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優秀的動漫作品中,《怪化貓》必須有一席之地,豆瓣評分9.3,B站評分9.8.不論是從主觀還是客觀角度來講,《怪化貓》無疑是一部滿分作品,而促使它的滿分點就是浮世繪。
作者/甜豆子
編輯/動漫新番工作組
《怪化貓》概況怪化貓中有句涵蓋主旨的臺詞:「人生於世,妖怪亦生於世,一旦妖怪與人之『真』,『理』相呼應,便可得到『形』,得其形,將幻化成不得存於世上的物怪,物怪無法根絕,卻可斬除,故而退魔之劍存在,用劍之人亦存在」。
怪化貓講述的是江戶時代,賣藥郎尋走各地消除世間妖物,從而牽扯出的一系列異事。賣藥郎拔劍的三個條件:
形----人的因果緣起,造就怪物的形;
真----事情的緣由;
理----心中的情形。
一旦找到形、真、理,便達成滅妖的條件。在妖魔類的動漫中,怪化貓是不容撼動的第一。而它的成功之一就是將浮世繪運用的毫無瑕疵。
怪化貓與浮世繪直白來講,浮世繪有三個特點「縹緲,享樂,百態」世間飄渺,及時行樂,社會百態。怪化貓則是很好的運用了這三個特點。
1)縹緲:也指虛無,難得、遙不可及的事物,不存在於現實的東西。怪化貓裡的妖怪魔物,賣藥郎的退魔劍,甚至是賣藥郎的存在,這些脫離現實的事物,在整個故事中既虛無又縹緲的迷人。
2)享樂:本意是享受安樂。浮世繪中的享樂是一種及時行樂的狀態,而怪化貓本身並沒有體現出享樂的本身含義,而是用罪惡、欲望來反襯出享樂,怪化貓裡用人物受苦、壓抑來體現出享樂欲望的存在。
3)百態:社會百態。怪化貓的五個故事中就很好的詮釋了這點。有想要誕生於世的嬰兒,有被人所愛又背負悔恨的源慧法師,有愛上阿蝶的妖怪,有想要爭奪權勢的百人,有醜惡自私的人心。權勢、欲望、自私、愛戀……故事很短,但以足以描繪百態。
不論是在故事的講述上,還是人物與背景的塑造上,浮世繪的運用都是不偏不倚的恰到正點。
【鵺】篇中大量使用水墨風格構成的世界,將色彩運用到了極致。通篇色調灰暗死寂的水墨風,又總是突然綻出豔麗的色彩,鮮紅的血液,粉嫩的櫻花樹,一時暗一時亮。給人飄渺玄幻的既視感,
【無臉男】篇中運用大量的屏風與冷嘲熱諷的話語相襯,去塑造夢幻般的世界,
【海坊主】篇中將2D的動態與浮世繪的靜態去形成浮華之海。
整部動漫就像是一幅一幅的木版畫銜接形成的,將動態與靜態結合,對於觀眾來說不僅是在看動漫,還是在欣賞幾千幅繪畫,怪化貓並未選擇用音樂插曲去渲染氛圍,而是大量採用了「木魚」「琵琶」等符合當時時代背景的特色音調,更是將怪化貓的代入感加強。
這部動漫體現了浮世繪又未體現浮世繪,像浮世繪一樣描繪社會百態,又不像浮世繪而去描繪妖魔鬼怪。
【座敷童子】篇僅兩集,就讓人看到了一個女人與他人相戀,成為母親,為權勢所迫的一生;
【海坊主】篇為你慢慢道來何為憎恨,何為懊惱,何為悔恨;
【無臉男】篇女人為完成母親攀附權貴的願望,學習技藝,嫁入武士之家,不惜殺死了嚮往自由的那個自己,戴上了面具;
【鵺】篇所有人都活著,其實都死了;
【化貓】篇鏡頭轉向大正時期的一節車廂中發生的詭異故事,此章是整部的終章亦是始章。怪化貓敘述的所有故事,在真與理的背後是一絲絲的溫情。
怪化貓它給觀眾帶來的是全程揪著心臟,掐著脖子的感覺,微妙的運用浮世繪的畫風讓你僅用20分鐘就能紅了眼眶,劇情的拿捏,感情的抒發,正是恰到好處。而將動漫各個篇章凸顯出劇情的亮點就在於浮世繪的薰染,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在大眾的眼裡,人們將怪化貓的畫風稱為「怪」,然而怪化貓的命脈就在於這種「怪」畫風,那些「將怪化貓改變風格翻拍「的觀念應徹底抹殺,缺失了浮世繪的怪化貓,並不是真正的怪化貓。倒不如說,浮世繪成就了怪化貓,怪化貓加強了浮世繪。而什麼是浮世繪?
