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沐浴著神秘的阿拉伯文明的國家,被譽為「歐洲後花園」

2020-12-14 戌時鯨見

位於非洲最北部,是一個沐浴著神秘的阿拉伯文明的國家---突尼西亞,這個被稱為「歐洲後花園」的國家,既有地中海國家的浪漫,也有撒哈拉沙漠的荒涼。各種風景與古典的地中海風格相結合,使得突尼西亞成為非洲地區最方便的旅遊勝地之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此度假。

藍白色城鎮

高山峻岭中的藍白小鎮被稱為「世界十大世外桃源」,它是突尼西亞從海面眺望歐洲的家家戶戶中的一座,也是每一位到突尼西亞度假的遊客必去的地方。所有的房子都是藍白相間,但是和希臘的聖託裡尼不一樣,突尼西亞的藍白小鎮有著非常濃鬱的阿拉伯風格,在地中海的光彩映襯下,經過小鎮上賣花毯的阿拉伯孩子們就會明白其中的不一樣。

迦太基地區

迦太基是突尼西亞的標誌,這片曾經的繁榮即使在這裡已成廢墟,也能感覺到它的恢宏霸氣和昌盛。這個將近3000年的歷史名城,比古羅馬城早61年,在當時,地中海地區無疑是政治、經濟和商業的中心,而今天僅存的殘垣斷柱,經過滄海桑田的變遷,悄然訴說著歷史的塵封。

大清真寺,奧克巴

在突尼西亞,凱魯萬絕對是信仰的聖地,在凱魯萬城內,有許多清真寺,因此凱魯萬有「三百清真寺之城」之稱。在凱魯萬城內,奧克巴大清真寺並非最有名的清真寺,但其土黃色的磚瓦結構,非常罕見。進清真寺時,女生必須戴圍巾,否則可到清真寺門口免費借一條圍巾。

突尼西亞市

走進突尼西亞城,仿佛向炎熱的沙漠和荒涼的遺址告別。這個美麗宜人的海濱城市,將阿拉伯特色建築與現代建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不僅保留了古老的阿拉伯風格,而且由於其靠近歐洲,也保留了繁華與熱鬧的市中心,因此常常成為國際會議的中心。

