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多家博物館、紀念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

2020-12-26 中國網河南頻道

鄭州多家博物館、紀念館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

2020-06-13 11:00:07

來源:大河網

  |  

作者:莫韶華

| 字號:

A+

A-

6月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業人士講解,「雲遊」VR線上看展覽,聽古樂、看考古、惠民眾,這一波操作太可以了,鄭州市文博系統將開展一系列以「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為主題的宣傳活動。

周末一起走進博物館,來領略中原厚重的文化吧!

鄭州二七紀念館

1.《百年鄭州》網絡展覽

鄭州二七紀念館在官方網站首頁,以VR形式,全景展示「百年鄭州」展覽,使廣大觀眾可以在網上全景參觀「百年鄭州」的歷史。

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保護法》巡展

遺產日當天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巡展,並派發文物保護法宣傳單頁。

鄭州博物館

1.線上活動。以唐戶遺址中裴李崗文化和雙槐樹遺址中仰韶文化為主,依託鄭州博物館文物展品,用H5形式設置兩條觀眾虛擬體驗線路,讓觀眾深刻了解鄭州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

2.線下活動。配合文化遺產日主題,設計製作宣傳版面4~5塊,展示鄭州博物館近年完成的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如青銅器、碑刻拓片、陶瓷器等,宣傳文化遺產保護成果。製作懸掛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條幅,推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的主題宣傳版面。活動期間,推出文化遺產展覽和古今戰疫抗疫簡史流動展覽。

鄭州嵩山文明研究院

1.「生態遺址公園」系列小視頻宣傳。

2.黃河博物館舊址展覽,製作條幅、宣傳展板,並進行網絡宣傳。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1.文化遺產公益宣傳片展播

通過音頻、視頻等形式宣傳鄭州市文物資源及近年來考古發現成果,推動公眾考古傳播,真正讓文化遺產融入日常生活。

2.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宣教活動

通過懸掛宣傳條幅、製作宣傳版面、發放宣傳頁,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多渠道、多層面宣傳文化遺產保護。

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鄭東新區教文體局

1.陶輪轉轉——陶輪知識講座

2.絲線縷縷——研學課堂展示與體驗

組織部分師生體驗研學項目:織織為知之——麻的魅力、線的奧妙、神奇的織技

3.非遺項目展演

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

4.傳統文化展示

小志願者才藝表演(古琴、長笛、口技、詩朗誦等)

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

1.舉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覽活動

在古滎漢代冶鐵遺址、紀公廟擺放滎陽故城、滎澤縣城隍廟、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的移動展板,由講解員為大家講述文物的保護知識,向大家宣傳「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和口號。

2.舉辦在線「雲展覽」活動

利用抖音直播平臺,通過「雲展覽」的線上講解方式向觀眾們展示館內文物及遺址。從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冶鐵高爐遺址到精美的陶模鐵範再到現代技術的全息投影、VR設備和體感互動等環節,為觀眾們講述歷史,普及知識。

鞏義市

1.鞏義市博物館

「弘揚傳統文化,石刻拓印我動手」,在博物館6展廳舉辦石刻拓印活動;設立文物鑑定臺,免費為群眾鑑定收藏品,向遊客講授文物知識。

2.鞏義石窟寺保護所

在石窟寺景區進行文物宣傳。

3.惠民措施

(1)永定陵門票6月13日門票半價。(2)杜甫故裡,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享受門票免費,醫務工作者、殘疾人、現役軍人、人民警察、國家消防救援人員實行門票免費。對人民教師、十八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全日制大中專學生實行門票半價。鞏義市民憑身份證享受門票半價。(3)鞏義市博物館6月13日當天不定時免費講解。

登封市

惠民措施:觀星臺免費開放;嵩陽書院原價30元/人,現價15元/人,2020年3月23日—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醫護人員免費開放;嵩嶽寺塔原價40元/人,現價20元/人,2020年3月23日—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醫護人員免費開放。

滎陽市

1.在青臺仰韶文化遺址舉辦「北鬥九星出彩滎陽」活動,讓群眾了解近期重大考古發現「北鬥九星」價值及意義,探源新石器時代星象文化。

2.惠民措施:董天知故居、韓鳳樓故居、八路軍抗日後方醫院免費開放。

新密市

1.在新密市溱水路溱園廣場舉辦精品文物圖片展,宣傳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博物館免費開放基本情況、精品文物圖片展示。

