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氧艙內來了個一氧化二氮中毒的少年,原來是因為吸笑氣引起

2020-12-11 隨筆亂談

在高壓氧艙裡接受治療的一群中老年中,看到有一個穿桔黃色衣服的少年,濃眉大眼,是長得很好看的一個孩子。

開始吸氧前,他聽說和我一起來的c君是做傳媒公司的,他說他也是幹這個的。他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傳媒公司幹主播,第一次開直播有一個女粉絲給他刷了八千塊的禮物,但是那個錢他一分也沒有拿到,因為公司說綁定的銀行卡不對,轉到別人帳上去了。於是他就自己做了,平時一天能掙到幾百塊的樣子,但是不夠花,他有時一天能花上千塊(用錢幹了啥後面我們才會知道)。

他來做治療是兩個人送進來的,一個是他爸,一是他的同齡人,他說那是他兄弟(不是親弟,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

他的症狀是手腳麻木,沒有平衡感,無法站立和走路,是一氧化二氮中毒後遺症,在酒吧裡吸「笑氣」過量造成的。

他今年才十八歲,已經好幾年不上學了,因為覺得上學沒意思。他輟學後喜歡來張店玩,因為張店繁華,有酒吧夜店什麼的。然後,在酒吧裡,有人向他推銷一種遊戲——吸汽球,那種氣球裡充滿了一種氣體,人吸了以後會很興奮,不停地笑,這種氣體大家都叫它「笑氣」,他玩得很快樂。後來越吸越上癮,就幾個人一起在賓館裡開一間房,弄一個氣罐放那裡,有人專門給他們往氣球充氣,他們吸啊吸啊,成晚成晚地笑,揮金如土。

但是,這種快樂很快就有了代價。我問他一起吸笑氣的那些人現在情況怎麼樣了?他說都有各種不同的傷殘,手腳麻木的,不能走路的——短暫的快樂換來的是身體的癱瘓,和無盡的後悔。

我問他,大夫對他的病情怎麼說?他的身體將來能徹底恢復嗎?他說大夫說最快需要半年的康復期,然後兩年是一個界限,兩年後以後能恢復到什麼程度,以後就是那個樣了,也不會再有改善了。

那你現在有人不要錢給你這個東西你還想吸嗎?他說不會了,就是給他錢給多少錢也不會再吸了。

同艙有個大哥開玩笑,說他輟學,去酒吧,吸毒,是不良少年。但是他很認真地說,他不是吸毒的不良少年,笑氣在前幾年不算是毒品,這幾年才被列為軟性毒品。

唉,看著他天真的樣子,我知道,他當時並不懂得這個東西的厲害,他是個貪玩的闖了禍的孩子而已。可是這禍事,卻要家人和他一起承擔。花錢治病,受罪,卻無法預知後果。

我又問他,當時出來玩這個的時候家裡人知道嗎?他說不知道。後來他犯了病,父母才知道的。父親原本在工廠裡做工,為了給他治病請了長假。

從沒有想到能夠這麼近距離地接觸到一個這樣的孩子。雖然他沒有上過多少學,卻很熱心,也很有禮貌。看到對面大哥老是嫌悶摘下面罩不吸氧,一直好心地提醒他,花了錢來治病,別浪費了。他手不穩不小心打翻了礦泉水瓶灑了我一身水,雖然我說沒有事的,他還是對我道了好幾遍歉,說,姨,真不好意思。

才十八歲的孩子啊,未來的人生路還有很長很長,卻不知道,是否治療後能夠恢復健康。如果他的父母能夠從小多關心關注一下他,引導他在該學習的時候多去學一點東西,多讀一點書,也不至於精神這麼空虛,跑到酒吧去找刺激,尋求這種廉價的快樂,釀成這樣的大禍,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但是,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如果,想想真是令人心痛。

我勸他等病治好了之後再去找個學校,好好讀兩年書再出來工作,哪怕是技校也好。但是他說他對上學不是太感興趣,他只想學門手藝。他學過理髮,學得特別快。當然那也是一條門路,只是,這一切的前提是把病治好。

如果說一氧化碳中毒的人是因為疏乎大意,這些一氧化二氮的中毒的孩子則是出於無知和放縱。現在相關部門抓禁毒,從學校抓起,從孩子抓起,看來是很有必要的。

寫下這個孩子的事兒,是希望提醒更多的青少年: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不要以健康為代價去追求這種短暫的刺激!同時也提醒家長們,一定要保護好你的孩子,不要讓這種悲劇再重演!

