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難的奧數題

2020-12-21 返樸

難倒整個議題委員會、四位數論專家,還有數學天才陶哲軒的傳奇奧數題目到底有多難?

撰文 | 史丹福狂想曲

玩過奧數或者其他數學競賽的朋友大概都會聽過」傳奇的第6題」。這條題目出自1988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簡稱IMO)的第6題,是公認的史上最精彩、也是最困難的其中一道競賽題目。

題目如下:

1 傳奇的第6題

這題目究竟有多困難呢? 我們先簡介一下IMO的題目來源,好讓大家對這比賽有更多的認識。

IMO競賽是讓全世界不同國家的中學生參與的數學比賽,共有6道題目,比賽分兩天,每天做三題,總共時間為9小時。題目基本上都是證明類題目,每題值7分,共42分。試題大致上會分為簡單、中等與困難三個等級,第1與第4題屬簡單,第2與第5題屬中等,第3與第6題屬困難。題目由主辦國外的各參賽國提供,由主辦國組成擬題委員會,從提交題目中挑選候選題目。各國領隊先於隊員提前數天抵達,共同商議問題及官方答案。

話說當年西德是奧數的超級強隊,曾經於1982與1983年獲得總分第一。但之後幾年卻被蘇聯、羅馬尼亞及美國超越了,搶奪了第一的寶座。有人認為也許是出於復仇心態,西德數學家就出了這道精心設計、極盡困難的題目。澳大利亞數學奧林匹克議題委員會的六個成員都未能解決這道由西德數學家提供的問題,於是他們只好向主辦國澳大利亞的4位最好的數論專家求肋,委員會希望專家能於6小時內解決問題,令人尷尬的是,專家經過一輪苦戰都未能解出題目。於是,議題委員竟然夠勇氣把問題寄往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不過他們特意在問題旁加上兩顆星,代表這是超難題目——也許難到不應用作競賽題目。委員會作了長時間的考慮後,又竟然真的鬥膽敢採用此題,結果這個題目就成了第2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第6題。

委員會有人覺得這可能會成為破紀錄的沒有選手解出的國際奧數問題。然而事實上結果卻並不是那麼悲觀:雖然268名選手在這道題目上的平均得分只有0.6分,為IMO舉辦29年以來平均得分最低的一題,但這個難倒4位數論專家的題目,卻被11位中學生以7分滿分的成績解答出來。

陶哲軒被譽為當今世上最出色的年輕數學家之一。他自小已是數學天才,於10歲、11歲及12歲參加了三次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別得了銅獎、銀獎與金獎,是銅獎、銀獎與金獎的最年輕得獎紀錄保持者。他於16歲得到學士學位,21歲得到普林斯大學博士學位,並在24歲成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簡稱UCLA)數學系的終身教授,是該校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他於31歲獲得菲爾茲獎。菲爾茲獎是數學界最高的榮譽,由於諾貝爾獎不設數學獎,所以菲爾茲獎基本上就是等同於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為何我突然花這麼多的時間介紹陶哲軒呢?因為他參與了1988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並獲得金獎,他於頭5題都全取7分,最後的第6題卻只有1分。這條超級難題連當今世上其中一位最出色的數學家都破解不了,令題目更添傳奇色彩。

當年12歲的陶哲軒獲得1988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 來源: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網站

有一位參賽者,保加利亞選手Emanouil Atanassov卻得到了該題的特別獎。特別獎的得獎者必須要用一種非常漂亮、精彩獨到的方法解題,答案比標準答案更精彩,常常也更簡潔,才有機會得獎,可以說是比得到滿分更困難。而他用到的方法叫「韋達跳躍」(Vieta jumping)。筆者找不到文獻記載中,在這道奧數問題出現以前有沒有人用過此方法解數學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方法在該屆IMO之後變得聲名大噪,現今已是參加數學比賽者訓練時必定會學到的技巧。

