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學中醫 看舌七十二變:望舌態,察舌神

2021-02-22 中華中醫網

  望舌態與望舌神均屬於望舌質的內容。


  舌態指舌體運動時的狀態,正常舌態是舌體活動靈敏,伸縮自如,病理舌態有強硬、疲軟、舌縱、短縮、麻痺、顫動、歪斜、吐弄等:

  ①強硬:舌體板硬強直,運動不靈,以致語言著澀不清,稱為強硬舌。多因熱擾心神、舌無所主或高熱傷陰、筋脈失養,或痰阻舌絡所致。多見於熱入心包,高熱傷津,痰濁內阻、中風或中風先兆等證。

  ②痿軟:舌體軟弱、無力屈伸,痿廢不靈,稱為痿軟舌。多因氣血虛極,陰液失養筋脈所致。可見於氣血俱虛,熱灼津傷,陰虧已極等證。

  ③舌縱:舌伸出口外,內收困難,或不能回縮,稱為舌縱。總由舌之肌肉經筋舒縱所致。可見於實熱內盛,痰火擾心及氣虛證。

  ④短縮:舌體緊縮而不能伸長,稱為短縮舌。可因寒凝筋脈,舌收引攣縮;內阻痰溼,引動肝風,風邪挾痰,梗阻舌根;熱盛傷津,筋脈拘攣;氣血俱虛,舌體失於濡養溫煦所致。無論因虛因實,皆屬危重徵候。

  

  ⑤麻痺:舌有麻木感而運動不靈的,叫舌麻痺。多因營血不能上營於舌而致。若無故舌麻,時作時止,是心血虛;若舌麻而時發顫動,或有中風症狀,是肝風內動之候。

  ⑥顫動:舌體振顫抖動,不能自主,稱為顫動舌。多因氣血兩虛,筋脈失養或熱極傷津而生風所致。可見於血虛生風及熱極生風等證。

  ⑦歪斜:伸舌偏斜一側,舌體不正,稱為歪斜舌。多因風邪中絡,或風痰阻絡所致,也有風中臟腑者,但總因一側經絡、經筋受阻,病側舌肌弛緩,故向健側偏斜。多見於中風證或中風先兆。

  ⑧吐弄:舌常伸出口外者為「吐舌」;舌不停舐上下左右口唇,或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皆稱為「弄舌」。二者合稱為吐弄舌,皆因心、脾二經有熱,灼傷津液,以致筋脈緊縮頻頻動搖。弄舌常見於小兒智能發育不全。

  舌神主要表現在舌質的榮潤和靈動方面。察舌神之法,關鍵在於辨榮枯。榮者,榮潤而有光彩,表現為舌的運動靈活,舌色紅潤,鮮明光澤、富有生氣,是謂有神,雖病亦屬善候。枯者,枯晦而無光彩,表現為舌的運動不靈,舌質乾枯,晦暗無光,是謂無神,屬兇險惡候。可見舌神之有無,反映了臟腑、氣血、津液之盛衰,關係到疾病預後的吉兇,對診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望舌苔是望舌診病法的重要內容。正常的舌苔是由胃氣上蒸所生,故胃氣的盛衰,可從舌苔的變化上反映出來。病理舌苔的形成,一是胃氣夾飲食積滯之濁氣上升而生;一是邪氣上升而形成。望舌苔,應注意苔質和苔色兩方面的變化。我們首先介紹望舌苔中的望苔質。

  

