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當一生所愛被辜負,是斷舍離還是默默堅守?

2021-01-20 每天讀詩詞


對於相愛中的兩個人來說,正值春暖花開的時節,執手攀花,衣袖之間,都沾著花梢的露珠。暗生春心,共對花語,你追我趕,去尋找那雙生花的浪漫。


 這是少女情懷的詩篇,逐字逐句,都散發著甜蜜與喜悅。



 愛情,是最有效的氧份,從裡到外,從頭到腳,光彩奪目,獨一無二。眼睛所至皆是美好,心中所系皆是彼此的身影。


 到底什麼是愛呢?是轉瞬即逝的心動?還是細水長流的溫暖?


 都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愛情亦如是,每個人對愛情的定義皆不相同。


 就像最近火遍全網的《三十而已》,顧佳的眼裡,愛是責任,是關愛,是一個家庭的和睦與共同成長;王漫妮的眼裡,愛是尊重和平等,更是獨立,是值得期待的未來;鍾曉芹的眼裡,愛是不管多忙,彼此有可閒聊的家常,是今日架今日畢的甜蜜,是我們的世界裡不存在沉默與失聯;林有有的眼裡,愛不是約束,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愛,不管世俗眼光,不管道德牽絆...

 

但,所有傾注一生,對愛情抱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幻想與渴望的女人,往往結局都是意想不到的唏噓。

 就像北宋魏夫人,經歷過短暫的愛情,卻遭遇了一輩子的嫌棄。



魏夫人是以為什麼樣的女子呢?朱熹曾對宋朝才女做出了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本朝婦人能文者,惟魏夫人(魏玩)、李易安(李清照)二人而已」。李清照自不必說,帶著光環的千古才女,而魏夫人卻像一位十八線明星一樣,不慍不火,但在宋朝女性文學史中魏夫人卻與李清照一起,扛起了宋朝女性才情的整片天空。



魏夫人,北宋襄陽人,出生於書香名門,因為其丈夫曾布官至宰相而且自己恪守倫理道德,被封為魯國夫人。他的丈夫曾布其實就是唐宋八大家中曾鞏的弟弟,少年時期都曾求學於歐陽修門下,他才情和人品不及哥哥曾鞏,在官場上卻擅長見風使舵,鑽營投機,雖然也有才幹,但被列入《奸臣傳》。王安石變法期間,曾布成為王安石的左膀右臂,極力推動新法,但在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後,曾布改旗易幟背叛新黨,後來在黨爭中遊刃有餘,在宋哲宗和宋徽宗時期,官至宰相。



魏玩當初嫁給曾布的時候,曾布還是一介布衣,未取得功名,短暫的甜蜜伴隨著丈夫在功利場的鑽營而宣告落幕。古人做官經常會經歷各種貶謫或者調動,在四處為官期間,曾布對魏玩冷對待,留魏玩一人在老家獨守空閨,對女人來說,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被男人辜負。她曾多少次登樓,目光越過深深院落,盼離人歸來,夕陽、殘柳、失伴鴛鴦...望穿了四季花開花落,依然不見丈夫歸家的身影...



對魏夫人來說,愛情只剩下了自己的苦苦堅守,寂寞和孤獨是望不到邊際的深海。時光是折磨,相思是寄託。曾經一段時間她領養過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張氏,教她讀書寫字,不久妙齡女子初長成。這時丈夫曾布卻打起了主意,藉助魏玩接近這位張氏女子,不僅因為年輕漂亮,還因為張氏經常出入宮內,方便給自己打聽內部消息。魏夫人默默地堅守換來的不僅是曾布的冷落還有明目張胆的背叛。


 新婚時甜蜜的期待,甜蜜過後的失落,無盡等待時的哀怨和絕望,可謂是魏夫人愛情的史詩,都寫在了這一首《卷珠簾》之中:


 記得來時春未暮,執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語,爭尋雙朵爭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負,輕拆輕離,欲向誰分訴。

淚溼海棠花枝處,東君空把奴分付。

 

當她的丈夫曾布,在京城喜結新歡時,她的前半生便宣告結束,剩下的時光,都活在了漫長的回憶之中,正如她在曲中所唱:記得來時,春未暮。


 愛過,痛過,認清現實的女人,都免不了會提起納蘭性德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可愛如磐石始終是一種珍稀般的存在,被辜負卻是大多數的遭遇。


 你且看魏夫人的後半生,默默地哀悼逝去的戀情,「多情因甚相辜負」是她最深的領悟,到底因為什麼,你辜負了我的一往情深?如今,我只能輕輕地將過去的情感,從你身上剝離,可這份心痛,又該向誰訴說呢?

