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小清新,文創】臺灣地道小吃的路線

2021-01-20 珊珊5354

俗話說:「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臺南的美食偏甜,聽說是因為臺南以有糖代表富裕,對於一向都喜甜食的我來說,這太對我的胃口了,每一款小吃,我都非常喜愛。

我的下面的行程,是從臺中到臺南,坐高鐵很方便,很快就到了。

(很多粉絲都在私信我,為什麼每一次都是那句:很快就到了,因為我一般一上車就修圖或者睡覺,所以,基本上在路上花的時間,沒有辦法算出來啊。)

【臺南】


一下高鐵,就被酒店的車接走了,她們說臺南天氣熱,所以讓我們全程都在車上,到了遊玩的地方才下車,天啊,這服務太貼心了,讓我不得不好好的介紹一下這個酒店:

老爺酒店集團旗下風格設計品牌「老爺行旅」,以the place為名,強調與飯店所在地意象文化的深度連結。首發作品座落於臺灣最有故事的臺南,於2014年年底開幕,為集團內第12家飯店。


臺南老爺行旅,它是由荷蘭Mecanoo建築師事務所操刀,並邀約英國dpa燈光設計顧問等國際級團隊共同合作,以新舊融合作為主軸,大量使用窗花、磚瓦、木材等元素,讓臺南的地貌、傳統意象透過現代摩登的設計在飯店內重現,十分充滿了藝術氣息。

臺南老建築的窗花,被大量運用在旅店各個空間角落,這是古代錢幣的元素哦。

餐廳風格多變,讓來到臺南的旅客更深刻體驗在地的多樣面貌。

具體吃了什麼就不一一介紹了,不過在臺灣的酒店裡,幾乎每一天我都會吃一樣食物:【苜蓿苗】,我沒記錯的話,苜蓿草是餵牛哈,不過在這裡,卻是高檔食材,配上沙拉醬,吃起來清爽可口,我喜歡這種味道,聽臺灣的人說,對於發芽出來的苗類,她們認為裡面含有較高的酵素,吃多了容易拉肚子,不過對於我這類胖子來說,多吃可以減肥哈。

黑色與白色是臺南老爺行旅的基底。一踏入客房,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白色木質地板以及留白的牆面,勾勒黑色木櫃線條,房間的主視覺悄悄浮現。聽說以前大戶人家結婚的婚房就是這樣,兩邊留空,上面有個厚實的木板在上門,代表睡得安穩。

不過我對白色整潔的床墊是沒有抵抗力的,一下子就撲倒了。

 時尚達人說:不要這樣睡覺,妝會掉

親子達人說:不要這樣睡覺,胸會小
美食達人說:不要這樣睡覺,腰會圓

不過太舒服了,讓我睡多一會...

身體在床褥裡生了根,起不來了。親自體驗了一下,床真的超級舒服。

從房間往外看去,視野十分空闊。

這是和知名品牌marimekko合作的主題房,到處都是時尚的元素。

每間客房的裡設置了一座仿古街燈,搭配獨家設計趣味小搖椅。輕輕轉啊轉......玩得不亦樂乎,特別愜意哈。

睡完了午覺,酒店就派車送我們四處逛了,在文創園,可以見到很多以豐富的色彩,誇張的手法描繪出各風格不一,具有鮮明特點的牆繪。

臺灣是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文創風味最濃鬱,產業涵蓋最廣泛的地區之一。

園區內入駐的諸多手作坊、文創小店等也各具特色。

花花草草綠意盎然漫步其中,陽光曬在身上懶洋洋的,喝一杯咖啡,有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悠閒自在。


在臺灣《時代周刊》中有提到「認識臺灣,應該從臺南開始;認識臺南,就從老街道鑽探起。這個17世紀便是臺灣『首府』的城市,如今卻保有最多的小鎮風情:老城專屬的古樸、不受拘束的創意妝點、臺南人真實生活的點滴……濃烈的情感流動,在老歷史與新世代間,反覆對話。」這其中老街道的代表就是【神農老街】。 

神農街是臺南保存最完好的老街,老街一帶保留了許多古蹟、街廟、老行業,街上房屋仍保留當年風貌。

像這裡,仍然隨處可見保留著舊時候帶著北字的路燈。

走進老街,最初覺得古舊安靜,細細品味,發現老宅和每個細小之處都融入了新潮好玩的元素。

在這條老街上,有很多手工製作的小店,有一家是自己手工製造的小皮鞋,當時在想800臺幣買雙鞋給兩個小孩,不知道她們喜不喜歡,後來聽同行的一位朋友說,鞋子非常非常好穿,我腸子都悔青了,下次去一定要買臺灣的手工鞋,因為質量非常非常好。


