榨菜哥」黃世聰竟然拿此說事,在一檔節目中造謠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對此,網友們忍不住調侃,「這次是榨菜吃多了,想喝三峽水了吧!」據報導,黃世聰在一檔島內節目中造謠說,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五個小時之後宜昌市會泡在水面20公尺以下,還稱「一旦三峽大壩潰堤之後,水位會從高147公尺往下串流下去,用100公裡的時速往下衝,毀掉南京,會衝到上海。」
  • 臺灣綠媒竟稱「三峽大壩潰堤」,沒人管管?
    更是將以往的假新聞一併翻出,號稱現在的三峽大壩「超過防洪限制水位」,並預言隨著水勢的加大,「三峽大壩將潰堤」。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出現後,就引起了中國大陸的關注,如此具有污衊性的言論出現,定然要對造謠者嚴懲才可以。
  • 臺灣媒體人謝寒冰強勢發聲,臺灣雄風飛彈只配給三峽大壩拍灰塵
    三峽大壩一直在為大陸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電力支持。而近期以來,兩岸關係十分緊張,這樣的背景也使得臺灣一些「獨派」勢力一直在討論如何應對?既然深知無力拒絕大陸的統一,那麼三峽大壩顯然就成為了他們的重大目標之一。
  • 臺灣榨菜哥的榨菜吃完了,現在想喝大陸的三峽水
    過去人們喜歡看臺灣的綜藝節目,但其實對臺灣時政節目有所關注的話才會發現,臺灣的時政節目也可以當「綜藝」來看。從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榨菜」開始,臺灣媒體就一次次地在秀下限。最近國內暴雨降水引發了大陸中部地區一些城市內澇,河水上升到警戒線,這樣的「大事件」臺灣名嘴們自然不會錯過。榨菜哥語不驚人死不休,三峽大壩壩寬僅16.5公分,一旦大壩被衝破,洪水將順流之下直抵長江中下遊,上海都要遭殃!臺媒對中國大陸的一些報導和時政節目中的偏見雖然讓人氣憤,但莫名的自信卻經常能讓人不禁莞爾。
  • 夏日已至,又到了臺媒黑三峽的季節
    在節目談到近期長江流域頻降大雨時,陳敏鳳聲稱三峽大壩如今已經成了一個「大麻煩」,「三峽大壩當初造的時候就是一個倒三角形,它下面鋼筋水泥的凝固力弱,甚至被人家質疑說是不是一個豆腐渣工程。」比如在6月27日綠營媒體「三立電視臺」的「鄭知道了」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就對三峽大壩「侃侃而談」。主持人許貴雅果然拿出那張「衛星空拍圖」說事,她詢問嘉賓,「空照圖出現一點點怪怪的彎彎的,這樣你還會覺得位移是正常的嗎?」
  • 較真丨三峽大壩為什麼不設計成拱形?
    實際上大壩修建成哪種類型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拱形壩利用拱形結構把大壩受到的水壓傳遞到兩側,適合狹窄的峽谷,經濟實用。而類似三峽攔河大壩的重力壩是依靠大壩自身重量來阻擋水庫的水,壩體厚重,需要大量建築材料。重力壩比拱形壩更結實。 2大壩水庫水位「超過防洪限制水位x米」不必過於擔心。
  • 三峽大壩,究竟有多少力量在保護?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三峽大壩建在長江上的時候因為人的搬遷、環境等因素,爭議很大。最終,我國還是為完成這座宏偉的建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三峽工程是我國建國後最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這關係到我國的工業和民生,自然也一直是國人關注的問題。那麼既然三峽大壩這麼重要,那麼周圍有多少軍事力量在保護它呢?眾所周知山三峽它是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的。
  • 三峽大壩擋水滴水不漏
    新華社宜昌5月13日電(記者施勇峰):5月1日破堰進水後的三峽大壩,已經成功地經受住洶湧江水的衝擊。三峽大壩廠房壩段、非溢流壩段和安裝有22孔閘門的洩洪壩段,在擋水過程中都達到了滴水不漏。  為確保三峽大壩修建期間不中斷長江航運,全長2309米的三峽大壩要分兩期修築。目前擋水的大壩長1600米,它是在三峽工程二期工程期間修建的,被稱之為「二期大壩」。
  • 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
    而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也代表著三峽工程完成了這麼多年的階段性檢驗。一、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首先,我們打開國產軟體BIGEMAP地圖下載器,右上角搜索框搜索三峽,定位到三峽大壩放大看。▲2020/7/9的三峽大壩 ,看上去好像正在洩洪……從上圖可以看到三峽大壩的全貌,BIGEMAP上顯示最新拍攝的日期是2020/7/9,日期算是比較新的了。除此之外,從衛星地圖看三峽大壩發現有明顯的歪曲。
  • 當初修建三峽大壩,9個專家拒絕在同意書上簽字,現在是否後悔?