 

淚灑海棠花枝定情處,嘆一切物事人非。結尾一句「東君空把奴分付」,是魏夫人仰問蒼天:若是與他再無夫妻情緣,又為何要將我引到這片花海叢林?


 失戀最苦的,不是對方拋棄了你,而是他轉身離去時,你卻久久無法抽離,觸景即生情,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往日的柔情蜜意,而此時,卻只剩下寂寞空虛冷。


 如果只把魏夫人定論於失婚婦人,顯然是狹隘的。



 明朝的楊慎評價魏夫人,是與李清照,位在衣冠之列,與秦觀、黃庭堅爭雄,不徒擅名於閨閣也。可見,她的才情,受人讚賞。她的詩詞,必道出了那個時代,深閨婦人的心聲,引起過無數人的共鳴。 


她用她的切身之痛,寫下愛情的起落,將情融於景,將景寄於情。


 人的一生很短,愛只在花開花落的剎那間,而愛過,卻是用一輩子去惦記、回味、感傷,值得嗎?當愛被辜負,你是斷舍離,還是默默在這苦海中等待呢?


作者 |  張語恩、素心

投稿 | 1552802132@qq.com

商務合作 | 15116151869

入群學習 | 微信(szbd666)

圖片 | 來自@呼蔥覓蒜,非商用如侵權,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羋月傳》魏夫人,為母國謀劃一生,卻被母國拋棄
    《羋月傳》魏琰魏夫人,魏國公主,秦王嬴駟皇后的妹妹,一生為魏國謀劃,卻被母國拋棄,成為劇中最悲情的女子。魏琰長相端莊,書中描寫鵝蛋臉,柳葉眉,善於調香,機敏過人,也善用詭計。魏夫人可謂握的一手好牌,姐姐是皇后,在後宮之中,自己地位僅次於皇后,兒子公子華是嬴駟的長子,侄女魏頤是秦武王嬴蕩的皇后,兩任國君的皇后都是她的至親。皇后病死,魏夫人覺得自己能被封為皇后,不料嬴駟求娶楚國嫡公主羋姝為後,更是帶回了一生的勁敵~羋月。羋姝被魏夫人視為對手,依仗搭理後宮多年,在宮中的實力,刁難羋姝,被羋月識破,協助羋姝順利入主後宮。
  • 與李清照齊名的女詩人魏夫人是怎樣的女子?
    這個能夠與李清照並稱的魏夫人,是何許人也?魏夫人,名玩,是宋徽宗時期宰相曾布的夫人,因被封為魯國夫人,時人常常以魏夫人稱之。宋代女性讀書習詩著文,與家風有關,而詞體在北宋逐漸興盛,讓閨閣之中的女性認識到這詞更能表達女性的情感,構成了閨蜜與親情間,藉助詩詞來交流唱和,傳達情緒,也提高了女性精神生活的品位,形成了閨蜜文學「沙龍」。
  • 秦惠文王到底更喜歡魏夫人還是羋月
    爭霸天下,亦有風花雪月按照史書中的說法,秦惠文王與魏夫人,即是惠文后聯姻的時間是在公元前334年,而生下秦武王的時間是在公元前329年,那麼中間的四五年時間,就是兩人的感情空檔期。以後來秦惠文王立嬴蕩為儲君的情況分析,秦惠文王對魏夫人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 魏夫人魏華存
    魏夫人,名華存,字賢安,兗州任城(今山東)人,西晉司徒魏舒之女。魏夫人生長在一個不尋常的仕宦之家。其父魏舒,字陽元少年時成為孤兒,寄養在姓寧的外婆家。魏夫人到二十四歲的時候,父母親強迫她嫁給太保掾、南陽籍的劉文(字幼彥),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叫璞,小的叫瑕。幼彥後來做了修武縣令。魏夫人內心一直嚮往道教,崇信越來越誠。待二個兒子長大,於是就和丈夫分居,齋戒別室。終因精誠勤致天帝開懷,命神人降授《上清經》,由魏夫人傳播於世,遂為道教上清派開祖。
  • 上清始祖——魏夫人
    及年長,信道修煉,日益強烈,平時按道教養生丹法服胡麻散、茯苓丸,並且用吐納氣液,攝生靜養。家中親戚往來,她一概拒絕會見。她要求離開家庭,住到一個清靜的地方,但遭到了父母的反對。無奈,只好在家中找一偏僻的住室,讀道書,靜養煉。魏夫人到二十四歲的時候,父母親強迫她嫁給太保掾、南陽籍的劉文(字幼彥),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叫璞,小的叫瑕。幼彥後來做了修武縣令。
  • 剖析《陳情令》中的魏無羨:美強慘的一生,自始至終都是孤獨的