  苔質:苔質指舌苔的形質。包括舌苦的的厚薄、潤燥、糙粘、腐膩、剝落、有根無根等變化。

  ①厚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標準。凡透過舌苔隱約可見舌質的為見底,即為薄苔。由胃氣所生,屬正常舌苔,有病見之,多為疾病初起或病邪在表,病情較輕。不能透過舌苔見到舌質的為不見底,即是厚苔。多為病邪入裡,或胃腸積滯,病情較重。舌苔由薄而增厚,多為正不勝邪,病邪由表傳裡,病情由輕轉重,為病勢發展的表現;舌苔由厚變薄,多為正氣來復,內鬱之邪得以消散外達,病情由重轉輕,病勢退卻的表現。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中醫健康護理,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②潤燥:舌面潤澤,乾濕適中,是潤苔。表示津液未傷;若水液過多,捫之溼而滑利,甚至伸舌涎流欲滴,為滑苔。是有溼有寒的反映,多見於陽虛而痰飲水溼內停之證。若望之乾枯。捫之無津,為燥苔,由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見於熱盛傷津、陰液不足,陽虛水不化津,燥氣傷肺等證。舌苔由潤變燥,多為燥邪傷津,或熱甚耗津,表示病情加重;舌苦由燥變潤,多為燥熱漸退,津液漸復,說明病情好轉。

  ③腐膩:苔厚而顆粒粗大疏鬆,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揩之可去,稱為「腐苔」。因體內陽熱有餘,蒸騰胃中腐濁之氣上泛而成,常見於痰濁、食積,且有胃腸鬱熱之證。苔質顆粒細膩緻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脫,上面罩一層不同膩狀粘液,稱為「膩苔」多困脾失健運,溼濁內盛,陽氣被陰邪所抑制而造成,多見於痰飲、溼濁內停等證。

  ④剝落: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剝脫,剝處見底,稱剝落苔。若全部剝脫,不生新苔,光潔如鏡,稱鏡面舌、光滑舌。由於胃陰枯竭、胃氣大傷、毫無生發之氣所致。無論何色,皆屬胃氣將絕之危候。若舌苔剝脫不全,剝處光滑,餘處斑斑駁駁地殘存舌苔,稱花剝苔,是胃之氣陰兩傷所致。舌苔從有到無,是胃的氣陰不足,正氣漸衰的表現;但舌苔剝落之後,復生薄白之苔,乃邪去正勝,胃氣漸復之佳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舌苔的增長或消退,都以逐漸轉變為佳,倘使舌苔驟長驟退,多為病情暴變徵象。

  ⑤有根苔與無根苔:無論苔之厚薄,若緊貼舌面,似從舌裡生出者是為有根苔,又叫真苔;若苔不著實,似浮塗舌上,刮之即去,非如舌上生出者,稱為無根苔,又叫假苔。有根苔表示病邪雖盛,但胃氣未衰;無根苔表示胃氣已衰。

  總之,觀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的深淺;舌苔的潤燥,可知津液的盈虧;舌苔的腐膩,可知溼濁等情況;舌苔的剝落和有根、無根,可知氣陰的盛衰及病情的發展趨勢等。

(文章來源於網絡)


中華中醫網

官方微信號:zhzyworg

微信名:中華中醫網

官方網站: http://m.zhzyw.org/


長按關注——中醫養生健康顧問——隨時隨地解決您的健康問題!!

重要提醒:式:

更多中醫健康知識點擊閱讀原文關注中華中醫網

相關焦點

  • 跟我學中醫之看舌七十二變:望舌態,察舌神
    本文為轉載,講述望舌態與望舌神等舌質觀察,自我體檢的內容,建議人人都閱讀一遍看看自己身體是否有什麼異常
  • 看舌七十二變:望舌態,察舌神
    望舌態與望舌神均屬於望舌質的內容。⑧吐弄:舌常伸出口外者為「吐舌」;舌不停舐上下左右口唇,或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皆稱為「弄舌」。二者合稱為吐弄舌,皆因心、脾二經有熱,灼傷津液,以致筋脈緊縮頻頻動搖。弄舌常見於小兒智能發育不全。 舌神主要表現在舌質的榮潤和靈動方面。察舌神之法,關鍵在於辨榮枯。
  • 學中醫18:望診(手紋、舌象、頭髮 )
    青紫舌:全舌呈青色或紫色,或局部見青紫色斑塊、瘀點為青紫舌。多為熱證、寒證、瘀血證。成絳紫而深,乾枯少津液,多為熱毒太盛。舌淡紫而潤,多為陰寒內盛。舌色暗紫,或青紫為血瘀較重;局部舌紫斑、瘀點為血瘀較輕。2.望舌形  正常舌體大小適中,異常舌有老舌、嫩舌、胖大舌、瘦薄舌、裂紋舌、芒刺舌、齒痕舌。
  • 中醫是這樣看懂舌圖的~
    所以,舌可以反映心神的病變。3. 舌為脾之外候,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舌居口中司味覺。舌苔稟胃氣而生,與脾胃運化功能相應,故舌可反映脾胃的功能狀態;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舌像也是全身營養和代謝功能的反映,代表了全身氣血津液的盛衰。
  • 你看舌了嗎?
    你看舌了嗎?
  • 潘毅丨舌非孔竅,緣何心開竅於舌?
    孔是竅之形,感官、窗口才是竅之神。心的作用是「任物」,也就是不斷接受外界的信息,它需要的是感官,而不一定是有形的「孔」。舌是感官,如果以竅之神來判斷,那麼屬竅無疑。但是,心之竅為什麼是舌,不是其他感官呢?
  • 看舌知病,中醫舌診篇三:白苔,灰苔,鮮紅裂紋舌
    本公司常年開展各種柔性正骨,針灸針刀,葉穎華肌筋膜松解,王紅錦徒手整形,美容美體,產後修復,一指私密,刺絡放血,膏藥製作,宗筋,艾灸,經絡按摩等各種中醫培訓班
  • 魏長春察舌診病
    舌淡苔白,多屬虛寒,但亦有個別因痰熱內閉,兼見胸悶煩躁等症,需用苦辛微寒之品以透達之。待伏邪外達,舌質轉紅,苔則或轉為黃或即退盡,其時胸悶見暢,煩躁亦定。若辨證不明,誤作虛寒而用溫熱之品,則變症蜂起。舌中有一條光滑無苔,四邊有薄苔,是胃陰受傷,津液不足之徵。忌用辛燥耗液藥品,並須時時照顧胃液。舌質淡紅有裂紋,多是胃器質病。
  • 嘿,那個南山公館自學中醫的小白-中醫診斷9
    舌的形態結構。是肌肉器官,表面附有一層黏膜。中醫稱黏膜為乳頭。舌的作用是辨別滋味,調節聲音,伴和食物,協助吞咽。伸出舌頭,看到一個人字界溝。中間有一條皺褶。前面的叫舌尖,兩邊叫舌邊。後面是舌根。舌有四種乳頭,一是輪廓乳頭,二是菌狀乳頭,三是絲狀乳頭,四是葉狀乳頭。絲狀乳頭最多。多半分布在舌尖,舌體和舌的邊緣。菌狀乳頭,多在舌尖。望舌頭的芒刺等往往就是這種菌狀乳頭增生充血所形成。
  • 舌質、舌形、舌態、舌苔~~
    2、舌苔變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屬腎,四畔脾土,舌之兩旁,肝膽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四畔指的是唇邊緣,這一帶的色澤反應脾胃的;舌之兩旁指舌體的兩個邊,這裡關係肝膽)3、辨舌津液,潤燥滑澀。潤多正常,溼厚屬溼。潤而多津,滑苔之色。澀又浮粗。燥則津劫。 4、有神無神,別在榮枯。榮為榮潤,津液充布;紅潤鮮明,氣血豐富。
  • 為什麼花果山的猴子學不會七十二變?只因比孫悟空少一樣東西?
