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要喝「健脾祛溼湯」,給身體大掃除

2021-02-12 72物候元氣生活

立春前一天,我們又去隨安堂堂主聞敏老師家,

蹭飯&採訪她的「立春→除夕食養法」

聞老師說,立春冬春交替,先清理一波去年冬天蓄藏的痰濁垃圾、內熱,陽氣才能更好地生發。


此時是不宜大補的。


但也不要錯過立春後,人的肝氣就像春天的小芽向上透達,助力身體發陳和排淤,這個最佳的調理身體時機。


立春後的整個春天,適合經常健脾祛溼湯,消一消積食、痰膈、鬱熱,全身大掃除,把氣機調暢。


然後在除夕當天大補一下元氣。

相當於身體大掃除後,打開窗子散掉陳氣,

讓新鮮空氣流通進來,幫助陽氣清醒生發。

那麼一整個春天,身體都會處於持續生發陽氣的狀態。

聞敏老師是百年中醫品牌「隨安堂」董事長,出生於七代中醫世家,常年素食,她是一個徹底踐行中醫生活方式的生活家,中醫食療更是隨四時節氣而變,細節到每一餐一飯。

今天發的食療方,都是聞老師親授。

立春後的整個春天,

都要喝健脾祛溼湯,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大家在立春之後,

可以每周喝2、3次健脾湯,

祛一祛冬天留下的宿痰、溼氣,

先祛濁才能昇陽。

【配方】陳皮,土炒薏米,白茯苓,白朮,乾薑,甘草,紅棗,新鮮的鐵棍山藥、紅蘿蔔、玉米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搭配。

【方法】加入所有材料和水,大火煮開,小火煮1小時即可。

主要燥溼化痰,健脾養胃,理氣和中。

煲出來就是一碗超級清醇透亮的素湯~

有醇厚柔和的微甘苦味,陳皮香氣幽幽,薏米糯香,白朮茯苓補脾氣,祛水溼。


脾虛有痰、溼氣重的人,喝完立馬醒脾化痰,提氣;

湯裡存放了20年的深褐色的新會老陳皮,已經風化、陳化得很薄了,聞老師讓我吃掉它。

原來,老陳皮內層的果瓤脈絡經過了年份的乾燥和陳化,變得「不苦」了,這麼好的東西即使變為湯渣,也一定要吃掉它~

沒勁全身累?

幾個健脾的「飲&食法」

這天還恰逢聞敏老師的大哥,隨安堂院長聞勇,聞勇老師是聞氏醫家第七代傳人,說起話來春風化雨,又怎麼能錯過~

聞勇老師說,現在沒勁全身累的人多,全身之氣都被「思則氣結、久思耗脾」給消掉了。不光脾弱,心氣也弱,特別需要注意飲&食習慣。

健脾飲食法:第一點是飯水分離

吃飯,是食物入胃,脾胃、胰腺、小腸分泌消化液,膽囊分泌膽汁,消化食物的過程。

脾惡溼,吃飯要先吃乾食,之後再喝湯。而且中途不要邊喝水邊吃飯。

如果先喝水,就把脾陽消耗了,把消化液衝淡了,要分泌出更多才能消化。

長期下來就會消化不足,變成胃炎、胰腺炎,小孩子脾胃不好。

飯後喝湯,是等待消化液已經分泌完全,消化湯水更加有利。

消化力弱、肚飽氣脹,一吃飯就累的人,千萬不要邊吃飯邊喝湯邊喝可樂;一定要飯、湯、水分開,消化才徹底;又湯又飯又水,轉化營養比例就低

長期飯水分離的女生,脾化氣充足,皮膚就好。

那么喝粥算不算「飯水不分離」呢?