2 韋達跳躍

「韋達跳躍」的概念其實都只是來自高中數學,沒有什麼高深的,只不過是利用了極盡巧妙的方法,把初等數學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已。這技巧牽涉到兩個重要數學知識:一是韋達定理(Vieta’s theorem),一是無窮遞降法(method of infinite descent)。

韋達定理其實就是二次方程中根的和與積及係數的關係:

這應該是DSE(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高中數學第一課的內容,是廣為人知的(雖然課程沒有用到韋達定理這個很專業的名稱)。

至於無窮遞降法則是一種反證法,用的是「沒有最小,只有更小」的概念。如果我們假設,一方程式如果有一正整數解,那麼應該有一最小的解。然後我們再證明「如果有一解,必有另一個更小的解」,也就是說「沒有最小,只有更小」,這與方程式有最小解互相矛盾。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我們的假設出錯,方程式根本上沒有解。

史上最難奧數題

3 破解難題

言歸正傳,我們就試試用這種方法解開傳奇的第6題吧!

這個題目令「韋達跳躍」聲名大噪,現在不少數學競賽的書籍,甚至是大學的教科書都會用這「傳奇的第6題」為例子,所以以現今的標準來看這題目不算太困難。如果現在的IMO再出一道有關「韋達跳躍」的數論題目,參加者們也大概會有不錯的成績。不過它在當年難倒整個議題委員會、四位數論專家、數學天才陶哲軒及很多數學好手,稱這傳奇題目為史上最難的奧數題目絕不為過。

後 記

by 文小剛

具體實驗又給我們帶來新的問題,讓我們可以繼續探索。如何理解這第3類看似不規則的解,有興趣的讀者接下來可以進一步考慮,看能不能系統地構造出所有的解。

本文除「後記」外轉載自博客「史丹福狂想曲」,原文題目為「史上最難的奧數題目」,原文連結https://drstanford.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html 。

想要繼續挑戰嗎?1988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完整試題在這裡:

https://www.imo-official.org/year_info.aspx?year=1988

特 別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開通了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回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返樸》,科學家領航的好科普。國際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與生物學家顏寧共同出任總編輯,與數十位不同領域一流學者組成的編委會一起,與你共同求索。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奧數題100題(附答案),拔高題有點難,看孩子能做對幾道?
    小學數學:奧數題100題(附答案),拔高題有點難,看孩子能做對幾道?眾所周知,奧數作為我們小學數學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大重點,我們學習奧數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一個思維能力,而且也能激發孩子對於數學學習的一個興趣,不過呢,這就需要孩子們掌握奧數知識這塊的一個技巧,不然就會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一種畏難心理。最近呢,不少的家長留言說,想要一些關於奧數知識方面的練習題,趁著暑假讓孩子多做做,鍛鍊孩子的一個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數學成績。
  • 「10歲孫子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清華數學教授痛批奧數
    其實奧數的題目就是競賽的題目,要說難不難,當然難,競賽的題目能不難麼?但家長們為了能夠讓孩子們在數學考試中獲得好成績,依舊會把孩子送去奧數班。清華數學教授的孫子十歲時,上小學四年級,有一天孩子日常練習時遇到一道難解的奧數題,便去詢問教授。可教授一看題目,這道題分明就是高中的題目,竟讓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解答,這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
  • 六年級數學:100道精選奧數題匯總,列印吃透,考試難下90分!
    六年級數學:100道精選奧數題匯總,列印吃透,考試難下90分!小學奧數的學習目的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另外小學奧數比較好的孩子,在初高中的數理化成績突出的概率也非常大。要學好奧數,除了依靠孩子們平時的積累和堅持,還要將就學習方法。複習是鞏固和強化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複習不是機械地重複,更應該包含著對所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和靈活運用。複習可以把平時在每個課時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化,讓同學們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內容。
  • 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家長:題難,不會!
    尤其是數學學習,可以多找一些奧數題,讓孩子們做一做,培養數學思維,提高興趣,都不錯。今天逛論壇看到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發帖子的家長表示有點難,能把這幾道題全部解答出來的,肯定是小學霸!一起來看看題吧:上圖是第一道奧數題。
  • 清華教授怒批奧數:10歲孫子的奧數題,有的連我都不會做
    在小學階段,許多家長會給孩子報一些奧數班,並認為孩子學了奧數,以後數學學習會更輕鬆。而我們日常所理解的奧數則是「數學難題」,但近幾年來,奧數好像在逐漸變質。前不久,一位來自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王文湛在一次講座中就談到了這件事。
  • 奧數題匯總:全國高中奧數競賽試題匯總,難度較高,列印下來挑戰
    無論是在小學、初中、高中都有奧數題,奧數題難度比較大。但是,基本老師都會鼓勵同學們去多做一做奧數題,多參與一下奧數試題競賽,這不論對於同學們的思維訓練還是綜合提升,都是有一定幫助的。奧數可以很大程度的開發同學們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思維,這也是許多家長要求孩子從小學習奧數的原因之一。
  • 難題大全:歷年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題+奧數題,培養邏輯思維
    奧數競賽想必同學們都不陌生,奧數考查的點更加注重解題方法和思維,以及答題的技巧,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基礎良好的情況下去進行的。對於高考數學的壓軸題,其實主要也是一道綜合性考查大題,主要考查同學們的邏輯思維和解題方法,與奧數有些相似。
  • 高考史上最難的2張數學卷
    很多考生都曾感嘆,高考唯一不變的依舊是那麼的難。是的,要想在高考這座獨木橋上走在前列,非得有點真本事不可。但是如果你遇到的是這兩張數學試卷,就算有真本事也難免會讓人崩潰。第一張:1984年數學卷這一年的高考已經離我們比較遠了,很多人不知道這一年高考試題有了一次很大的改動,尤其是數學組,還提出了「出活題,考基礎,考能力」這樣的口號,意思就是要加大難度,因此造就了高考歷史上最難的一張試卷。這張試卷到底有多難呢?
  • 一年級3道奧數題,能全部做出來的,都是小學霸
    平時上課之餘,數學老師會給孩子們出一些有趣的奧數題,練練孩子的智力。這類奧數題,難度相對要高一些,但是呢,卻很鍛鍊思維,從小學一年級起,做一做訓練,有助於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當然了,對於數學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就別做了,難度太大會打擊到孩子們的自信心。