    先來看看魏無羨的親朋好友,這些人最終都走向了分離。親人不再,江家不能回魏無羨自小在江家長大與姐姐江厭離和江澄是真正的親人,就算是虞夫人不喜歡魏無羨也在救人的時候從來沒丟下過他。,也正是因為這點才會讓魏無羨義不容辭的去救整個溫情中的族人,後來魏無羨成了與天下為敵人的惡人溫情主動送死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羋月傳:樊長史在這一刻終於看清了魏夫人的真面目,可惜悔之晚矣
    導語:深宮之中真的沒有什麼所謂的「姐妹情深」,還是華妃那幾句話經典:「在這後宮之中,哪裡來的親如姐妹?不過是勢弱依附勢強,愚笨依附聰明,臉上帶著笑,背後捅刀子,今天還是姐妹,明日就是仇敵。」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羋月傳》裡的羋月與羋姝、魏夫人與先王后、以及魏長使。
  • 陳情令|虞夫人對魏無羨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她是真的討厭魏無羨
    《陳情令》中,魏無羨的師娘虞夫人出場的時間其實比較短,但是每次她出現,對魏無羨絕對沒有好臉色,永遠都是在罵他。從虞夫人逼江楓眠娶她這件事,能看出她是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她愛江楓眠多過江楓眠愛她,但是性情剛烈、英姿颯爽的她,在感情上絲毫不懂得示弱和退讓。
  • 羋月傳:魏夫人向來沉得住氣,得知羋姝兒子的名字後,為啥大哭?
    要說這魏夫人的來頭可不小,她是魏國的公主,她的姐姐是先王后,但嫁進秦宮以後,因為身體一直都不好,所以表面上是貴為王后,其實後宮的事務,這些年都是由魏夫人打理的,魏夫人也非常受秦王的寵愛,長子公子華就是最好的證據,當初,秦王給魏夫人的兒子取名為「華」,也是期盼著有明月之輝的意思,也足以看出大王對這個長子的重視,而公子華也不負眾望,小小年紀就功勳不少,可以說是太子之位的最佳候選人。
  • 《羋月傳》魏夫人:為何不對我落井下石?羋月:怪不得你難成大事
    導語:秦國的先王后死後,秦王為何不立她的妹妹魏夫人為新王后呢?其實,羋月曾給出精確答案,但魏夫人不願相信也不願意承認,其實,羋月的話雖然十分逆耳,卻句句刺中她的心。1、魏夫人的疑惑因和氏璧羋令月中毒一案,牽連到羋姝與魏夫人。王后涉嫌下毒,而魏夫人則涉嫌蓄意挑撥,均被秦王下令禁足了。
  • 名人傳奇丨北宋才女魏夫人經典詩詞10首
    魏夫人,名玩,字玉汝,北宋女詞人。乃曾布之妻,魏泰之姊,封魯國夫人。魏夫人的文學創作在宋代頗負盛名,朱熹甚至將她與李清照並提「本朝婦人能文,只有李易安與魏夫人」,曾著有《魏夫人集》。1、《卷珠簾·記得來時春未暮》宋代:魏夫人記得來時春未暮,執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語,爭尋雙朵爭先去。
  • 《陳情令》忘羨之塵落篇2:魏無羨藍忘機進入祠堂三拜江宗主夫婦
    藍忘機看著他,又怎會不明白他的所思所想,所慮所懼?藍忘機默默地鼓勵他,想幫助他打開心結,勇敢面對過去。魏無羨鼓起勇氣進去,不僅是對江叔叔和師姐表達想念和虧欠,更重要的是想帶藍忘機得到長輩的護佑。藍忘機雖然拙於表達,但心思非常細膩,他總是能第一時間體察魏無羨的心思,總是事事以魏無羨為先,並且會用行動表示。魏無羨要進來他就陪著,魏無羨試探地問要不要一起,他毫不猶豫地跪下上香。魏無羨和藍忘機此刻的心情各異。藍忘機是在表達感恩致謝:江宗主,虞夫人,江姑娘,謝謝你們養育魏嬰長大,撫慰他幼年失怙之痛,讓他免受流離之苦。謝謝你們悉心教導,培養出一個六藝俱全,瀟灑不羈的魏嬰。
  • 《羋月傳》「魏夫人」的氣質,那是極好的!
    卻並沒有多少人,真正看懂秦王宮裡的魏夫人魏琰。但不同於簡單將爭鬥當愛好的清朝後宮嬪妃們,魏夫人的笑、心機、命運裡,還帶著些許宿命、些許沉重。  還是先讓我們從「補課」開始。  隨姐姐嫁入秦王宮的魏夫人也同樣如此:她既想為故國謀利益,也想在後宮立足,進而讓自己的子嗣成為太子,繼承大統。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下,非但不是和平時期的後宮娘娘們可比,即便是頂級政治間諜、縱橫家,想要全身而退,都要費些腦筋。  如此想來,魏夫人處心積慮地想要置楚國羋氏於死地也就可以理解了。這哪裡是什麼小女子間的爭風吃醋、玩弄心機?