聞老師說,要喝「水乳交融粥」,這樣的粥能「打開毛孔」,肥腠理、養皮膚。

健脾第二點:是細嚼慢咽

飯嚼到第11口時才感覺香甜

吃飯也是美容,從頰肌、舌頭、牙齒,包括腦神經都在參與。

牙齒通腎,舌通心,喉嚨裡的小舌通肺,嘴巴裡的唾液通脾。

有的女生下頜關節鬆弛了,就是長期吃飯沒有用夠牙齒,頜關節退化;牙齒用的多,則下頜強健緊緻。

這跟吃肉or吃素沒關係,獅子老虎的牙口掰不動,現在的人吃肉還不如吃素,牙口稍微一掰就脫臼了。

細嚼慢咽的人記憶力好。記憶力不好、睡覺不好的人都是狼吞虎咽的人。

吃得急,牙上火,不是吃食物上火,而是身體消化不良,當你慢慢吃的時候就不會上火。

聞勇老師還說:「飯嚼到第11口時感覺香甜,之前感覺不到。道家說每口飯要嚼21下。」

聽他這麼一說,我趕緊每口飯多咀嚼幾下,把健脾祛溼湯留到飯後再喝了。

立春食養的:家常飯

1、今天吃的主食,是藜麥白米飯,甘甜又有嚼勁,我又吃了一大碗。

2、👆這個是「旱藕」,「年藕」,臘月才有的。產於廣東韶關翁源,南北交匯之地。

當地土質特殊,藕身特別瘦小,細枝,絲少。

既然是特殊天地時氣之下出產的,比起普通藕的功效當然也更特別一點啦。

這個藕很難買到,我就替大家多吃幾口了,特別緊脆有藕香~

3、👆 炒花菜的是5年陳豆瓣醬,不辣,鹹鮮。是聞老師湖北老家人,三伏天手工曬做的醬。

做菜的時候加一點豆瓣醬,就跟吃點腐乳佐餐一樣,能夠入腎,把腎氣調動起來。更利於身體吸收。

4、飯畢,再喝一碗健脾祛溼湯,感覺把傳統中醫過日子的精髓喝到了肚子裡~

聞老師的立春食療湯方對大家有幫助嗎?

