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壞孩子,我只是病了」:如何鑑別小兒多動症?

2020-12-10 康貝貝博士

01

米米爸爸媽媽為不斷惹事的孩子傷透了腦筋。

老師幾乎每周都會給家裡打電話,向他們敘述米米在學校裡的各種「罪狀」:

學習成績差,上課開小差,而且經常在課堂上隨意走動,下課則在走廊上橫衝直撞……就在前幾天,米米把一個女同學撞到在地,導致對方骨折。

更使人擔心的是,老師的教育、父母的訓斥,對米米來說幾乎沒有什麼作用,事後依然如故。

「真是個不可救藥的壞孩子!」爸爸媽媽已經下斷語了。

但是米米真的是不可救藥的壞孩子嗎?其實,他不是一個「壞孩子」,而是一個「病孩子」。

他得的病就是「兒童多動症」。

02什麼是兒童多動症?

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對患者可產生持久甚至終生影響。

在 7 歲以下,約有 3% 至 5%的兒童會出現症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世界通用疾病分類手冊》第十版稱此症為「過度活躍症」(Hyperkinetic Disorder),分類編號為 F90,一般又俗稱為「多動症」、「過動兒」。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僅美國就有超過500萬兒童罹患該病。

尤其令人關注的是,該病的確診率正在逐年增加:2013年,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估計,9.5%的4-17歲的兒童(13.3%的男孩,5.6%的女孩)被診斷為ADHD。此外,近2%的3-4歲兒童被診斷為ADHD,這一比例比1997年的0.5%增長了近4倍之多。

03如何判斷兒童多動症?

多動症有兩組症狀: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衝動。

1. 注意力的症狀

注意力的症狀包括:

注意力短暫,容易分心;

在活動期間犯粗心的錯誤;

無法遵循指示和完成任務;

不能組織任務;

看起來健忘或經常丟東西;

避免需要心理努力的任務。

2. 多動和衝動的症狀

注意力的症狀包括:

無法靜坐,總是坐立不安;

無法靜靜地從事休閒活動;

缺乏集中、說話過多、不假思索;

中斷或打擾別人的談話或活動;

躁動、過度活動或在不適當的情況下攀爬;

很少甚至沒有危險的感覺。

04兒童多動症的診斷標準

1989年「中國精神病診斷標準」正式提出診斷參考指標,使對本病的判斷有了客觀標準。符合指標越多,診斷的正確性越高:

1. 發病於學齡前期(6-7歲以前),病程至少持續半年以上。

2. 必須符合以下4項以上的症狀表現:

(1)需要其靜坐的場合下難以靜坐,常常動個不停。

(2)容易興奮和衝動。

(3)常幹擾其他兒童的活動。

(4)做事常有始無終。

(5)注意難以保持集中,常易改變。

(6)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要產生情緒反應。

(7)經常好講話,好插話或喧鬧。

(8)難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

(9)學習成績差,但不是由於智力障礙引起。

(10)動作笨拙,精巧動作較差。

出現上述疑似症狀,需儘早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家長接受全面的詢問,孩子接受全面的評估,都是幫助醫生得出確切診斷的必需過程。