  • 羋月傳:魏夫人想用先王后遺物給羋姝下馬威,你看羋月是怎麼做的
    這正好合了楚國的心意,兩國也是選擇聯姻,而羋姝帶著羋月一行人也是嫁到了秦國,然而這一舉動卻侵犯了當時魏夫人的利益,畢竟她當時作為後宮之首,原以為新王后沒了自己就能成為王后,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嫡子,最後問鼎大王之位,但是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當時魏夫人自然心中十分不忿。
  • 魔道祖師:江澄的傲嬌不只遺傳了虞夫人,和魏無羨也有關係
    在《魔道祖師》中江澄的爭議很大,他不像反派金光瑤那種徹徹底底的壞,但是因為魏無羨的一生太過坎坷,所以不支持他的江澄就會受到一些嘲諷。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江澄也不容易,而且他自始至終應該都在找一個不去恨魏無羨的理由,所以後來知道真相之後,他才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 陳情令:虞夫人臨死之前,為什麼讓魏無羨保護江澄?她真的那麼相信魏...
    導讀:虞夫人臨死之前,將江澄託付給了魏無羨。要知道,魏無羨也只是比江澄大了幾歲而已。託付這樣一個孩子,虞夫人真的放心嗎?還是說,他另外有什麼目的。其實虞夫人這麼做,說明了兩個元素。第一個,她雖然嘴上不願意承認,但是心底裡還是非常清楚,魏無羨比她兒子江澄強的太多了。
  • 如懿傳:堅守了一生的陳婉茵,為何最終沒有守住底線?
    在後宮,一生都沒能引起皇帝注意的女人有很多,陳婉茵就是其中一個。我對這個女子還是十分佩服的,她愛慕了皇帝一生,但也沉默了一生,她不問世事,也不參與宮鬥,唯一的興趣就是畫皇上,她把自己的相思之情都寄托在了畫裡。
  • 真正的聰明人,一生都在斷舍離
    就像《斷舍離》一書裡所寫的:「斷舍離,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學會斷舍離,才能讓內心變得簡單;學會斷舍離,才能讓生活變得輕鬆;學會斷舍離,才能讓人生變得精彩。01學會斷舍離,才能回歸簡單人越年長,越喜歡背負著重重的「無用包袱」,但即使沉重,人們還是不願意扔掉它。殊不知,不捨得丟掉無用的東西,只會讓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麻煩和煩惱。有一戶人家的兒子,生意不是很順利,於是他總在為此事而發愁。
  • 波蘭夫人,與年近七旬的丈夫離婚,委身拿破崙成一生鍾愛情婦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拿破崙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最受人敬仰的將軍,他的一生功績無數,即使滑鐵盧之戰是他無可逃避的一次失敗,但是他英姿颯爽的風姿終將在歷史的篇章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歐洲時期的英雄人物身邊總是不乏美人相伴,拿破崙也是如此。
  • 羋月傳:怪不得魏夫人與先王后,都得你死我活,你看她倆是誰生的
    魏夫人先王后一母所生又如何似乎在皇家從來都容不得兄弟之情,姐妹之情,親情在皇家則是如此淡薄。為了爭奪權勢,為了利益相爭,他們最終都會爭得你死我活,手足相殘,姐妹成仇,成為殊死搏殺的敵人。這是皇家的悲哀,也是他們的宿命。似乎從剛開始就註定了他們日後一定會成為敵人,羋月傳中羋月和羋姝當時在楚國宮中也是親如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