臺南多美食,藏於街頭巷尾。【國華街】便是美食的聚集地,小吃雲集,兩旁的攤商,密密麻麻,抬頭看一下廣告招牌,一目了然。

【小滿食堂】以二十四節氣當中的「小滿」作為店名。它開在窄小巷弄間,外頭沒有特別明顯的招牌,只瞧見店門口旁的板子,看到掛有「小滿食堂」的小簾幕,才會曉得推門進去。

連立在路邊的牌子,也是有點意思的小趣味,而且聽旁邊的友人說,這裡幾乎所有的卡通都是按照老闆的模樣去繪畫的。

小滿食堂的老闆,和門口的貓,很像!哈哈哈,坦白說,看完了這個照片,最想的就是:要不我也來畫個漫畫吧。

小店內空間不大,以前的木造梁柱和隔間都被保留下來,充滿著臺灣氣息。

除了各種有著懷舊味道的擺飾之外,還可以看到許多來自臺南老店的食材和調料。每道菜的分量不大,都是飄香四溢的家常菜。簡單的菜式裡,總是合理搭配著魚、肉、多樣的時蔬和營養滿滿的湯,充滿家的感覺。

而在這裡,我最愛吃的是這裡的春筍,食堂的老闆豎起大拇指稱讚,我是一個懂吃的人,因為這是春天才有的美食,香脆可口,又下飯,我連續叫了3碗。也許是臺灣人細膩而淳樸,才能一代代相傳,這種平常卻溫馨的飲食文化。

【高雄】

體驗完臺南的風土人情後,我們早上便出發去高雄,依舊很快就到了。

(不要笑我的很快就到哈)


坦白說,對於我這種沒有什麼生活情趣的人來說,文創就是精品,其實我並不是太感冒的。不過來到【駁二藝術特區】,卻真的讓我改觀了,因為在這裡,我賣到了很多獨一無二的東西。

【駁二藝術特區】位於臺灣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南端盡頭。「駁二」係指第二號接駁碼頭,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建於1973年6月12日,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

每一塊斑駁的紅磚都見證了這個地方由港口倉庫逐漸轉變為以創新、實驗、前衛為理念打造的藝術展示區的變遷。


每個小東西都被打造藝術感十足。藝術特區裡有許多創作工坊,都是一些很有特色的手工藝品。

看到這些小物件,我都好想把它們都買回去,家裡的寶貝們會很喜歡的。

一些店裡還可以定製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衣服。

然後我買了一雙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手工製作鞋,簡潔有帶有時尚感,2600臺幣,換算成人民幣是520元,非常喜歡,名牌品牌的鞋子我有很多,但像這樣獨一無二手工製作的,我覺得這不是用價錢可以去形容的。

這是鹽埕老街小吃的散步地圖,可以說有了這個,走遍鹽埕都不怕哈。不過有了這個,準備胖三斤吧。


隨意走個三五步,繞過一個街角,或拐進一條小巷道,就能看見動輒數十年歷史的傳統小吃。

【樺達奶茶】白底黑字紙杯,陪伴許多高雄人成長記憶。同行有一個女孩子,非常喜歡喝臺灣的手搖茶,從到臺灣的第一天開始,只要見到就會買,因為我對手搖茶並不是太了解也不太狂熱,所以每一次她買的時候,我都只會買波霸奶茶,至於好喝不好喝,我不太講究,不過當我一上車,同行的臺灣朋友就第一時間遞給我一杯奶茶,她說,這是好喝奶茶的味道,嗯,挺不錯的!