在這片荒涼的沙漠遺址上,還有一座充滿活力和繁華的城市,突尼西亞看起來是格格不入的,卻又不可分割,或許正因為如此,突尼西亞才如此迷人。

相關焦點

  • 摩洛哥還是突尼西亞?這篇文章讓你讀懂「北非後花園」
    有這樣一個奇幻的國家,它身處非洲卻不像非洲,不是歐洲卻近似歐洲;它同時擁有地中海的浪漫和撒哈拉的荒涼,它將北非的粗獷風情和歐洲的優雅氣息結合得恰到好處;它包羅著海灘、沙漠、山河、港灣等風景,神秘又浪漫……作為北非後花園的突尼西亞和摩洛哥,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 突尼西亞是一個怎樣的國家?雖未成為歐洲,但已不是非洲
    突尼西亞是一個北非國家,在突國,一邊是說法語的精英現代主義份子,另一邊則是阿拉伯認同感更強烈的倡議者,兩者間的對抗一直沒有消失。一直到阿拉伯之春後打開的突尼西亞全新政局,這個路線之爭又再次被提起。壹突尼西亞:既是阿拉伯國家,又不是阿拉伯國家突尼西亞位處非洲最北邊,北面和東邊都是地中海,跟歐洲義大利西西里島和馬爾他島隔海相望,國土面積163610平方公裡,與我國河南省面積相當,但突國人口為1170多萬,只有河南省的1/10。
  • 一個極為浪漫的國度,一半海水一半沙漠,坐擁歐洲的後花園
    世界上有很多神秘浪漫的國家,隨著旅遊業的大力開發,很多國家的旅遊景點得到了國內旅遊愛好者的認可。遊客們都喜歡去一些遙遠而浪漫的地方,今天小編就是給大家介紹一個非洲的國家,提起非洲,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乾旱的沙漠或者是狂熱的草裙舞,但是這個歌國家卻可以給人一種浪漫的情調。
  • 突尼西亞旅行日記
    還想知道這個所謂在阿拉伯世界思想最開放的國家,唯一的一個民主國家,究竟如何應對政教分離,這個貌似「自由」的形象,是否能在阿拉伯世界延續下去。男友18歲離開突尼西亞,拿了全市唯一幾個獎學金名額,朝西方世界走去,之後就沒再回來過。我們在倫敦相處的日子裡,我很難發覺他身上還有什麼突尼西亞人的痕跡。
  • 「阿拉伯之春」10年後,現在的突尼西亞怎樣了?
    2010年在阿拉伯世界掀起了一場革命浪潮,首先發生的是北非國家突尼西亞,而其導火索實一起自焚事件。很快這場革命浪潮波及到埃及、敘利亞、利比亞、葉門等等阿拉伯國家。後來這被稱為「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世界其他國家民眾抗議主題和突尼西亞差不多,他們最想要的就是工作和尊嚴。抗議了一個月後,突尼西亞總統阿里明顯感受到大勢已去,他已是全民公敵,於是逃亡到了沙特(2019年阿里在沙特去世)。
  • 探訪世界上的神秘國度突尼西亞,一半海水,一半沙漠
    ……」如果說我的摩洛哥之行是源於卡薩布蘭卡的一首歌,而突尼西亞之行則是因為三毛。與旅遊勝地摩洛哥這位超凡脫俗的「公主」相比,突尼西亞只是一個長相平平的女僕。但三毛的那本書和詮釋她與荷西的那份熾熱的愛戀,讓我們記住了撒哈拉沙漠,於是在拜訪公主的行程中,將突尼西亞納入了我們的旅途。當地時間 下午二點多鐘,我們乘機到達突尼西亞。
  • 《我和我的目的地們——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的白,我真是喜歡之極。尤其是在被譽為「地中海的花園港」的海港城市蘇塞,白色,不再是寡淡清冷的隱喻,而是風情浪漫的擔當。
  • 英媒:「阿拉伯之春」十周年,突尼西亞「英雄」自焚小販成詛咒對象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十年前,突尼西亞一名自焚攤販點燃所謂的「阿拉伯之春」。在西方媒體、政客搖旗吶喊下,多個中東北非國家隨即出現政權更迭。然而十年來,這些國家經濟社會持續動蕩,事實上面臨「阿拉伯之冬」。 英國《衛報》16日報導,一度是外媒口中「民主轉型典範」的突尼西亞,至今依然深陷泥濘:政客與民眾脫節、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民眾的生活反不如從前。
  • 阿拉伯香料:溝通東西方文明
    現在的阿拉伯音樂通常指西亞、北非阿拉伯國家的音樂,在阿拉伯音樂的形成過程中,古埃及、古波斯和古希臘羅馬文化,都曾給它很大的影響。在不同的阿拉伯國家,Baharat 的混合根據當地特色而做出改變,例如北非國家會摻入幹玫瑰花瓣,還有鹽膚木、藏紅花、薑黃等香料,都能為其增添更多異國風味的元素。然而製造出這種香料魔法的基本配料,其實是一些大家常見卻不一定熟悉的香料,每一種都有自己的故事。
  • 100集《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在阿拉伯國家播出
    該系列紀錄片將通過尼羅河衛星,覆蓋22個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勒斯坦、約旦、敘利亞、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葉門、科威特、卡達、巴林、阿曼、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蘇丹、埃及、吉布地、索馬利亞、葛摩、茅利塔尼亞),受眾近5億人口。
  • 突尼西亞旅遊--(之一)為什麼去突尼西亞?