    而人口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巨大變化,其根本原因還是一個生產力的問題。古代的生產力較為低下,中國傾盡全力種出來的糧食,只能養活幾千萬人,而現在生產力發展上去了,已經能養活十幾億人口了,所以說制約人口最關鍵的因素還是農業的問題。
  • 為啥說三峽大壩使地球重心偏移3釐米?專家這樣回應,表示不背鍋
    但是基建工程的建設對於周邊環境都是會產生一定影響的,當然影響有大有小,不過說對整個地球產生影響還真是沒聽說過,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我們國家的一項大工程,為啥說三峽大壩使地球重心偏移3釐米?專家這樣回應,表示不背鍋。大家都知道,現在三峽大壩聞名全世界,中國人們也不會陌生,它已經成了一張亮眼的名片,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的輝煌。
  • 蔡英文把雄風飛彈放出來了,「給三峽大壩拍灰塵」夠格嗎?
    作者:年負 近段時間,因為時節所造成的洪澇災害,三峽大壩屢被抹黑造謠。「潰堤、洩洪、變形」,「臺獨」和「反中」總樂於在這個大工程上做文章。在輿論氣氛渲染之下,有人異想天開,竟然提出了用「臺灣之光」雄風飛彈來炸毀三峽大壩。
  • 為啥說三峽大壩使地球重心偏移3釐米,專家這樣回應,表示不背鍋
    雖然如今的地球是太陽系當中環境最優異的星球,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地球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拿星球的自轉軸來說,地球的質量分布本身就是不均勻的,每年都在以一定的速度遠離太陽,自轉速度也在逐漸放緩,但這是多因素導致的。三峽大壩是一個造福人類的工程,但是有人說因為建設了三峽大壩所以導致地球偏移3釐米,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 王豐:臺灣政論節目為何常常讓人「智熄」?
    今天《誰與爭豐》要聚焦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臺灣名嘴的亂象怪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陸跟臺灣的朋友經常跟我微信或發麥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臺灣名嘴所講出的一些怪事情。有一位臺灣名嘴說,「三峽大壩結構體的厚度只有16.5公分。」當然,她在談這事情的時候應該有一個前後文,但是「16.5公分」這樣一個數字的概念讓我嚇了一跳。
  • 立體感受三峽大壩的雄偉壯觀
    ▲罈子嶺景觀罈子嶺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罈子而得名,原為大壩建設勘測點,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185觀景臺因與三峽壩頂同為海拔185米而得名;三峽截流紀念園則是以三峽工程截流為主題,集遊覽、科普、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內首家水利工程主題公園。
  • 你知道三峽大壩一天賺多少錢嗎?比印鈔機還厲害
    三峽水電站居然比印鈔機還要賺錢,大家知道印鈔機可以說是分分鐘都在印錢,那麼三峽水電站有多能賺錢?已知一臺印鈔機一秒鐘可以印出1200元,也就是十二張一百元,算下來一天可以印出一億零三百多萬。而三峽大壩通過專業人士的計算,如果機組全部啟動的話,一小時可以發點2250萬度電,按照居民住宅用電的標準0.5元一度來算,一天是2.7億的收益。這麼算起來,三峽水電站確實比印鈔機更賺錢,不過有專業人士表示,三峽水電站收益並沒有這麼多。
  • 若發生戰爭,有人攻擊三峽大壩怎麼辦?金一南:必將受毀滅性打擊
    1980年7月,鄧小平乘船東下視察了三峽和葛洲壩工地,準備興建三峽工程。針對反對的意見,他說:「輕率否定三峽不好。」他的思想得到了時任中宣部部長的王任重的大力支持。王任重曾擔任過湖北省委書記,立即主動向鄧小平請求,願意擔負三峽工程的領導工作。王任重力主上馬,引起了不少人對三峽大壩於國家安全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