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餐在魔都西餐界一直是重要的一份子,
在國際化的融合碰撞中,更醞釀出獨屬魔都的滋味。
但在時髦Fushion和分子料理的大潮下,
只為把法式烹飪藝術之美,
原汁原味的呈現給魔都饕客!
經典法餐教科書
和法餐廚師一起吃出新感受
去任何一間法餐廳吃飯,第一個上桌的往往都是麵包和黃油,很多人會把它忽略成不甚重要的配角。但在法國,餐廳的麵包品質,直接影響了客人的第一印象。
配的黃油是自製調味黃油,油脂馥鬱的奶香中帶著淡淡的松露鹹香,配上烤的剛好的小法棍,差點忍不住吃麵包吃到飽。
而在這種專業級法餐老饕眼中,餐不可無酒,有杯適合搭配菜品的優秀靈魂伴侶,是享受一頓晚餐的必要條件。
法國各大法定產區,不同風味的葡萄酒。不管是搭配海鮮,還是肉類,風味清淡或是濃鬱,都能找到適合菜品的好選擇,讓挑剔的廚師都乖乖閉嘴。
法式傳統風味餡餅
餡餅在法國是Pté的一種,在街邊小酒館和肉鋪隨處可見,是法國當之無愧的百年經典。這裡是加入了鵝肝的奢華版本,香濃的肉餡包裹著熟火腿的鮮美和肉感,配上鵝肝的馥鬱油潤,已經十分誘人。
煙燻鴨腿肉的加入豐富了味道層次,工序繁雜的特質牛肉湯啫喱,濃鬱中還帶著波特酒的甜美,給了餡餅另一種爽滑的口感以及香氣,與黑松露、開心果和各種香草一起,將豐富的食材串聯成美味的整體。這裡把法國隨處可見的肉餡餅,做的格外精緻講究。
澳洲M5,有機鵪鶉蛋,新鮮香草,自製薯片
和牛韃靼是朋友的首選,她說因為這道看似「簡單粗暴」的菜品,其實很能體現原料好壞和廚師的調味水平,別再對它有誤解了,這道菜真的不是生牛肉那麼簡單。
優質的手切牛肉碎入口綿軟,又不失顆粒感,第戎黃芥末與刺山柑的微辣和酸爽直接打開味蕾,拌入甜而不辣的珠蔥碎和香草碎,調味的同時也起到殺菌的效果。配上自製薯片,柔嫩搭配酥脆,口感對比非常有趣。
傳統法國馬賽魚佐波士頓龍蝦,藍口貝,鰲蝦,藏紅花
馬賽魚湯是來這裡的必點之一,端上桌時朋友便說了一句:「哇,很精緻啊!」。她解釋,在馬賽當地,這個湯做起來真的很隨意,什麼魚都可以煮成一鍋,散發著「大海的氣息」。
先試了湯頭,喝得出拿魚蝦吊足了鮮美,藏紅花賦予它迷人的金黃色,淡淡的番茄味恰到好處融合進醇厚鮮香中,溫暖的包裹了整個味蕾。
波士頓龍蝦,藍口貝,鰲蝦,鱈魚也是單獨處理至火候剛好,再和熬製好的湯底燴成一鍋。蝦肉鮮甜彈牙,鱈魚肉細嫩,青口貝肥碩,完美的結合成一鍋,被譽為心中的今日最佳。
惠靈頓牛排,紅酒松露汁
惠靈頓是技術的試金石之一,酥皮要酥脆有層次,牛肉要控制熟度嫩而不老。連牛肉和酥皮之間的蘑菇醬都有講究,過溼過幹都會影響口感和味道。而且,很多廚師還會因為這道技術性的菜,忽略調味和配菜,聽完,不禁對這道菜多了別樣的感受。
酥皮層次感很不錯,牛排剛好五分熟,軟嫩的肉感伴著鵝肝的油潤細膩,再搭配酥鬆薄脆奶香十足的酥皮,令人滿足。蘑菇醬裡放了黑松露,搭配濃鬱的紅酒松露汁,心思巧妙。
炭烤澳洲M5T骨牛排佐阿根廷醬佐季節小菜
當然身為肉食動物的我們,還是愛大口吃肉的快樂。
在健康的需求和新烹飪技術的帶動下,越來越多選擇低溫慢煮來烹飪牛排,牛肉高溫烹飪時產生的聲響和焦色,堪稱一場宏大的美食音樂劇。這種在美拉德反應下瞬間迸發的肉香,有著新式料理不能代替的迷人氣息。
醬汁是法餐菜品的靈魂之一,全靠高湯濃縮,講求厚度要能掛勺,又不能過稠,且不能有浮油。品評醬汁,要符合濃鬱鮮美且乾淨的基本要求,其次才看調味。聽完覺得,這種基本要求已經很高了,難怪法餐總是格外精緻矜貴。
炭烤紐西蘭羔羊排佐新鮮羊肚菌,松露蘑菇汁
牛排都做的優秀,羊排當然也不會讓人失望。火候恰到好處的軟嫩羊排,香而不羶,是法式香草調味的功勞。羊肚菌,黑松露和蘑菇汁的香氣,配羊肉非常和諧,香草油增加了一層風味,妙!
牛膝骨藏紅花燴飯
Risotto雖說是義大利美食,在法餐裡出場率也非常高。生性浪漫得更外放的義大利人說,愛一個人就給他做risotto,因為它的製作需要一點點加入高湯,並且一直攪拌,就這樣慢慢的把綿綿情意都攪拌到飯裡,燴成濃稠的一鍋,是愛的味道。
加了藏紅花的鮮美蘑菇雞汁做成的燴飯,散發著金黃色的耀眼濃香。牛膝骨肉帶著淡淡酒香,燉的不用刀就能分離,醇厚醬汁配上飯,美味成倍增加。吃完肉和飯,也別忘記骨髓,油潤的滋味令人滿足。
榛子巧克力蛋糕佐白蘭地冰淇淋
法國人有巧克力和榛子的情結,所以幾乎每個法餐廳都有巧克力味的甜品。巧克力榛子脆皮裹著絲滑的慕斯,配上清爽的白蘭地冰淇淋,不會過分甜膩,是夜晚的Prefect 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