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天河區正式對外發布《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在今年1月1日廣州市啟動營商環境3.0改革以後,天河率先對外發布貫徹落實措施。據悉,在落實市要求的 「規定動作」外,天河區提出了一系列「自選動作」,包括打造「1+5+16」商事登記審批機制,實現商事登記就近辦、多點辦、區街通辦等。
商事登記將實現就近辦、多點辦、區街通辦
據悉,《行動方案》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著力推動「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優服務」,共提出32個工作任務,109項改革措施,範圍涵蓋商事登記、項目審批、智慧政務、企業服務、人才服務、國際規則對接、法治保護等方面。在落實市要求的 「規定動作」外,根據天河區事權範圍和工作實際,《行動方案》提出了一系列「自選動作」。
如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除市裡的規定動作外,天河區打造了「1+5+16」商事登記審批機制,以區政務大廳為中心,冼村、石牌等5個街道商事登記駐點為補充延伸,並設立其他16個街道商事登記代辦點,實現商事登記就近辦、多點辦、區街通辦。
街道除了有登記點外,還將設置其他功能。如在「智慧政務」領域,天河區將打造街道政務服務大廳預約、評價統一管理體系,實現微信預約取號、在線取號、排隊信息查詢,建設現場自助導航系統功能,實現互動式現場三維導航查詢。
另外,天河還將強化街區軟硬體標準化建設,加快街道政務、社區中心排隊叫號系統、服務評價器、窗口電腦等設施設備升級改造、系統對接,完善全區政務窗口「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服務模式。
項目落地將實現全鏈條保障
在本次公布的行動方案中,天河將實施項目落地保障工程全鏈條保障,涵蓋了土地資源供給、工程審批制度改革、公共服務設施接入、項目招投標、重點項目管理機制等5個方面的改革任務。
如強化土地要素資源供給方面,天河將優化企業用地申請對接機制,聚焦主要產業招商目標及用地需求,搭建用地供需平臺;建立土地收儲和徵拆統籌協調機制,提高可供開發地塊、閒置用地資源的開發效率,為企業發展提供用地供給保障;建立產業用地出讓聯動機制,以產業用地規劃和供給為產業招商提供支撐,強化市區聯動、信息共享,提高產業用地出讓效率。
在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天河將建立網上技術聯審機制,各行政審批部門根據項目設計深度,明確規劃、建築節能、綠色建築、消防、人防、水務、交通、環保、衛生等相關設計指標要求,將技術審查全部委託給專業技術機構進行,通過各行政審批部門開發的技術審查系統,與聯審平臺對接,實行限時審查。
在重點建設項目管理機制方面,天河將建立重點建設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梳理省、市、區重點建設項目的痛點、難點、阻點問題,將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清單化、項目化,通過聯席會議平臺快速回復和解決,督促各部門各街道主動服務,形成合力,促進項目更好更快落地。
將實施港澳青年發展5A行動
該行動方案對粵港澳大灣區方面也有利好。
天河將強化創新創業載體供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全面運營。大力推進1+N港澳青年服務平臺建設,以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總部為軸,打造5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群,為港澳創業青年提供場地租賃、產業對接、項目打磨、品牌推廣等一站式服務。
同時,天河將構建多元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實施港澳青年發展「樂遊、樂學、樂業、樂創、樂居」5A行動。天河還將建立港澳青年公共服務體系,依託天河區港澳青年支援中心為包括但不限於在天河區學習、就業、創業、居住的港澳青年提供政策解答、法律諮詢、法治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心理輔導、社會救助等9大類服務,維護港澳青年的合法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天河將聯合中國海外人才服務基地、港澳青年之家等海外雙創服務機構,舉辦「海外項目中國行」等系列活動,推動平臺之間跨界合作,拓展連接廣州與世界的「人才航線」。
「109項改革措施出臺,讓我們更有期待」
「這109項改革措施出臺,讓我們更有期待,更加堅定了留在廣州,留在天河的決心。」羅浮宮家居集團總裁陳桂芳告訴記者,去年9月,他們的門店剛剛在廣州金融城開業,回顧這一路,讓他們倍感溫暖。
「我們總部在佛山,但我們發現顧客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廣州,其實從2012年開始,我們就在謀劃要進入廣州,將顧客的購物距離解決在20公裡之內。2017年,我們選擇了金融城。」陳桂芳說,剛開始跟天河區政府部門接觸時手頭上還沒有項目,沒想到政府部門的人對他們也非常熱情;確定落地天河後,政府部門也一直熱心服務,讓他們覺得很貼心。「比如我們定了去年9月要開業,但電力、交通還得不到保證,我們將此事告訴區裡後,他們很快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跟我們對接,很快就解決了供電的問題。交通方面,他們行動也非常迅速,只用了10天就幫我們打通了進入商場的路。」
同樣感到暖心的還有廣東華興銀行。「天河區是廣州市的中央商務區,在全國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其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聚集明顯,對企業匯聚各方優勢資源,開拓市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行自2011年重組以來,將運營總部設在廣州市天河區。」該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8年,我行核心通訊線路原採用架空方式接入,線路裸露,存在安全隱患,所在街道積極為我們改造線路提供便利,有效保障了運營安全。」
該行對天河的行動方案也高度點讚:「『109條』涵蓋面廣、觸及點實,再次彰顯了天河區優越的營商環境,從政府目標看,有效做到了『放管服』,從企業角度看,構建了『收益成本比高』的營商環境,做到了降低企業成本、擴大企業收益、提高企業利潤。」
「天字軍」惠企平臺助力復工復產
除了本次推出的行動方案外,事實上,天河優質的營商環境一直為企業提供著貼心服務。尤其是針對本次復工復產,一系列「天字軍」惠企平臺引領著智慧型營商環境新潮流。
「在我們還沒有復工前,我們就收到了政府部門打來的電話,問我們缺不缺防護用品……」廣州樂騰演藝文化互娛有限公司創始人李麗芬對這一幕印象非常深刻。
針對做好復工復產的疫情防控工作,天河區與中國聯通廣州分公司聯合開發了「天河企康」微信小程序,可實現快速收集企業和人員信息,實時查看企業疫情和復工復產情況,分析員工的遷移流動、區域分布、人群密度和疫區軌跡,為復工復產高效有序調配資源,提供數據支持。而李麗芬所在的企業就進行了登記,企業訴求可第一時間獲得回應。目前,「天河企康」已有4.2萬家企業進行申報,涉及企業員工超146萬人。
緊扣復工返崗問題,天河區則發揮全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群先發優勢,推動45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自發組建了「天河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聯盟」,開發「天河企聘」微信小程序,免費發布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提供線上供求匹配對接服務。
除了「天河企康」、「天河企聘」之外,天河惠企的「天字軍」還有「天和」和「天融」。其中,「天和」ODR線上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利用智慧化手段進一步擴大商事矛盾糾紛訴前調解分流,針對中小企業多發的勞動爭議、交通事故、保險合同、物業管理糾紛建立訴前調解服務機制。「天融」則是廣州首個金融案件一體化處理平臺,在法院與金融機構之間建立金融案件之間建立金融案件辦理一體化聯動管理機制,實現金融糾紛案件立案、送達、開庭、裁判一體化處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秦松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莊小龍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