而只有明確診斷了,才能選擇對孩子最有利的治療方式。

相關焦點

  • 小兒多動症到底是天生還是後天引起?家長該如何照顧患兒?
    小兒多動症是非常常見的兒科疾病,男孩比女孩患病率高,是一種異質性行為障礙,也被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患有多動症的兒童會有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症狀。比如;上課時小動作不斷,交頭接耳,不能控制自己停下來,對所有的事情都持續不了多久等。
  • 可能是小兒多動症惹的禍!
    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老是不集中,上課開小差,喜歡做小動作,不是玩橡皮,就是在課本上亂花,注意力總不在學習上,成績更是比同班同學落後一大截。與同學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常與老師爭執、跟父母頂嘴。經過臨床檢查與評估,小齊被診斷為「小兒多動症」。平時家長在養育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小兒多動症,將各類病症表現歸為小孩的正常表現,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間。小兒多動症是什麼?
  • 健康|「多動」不一定是「多動症」!兒童患「多動症」,常常有這3個...
    成績又不好就擔心是多動症但是多動不等於多動症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判斷呢如果患上多動症又應該如何幹預呢一起去聽聽小兒神經康復科專家的解答也成為了多動症重要的臨床表現有部分孩子天生特別活潑好動父母可以怎樣初步判斷他是不是多動症呢任何一個孩子都有生理性的多動
  •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談:小兒多動症常見症狀體現是什麼?
    出現了小兒多動症這種疾病的孩子在咱們身邊現在是越來越常見了,小兒多動症的出現就是說孩子十分的好動,這是一種疾病的症狀,如果不及時的去進行治療的話,那麼將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那麼小兒多動症常見症狀體現是什麼呢?
  •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教家長如何教育多動症兒童?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教家長如何教育多動症兒童? 時間:2021-01-09 17:14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兒童多動症通常表現為孩子的性格出現暴躁的徵象,尤其在上課的時候為明顯,在40分鐘內幾乎沒辦法靜下心來坐在椅子上認真聽課,而且也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那麼,多動症兒童應怎麼教育?
  • 調皮和多動症的區別的是什麼呢?頑皮是孩子天性不能和多動症並論
    「多動症不用管,長大就好了」——關於小兒多動症不可走入的誤區小孩總是調皮搗蛋,寫作業馬虎,字跡潦草,學習成績也不好怎麼辦?打一頓就好了。——來自長輩的經驗。這些症狀怎麼這麼像小兒多動症?小兒多動症是什麼?都有什麼症狀?該怎麼判斷?接下來,請來自成都西南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孟青醫生為大家做詳細解讀。
  • 每20個孩子裡就有一個患有多動症!你身邊有這種小孩嗎?
    不過你知道嗎,其實ta很可能是一名小兒多動症患者哦。小兒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病,全球的發病率為6.1%,我國的發病率為5.7%,男孩女孩都會發病,13歲以下的男孩中更常見。小兒多動症是心理行為異常的一個疾病,多動症小孩的核心症狀是注意力缺陷,另外兩大症狀是多動、衝動。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只是行為上比較跳脫而已,沒有影響,不需要接受矯正治療。事實並不是如此,多動症患兒由於注意力缺失,會明顯影響患者的學業、身心健康。
  • 多動症孩子長大後能自愈嗎?
    一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不就是活潑點、動作稍微多點,怎麼就被診斷為多動症了?事實上,孩子行為衝動、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走到哪都顯得鬧騰,這些都是多動症兒童不自主的病理反應。多動症不僅僅是活潑好動,還會對孩子造成一系列的傷害,且這種傷害不僅僅局限於兒童時期,需要引起家長重視。多動症有哪些危害?多動症兒童長大後會自愈嗎?
  • 太原天使兒童帶您判斷多動症ADHD與抽動症的區別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黨京會主任介紹:多動症ADHD和抽動症的區別在於多動症ADHD和抽動症是兩種不同的行為障礙。其中多動症ADHD屬心理障礙性疾病,患兒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學習和行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抽動症屬於神經椎體外系功能缺陷。