相關焦點

  • 在醫院高壓氧艙內的感受,人間苦難真是太多了
    我們第一天做高壓氧去的市中心醫院西院區,遇上了一位熱情的女大夫,知道我們去西院區比較遠,做了一天之後給我們協調可以去東院區做。做高壓氧不能帶手機,不能帶鑰匙和金屬飾品,在裡面封閉的兩個小時,是與世隔絕的兩小時,時間格外漫長。
  • 南華醫院最大平底高壓氧艙正式投入使用
    高壓氧艙投入使用當天,首批病人入艙。紅網時刻衡陽8月31日訊(記者 譚倩 通訊員 樂彥麟)為滿足廣大病友的治療需求,拓寬康復醫學專業領域,近日,南華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高壓氧艙正式投入使用。高壓氧艙將用於處理各種緊急病情,同時滿足不同患者的個體化診療需求。
  • 飛機艙壓變化或影響胰島素泵 高壓氧治療前摘泵嗎?
    胰島素泵與飛機起降艙壓變化有報導稱:一位應用胰島素泵的10歲女童(1型糖尿病),其血糖水平在飛機起飛後的一個小時降得太低。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紐卡斯爾約翰亨特兒童醫院(澳大利亞)的布魯斯·金領導一個小組進行了相關研究——在一架商務客機上擺放了10個胰島素泵。
  • 高壓氧艙內,眼見親人兩行淚
    這幾天在高壓氧艙裡又多了一個31歲的年輕女子,躺在床上進艙,她的父親陪著照顧她,一會兒用針筒往嘴裡給她滴點水,一會兒幫她整理枕頭。因為騎電動車出車禍,兩個月了還沒有意識。家裡的孩子才8歲。四個多月了,她一直在這樣照顧著他,只回家過兩次。她說,有住在醫院裡的病人到一年多醒不了的,看不到希望,就回家了。她也不知道,她的丈夫到底能不能醒來,還有多久醒來。她說,他這樣中毒傷腦子太厲害了,不如那些受了外傷的恢復的快。想想那些在這醫院裡住到幾個月以上的人家,哪一家的經歷說起來都是淚。
  • 可逆性腦後部白質病變與高壓氧
    1.血管痙攣學說:認為各種原因所致的腦血管自身調節機制過度反應,腦內血管痙攣而使毛細血管血流減少,從而導致腦組織缺血或水腫,毛細血管和神經元缺血,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細胞內液體滲透到細胞外間隙,造成腦水腫。
  • 持續45小時,加壓艙內搶救47...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完成了一例潛水意外引發的肺氣壓傷及多臟器衰竭患者的救治,經過45小時加壓艙內治療,多學科團隊密切配合,尤其是在上海打撈局的支持下,患者得以轉危為安,出院接受進一步康復治療。類似救治成功的案例在國內外均屬罕見。
  • 高壓氧還能美容?你知道嗎
    一提起高壓氧來很多人都知道要是不慎發生煤氣中毒要第一時間進行高壓氧治療其實這只是高壓氧多種功效中的一種要知道在這個靠臉吃飯的年月高壓氧還是我們的美容神器呢高壓氧不只是做表皮功夫,重點在於使人體內部全身細胞活化,在細胞核上做文章。通過活化全身細胞讓人真正年輕美麗。
  • 高壓氧還能美容!你知道麼?
    一提起高壓氧來很多人都知道要是不慎發生煤氣中毒要第一時間進行高壓氧治療而高壓氧的美容作用,主要是通過改善全身生理狀態,如調節內分泌,促進體內毒物排出,活化全身細胞,糾正體內缺氧所造成的低代謝狀態。高壓氧不只是做表皮功夫,重點在於使人體內部全身細胞活化,在細胞核上做文章。通過活化全身細胞讓人真正年輕美麗。
  • 吸氧3個月年輕25歲,高壓氧真的能逆轉衰老嗎?
    原創 海蛞蝓 時光派這幾天裡,陸續有讀者拿著一則「吸氧延壽」的新聞來諮詢派派。試驗中採用的高壓氧療法為團隊獨創,整個實驗方案一共包含60次高壓氧治療,每次90分鐘,每周5天,過程持續了3個月。研究本究實驗得到了個什麼結論呢?——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中老年人體內,多種循環免疫細胞的端粒長度有顯著增長(平均增長20%),且衰老的免疫細胞,數量有所減少(少了近35%)。