除了立春之後要喝健脾祛溼湯,我們這幾天還會具體發一下聞敏老師親授的除夕固腎湯方——紅參湯做法(紅參可以提前備上),以及除夕那天的食療湯方。

希望大家都能藉助立春→除夕這段的時空旋轉之力,讓新一年的陽氣生發得更優秀。

有讀者反映又找不到我們了,

商務合作請電郵:marketing@72life.cn

相關焦點

  • 春天這湯要多喝,健脾祛溼,比紅豆薏米水效果還好,常喝一身輕鬆
    春天雨水多,溼氣重,必須要祛溼,不然人總會感覺全身沉重,頭腦思緒無法打開。而且躺著總感覺全身都黏糊糊的,動也動不了,許多老毛病都出來了,讓人很是不舒服。或許有的人認為是身體虛了,所以就多吃些補身體的,結果身體不好,反而還出現更多的毛病。
  • 健脾祛溼湯的做法
    所以我們總要祛祛體內的溼氣才可以。溼氣太重會表現為昏昏欲睡、腸胃不好、精神不振、臉上長滿痘痘、體型會肥胖、頭髮油油膩膩的、食慾又會下降、渾身乏力、消化不良、脾虛胃口差這些。很多人會選擇煲湯去祛除體內的溼氣,家常都會煲的祛溼湯都有冬瓜薏米湯、土茯苓瘦肉湯、鯽魚湯、土茯苓薏米湯、豬橫脷夏枯草湯這些煲了喝都能祛除溼氣。
  • 溼氣重,別只喝赤豆薏米湯,這五寶煮一煮,祛溼健脾,簡單零失敗
    或許您赤豆薏米湯沒少喝,溼氣卻一直不肯離身,那不妨花5分鐘讀完這篇文章,相信在祛溼調理上會有些啟發。原來我的溼氣也挺重,一到夏天,總會覺得沒力氣,皮膚變得愛出油,手上還會長出一簇簇的小水泡,一不小心抓破就會流水,非常煩人。起初我也是天天煮薏米赤豆湯來喝,但一段時間下來,感覺喝了這麼多的祛溼湯,溼氣不但沒有減輕,還有越來越重的趨勢,這也成了我要認真研究祛溼食療的源動力。
  • 回南天必喝的健脾祛溼湯是什麼?
    相信喝靚湯是不少人的最愛,至於喝什麼樣的湯水,不同的季節、不同的人群,選擇是不一樣的。今天給大家帶來一款,適合初春喝的湯水——淮芪茯苓煲瘦肉。
  • 立夏後多喝3款湯祛溼又美味
    立夏後如何祛溼?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些清熱祛溼的湯水,助大家趕走溼氣。  立夏後溼氣重怎麼辦?  溼氣是由於人體內的水分調控失衡,水分排不出體外造成的。《黃帝內經·素問》記載:「太陰之上,溼氣主之。」溼氣過重會讓人出現四肢酸痛、手腳冰冷、舌苔厚黃、大便溏瀉等症狀。。
  • 黃芪和它「天作之合」,泡水喝一喝,祛溼排寒,幫你的肝腎大掃除
    但其實如果經常用黃芪泡水喝的話,也能夠為身體達到一定的養生作用,而且黃芪搭配這幾種食材的話,也被稱為天作之合,泡水喝一喝能夠幫助你祛溼排寒,身體越來越健康。黃芪和它很「登對」,堅持泡水喝,祛溼排寒,肝腎或許會報答你。
  • 一種對身體有益的茶,祛溼健脾,你確定喝對了嗎?
    導語:大家都知道紅豆薏米茶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都喝過這個種茶,尤其是到了冬季,對於胖子經常喝一些紅豆薏米茶對身體還是有很大好處的,能達到減肥的功效,但是你真的喝對了嗎?薏米和紅豆的「消腫」健脾的作用。現代人,十個裡面起碼有五六個身體發福,這也是腫,叫做體態臃腫。薏米是一種營養衝的粗糧,可以起到很不錯的消除水腫,清熱解毒的效果,有不錯的減肥作用。
  • ◑ 春季健脾祛溼是關鍵!超級好喝的祛溼湯送你,經常喝氣色都好了~(附:除溼方法)
    一提到「祛溼」陛下們第一個想到應該就是赤小豆和薏米,但薏米過於寒涼,不適合經常喝,所以今天包子為陛下們準備了這道一家老少都能喝、最適合這個季節喝的湯~所以這碗湯,可以清暑、健脾、祛溼、養胃、益肺、潤燥的功效,且男女老少皆宜~據很多寶媽說這碗湯還可以對治療寶寶腹瀉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 下雨天,少不了這幾款健脾祛溼湯
    經過悉心熬製好的湯,往往比其它食物口感更佳,讓人回味。但是喝湯也是有講究的,什麼時候喝什麼湯。在多雨的夏天,人的溼氣較重,就應該喝健脾祛溼湯。夏季氣候多變,多雨潮溼,容易讓人覺得睏倦、四肢沉重、腸胃佳。在夏天以熱邪為主,除了火熱以外還有溼熱,相對火熱的陽邪來說,屬陰的的溼熱更不容易去除,所以要及早健脾。在多雨的夏天喝湯,就總該少不了這幾款健脾祛溼湯。
  • 春夏之交常喝2茶2湯,健脾祛溼又養胃!錯過你就虧大了~
    因此中醫認為,這時的人們必須要把「清熱祛溼」的任務提上日程。常喝這2茶,健脾祛溼超管用!1.此方口感有些苦,如果喝不慣,可以略微加點白糖或蜂蜜。應注意的是,大便乾燥者、小便多者、孕婦等人群春夏不宜服用。如果有腹瀉問題,還可以用炒薏米達到祛溼止瀉的作用。
  • 夏季喝什麼湯能健脾利溼?
    夏季喝什麼湯能健脾利溼?-這幾天感覺真是悶熱,走在路上不是下雨就是悶,扎進地鐵裡,空調吹得身體又感覺有些太涼。
  • 飯前來碗健脾祛溼消水腫的湯吧