2.新密市博物館石刻展區、裴李崗文化專題展免費開放。

新鄭市

1.聽古樂、看考古、戰疫情、惠民眾

時間:2020年6月13日

地點: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新鄭市博物館、新鄭市鄭國車馬坑遺址博物館

主要內容:(1)非遺古琴文化傳承發展和古琴演奏。(2)聯合考古發掘單位推出「十三五」考古發掘成果圖片展。(3)推出學生免票和1張門票全家參觀的優惠活動,讓文物文化成果惠澤於民,拉近公眾和文物、文化的距離。(4)用形式多樣的文藝作品,宣傳正面典型人物,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傳播正能量,堅定廣大群眾抗擊疫情的必勝信念。

2.惠民措施:鄭國車馬坑遺址博物館1人買票全家參觀(4人以下),對抗疫一線人員免費開放。

中牟縣

中牟博物館:(1)預約參觀,免費開放;(2)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線上文物展覽、博物館直播等惠民服務。

中牟新世紀廣場:(1)組織宣傳活動,通過懸掛條幅、標語,展出宣傳版面,宣傳中牟歷史名人、歷史事件、文物遺址等;(2)舉辦鑑寶活動,邀請文博專家現場為廣大藏友免費進行藏品鑑定及諮詢;(3)向群眾發放宣傳彩頁,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凝聚全民文物保護共識。

金水區

1.鄭州市天中藝術博物館、鄭州市賽思齒藝博物館、鄭州市大象陶瓷博物館、鄭州市仁清金石傳拓博物館免費開放。

2.在學習強國、金水發布等平臺發布天中藝術博物館宣傳片、金水區非國有博物館宣傳片,進行網絡宣傳。

3.在金水區現有的四個非國有博物館進行版面宣傳,抗疫宣傳資料發放。

中原區

在中原區文化館非遺展示館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研討會。

惠濟區

1.免費開放決堤處紀念碑、花園口紀事廣場、雕塑牆三處遺蹟,再現當年國民黨軍以水代兵抵禦日軍之歷史事件。

2.通濟渠(俗稱運糧河)上,曾是「滎澤八景」之一,免費參觀遊覽惠濟橋現狀。

管城區

1.從博物館視角對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進行解釋,製作宣傳教育視頻,發布於鄭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館抖音官方帳號上。

2.在商都遺址公園內懸掛有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口號標語條幅,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博物館條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冊頁,進行剪紙、泥塑、猴加官、傳統木器民間繪畫等非遺展演活動。

航空港實驗區

在苑陵故城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南大門廣場,發放宣傳冊、擺放展板,進行文化和自然遺產、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宣傳各部門共克時艱、齊心抗疫的生動事跡。

上街區

相關部門將在上街區亞星盛世廣場進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集中宣傳、非遺項目現場展示、展演、接受諮詢、免費發放宣傳資料。