新樂街的【天池冬瓜茶】,也是間經營了20多年的老店了。

以新鮮的冬瓜和糖為原始材料,長時間熬煮成原料,再泡茶。

他們店還有包裝袋的冬瓜糖賣,可以會去衝冬瓜茶,也可以作為手信帶回去哈,回到家都能感受這臺灣的味道。

【阿綿麻薯】在鹽埕老街裡,低調的招牌,簡單的設計與用色,一顆顆飽滿的麻糬由店家手工現做而成。

它有好多種口味,包裝也十分小巧可愛。

草莓大福,和手機比比大小就知道她有多大了,比比我的臉,哈哈,不好意思說自己臉大啊。

我的紅豆麻薯,輕輕一口咬下,軟彈的外皮包裹著濃厚綿密的餡料,滿足而不膩口。


【蝨目魚米粉】滿滿都是魚肚漿,裡面裹著整塊的蝨目魚,很鮮甜,而且也不貴,好像是60臺幣左右。

配上一點略帶甜味的臺灣醬油膏,味道更好吃哎。


這是特色小吃【麻豆碗稞】,味道也蠻新鮮的,有點像蘿蔔糕,不過卻不太有味道的,必須點上醬油膏才有味道。

鹽埕老街的【婆婆冰】是傳統老店了,有100多年的歷史。

話梅冰,酸甜可口,而且味道很足,這個夏季非比酸爽哦。

超級芒果,冰冰涼涼的口感,搭上鮮甜的芒果水果,最適合在炎熱的天氣饞上一口。


【印花樂】以「圍繞著生活的創作」為核心,將臺灣生態、臺灣記憶,轉化為新的創作元素,結合圖案設計於印花織品,創造自在而有特色的印花生活風格。

各種手工印花的織品別具一格,十分清新。還有不少很有地方特色的呢。

在高雄,我們下榻的是寒軒大飯店,這可不是普通飯店哦。

寒軒國際大飯店位於高雄市政府對面,是南臺灣最具規模的商務飯店,42樓美觀建築設計,及黑墨墨的景觀玻璃,獨具風格特色,更提供完善硬體設備。兼具商務及觀光功能的 寒軒國際大飯店,曾榮獲2002年旅遊菁鑽獎南臺灣之冠。

我們參觀了連戰,李登輝的總統套房。面向三面大落地窗的餐廳,除了有大型木製圓桌可同時招待10多人用餐,餐廳窗簾可遙控升降,可一邊用餐一邊觀賞高雄市的美麗港景。

這是我住的套房,打開窗的那一瞬間,房間可以180度觀看高雄街頭。

後來查資料才知道,原來我和松島菜菜子住過的同一房型,好幸福,我的takki在哪裡啊。

把行李都放到酒店以後,我趁著趕在傍晚前,去了溜達一番。

我們還搭輕軌去電影院,不過不是看電影,只是去逛吃逛吃。

一路去看高雄繁華的街道。

【高雄的太陽能體育場】,痞子英雄在這裡拍攝過,其實我對地方沒有什麼興趣,不過如果是提起帥哥,我就立馬超級感冒了,仔仔,你好啊。

到了晚上,【高雄圖書館】燈光璀璨。

這次來臺灣,好多同行的朋友們都喜歡去買書,想想現在的自己,忙碌的工作,別說看看書了,連看電視都沒有時間了,能在圖書館裡靜靜的呆上一個下午,感覺真棒。

不過一出門,逗逼的本性又來了。

準備離開高雄的最後一個小時,我們還偶遇世界第一的吳寶春麵包。

吳寶春是臺灣知名的麵包師,「吳寶春麵店」在臺灣僅有兩家,總店在高雄市,而唯一的一家分店則開設在臺北市的松山科技園區。店裡一向門庭若市。

 走進麵包店,琳琅滿目的各式糕點不禁讓人挑花了眼,真想把店裡的所有品種都嘗個遍。

【酒釀桂圓麵包】:是臺灣麵包第一次站上世界舞臺,獲得2008年世界麵包大賽亞軍。它蘊含著寶春師傅對母親的愛,也表達出對於臺灣土地的感念。

這款世界第一的麵包,每天早上十點開始排隊,350臺幣一個,折合成70元人民幣。

同行的臺灣小夥伴們在我們收拾行李的時候幫我們買了,Q彈的麵包讓人驚豔啊……可惜不能帶,吃多一塊,帶著滿足,出發去金門了...