    湯品點評:春天到了,萬物生發,飲食養生方面要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萌發的特點,多進食一些具有發散作用的食物。春天春筍上市,其柔嫩清香,滋味鮮美,歷來被譽為「蔬中第一品」。《綱目拾遺》裡記載其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作用,常食可清熱化痰、利膈下氣、促發痘疹等功效。
  • 每天喝幾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清熱解毒,體內溼氣沒了身體更健康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溼與熱在一塊叫溼熱,與風在一塊兒叫風溼,與暑在一塊兒叫暑溼,體內的溼氣如果不去除,吃再多的補品都沒有什麼用處,所以說體內祛溼是非常重要的,祛溼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療,食療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紅豆薏仁和芡實。
  • 熱天,黑豆湯這樣做堅持喝,健脾開胃還祛溼,清爽度過三伏天
    導語:這鹼性食物,夏天要堅持吃,健脾開胃還祛溼,清爽度過三伏天 黑豆用來煮湯喝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我常會選擇搭配薏米、花生、百合等,整體的價值非常豐富,而且對於健脾開胃、祛溼等等都有很好的幫助,這樣的湯在熱天堅持喝,讓人可以清爽度過三伏天,對於黑豆這種鹼性食物,當然不能錯過了吃,尤其是在夏天我更會堅持給家人吃
  • 溼氣重的人,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
    中醫理論中,脾主排溼,通常身體中的溼氣可以隨著尿液、汗液等排出體外,如果脾胃不好,身體的祛溼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體內的溼氣無法及時的排出體外,就會對健康帶來影響。所以一般體內溼氣重的人,建議先保養脾胃,提高身體的祛溼能力,減少體內的溼氣。中醫建議:溼氣重的人,先養養脾胃,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一、雙白湯:雙白,即薏米和山藥。薏米是很常見的祛溼健脾食物。
  • 春季想要不犯困、不長胖,春季祛溼湯要多喝!
  • 夏日健脾祛溼湯-適合易生粉刺痤瘡、大便黏膩的水腫型肥胖者食用
    01先花30秒自測下你是否需要喝這款健脾祛溼湯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試試這款簡易的夏日健脾祛溼湯。薏仁:利水消腫、健脾祛溼、清熱排膿、明淨肌膚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溼止帶03這款湯重在健脾祛溼。因此,如果服用了三周,相關症狀還沒有所緩解的人群,需要進一步就醫治療,查看真正的病因所在;如果,服用後有效果,但是相關症狀總是無法根除,那麼比起繼續喝湯治療,這部分人群更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否良好,生活習慣是否良好。
  • 脾不好,身體就毀了一半!常喝中藥熬製的茶,健脾祛溼一身輕
    身體想要正常的運化,需要一個健康的脾臟。脾這個部位不像腸胃和肝腎容易引起重視,很多人會忽略脾的重要性,就沒有過多的養護,一般來說,脾臟不會受損,而一旦受損,全身都遭殃。常有言「脾虛生百病」,當脾臟出現問題後,身體各處都會有異常,它們的出現,就是在提醒你需要儘快的調理,降低對身體的損害。
  • 醫生提醒:溼氣重的人,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
    中醫理論中,脾主排溼,通常身體中的溼氣可以隨著尿液、汗液等排出體外,如果脾胃不好,身體的祛溼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體內的溼氣無法及時的排出體外,就會對健康帶來影響。所以一般體內溼氣重的人,建議先保養脾胃,提高身體的祛溼能力,減少體內的溼氣。中醫建議:溼氣重的人,先養養脾胃,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一、雙白湯:雙白,即薏米和山藥。薏米是很常見的祛溼健脾食物。
  • 痰溼的人容易胖,根源在脾虛,常喝三湯,祛溼健脾,想胖都不行
    常喝三湯,祛溼健脾,想胖都不行!有些人每天吃的也不多,起居作息都很正常,但是體重還是蹭蹭蹭的往上漲?那是因為脾胃不好,穩穩的痰溼體質。再節食,都解決不了胖的問題。而且,身邊身體肥胖的人,絕大多數都屬於痰溼體質。中醫認為,痰溼體質,體內"溼重",先要去溼,減肥才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