浮世繪的由來在宮竹正《浮世繪的故事》中寫道「所謂浮世繪是由日本江戶時代以描寫風景,和百姓風俗為主題的彩色版畫。浮世,源自佛教用語,意指繁華放任、卻又虛無短暫的塵世。因為版畫內容所表現出的多是歌舞伎與茶社的生活場景,處處流露出『人生苦短,需及時行樂』的思想,故此被稱為浮世繪」。
我們也就可以簡稱為「浮世繪——繪日本浮世之像」。
日本的浮世繪要追溯江戶時代,它是以一種民間藝術類型興起的。江戶時期人們處在幕府的統治下,經濟繁榮,文化豐富多樣,生活越平穩時思想的變動就越激烈。應大眾需求從而衍生出一種繪畫風格——浮世繪。
浮世繪起初以木刻版畫為主,手繪畫為輔,它自身有很大的特點,不服從於皇室貴族,而多為底層人們服務。浮世繪的種類多有以下幾類:「風景圖」以山、水等自然景物為主要內容;「美人圖」以女子為主要內容;「花鳥圖」多以花、鳥等動物為主要內容;「戲劇圖」則是以戲劇場景為主要內容。
木刻版本的《伊勢物語》
歌川廣重的《江戶名勝百景》
葛飾北齋的《元錄歌仙貝合》
在西方世界的驚鴻出現後,浮世繪的背後存在著激烈的社會力量。它的內涵中並非單單指歌舞伎,茶社,春宮畫等【繪畫技術】及【印刷技術】的提高,而是一種流行背後的,封建勢力對立面【新興階層】的成長。
在他們與眾不同的需求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全新的藝術變革——浮世繪。在這場浮世繪的風潮中,不僅有燦爛的藝術,還有市井文化與武士階層的對抗。
浮世繪在幕府統治的時期,正是鎖國狀態的日本,卻仍與中國宋代有聯繫,受中國的刻本插畫的影響,浮世繪的木刻版畫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將木刻版畫技術中融入一定的中國元素。在中國風俗畫巔峰的宋朝,盛行市井生活為主題,比如《清明上河圖》,著重描繪市民生活樣貌的方方面面,其影響由底層流至上層階級,浮世繪也受風俗畫影響頗深。
日本的江戶時代正是中國的明末至清中時期。中國的的工筆畫早在魏晉時期就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輝煌在唐代,鼎盛於宋代。工筆畫雖然比江戶時期的浮世繪歷史要長,但浮世繪吸收更多的是宋代的風俗畫,與工筆畫關係不大,但兩者卻有可比較之處。
1)如果拿浮世繪與中國工筆畫作比較的話,在相同處就是描寫內容大致一樣,兩者都愛描寫山水風景,世間百態,以及女子形象。對後世的影響深遠,以及自身藝術的高價值。
2) 浮世繪與工筆畫不同之處在於:浮世繪更偏向於淡彩、亮麗,工筆畫則是重彩、厚重;浮世繪以版畫的形式,工筆畫則以手畫的形式。
藝術的世界裡是百花齊放,不分高低,浮世繪與工筆畫都是高價值的藝術,兩者相互吸引,相互獨立。
浮世繪的影響浮世繪曾深深影響19世紀的西方藝術界,在當時的西方世界中浮世繪被作為整個日本的代表。
尤其是歐洲印象派,受其影響的印象派在繪畫風格中大量的融入浮世繪「寫實」的特點,用色大膽,顏色豔麗,突破了古典派中過度陰影,看不出線條的嚴謹風格。
在印象派的畫家中,梵谷是深受其影響至深的一位,他臨摹了大量的浮世繪畫作,還將浮世繪的風格融入到自己作畫中。
在1887年,他臨摹了歌川廣重的《大橋暴雨》,以及《龜戶梅屋鋪》。在梵谷的繪畫作品中,《唐吉老爹》是他受浮世繪影響的世界著名作品。梵谷曾表示「我的一切作品都是以日本藝術為根據的」,可見浮世繪對當時的西方畫家的啟蒙作用及藝術壇的影響程度。