  • 整形美容後--高壓氧助您更美麗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上學以後,同學們總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給孩子造成了很大心理壓力,家長為了減少孩子心裡負擔,就把頭髮留長來掩蓋先天性小耳畸形缺陷。 今年小姑娘剛好十歲了,昨天剛做了耳廓再造第一期手術,取部分肋軟骨做外耳支架,術後傷口水腫嚴重,伴有感染,美容科醫生建議高壓氧治療,以便達到更佳的手術效果。
  • 真沒想到,做高壓氧治療還能美容!
    但是由於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當注射者手法不熟練或注射部位深淺掌握不好時,就容易出現併發症,其中包括較嚴重如面部注射玻尿酸導致血管栓塞,臨床上多採用熱敷、溶栓、擴血管、消炎綜合治療,再配合早期及時高壓氧治療,預後較滿意。
  • 江城一家醫院半月內接診十餘起
    密閉臥室擺炭火,直排式熱水器洗澡惹禍12月15日23時許,已經陷入昏迷的宋爹爹被家人緊急送到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急診醫學科,醫生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遂聯繫康復理療科高壓氧艙。醫生為宋爹爹緊急加艙。1個小時後,急診科再次通知:又有1例28歲的男性患者曹先生一氧化碳中毒,需要進行高壓氧艙治療。
  • Aging:高壓氧治療或能在細胞水平上有效逆轉機體的衰老過程
    2020年12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Aging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對健康的老齡化成年人進行高壓氧治療(HBOT,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s)或能阻斷其機體血細胞的衰老並逆轉機體的老化過程,從生物學意義上來講,隨著治療的進行,成年人機體的血細胞實際上會變得更加年輕
  • 包廂內烤全羊3人一氧化碳中毒 燒炭環境聚餐這些細節別忽略
    原標題:包廂內烤全羊3人一氧化碳中毒 燒炭環境聚餐這些細節別忽略   17日深夜,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接診了3名外院轉來的患者,檢查
  • 在太空艙內發現一顆小行星的碎片在太空艙內發現一顆小行星的碎片
    ab鳥2號:在太空艙內發現一顆小行星的碎片在打開一周前從深空返回的太空艙後,看到小行星發出的黑色黑色巖石和土壤,引起了科學家的歡迎。 它是第一個從太空巖石傳遞到地球的重要材料樣本,去年被日本的Hay鳥2號太空船(Hayabusa-2)捕獲。
  • 多少毫升氣體,才會引起氣體栓塞?
    大量氣體短時間內進入血循環或原溶於血液內的氣體迅速游離,形成氣泡阻塞心血管,我們稱為氣體栓塞。如氣體量少,則被右心室壓入肺動脈,並分散到肺小動脈內,最後進入毛細血管,因而損害較小;如氣體量大,隨著心臟跳動,使氣體與血液混合成泡沫狀,並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如進入肺動脈,可阻塞其分支,使血液不能進入肺內,引起嚴重缺氧而造成機體死亡;如進入心臟冠狀動脈,可阻塞冠脈循環,引起嚴重的心功能障礙,造成死亡。
  • 上海奶爸自製「嬰兒安全艙」 可顯示艙內PM2.5
    今年1月21日,曹俊潔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但是在疫情期間,帶著剛出生的孩子前往醫院檢查如何防護成為曹俊潔和妻子頭疼的問題。「新生兒沒有合適的口罩,也有不少觀點稱一歲左右的孩子不適宜戴口罩。我之前去醫院看到新生兒的防護也是五花八門。有的直接用口罩遮住孩子的全臉,有的口罩上挖兩個洞露出孩子的眼睛,還有的是用嬰兒毯直接蓋住孩子的頭。」曹俊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