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湯淼 煙臺報導
12月15日上午,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記者在現場獲悉,「十三五」期間,煙臺不僅提前一個季度超額完成「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0億美元」的目標任務,更在新時代引領風潮,開放發展呈現頗多「新亮點」。
園區活力不斷迸發,「四園兩區」全面起勢
煙臺推動印發《關於加快省級以上園區改革發展的意見》,在全省率先啟動開發區改革,圍繞「放管服」、財稅、投融資、土地供應模式、人事制度等方面全面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推動17條改革舉措落地落實,確保園區改出活力、改出效率。今年10月底,在全省率先完成園區改革任務,比原定時間提前1個月,已全部推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體制,共成立21家公司,承擔起產業培育、「雙招雙引」等職能;12個開發區內設機構由114個精簡至67個,員額總數由7021人精簡至1803人,分別壓縮40%和70%以上。今年以來,全市省級以上園區實際使用外資13.8億美元,佔全市82.4%;實際使用日韓資1.2億美元,佔全市94.4%。煙臺開發區在全國219家國家級開發區中綜合排名第8位,3家開發區進入全省綜合評價前20%。
選擇山東」雲平臺線上招商會煙臺專場
統籌推進中韓產業園、國際招商產業園、中日產業園、中德產業園和自貿區煙臺片區、煙臺綜合保稅區建設,研究出臺了「四園兩區」建設工作推進方案及2020年工作要點,對「四園兩區」建設情況實行月調度、月通報,致力打造全市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戰場和穩增長抗下行的有力支點。今年以來,在全省率先舉辦國際招商產業園全球網絡直播推介會和入駐項目籤約儀式,通過「選擇山東」雲平臺線上招商會推介「四園兩區」,累計引進項目84個、總投資突破800億元,其中世界500強7個、國內500強7個。
境外園區多點開花,煙臺企業紮實有序「走出去」
中俄託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成為兩國森林資源合作框架下的最大合作開發項目,被俄聯邦批准為五大森工園區之一。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被列為國家境外合作的產業園區典範,萬華通過收購中東歐最大的化工企業寶思德,成為全球最大的MDI生產商。目前,兩大國家級境外園區累計投資39.6億美元,成功引進入園企業35家,其中國內企業27家,為更多中小企業走出去搭建了集聚發展平臺。
南山鋁業投資建設的南山印尼賓坦工業園項目,成為印尼第十二個經濟特區,也是印尼第一個授予中資企業開發管理的經濟特區。南山鋁業印尼碼頭建成並投入使用。煙建集團連續五年、煙臺國際合作公司連續四年入選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在境外園區的帶動下,煙臺企業紮實有序推進「走出去」,全市共有364家企業在75個國家和地區投資592個項目。「十三五」期間對外直接投資59.4億美元,總量全省第一,是「十二五」時期的2.8倍。
會展經濟蓬勃發展,意向籤約達歷史最高水平
堅持「會展產業、產業會展」發展思路,煙臺相繼出臺《關於加快全市會展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煙臺市會展業發展獎勵辦法》《煙臺市會展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編制完成《煙臺市會展業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
2020世界工業設計大會
先後成功舉辦國際果蔬·食品博覽會、煙臺國際葡萄酒博覽會、世界工業設計大會、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等一批彰顯煙臺特色、體現煙臺特質的品牌展會,近兩年每年舉辦展會都在100場以上,會展規模和意向籤約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會展活動「營銷城市」效應明顯,煙臺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獲評「2020年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
發布會上,煙臺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陳新姿介紹,「十三五」期間,預計煙臺全市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8億美元,是「十二五」的1.3倍,提前一個季度超額完成「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0億美元」的目標任務;預計今年進出口突破3000億元、出口突破2000億元,超額完成預定的目標任務。外資、外貿總量均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