《唐吉老爹》
浮世繪的不斷融合東西方的藝術延續至今,其藝術的尾巴甚至拍到了現代動漫媒介中。
浮世繪與動漫動漫中除了《怪化貓》,在《四月一日靈異事件薄》,《鬼燈的冷徹》中也能看見浮世繪的影子。
不同於2D,3D,以及三渲二等許多技術,僅僅是用一種繪畫風格就將「線條勾勒,色彩平塗」圖畫與動漫合理融合,在藝術世界之外的動漫界裡浮世繪是一股清流。
舉個例子,如果將怪化貓換成三渲二的風格,那麼整部人物的悚豔,劇情的吸引,背景的獨特,將全部被淹沒。動漫中浮世繪是不被風靡的製作風格,但卻是特殊的製作風格。如果能將浮世繪正確的代入動漫中,那這部作品必是經典。
當然,讓大眾接受浮世繪也是一大難關,細數動漫界的作品,使用浮世繪的風格動漫是屈指可數,我們能發現,當看到一幅浮世繪的作品時,第一印象是「怪」,第二印象是「更怪」,有些作品的人物的描繪很誇張,有些作品色彩怪異,但不論哪部作品他們都會給所有的觀眾一種強大的吸引力,讓人想去探究那份「怪」背後的韻味。
動漫也是一樣的,在看到一部動漫前幾個印象是這樣怪畫風時,不少人會在這「怪」之中遊歷片刻後選擇拒絕,更不用提動漫的劇情和人物了。
這使得動漫的製作風格經常忽視了浮世繪風格,或者刻意避開這種「怪」而追求潮流。但不得不說,在千篇一律的製作中,浮世繪風格的動漫無疑是為世界動漫界錦上添花的存在。
古典時期,幕府為維護統治,將等級制度分為四個階層:農民、商人、武士和手工業者。受中國重農抑商的影響,世襲制的武士尤其歧視商人,因為大多的財富都聚集在資本家手中,反而不利於幕府的統治,於是擁有財富的商人與擁有權勢的幕府便成了對立階級。
當時浮世繪的「浮世」多描寫酒館,風花雪月的特點深受商人的享樂奢靡狀態所愛,甚至是浮世繪的版畫投資者都是商人,但卻與武士階級的斷欲觀念所衝突。
人們嚮往的浮世繪,鞏固了商人的地位,但同時也挑戰了幕府的統治,於是當時政府便禁止了大部分浮世繪的出版,加上風靡一時的畫家喜多川歌磨的去世,古典時代的浮世繪便告一段落。
藝術的傳播實質是思想的傳播。被幕府打壓的浮世繪並沒有因此滅亡,而是選擇以另一種方式繼續風靡,浮世繪的題材轉變以自然風景為主,為代表的便是我們現今所看到的歌川廣重的《富嶽三十六景》。
同時黑船事件,美國打開日本國門,武士統治結束,大量的西方思想引入,伴隨著印刷術和攝影技術的進入使得浮世繪時代終結。但浮世繪浮世繪對日本及世界的影響卻沒有終結,在現代文明中仍推動著藝術的腳步,甚至滲透到建築,服飾中。
1)建築。著名建築家隈研吾的設計圖中加入了《江戶名勝百景》中「大橋驟雨」的筆直纖細的雨絲融入到建築中。
2)服裝。俄羅斯設計師Alena Akhmadullina將《神奈川沖浪裏》波濤的浪花裝點到服飾中。
浮世繪從藝術界滲透到動漫界,將動漫與浮世繪相碰撞,摩擦出的是「異樣美」,異次元的藝術。我們可以不接受它,但絕不要否定它。
因為浮世繪的美不僅只有藝術家才懂欣賞,而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浮世繪已然成為了源自市井卻高於市井的精神領域,它的賞析絕非有【標準答案】,同一副浮世繪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這才是浮世繪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