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凌晨一點,一陣慌亂紛雜的腳步聲伴隨著推車的「吱嘎」聲,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響起。一名孕33周的「二孩」媽媽提早臨盆,被120推車急送入產房。她同時有早產、瘢痕子宮、重度子癇前期、胎兒宮內窘迫、妊娠期糖尿病等五大危險,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一屍兩命的後果。
這名39歲的孕婦劉女士是安徽人,丈夫在杭州打工。兩個月前看著肚子越來越大,她便來來杭州找丈夫,一方面想由丈夫陪著生產,另一方面她認為在杭州生孩子更方便些。
出事當天晚上,她突然感到肚子疼,這感覺跟之前生大寶的時候一模一樣,她馬上叫來丈夫:「要生了,要生了,去醫院!」
網絡圖可是,這離預產期還差2個月呢!丈夫一想這下壞了,可能要出大事了。他趕緊打了120,由120急救車送到了最近的杭州市紅會醫院,這才有了開頭的一幕。
初步檢查發現,劉女士血壓高達172/112mmHg,心率102次/分,空腹血糖8.7mmol/L,宮縮緊,宮口開了3cm,胎心監護還提示胎心頻發同步減速——這意味著胎兒正處於缺氧中,隨時可能窒息。
婦產科沈嵐主任醫師告訴記者,當時的診斷為二胎臨產、早產、瘢痕子宮、重度子癇前期,胎兒宮內窘迫、妊娠期糖尿病。
孕婦還有沒有合併其他異常情況,醫生也不得而知,因為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只能一邊檢查一邊搶救。
面對這麼多的疾病,劉女士和她的丈夫卻是一問三不知,連有沒有懷孕時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都不知道。
原來,劉女士12年前曾剖宮產生下8斤重的巨大胎兒,這次懷孕因自我感覺良好,居然沒有建卡,只在安徽當地衛生院隨意檢查2次,完全沒有經過正規產檢。而之前所謂的檢查,也只是找醫生做了一下B超而已。
網絡圖經過1個多小時的搶救,一個3斤重的男孩被成功剖了出來,劉女士也脫離了險境。不過這個孩子比同齡孩子發育遲緩,今後的生長發育還要持續觀察。
沈嵐醫生指出,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醫院產科門診較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顯擁擠。但總有這麼一小群二孩媽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選擇了「任性」產檢,認為有異常情況再就醫是明智的選擇。殊不知,危機就此潛伏下來……
「通常,這批趕『末班車』的二孩媽媽們大多步入35歲以上高齡的行列,出現染色體異常及胎兒畸形的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飆升。」沈嵐醫生說,除了傳統的中孕期唐氏篩查,目前還增加了孕11-13+6周NT測定、孕12-24周無創DNA或直接羊膜腔穿刺檢查,在孕18-24周還可行一次全面的胎兒系統結構超聲篩查(即三維B超檢查)。通過以上這些檢查,能最大限度地篩查出宮內的缺陷兒,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
網絡圖與此同時,高齡二孩媽媽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也在增加,各種合併症、併發症也相應而來。比較多見的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血脂代謝紊亂、風溼免疫類疾病等等。
所以,就需要準媽媽們在孕前作相應學科的風險評估,在孕期產檢中隨訪觀察,及時篩查,多學科合作診治,並通過飲食、運動指導,合理配合藥物治療等,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中,或者減緩疾病的進程。
以劉女士為例,如果她能進行正規產檢,及時發現高血壓糖尿病,並進行醫學幹預,也就不會出現那一幕驚心動魄的搶救了。
作者:蔣菲 通訊員:周俊博
編輯:波醬
轉載須申請授權並註明出處:
青年時報公眾號(qnsb-guanfangweixin)
美容工作室打了「玻尿酸酶」,浙江21歲姑娘止不住渾身發抖……
蕭山一大伯為治帶狀皰疹竟請「大仙」在身上畫符!結果疼進了醫院!
杭州一小女孩被同學爸爸侵犯一年多不敢告訴父母,檢察官說家長的責任很大!
重磅!浙江全省高速公路8月起全面實施「區間測速」!
杭州一輛特斯拉準新車等紅燈時8個安全氣囊突然全部彈出!官方回復稱為全球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