經濟技術開發區

鄭州大信廚房博物館將推出免費參觀展覽和講解活動,該館官方微博將推出文物網上展覽。

高新區

天祥博物館將推出免費參觀及講解。

責任編輯:程雪

相關焦點

  •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將發布非遺旅遊線路和非遺美食...
    下個月8日將迎來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今天上午從文化和旅遊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國家文物局確定今年遺產日文博活動的主題為「保護革命文物 傳承紅色基因」,屆時,我國429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54家博物館(含808家革命紀念館、博物館),將通過免費開放、門票優惠、義務講解、革命精神宣講
  • 文化和旅遊部介紹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籌備情況
    今年6月9日是我國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按照文化和旅遊部的統一部署,由文化和旅遊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藝術司和天津市文廣局承辦,在天津舉辦全國非遺曲藝周活動,作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主場活動。
  • 文物賦彩全面小康 安化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00:002020年安化縣「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現場。紅網時刻益陽6月11日訊(記者 劉麗 劉志雄 通訊員 陳洋)6月11日,在我國第4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到來之際,安化縣以「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為主題,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全面展示安化縣萬裡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文物保護和非遺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助力安化縣「茶旅文康」產業融合發展。省級非遺項目梅山剪紙傳承人捐贈剪紙作品。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在雲岡石窟景區舉行
    13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切實做好遺產日宣傳工作,雲岡石窟景區開展一系列線上線下各類主題宣傳活動。其中,由山西省文物局主辦、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儒風漢韻——漢畫像石拓片展」13日在雲岡美術館隆重開展。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意足 津城開啟「非遺時刻」
    天津北方網訊: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說到「遺產日」的精彩活動,當然少不了「非遺」展示。地處中國華北地區的天津是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文化和自然遺產積澱深厚。
  • 我省博物館紀念館慶元旦迎新年活動豐富多彩
    2021年元旦期間,我省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精心策劃,全力組織,緊緊圍繞「慶元旦迎新年」主題,通過舉辦展覽、專題講座、文博知識競賽、主題社教、互動遊戲、「四進」活動等多種形式,策劃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喜慶熱烈的主題宣傳活動。平涼市博物館開展「溫潤美育迎新年?
  • 文化過年活動多 場次豐富主題鮮明
    據不完全統計,新春期間(1月20日-2月20日),市級文藝惠民演出14場、公共文化場所惠民重點活動164場次、「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系列文化活動42場,博物館展覽活動80場次,共計300場次的惠民活動,其中,春節7天假期約91場。
  • 2019「博物館界奧斯卡」揭曉,北京這三家博物館捧杯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憑藉《傳媒行業與傳媒教育發展歷程展》獲得精品獎,首都博物館和青海省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山宗·水源·路之衝——一帶一路中的青海》獲得優勝獎。香山革命紀念館中,《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展區。新華社發這場評比是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
  • 桂林成今年「遺產日」主場城市,四千多場活動「文物賦彩」
    每年的六月第二個周六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澎湃新聞從6月5日的國家文物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線上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13日,主場城市為桂林,活動期間,以「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為主題,國家文物局將聯合多地文物部門在央視頻推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
  • 博物館日來了!上海88家博物館3天免費,一大波直播來襲
    線下免費開放全預約參觀上海市文旅局透露,免費開放是歷年博物館日的品牌活動,深受廣大市民歡迎。今年將組織全市88家博物館在5月16日、17日、18日三天向公眾免費開放,4家博物館半價開放。全預約參觀升級開放服務。
  •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從夜遊到「雲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是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旨在強調當今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
  • 「多元和包容」的九龍坡區博物館-迎來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
    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近來年,九龍坡區秉承「文化活區」理念,依託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工業遺存、革命遺址和民間藏品等資源,加快推進國有及非國有博物館建設和發展,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多元和包容」的責任與擔當。
  • 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抖音推出25個世界遺產地直播
    6月13日是我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抖音推出「雲遊中國」系列直播活動,聯合25個中國的世界遺產地通過直播展示各自文化與特色,讓更多人走近、了解世界遺產。  截至2019年7月,全球1121處世界遺產中,中國有55處。
  • 鄭州市積極推進博物館建設 精品迭出特色濃
    鄭州多家博物館豐富多彩的展覽活動讓市民陶醉在濃鬱的文化氛圍中博物館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號。2020年即將精彩收官,鄭州博物館建設進展情況如何?記者昨日從鄭州市文物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鄭州市已擁有正式備案的各級各類博物館38家,其中國有11家、行業5家、非國有22家,三級以上博物館7家,館藏文物30萬件,珍貴文物10萬件,平均每年舉辦各類展覽100個,主題宣傳社教活動300場次,接待觀眾500萬人次,一個「主體多元、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館體系正在形成。
  • 回顧|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舉辦2021年主題宣教活動
    回顧 |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舉辦2021年主題宣教活動 2021-01-10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國際博物館日」活動啟動,「雲端」「線上」成最大特色
    「胸懷大地 逐夢遠方」有聲明信片、「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全景數字上線展覽、30集「羊城瑰寶」音頻文物故事、「後疫情時代雲經濟下的文旅變革」主題論壇……多項廣州文博活動今天上午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啟動,拉開廣州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暨「『5·19』中國旅遊日」系列活動大幕
  • 大連博物館聯盟成立 推出博物館環遊記主題活動
    大遼網訊 2020年11月11日,大連市博物館聯盟(論壇)成立大會暨第一次聯盟成員會議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中共大連市委宣傳部、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等相關單位領導出席會議,61家聯盟成員單位的100餘位館長和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復星首次舉辦日本文化主題日活動
    11月9日下午,復星「FOSUN HEALTH」和「FOSUN HAPPINESS」展區雙館聯動,首次舉辦「日本文化主題日」活動。參與各方通過沙龍座談的方式回顧過去一年以來的合作成果,分享抗疫心得,展望日式生活方式和匠人精神將給生活帶來的變化,並宣布將每年5月17日定為「日本文化日」,擴大中日文化交流的消費者基礎。
  • 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在成都舉辦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208/c30f647aa276472ea70c94dbb5495202.mp3 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在成都舉辦
  • 激發南京文化IP活力,讓「博物館之城」花式賦能美好生活
    從建立遺產點專職保護管理機構,成立申遺專家庫;到編制申遺文本、頒布保護條例,全面開展遺產的本體修繕、環境整治、遺址遺蹟展示、監測管理等系列工程;再到推出海絲電視專題片、城牆中英文紀錄片,出版《海上絲綢之路·南京史跡》《中國古城牆》等圖書,舉辦城牆保護與利用國際論壇,南京努力推動歷史文化遺產走向世界,傳播南京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