  • 數學老師直言:六年級吃透這份奧數題,考試必定「驚豔」全班!
    數學老師直言:六年級吃透這份奧數題,考試必定「驚豔」全班!小學數學成績有這樣一個公式:高分=基礎知識+考試技巧+數學思維,其中數學思維是不可忽視的內容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都會學習奧數的原因。
  • 博士媽媽:精心100道小學奧數題(附答案),兒子6年成績不下95!
    博士媽媽:精心100道小學奧數題(附答案),兒子6年成績不下95,值得收藏一份!小學數學難嗎?肯定有不少人說不難, 但對於小學生來說也沒那麼簡單,要學好數學還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當然這些能裡布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訓練而來的,小學奧數就是鍛鍊學生思維能力不錯的選擇。奧數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一直到小升初考試結束,都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點,而且在大大小小的數學考試中更是佔據著非常大的分值,並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如果這部分沒能拿到可觀的分數,那麼於數學考試就很難拿到高分了。
  • 中國小學生出「奧數題」,難哭日本高智商學生!老師:贏得漂亮
    事情是這樣的:有位小學三年級的男同學經常做奧數題,並且對數學有很高的學習興趣。有一天,男孩費心出了一道「變態」數學題:3個橘皮換1個橘子,買30個橘子能吃幾個橘子?當他把這道題拿給老師看的時候,老師也被震驚了,因為這個題目的難度確實很大。
  • 小學1-6年級燒腦奧數題,測測孩子智商有多高!附速算方法及習題
    談到奧數,很多家長對它的評價就是太難了,一些怪癖的奧數「神考題」難倒一批又一批的家長。讓網友都覺得自己智商降到負數,驚呼小學生的世界越來越難懂,其中最經典的一道燒腦題目應該就是那道「舅舅家的錢被誰偷走了?」
  • 一年級數學:100道奧數題集錦附答案,列印一份,考試不吃虧!
    一年級數學:100道奧數題集錦附答案,列印一份,考試不吃虧!數學的學習是需要邏輯的,是對數的演算,數的計算關係到數學思維的形成,也關係到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奧數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點,在學習的時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一年級開始的數的認識,再到十以內的加減法,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乃至100以內的加減法,這都是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一年級的孩子最需要做好的是對數學思維的培養,只要孩子有興趣了,數學才能走得遠。
  • 一道小學三年級奧數題,有人稱自己大學畢業不會做
    近日,筆者在某網絡平臺上看到了,網友爆料的一道小學三年級數學奧數題,據介紹是數學教輔讀物上的一道找規律寫數的奧數題。稱自己大學畢業,現在輔導孩子做小學數學題目。卻沒想到連這樣的一道題目都不會做了,說現在的小學數學題真難,現在的孩子學數學真辛苦,也不知道孩子的數學老師一天在學校是怎樣教的,言外之意,數學難,老師也沒好好教。但筆者看了卻認為一點都不難,小學二年級學霸都會做的一道數學題目,怎麼就會難住大學畢業的家長和下面自稱也是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們呢?
  • 小學學奧數,對初中有什麼益處或影響?我以親身經歷回答這個問題
    有朋友問我「你家孩子小學有沒有補奧數?現在數學成績怎樣?」我回答一下,主要是給老友們一個參考。1.我家小學六年級正式上奧數班。五年級自學了一點。初一參加市賽晉級複賽,複賽因疫情取消,期間刷過奧數題(華羅庚金杯邀請賽、新希望杯試題等)。
  • 小學奧數《還原問題》多變量題的解法,表格法思維訓練,常考題型
    三年級以後會遇到很多應用題,比如植樹問題、間隔排列問題、和差倍問題,等等。那麼如何去巧妙的解決這些應用題呢?掌握合適的方法很重要艾娃老師認為,所謂應用題,就是把抽象的數學題目形象化、生活化,也就是用生活中的現象通過數學的表現模式顯現出來。所以解決應用題,就是逆向思維,把形象化的數學題抽象化,也就是用數學語言來表述出來。在高等數學中,我們叫它「數學建模」。
  • 清華附小校長:家有六年級學生,掌握好這100道奧數題,高分不愁
    清華附小校長:家有六年級學生,掌握好這100道奧數題,高分不愁小學六年級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孩子不僅要學習新的知識點,還有複習以前的知識點,所以小學六年級孩子的學習任務還是比較多的。
  • 數學教師:家有三年級學生,吃透這100道奧數題,邏輯思維蹭蹭漲
    數學教師:家有三年級學生,吃透這100道奧數題,邏輯思維蹭蹭漲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一門思維較強、並且注重基礎能力的學科,所以唯有在小學時期就將基礎和思維掌握好,高年級的學習才會輕鬆。在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們學習的內容主要就是奧數,但這也恰好是學生們學習上的一個難點,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對奧數方面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也給孩子報了提升的補習班,但效果始終是甚微。其實在老師看來,學好奧數知識的關鍵還是在於基礎知識上的提升,唯有將基礎學紮實了,然後再逐個去突破這些難點知識,才能舉一反三。
  • 小升初分班考結束,孩子數學沒考好的父母竟真的有後悔沒學奧數的
    第一份數學分班考試卷流出之後引起了眾多家長的熱議,這是因為這套試卷真的是有點難了,而且題量非常的大,最關鍵的是常規考試是90分鐘,而這次這所學校的分班考試只得了60分鐘。所以不出所料的是不少學生根本連試卷都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