  • 成都兒童多動症醫院比較好
    ,那麼成都兒童多動症醫院比較好嗎?一、成都兒童多動症醫院比較好成都兒童多動症醫院還是很不錯的,在當地的口碑和銷量挺不錯。治療多動症,不僅要看醫生是否專業,同時也要注意醫生的服務,以及護士對患者的服務,因為醫院的服務對於醫院的服務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 運用認知行為治療介入多動症兒童家庭個案
    【社工的感受】 過去5年在家庭領域的前線服務中,我遇到過不少多動症兒童或疑似多動症兒童的家庭個案。 在研究這部分的個案時,我發現這些個案的問題,大部分是社會及家庭對「多動症」的不理解,對兒童不合理非理性的期待導致的。 所以我嘗試運用認知行為治療的部分方法去對多動症兒童個案進行評估及介入並發現有一定的成效。
  • 多動=多動症?孩子多動症的這些誤區,家長要知道
    家長不能把孩子多動作為判定孩子多動症的標準,多動和多動症的表現明顯不同,家長要善於區分兩者的不同,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來解決寶寶多動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把多動症掛在嘴邊來評判孩子,那麼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什麼是多動症?
  • 8歲孩子多動症的表現都是哪些
    8歲孩子多動症的表現是哪些?多動並不是小兒多動症的特徵,事實上,在多動症患兒中,有些並沒有活動過多的表現。這種類型多見於女孩。她們平時並不多動,甚至呆滯,看上去很文靜;上課時沒有過多的小動作,能夠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但是不知道老師講課的內容。她們突出的表現是注意力渙散,心不在焉,全然沒有聽進去;下課時也很少活動。
  • 多動症的兒童能自愈嗎
    多動症的兒童能自愈嗎 時間:2020-09-12 10:14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天真活潑好動。活潑好動的小孩在面對生活時也會比較的樂觀。但是生活中還會有一類好動的小孩,這類小孩的好動屬於多動症的症狀。那麼,多動症的兒童能自愈嗎?
  • 江油市第二人民醫院:關於「多動症」,家有「熊娃娃」的你一定要看!
    這病能治嗎?」「對呀,好好的娃怎麼就得了多動症了呢?為啥呀?」「……」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何識別多動症,讓多動孩子「靜」下來?江油市第二人民醫院兒保科專家給出解答!多動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多動症全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英文簡稱ADHD,是兒童早期出現的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
  • 多動症孩子的注意力該如何提升?
    韓海英慧心源兒童心理諮詢中心多動症是一個比較火的話題。說到多動症,相信很多家長就會想到多動症孩子的很多場景,比如多動的孩子上課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做作業拖拖沓沓,寫作業的時候坐不住,要麼跪在凳子上,要麼站在地上,還會有很多小動作。尤其是多動症孩子的注意力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效率,學習成績。
  • 孩子多動症是缺鋅還是缺鐵?不治療能否自愈?兒科主任來告知答案
    多動症屬於一種發育性疾病,近幾年疾病發病率逐漸增長,據調查,學齡期兒童行為問題發生率達到12.9%,其中小兒多動症排名最前,發病率可達4.3-5.8%,男女比例大約為4-9:1。但對於多動症,很多家長還是不引以為然,錯誤的把多動症當成孩子調皮好動,認為寶寶長大了,懂事了就會好,從而耽誤了最佳治療。那麼多動症不治療就能自愈嗎?多動症是缺鋅還是缺鐵?多動症能否自愈?
  • 10歲多動症小男孩康復出院圓夢翻譯官
    郎繼康不僅患有先天性的白內障導致視力不佳,而且孩子看起來比同齡人小很多,10歲看起來只有6、7歲時的身高,而且嚴重的就是孩子五六歲開始就患有多動症。儘管如此,但小繼康英語成績非常好,立志要當「翻譯官」!
  • 我是一個有「多動症」的小學生……讀完這篇作文,班主任溼了眼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杭州市周慧班主任工作室 戴欣怡「多動症」,是許多父母和孩子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被口頭「診斷」為多動症的經歷——但凡調皮搗蛋或是學習不專心,爸媽批評時總會帶上一句:「你是有多動症嗎?!」
  • 孩子到底是好玩好動,還是多動症呢?
    兒童多動症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和心理障礙問題。 據國外報導,其患病率為5%~10%,男孩多於女孩 雖然多動症多發於學齡期兒童,但有70%症狀持續到青春期,30%可持續到成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