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文山州市場監管部門緊緊圍繞國家、省州工作中心,深化黨政機關改革,探索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健全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全力推進全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市場活力有效激發
市場主體增長迅速。積極推進「三證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全面實施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改革,簡化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全州共有企業23178戶,個體工商戶141533戶,共辦理、換發「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26923戶,換照率91.92%。「先照後證」穩步實施。「先照後證」後置信息告知工作機制逐漸完善,共向有關職能部門推送14861戶企業數據。年報公示制度有效落實。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實現雲南省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在線完善和公示。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穩步推進,實施「雙隨機」抽查6次,檢查各類市場主體11000餘戶,覆蓋金融、教育培訓、醫療美容、環保、智慧財產權代理、投資、諮詢、拍賣等多個領域。信用信息歸集成效明顯。成立文山州「先照後證」改革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聯席會議,全州參與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的部門已有180個,通過雲南省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數據交換協同平臺歸集全州各級政府部門產生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抽查檢查信息12餘萬條。失信聯合懲戒效應凸顯。及時與銀行、政府採購中心、國土、稅務等多部門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市場主體予以限制或禁止,信用聯合懲戒能力持續增強。網絡監管成效明顯。結合網絡交易相關法規和網監職能,梳理權責清單19項,查處案件10件。完善網絡經營主體資料庫,提高數據質量。建立文山州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網絡市場監管部門合力,改善網絡市場競爭秩序和消費環境。
實施質量強州戰略
助推經濟轉型發展
質量強州戰略深入推進。首次將質量強州戰略列入文山州五年規劃綱要,將質量工作納入了州委、州政府綜合績效考核指標,完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完善縣(市)政府質量工作制度,組織並完成兩屆州人民政府質量管理獎評審,共11戶企業和單位獲得表彰和獎勵。重要工業產品、住建工程、社會保障等方面質量持續提升。標準化水平顯著提升。依託三七鬚根申報雲南省普通地方特色食品已獲雲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專家審查立案, 7戶食品生產企業取得三七花莖葉作為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資質證書。「三七(凍幹)」「三七切片(凍幹)」「三七粒(凍幹)」和「三七超細粉(凍幹)」質量標準開展評審有效推進,雲南白藥集團文山七花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鮮三七」中藥標準已獲審批。計量監管服務民生能力增強。圍繞汽油、種子、農藥、化肥、農膜等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紮實開展計量監督檢查,檢查種子、農藥、化肥、農膜各類農資產品4015批次,合格率99.7%。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能力加強。開展強制性認證產品監督檢查、「認證亂象」專項整治、治理淘汰黃標車等專項檢查,共責令召回電動自行車2000餘輛。檢驗檢測範圍已覆蓋工程類、食品藥品類、農產品類等各個方面。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持續強化。共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236家,檢查特種設備1451臺,立案查處9起。各類市場監管成效明顯。工業產品、消費品、農產品、工程質量、旅遊市場等領域質量監管成效明顯,旅遊市場秩序明顯規範。
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三七知名度顯著提高
三七標準推進成效明顯。全州共獲批使用「文山三七」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的企業19戶、申請使用初審2戶,獲得「文山三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授權使用的企業30戶,獲得國家中藥材(文山三七)流通追溯體系統一標識的企業11戶,「三標」都獲批使用的企業共9戶。商標註冊、專利申請穩步推進。國內商標共申請註冊834件,已註冊771件。共有專利申請237件,專利授權89件,發明專利有效量159件。切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初審申報第9批雲南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2戶。
健全公共安全保障
執法水平顯著提升
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全州完善風險信用評價體系食品銷售企業3144戶,完善制度建設食品配送企業540戶,共建設食品配送倉庫752個,配置食品配送車1379輛,縣、鄉、村三級覆蓋率達到95%以上。全州共10203家餐飲服務單位實現量化分級管理評定,量化率達81%,共10485家餐飲服務單位實現了「明廚亮灶」,改造率為83.25%。全程可追溯水平顯著提升。全州進入「雲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企業43戶,註冊食品安全電子監管網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4005戶,入網率達21.34%,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信息化動態管理有效推進。食品生產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成效明顯,全州7家食用油生產企業、2家白酒生產企業、1家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納入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藥品安全追溯成效明顯。全州藥品生產企業生產的製劑全部實現電子追溯,全州28家藥品批發企業、1261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建立能夠符合藥品經營全過程管理及質量控制要求的計算機系統。技術支撐能力顯著增強。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和第二批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整市推進」等6個項目正加快實施。檢測內容覆蓋食品、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潔淨室(區)綜合性能檢測、三七等品類。價格和收費專項檢查紮實開展。涉企、旅遊、房地產、電力收費、機動車檢測服務、重點醫療服務價格、商業銀行、口岸收費、一般工商業電價、豬肉價格、農資價格等領域的價格和收費專項檢查紮實開展,共查處價格違法案件50餘件,共受理民生領域價格諮詢和投訴舉報件 800餘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0餘萬元。執法能力水平顯著提升。執法基本裝備標準化配備率達到95%以上。日常監管、雙隨機一公開事中事後監管、藥品醫療器械GMP、GSP跟蹤檢查、飛行檢查、專項整治、信用監管、一體化監管和網際網路+監管等相互結合,監管方式日趨多元化。
展望「十四五」,文山州市場監管部門將把握新時代、找準新機遇,從深化市場監管領域改革入手,繼續探索優化營商服務環境,促進市場主體擴量提質,改善安全監管質量,探索創新監管方式,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交上令人民滿意的市場監管答卷!
雲南網記者 雲仲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