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大地 逐夢遠方」有聲明信片、「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全景數字上線展覽、30集「羊城瑰寶」音頻文物故事、「後疫情時代雲經濟下的文旅變革」主題論壇……多項廣州文博活動今天上午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啟動,拉開廣州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暨「『5·19』中國旅遊日」系列活動大幕。
本次活動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承辦,並由《廣州日報》融媒體平臺進行全程直播。
據介紹,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胸懷大地 逐夢遠方」是本次系列活動的主題口號。
記者注意到,按照國務院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和相關要求,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主會場嚴格控制現場人員的規模,做好各項應急預案,並首次採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活動方式,重點突出「雲端」和「線上」。
「有聲明信片」「羊城瑰寶」講文物故事
原來明信片還可以用來收聽的!
只要打開微信小程序「有聲明信片」就可以進行收聽。本次現場首發的「胸懷大地 逐夢遠方」有聲明信片,加入了廣州11家市屬博物館館長推介廣州市內各博物館、景區旅遊資源的音頻內容。
30集「羊城瑰寶」音頻文物故事,通過「小穗」老師帶領孩子們觀賞大元帥府文物「求是碑」時的精彩對話,向觀眾展示文物的前世今。「羊城瑰寶」音頻文物故事已在喜馬拉雅App上線,總共收錄了廣州市20多家文博單位30個精彩的音頻文物故事,包括大元帥府收藏的胡漢民「海珠橋」字幅、農講所館藏毛澤東主編的《農民問題叢刊》、革命館收藏的共產黨女戰士遊曦使用過的筆筒、南越王宮收藏的南越萬歲文字瓦當等,以情景劇節目的表演形式展示。
三個「抗疫」主題展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特別推出三個「抗疫」主題展覽,包括「文物系荊楚 祝福頌祖國」海報展、「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展覽、「因為有你,春天變得更美麗——廣州市青少年書畫大賽作品選展」,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其中,「文物系荊楚 祝福頌祖國」海報展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主辦,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承辦,在廣東地區首次展出。140餘家國內外文博機構,累計推出400餘幅精美的文物海報,表達文博人對祖國抗擊疫情的深切祝福。
「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展是廣東省第一個有關抗擊疫情的展覽,該展覽通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援助武漢醫療隊英勇抗疫的事跡,弘揚廣大醫務人員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和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因為有你,春天變得更美麗——廣州市青少年書畫大賽作品選展」由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和廣州市越秀區少年宮共同主辦,作品記錄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齊心抗疫過程中一幕幕溫情、團結、奮進的畫面,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為最終戰勝疫情加油鼓勁。
文博人舉辦主題論壇探索文旅行業未來
文化和旅遊如何在時代的大潮中奮勇前行?文博人通過「後疫情時代雲經濟下的文旅變革」主題論壇集思廣益,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領導、廣東省旅遊景區協會負責人、博物館館長代表、高校學者等聚集一堂研討,從政府、博物館界、旅遊界和學術界的角度,同臺深入探討「流量經濟」的時代潮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文旅行業的機遇和挑戰。討論環節結束後,線上和線下的觀眾與現場嘉賓還就文旅事業開展互動交流。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黃丹彤 卜松竹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黎旭陽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