如果說臺中讓我體會的是情深深雨濛濛的瓊瑤般的愛情小說般的感覺,來到臺南,感受的就是惡作劇之吻般的小清新感覺,一路都是輕鬆的逛逛逛,吃吃吃中度過。

臺南,我的味蕾被你深深的吸引住了。

相關焦點

  • 熊爺爺熊掌包 來自臺灣的地道小吃
    如果說到小吃,有一個來自臺灣地道小吃近期異常火爆,僅僅進入中國數個月的時間,就被吃貨們譽為沒有吃過熊手包的人妄為吃貨的定論。經調查所得,這個品牌叫做熊爺爺熊掌包,它的過人之處在於它口味極佳,同時也是創業者的強大推手!
  • 臺灣自由行 暴走臺中尋找小清新
    希望下次有機會全家來臺灣自由行,並在這裡騎單車泡溫泉。最爽:夜市逢甲【關鍵詞:吃到撐】來到臺中,我們直奔逢甲夜市。逢甲夜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毗鄰逢甲大學,以文華路、福星路、逢甲路為主。走進街道,就能看到有很多出租學生套房的小招貼,這已經到大學區附近了。
  • 專訪華山創意園創始人陳甫彥: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
    臺灣陳甫彥先生就是最早發展這個產業的領頭人之一。近日,在「臺灣文創及文創產業」論壇中,浙報理想文化邀請到臺灣華山1914創意產業園創始人陳甫彥先生到場,為關注創意產業的各位分享在創意產業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大浙網對陳先生進行了專訪。
  • 臺灣文創之旅 內地商業要向臺灣【看】什麼?
    而追溯臺灣文創產業的源頭,是來自於臺灣經濟的轉型。在臺灣經過上世紀70-80年代的高速發展之後,高科技代工產業開始衰落,臺灣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臺灣文創產業融合了動漫創意、精緻農業創意、新媒體產業創意、現代陶瓷業創意及產品設計創意等創意產業,並將生活美學中傳遞的勵志精神深入臺灣人心中,如臺灣的文創產業園、文創零售、特色民宿、書店、跨界美食、動漫展示設施等等,通過產業的升級與集聚,而衍生出更多的文創產品。
  • 無情感,不文創。終於明白臺灣文創為何這麼火
    要說到中國文創的鼻祖,那還得數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了,從「朕知道了」膠帶到翠玉白菜傘,每一次文創產品的出現都會引領一次文創界的潮流,以致臺灣文創成為了亞洲甚至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無疑是文創之旅的首選地。
  • 我,深深中了臺灣文創的毒(彩蛋:自由行小攻略)
    從臺灣回來之後,許久還是沒有回過神,患了嚴重的「文創後遺症」。對於我來講,此次殺去那裡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為了去感受當地的文創氛圍。文創這東西其實特別講緣分,不像化妝品、護膚品、食品,一般都可以列出張shopping list。文創很難讓人家去帶,帶回來的也不一定合你心意。
  • 臺灣的農業文創的「六脈神劍」
    臺灣農業的「六脈神劍」無非指農文旅結合的創意產業,當土得掉渣的傳統農業遇科技時尚的文化創意,臺灣農業就成了小確幸,有了小情調、小生活和小境界,有了獨有的氣韻、風格與味道。第一:根本——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傳承和創新臺灣在學習日本、美國的經驗中保留了傳統中國的文化之根,並善於將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性地加以轉化。臺灣的產品或商品有一種文化精神或文化內涵在裡面。臺灣除了技的東西,還有道的層面,包括休閒農業、文創設計、養生養老,親子娛樂等旅遊業態,也非常有文化吸引力。
  • 臺灣文創IP「走紅」三要素:情懷、用心、生活美學
    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說起臺灣,總離不開「文藝」二字,一家低調的咖啡館、一碗街頭的小吃、一首簡單的民謠,都留存著歷史縮影。在這個即將迎來品質消費的時代,臺灣溫和、柔軟、有溫度的商業業態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在內地許多爆品商業項目裡,都能看到臺灣美食、臺灣咖啡館、臺灣動漫、臺灣文創零售的影子。這座肩負起中國傳統繼承之路與未來發展之道的寶島,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文創之旅」的首選地。
  • 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華山,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先打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 食 |地道臺灣面線,漂洋過海來看你
