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美好蕪湖『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市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表示,「十三五」以來,面對多重困難疊加、多重風險交織的考驗,蕪湖始終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約束性指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經濟總量在全國地級市排名從「十二五」末第75位上升到2020年前三季度第57位。預計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800億元,年均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地方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城鄉收入差距在全省各地市中最小。上市公司總數達22家,總市值超9000億元,居全省第一,長三角第七。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增至3.1%,居全省第二。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1件,連續九年全省第一。城市創新力躍升長三角第九。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7%。空氣品質考核居全省第二。國家級綠色園區數量居全省第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從由「十二五」末1.1萬美元提高至1.5萬美元,人均財政收入和人均存款均居全省第二位。
創新水平得到新提升
新型研發機構數佔全省三分之一。組建市產業創新中心,建成42個重點研發創新平臺,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000家。累計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460個,技能人才總量達到47.4萬人。奇瑞汽車連續三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連續17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海螺集團躋身世界500強第367位。戰新產業產值佔規模工業比重達到42%,較「十二五」末提高18.7個百分點。全市56項產品躍居國際國內領先水平。
協調發展開創新局面
合福高鐵、寧安高鐵、商合杭高鐵建成通車,在全省率先實現縣市區全部通高鐵。長江二橋、長江三橋通車。蕪湖港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蕪宣機場成功「建起來、飛起來」。京東全球航空貨運超級樞紐港項目籤約。軌道交通、蕪合高速四改八、城南過江隧道等重大項目加快實施。2016年以來新增綠地面積超1500萬平方米,實施棚戶區改造7.3萬套,改造城市老舊小區8.9萬戶。建成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92個,打造省級特色小鎮12個。城鎮化率由58%上升到67%。
生態文明取得新進步
探索出「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治水模式,入選全國第三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長江岸線植綠補綠累計1.7萬畝,實現1公裡範圍應綠盡綠,建成「十裡江灣、百裡綠廊」。整治「散亂汙」企業近3000家,海螺水泥、新興鑄管等重點企業排放均降到國標50%以下。5.3萬噸固廢全部實施無害化處理。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四次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
新設企業實現「一日辦結」,在全省率先推出「周末便民政務服務直通車」系統。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蕪湖片區獲批設立。蕪湖港貨櫃量突破百萬標箱。全市進出口總額及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建設上海松江蕪湖產業創新中心。開設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專窗。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合作,共建蕪湖市腫瘤醫院。合作設立北師大蕪湖附校、華師大蕪湖外語學校、長三角職教發展研究院蕪湖中心。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
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5萬元和2.4萬元。民生工程累計投入448.6億元。71個貧困村出列,13.4萬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公辦幼兒園覆蓋率達50.3%。每千常住人口平均擁有醫療機構床位數達7張,每千常住人口平均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達2.7人。建成全省最大的公租房保障體系。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在全省率先建成7×24小時網上辦事智能自助大廳。
「總的來看,蕪湖市『十三五』規劃目標即將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新聞發言人表示,面向新發展階段,蕪湖市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省委「四個走在前列」要求,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譜寫蕪湖「十四五」發展的宏偉篇章,確保為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開好局、起好步。