    我回國以後,很多人問我,突尼西亞怎麼樣?我認真地想了想,應該還算不錯吧。比起我兩次去的摩洛哥,我更喜歡突尼西亞這個小國家。國家小,城市小,景點集中,交通規範,消費便宜,民風淳樸,旅遊相對原生態。 說起去突尼西亞,其實純屬偶然。 1.為什麼去突尼西亞?因為免籤呀。如果不是因為免籤,我都不會關注到這個小國家,更不會想到去到那裡。
  • 突尼西亞國旅遊景區風景點攻略介紹
    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羅馬統治突尼西亞近600年,同時將歐洲文明帶到了突尼西亞。羅馬人修建的神廟、競技場、露天劇場,遍布各地,至今遺蹟猶在。其中有位列世界三大鬥獸場之一的埃爾•傑姆鬥獸場。多少個世紀以來,突尼西亞的傑姆的圓形競技場以其雄偉壯麗、氣勢恢弘、布局科學、構造完美和諧,徵服了所有的到訪者,猶如埃及的金字塔。駕車出蘇薩城……[詳細]
  • 阿拉伯的誤讀與真相:婦女只能穿黑袍?
    除古埃及文明外,當今的阿拉伯土地上還孕育過其他一些璀璨的古老文明。伊拉克所處的兩河流域,是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和亞述文明等人類古文明的發祥地,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一帶,留下了眾多文明遺蹟。這裡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眾多「世界第一」,如世界上第一部法典——《漢莫拉比法典》、與金字塔一併列入「世界八大奇蹟」的巴比倫空中花園等。婦女只能穿黑袍?
  • 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母親,那歐洲文明的「外婆」是誰?
    古希臘文化,幾乎以一己之力孕育了整個歐洲文明的誕生,無論是西方哲學、政治,科學,民主制度還是數學等諸多學科,無一不是從古希臘文化衍生發展的。而這些制度以及文化在歐洲後來的發展裡的深刻的影響了其整個文明的發展體系。
  • 被地中海包圍的島國,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歐洲的後花園」!
    它的位置雖然比隔海西望的突尼西亞的部分國土更南。但仍然屬於歐洲,而且是申根國家。也就是說,我們旅歐的一直向南計劃,應該到這個小點上才算名副其實。馬爾他也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這個被地中海包圍的島國,陽光充足,四季如春。被譽為「歐洲後花園 」。馬爾他共和國國土面積只有316平方公裡,在這塊只有我們南京的三分之一的土地上。
  • 2020這麼多國家對我國遊客免籤,說走就走!
    阿聯 阿聯是阿拉伯國家,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是一個以產油著稱的中東沙漠國家。 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是位於歐洲東歐平原的內陸國家。
  • 突尼西亞旅遊攻略
    出關後,在機場內可充值,1G是12第納爾,我充了2G,合共30第納爾(約55元人民幣),一路暢通,即使在沙漠也能快速上網。   4,關於天氣。書本上說比摩洛哥略熱,但我們的那幾天都比摩洛哥冷5度左右。另外,突尼西亞國土不大,但有三種不同的氣候,北部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潤有雨,往南越進撒哈拉沙漠越熱,也越乾燥。同樣,夏天太熱,不宜到遊。   5,關於交通。
  • 愛上摩洛哥突尼西亞領銜的北非,只需一篇文章
    竟然分布著古代羅馬的建築這座已經有2700年歷史的城市一度見證了迦太基文明、羅馬文明和伊斯蘭文明四月的杜加在羅馬標誌性建築的斷壁殘桓下盛開著片片杜鵑花海>可能大家都有所陌生但是提到伊夫·聖羅蘭我想都會知曉其名位於馬拉喀什的YSL花園就曾居住過兩位藝術界傑出大師YSL花園早已不是簡單的官邸而是一件世間罕見的藝術品
  • 新聞報導: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促進數字合作
    2020年7月9日,《人民日報在線》 /在線購物,視頻會議,遠程教育和智慧城市等數位技術和應用正在加速進入並促進阿拉伯國家人民的生活。當前,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數位化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為各國經濟復甦增添了動力,實現了互利共贏。埃及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長阿姆·塔拉特(Amr Talat)表示:「中國的經驗對加速阿拉伯國家的數位化轉型起到了積極作用。
  • 這個夏天,這8個國家將對法國開放邊境!|突尼西亞|比利時_旅遊|西班牙...
    第二波疫情可不是說著玩玩,歐洲很多國家都已經制定好了逐步開放邊界的計劃,這場運動過後,不知道會不會泡湯…就在6月5號,歐洲內政委員約翰森表示,歐洲申根區內的自由通行有望在六月底之前恢復~還有八個國家這個夏天的邊境開放計劃裡包括了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