    有YAN生活,撫慰你的凡人心在華僑海景城樓下藏著一家地道的臺式面線專賣店,老闆是個帥氣的臺灣小哥哥,因為想趁年輕外出闖蕩一番
  • 9月,五大城市博商同學組團赴臺灣商務考察,感受臺灣文化,我們一起出發~
    憑藉在細分市場的精耕細作,以及「寧小勿大,做我自己」的經營理念。太平洋從0到1,從優秀到卓越,走進太平洋,學習太平洋如何由小到大,又為由大變小?沒有宣傳,卻讓人趨之若鶩,食養山房把心靈的『深度體驗』做到了極致,成為臺灣文創不可不嘗的一道文化名菜。創辦人林炳輝先生是個深愛茶道、帶著修行人氣味的地道臺灣人,他說他懶得照著菜譜做菜,於是隨便混搭出無數菜,用修行人對生命境界的體悟,帶領來到這裡的人走進純粹心靈的境界。
  • 臺灣文創小微企業組團拓展大陸市場
    10家臺灣的文創小微企業組成「臺灣館」參展上海國際品牌授權展。 張亨偉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16日電 (記者 李佳佳)在16日開幕的上海國際品牌授權展上,10家臺灣的文創小微企業組成了「臺灣館」,在臺灣貿易中心的牽頭下挺進大陸市場,推廣他們的原創角色圖像和創意軟實力。
  • 地道臺灣風味美食自助餐 帝元維多利亞大酒店精選食材
    品味地道臺灣風味美食自助餐,打造臺灣美食節盛宴臺灣美食活動時間:2013年11月1日至30日  寶島臺灣,美味紛呈。清秋十一月,廈門帝元維多利亞大酒店為您精選地道食材,帶來最純正的臺灣風味小吃,演繹活色生香的寶島美食,打造臺灣美食節。
  • 中國臺灣小吃匯總
    臺灣四面環海,漁獲豐富,海鮮自然成為小吃料理的主角,著名的蚵仔煎、生炒花枝、魷魚羹、蝨目魚湯等,都是代表。在售賣糖燻滷味與花枝丸的攤位,臺灣大佬告訴記者,臺灣的小吃源遠流長,打從清代起,福建一帶的農民前往開墾臺灣,見他們整天忙碌于田間,小吃生意者們便挑著各樣冷的或熱的小吃,向農民兜售。
  • 臺灣有個雲南村,地道美食讓人驚豔,更藏著一段「滇西往事」
    臺灣北部的桃園龍岡有個著名的滇緬美食市場,走入其中,恍如到了雲南,它叫「忠貞市場」。從中壢火車站出來,問一下附近的人都知道。這個號稱全臺灣滇緬小吃最大的集散地,因為豐富多彩的特色美食而遠近聞名,很多旅行攻略也有介紹,並且它不是那種專門「接待」遊客的美食街一類,所以不但價格相宜,而且口味非常地道。
  • 臺胞巫春燁的「文創」經:「老陝」味道裡的臺灣「新意」
    中新社西安1月16日電 題:臺胞巫春燁的「文創」經:「老陝」味道裡的臺灣「新意」中新社記者 張一辰青龍瓦片薄脆、虎符餅乾、油潑辣子冰酪……在臺胞巫春燁心中,他希望這些融合陝西歷史文化與臺灣文創設計的食品,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味蕾的享受。
  • ​跟著明星去臺灣吃地道小吃 這才是臺灣獨特的風味!
    何況臺灣的夜市也算是一處獨特的風景,在這裡,人頭攢動,美食應接不暇,幸運的話,還能遇到私服出遊的明星哦,明星也愛臺灣的街頭小吃!先看看 必去的夜市推薦有哪些一、最平民:士林夜市在臺灣,逢甲夜市號稱人氣最旺、小吃最多,且是多種小吃的發源地。據說,這個夜市每天約有3萬人次,假日則超過10萬人次。假日逢甲夜市的可以用萬人鑽巷來形容,因為沿街誘惑的人氣美食太多,遊客走走停停、四處觀望,還有美食攤前排得落落長的人潮,幾乎把整個逢甲夜市擠得水洩不通!三、最特色:六合夜市
  • 2019臺灣創藝生活節即將開展精彩內容搶先看
    、好棒好用的農特產品以及好玩好看的文創商品,完整呈現臺灣小日子,拉近深臺兩地民眾距離,強化民間交流。本活動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深圳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深圳市臺胞臺屬聯誼會、臺灣商業聯合總會承辦,香蜜湖街道辦、東海集團支持。展區共分為特產市集、美食聚落、文創空間及新北市專區四大區塊共168個攤位,主場營造臺灣傳統辦桌的熱鬧氛圍,讓深圳民眾感受臺灣最引以為傲的好客及熱情,彷佛來一趟臺灣小旅行。
  • 臺灣文創之旅 | 插上文創的翅膀,廢墟也能變新區
    舊時的糖廠、煙廠、酒廠都從生產功能中紛紛蛻變,成為藝術家、創意人、文化商人聚集的綜合文創園區。腦洞大開,創意更精彩。相較文創產業給臺灣帶來的名聲,更多人在意的是背後的實際經濟效益。當理想照進現實,臺灣文創到底贏在了哪裡。華山的前身是臺灣曾經最大的製酒工廠,日本「芳釀社」。
  • 在鄉下農場數星星,在文創園裡喝咖啡,這就是「臺式小確幸」?
    小確幸就是這樣一些東西摸摸口袋,發現居然有錢你看到一直打算買的東西,恰好降價排隊時,你所在的隊動得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