    (蝸牛看西遊第4861期)文/蝸牛孫悟空為什麼能學會七十二變?此事還要歸功於菩提祖師,但是既然孫悟空這個天產石猴都能學會七十二變,為啥西遊中的其他猴子不可以呢?難道是因為孫悟空是最好的人選,唯一一個能學會菩提祖師七十二變的人嗎?這樣說貌似也不對,因為菩提祖師本人認為孫悟空沒有達到學習七十二變的標準,悟空請求菩提祖師教他七十二變時,老師特意提醒他——祖師道:「此亦無難,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傳不得。」祖師對此解釋道:「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原來那猴子孤拐面,凹臉尖嘴。
  • 觀舌而能辨病
    薄白苔——病初起,病輕淺,胃氣未傷;舌苔由白變黃,舌邊尖紅——有熱象;舌苔由黃變棕,或者由棕變黑,而且乾燥少津,舌邊尖變深紅——熱盛,多半大便乾結;舌苔白厚膩,舌表面有一層白黏液——痰溼;舌苔黃厚膩,舌邊尖紅——痰熱;舌紅無苔,舌面光滑如鏡——胃陰虛;舌苔光剝,舌質淡——氣陰兩虛;
  • 舌非孔竅,緣何心開竅於舌?
    孔是竅之形,感官、窗口才是竅之神。心的作用是「任物」,也就是不斷接受外界的信息,它需要的是感官,而不一定是有形的「孔」。舌是感官,如果以竅之神來判斷,那麼屬竅無疑。 但是,心之竅為什麼是舌,不是其他感官呢?我們逐一排除:鼻經息道與肺通,口經食道與脾連,兩者都是結構之通,無可爭議,所以從未進入心之竅的候選名單。
  • 中醫舌診之黃苔論
    中醫舌診之黃苔論來源:《察舌辨症新法》作者:劉恆瑞  朝代:清  有正黃色者;有老黃色者;有黃如炒枳殼色者;有黃黑相間如鍋焦黃色者;有嫩黃色者;有牙黃色者;有如裱心紙兼灰青色者;有黃如粟米染著者;有黃如虎斑紋者;有黃如黃蠟敷舌上者;有水黃苔如雞子黃白相兼染成者;有黃腐苔如豆渣炒黃堆舌者
  • 理解中醫(40)之 官竅——舌
    理解中醫(40)之  官竅——舌        舌是心之苗,主司味覺,與吞咽、發音等密切相關。
  • 察舌辨證法
    察舌辨症法病之經絡、臟腑、營衛、氣血、表裡、陰陽、寒熱、虛實.畢形於舌.故辨症以舌為主.而以脈症兼參之.此要法也.茲將舌之部位形色.詳列於左.實臨症者之金鑑焉
  • 我「害怕」學中醫的人
    學中醫的人,他們博覽群書,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陰陽,懂八卦,與他們待在一起,可能同樣會照見你內心的不安。跟他們談話,你可能也會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學中醫的人,他們同樣永遠感覺不知足,活到老學到老,人生永遠沒有畢業。
  • 跟我學中醫 | 什麼是陰瘡?
    二、寒溼型主要證候:陰瘡堅硬,皮色不變,或有疼痛,潰後膿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膩,脈細弱。證候分析:寒溼凝滯,痰瘀交阻,肌膚失養,故陰瘡堅硬,皮色不變,或有疼痛,潰後膿水淋漓;寒溼凝滯,脾陽不振,故神疲倦怠,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膩,脈細弱,為寒溼凝滯之徵。治療法則:溫經化溼,活血散結。
  • 裂紋舌的中醫治療
    這種先天性的裂紋舌不同於患病者的裂紋舌,屬於不正常舌象。    患病者的舌面有明顯的溝裂,而溝裂中並無舌苔覆蓋。此舌象一般由於精血虧虛,或陰津耗損,舌體失養,舌面萎縮所致。    裂紋舌多為陰虛熱盛之證。裂紋舌指舌質之裂紋,也指舌苔之裂紋;在辨證時,應從苔的幹潤來辨,若因幹而裂,為外感疾病熱灼津傷,燥熱嚴重。
  • 潘毅:什麼才叫中醫裡的心心相印?
    我們碰到一個新的東西,我要思考,我就用我存下來的背景資料作為判斷依據,所以就變成因志存變謂之思。每個人碰到具體問題可能思考的結果不一樣,思考結果不一樣,跟你的背景內存不一樣有關,跟你的生活經驗有關。光是思還不夠。假如一件事情要做的比較完善,要深思熟慮,深謀遠慮,所以因思遠慕謂之慮,考慮的更深。考慮到位後再處事就叫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所以黃帝內經裡說了一個思考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